中華民國元年四川銀幣軍政府造壹圓價格及鑑賞

藏品名稱:四川銀幣

中華民國元年四川銀幣軍政府造壹圓價格及鑑賞

中華民國元年四川銀幣軍政府造壹圓價格及鑑賞

款 識:民國時期

類 別:錢幣

規 格:重25.9g 直徑3.91cm

價 格:248萬港幣

數 量:1枚

軍政府造四川銀幣簡介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12月四川成立大漢四川軍政府,四川軍政府接管了設在成都的四川造幣分廠。為滿足軍需和保路運動的需要,廢除了前清龍模銀銅幣,新創四川銀、銅幣模型,於1912年起,由四川造幣廠正式開鑄四川軍政府“漢”字銀、銅元。

據有關資料,四川軍政府銀幣,因其鑄主較少,鑄期較短,再加鑄造期間換模修版等原故,現存於世者版別極其繁雜,不下百種之巨。銀元正面圖案中央是一個很大的篆書“漢”字,代表了新政府“大漢”的意思,具有反清意義。“漢”字周圍有18個小圓圈,象徵著當年響應辛亥革命的十八個省,兩側有四瓣花星,上方有“中華民國元年”六字;背面圖案中央是一朵精美的芙蓉花,象徵蓉城成都;花的四周環有“四川銀幣”四字,上方是“軍政府造”四字,下方是面額“壹圓”字樣,兩側仍有四瓣花星。它帶有辛亥革命那一時期鮮明的時代印記,見證了那一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彌足珍貴。

與孫像開國紀念幣和袁像銀元比起來,軍政府造四川銀幣流通範圍較窄,發行量與存世量自然無法與前二者相比。由於這個原因,接觸川洋的人比較少,研究者更少。但這並不表示川洋的研究價值和市場價值不高,向來經濟規律和收藏首要以“物以稀為貴”定律為標準。作為特殊歷史時期、地方政權的特殊貨幣,是歷史的產物,具有不可替代的文物價值,是歷史的見證,好比過去農民政權發行的貨幣。

這枚軍政府造四川銀幣。藏品保存較好,其色澤自然,不論是文字還是圖案,都顯得自然細膩,深淺合適。正面中書四川銅幣四字,中心作海棠花一小朵,上邊加軍政府造四字,背面用十八小圈繞一大圈,圈內篆文漢字,以直線紋為底。上邊加中華民國元年字樣。

銀元正面圖案中央是一個很大的篆書“漢”字,代表了新政府“大漢”的意思,具有反清意義。“漢”字周圍有18個小圓圈,象徵著當年響應辛亥革命的十八個省,兩側有四瓣花星,上方有“中華民國元年”六字;背面圖案中央是一朵精美的芙蓉花,象徵蓉城成都;花的四周環有“四川銀幣”四字,上方是“軍政府造”四字,下方是面額“壹圓”字樣,兩側仍有四瓣花星。在推翻封建王朝建立民國的過程中,軍政府曾發揮過重要作用(雖然後來演變成軍閥混戰)。軍政府作為非常時期的區域性臨時政府,曾發行過貨幣,如湖北軍政府和四川軍政府,都發行過銅幣。只有四川軍政府發行過銀元。這些貨幣,開始是為了籌措軍餉,維持政府開支,以後也成為區域性的貨幣。所以軍政府貨幣具有軍用貨幣和民用貨幣的雙重職能。

此枚銀幣是1912年鑄造的精品錢幣,包漿自然,包老包真。它是一枚具有很高收藏價值的精品銀元,其未來價值的升值無可限量。軍政府造四川銀幣代表了中國近代的貨幣文化,反映了我國近代歷史、經濟、金融的興衰和滄桑,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和文物價值,也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功能。

經過十餘年的培育,以機制幣為代表的錢幣拍賣市場終於在大放異彩。海外市場和內地市場錢幣愛好者對於四川銀幣的喜愛亦不遜分毫。收藏者、投資者群體的知識更豐富、視野更開闊,觀念也發生了深刻變化,他們對藏品追求更苛刻,在珍、稀的前提下,更看重藏品的完美品相和未來價值。

中華民國元年四川銀幣軍政府造壹圓價格及鑑賞

據市場上的四川銀幣投資者介紹,四川銀幣是大眾收藏品,收藏者有一定數量,前期國內各區域都有實力型買家介入四川銀幣板塊,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市場供貨量,導致其價格快速走高。同時,四川銀幣的價值也在同步上升。從藏家和市民的接受程度看,預計後期四川銀幣的價格還將繼續上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