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芬奇睡眠法”不科學,用打盹代替睡眠來增加工作時間得不償失!

眾所周知,達·芬奇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天才科學家、發明家、畫家。他最大的成就是繪畫,其傑作《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等作品,體現了他高超的藝術造詣。然而,不知從何時起,網上流傳著名為“達芬奇睡眠法”的睡眠方法,讓這位藝術大師成了人們學習的榜樣。

相傳,達·芬奇每工作4 小時就去睡15~20 分鐘,這樣一天下來,只需睡2 個小時左右,還能餘下大把時間從事創作,並保持充沛的精力。

而網上盛傳的達·芬奇睡眠法認為:人每隔4 個小時小睡15~20 分鐘,夜晚就可不必進行長時間睡眠。如此,每人每天只需睡6 個“15~20 分鐘”就夠了,加起來少則1.5 小時,多不過2小時。

“达芬奇睡眠法”不科学,用打盹代替睡眠来增加工作时间得不