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經典最實用的學習方法:《四輪學習方略》切莫錯過!

前言:此本書曾經非常流行,現在也仍受各初高中生的歡迎。一套大概得175元,集中很多優秀的學習方法,記憶女郎在本城的舊書店上花5元購得,現在書城幾乎很少有。

口號:目標+計劃+行動=成功

最經典最實用的學習方法:《四輪學習方略》切莫錯過!

(雙擊可放大看高清晰圖)

第一部分:四輪學習法

  第一輪:預習,查出障礙。

在複習舊課的基礎上自學新課,查出理解上的障礙,形成期待老師解答的心理定勢。

  第二輪:聽課,破除障礙。

預習中形成的求解心理定勢,強化了注意力,集中指向老師的思路,不懂就問,與老師和同學有問有答,共同破除障礙。

  第三論:複習,掃除障礙。

前兩輪識記過的知識在遺忘之前及時複習(採用《四步及時複習法》),掃除理解上的障礙。整理筆記,梳理出知識點,形成系統知識結構。

  第四輪:作業,學會應用。

用《四步解題法》解答每一道習題,使初步掌握的知識加深理解和強化記憶,進入到會應用的高級階段。

最經典最實用的學習方法:《四輪學習方略》切莫錯過!

第二部分:四輪複習法

  第一輪:通讀,進行系統複習。

1. 依據第一輪複習的要求,按照各科知識體系結構分類通讀,一字不漏地閱讀課本。

2. 以查漏補缺為中心,查出問題隨時解決,徹底掃除知識結構中理解上的障礙,切實融會貫通。

3. 參照《如何運用四輪複習法》各科第一輪複習內容,對信息進行記憶編碼,分類梳理出知識點,形成系統知識網絡結構。

4. 對梳理的知識背一遍,記憶率達到 50% ~ 80% 。

  第二輪:精讀,進行重點複習。

1. 參照各科第二輪複習內容,明確哪些是重點、難點。

2. 對每一個知識結構及其知識點中的重點,深刻理解,突破難點,把握知識結構內部之間的聯繫,知道“四麼”(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怎麼樣),達到“四能”(視聽能識記,思考能理解、口述能表達、書寫能解答)。

3. 第二輪複習以徹底掌握基本知識為目標,達到“四化”(整體化、有序化、自控化、實用化),以便指導技能操作,進行思維訓練和能力培養。

4. 第二輪複習時記憶水平達到 80% ~ 90% 。

  第三輪:演練,進行解題複習。

1. 依據各科第三輪複習內容,用《四步解題法》、《四步訓練法》進行“四度”訓練(廣度、精度、深度、速度),提高能力,達到“舉一反三”的水平。

2. 用“分而治之”的解題戰略,將命題分為會解與不會解兩大類,對後者主攻“基礎知識”,回到課本中查漏補缺,還清知識“欠債”;對前者,主攻“基本技能”,用回憶方法檢驗解題精度與速度,防止會的題丟分。

3. 四步解題演練中,要以“三點成一線”的解題戰術,先從顯在知識點切入,挖掘出隱含知識點構成已知條件,並以此為“嚮導”從大腦中搜索出未知條件知識點,構成正確答案。

4. 經過解題複習,使記憶率達到 95% 以上。

  第四輪:回憶,進行檢驗複習。

1. 用“嘗試回憶記憶法”把前三輪複習過的內容想出來,強化記憶,防止記憶印痕消退。回憶一旦“卡殼”或欠流暢,迅速看書或筆記,接續回憶線索。

2. 在回憶的基礎上,自選 1 至 2 套模擬試題,嚴格按考場要求進行自考,鞏固記憶成果。

3. 第四輪複習的最後一天與考試銜接,即明天考試今天仍在複習。考試期間晚上回憶第二天所考各科內容,早上再回憶一次。

4. 考試前的晚上檢查考試所需用品。

四步及時複習法

  第一步:嘗試回憶。

養成上課後先考考自己的習慣,回憶老師講了幾個問題,寫出重點;對不能再現的內容作為看書和整理筆記的重點。

  第二步:精讀課文。

抓住回憶不起來的部分精讀,劃出重點,記下簡要體會和提示性語句、符號,以後再複習的時候能夠迅速回憶起關鍵的內容。

  第三步:整理筆記。

參照各科第一輪複習內容,將自己的預習筆記、課堂筆記整理成複習筆記,梳理出知識點,標明重點難點,作為複習資料保存。

  第四步:勤問解疑。

發現問題及時勤問:問課本、問同學、問老師、問工具書(包括參考書)

四步訓練法

每次解題先將全部習題分成兩類,即會與不會兩類。用《四步解題法》進行四步解題訓練。

  第一步:做會的題, 主攻“基本技能”。用回憶的方法進行檢驗性解題,達到準確快速解題,防止會的題丟分。

  第二步:做似會不會的題。 回到課本中查漏補缺,掃除障礙,儘快攻下這類中等難度的題,達到熟練解答的水平。

  第三步:做高難度的典型題,

主攻基礎知識。對這類題要當容易題做,掃除對難題的畏懼感。回到課本中過基礎知識關。

  第四步:做綜合解題訓練, 徹底掌握基礎知識。

前三個步驟訓練,一步是基礎,二步是重點,三步是關鍵。結合四輪複習,對這三步進行綜合解題訓練,全面解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題,提高解題能力

時定量定問題四步複習法

最經典最實用的學習方法:《四輪學習方略》切莫錯過!

說明:

1. 這是一種“循序漸進,持之以恆”的嘗試回憶記憶法。養成“定時、定量、定問題”進行四輪複習的習慣,就掌握了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

2. 複習一小時(也可延長或減少)。表中的數據是據此分配的時間(分鐘)。

3. 每小時複習四個量次,用若干分鐘(即X)回憶出第一個,用 2 分鐘回憶出第二個,用 10 分鐘回憶第三個,用 40 分鐘複習或學習第四個。 當進行第四個時,第一個已進行了四輪複習,達到長時記憶。

4. 根據時間和個人狀況,量力確定每次複習內容量(可以篇、段、若干單詞、某些問題為一個量次)。

5. 複習的順序,由舊至新,舊的不斷保持,新的不斷增進。以解決問題為準調整進程進度,保證按時完成。

如何制定每天的四輪複習時間表

1. 發現問題,明確學習目標。

2. 明確每天擁有多少學習時間。

3. 及時瞭解每天的學習課程。

4. 用日記本的形式,每天一頁,按照複習時間、複習方式、複習內容、解決什麼問題的順序排列出四輪複習計劃。

每日複習(學習)時間表模式

最經典最實用的學習方法:《四輪學習方略》切莫錯過!

每日必問

  (一)問今天:

1. 四輪學習(複習)計劃執行了沒有?

2. 學了些什麼內容?

3. 對不理解的問題進行“四問”(問課本、問工具書、問同學、問老師)沒有?

4. 這些內容的知識梳理出來沒有?

5. 內容的重點、難點在哪裡?

6. 這些內容與以前所學的知識有什麼聯繫?

7. 所學定律、定理、公式等是否有其它的推導、證明方法?

8. 這些推導、證明方法、解法是什麼?

9. 例題有幾種解法?哪種解法更簡單?

10. 自己動手做了沒有?是否達到了“四能”(視聽能認識、思考能理解、口述能表達、書寫能解答)?

11. 有哪些作業?

12. 這道題是什麼類型的題目?題意是什麼?(弄清是什麼)

13. 命題的已知和未知條件是什麼?(弄清是什麼)

14. 該用什麼知識解答?(弄清怎麼辦)

15. 做對了沒有?(弄清怎麼樣)

16. 是否有其它解法?哪一種是最簡單的解法?

17. 實際應用價值是什麼?

18. 如何把幾個題目組合成一個綜合題目,作為將來複習時的典型題型?

19. 全天所學的內容都掌握了沒有?

20. 作業做完了嗎?

( 二 ) 問明天:

1. 明天上什麼課?什麼內容?預習了沒有?

2. 通過預習,哪些問題自己能理解、掌握?

3. 還有哪些問題不理解?

4. 明天聽課應把注意力指向哪些問題?

堅持每天臨睡前逐項問,及時發現問題,隨時糾正,學習效率一定會大幅度提高。

四步解題法

  第一步:審題,搞清“是什麼”。

1. 仔細讀懂每一個字和符號,瞭解題設的環境、條件、過程、已知和未知因素。

2. 邊讀邊想象,形成形象化的圖景。

3. 從顯在因素切入,挖掘隱含因素,構成已知條件,進而搜索所求的未知條件。

第二步:構思,搞清“為什麼”。

1. 根據命題要求搜索有關基本知識。

2. 運用已有知識進行分析、綜合、推理、判斷,弄清因果關係,找到解題的方向和途徑。

  第三步:解答,搞清“怎麼辦”。

1. 平時每解一題,先寫清規律、公式、定律、定理、給定情況、結論等,養成規範化解題習慣。

2. 勤奮訓練,提高書寫和運算技能。

  第四步:檢驗,驗證“怎麼樣”。

這是“亡羊補牢”的手段,防止留下追悔莫及的錯誤。

四步記憶法

  第一步:識記 。 確定具體的識記對象,通過反覆感知過程,形成比較鞏固的暫時聯繫,將所得信息保留在大腦中。沒有識記,記憶無法形成,而記憶的形成一般要經過多次識記。

  第二步:保持。 保持識記,就是要發揮複習過程中的生理作用,在頭腦中留下痕跡,不斷加深並反覆刺激這些痕跡的條件下得到鞏固,從短時間記憶發展為長時間記憶。

  第三步:再認。 對學習過的知識,複習時先嚐試回憶,對想不出的部分通過在認,即復讀,才能轉化為再現。

  第四步:再現。 將識記過的知識回憶出來,只有能再現並會運用知識,才能轉化為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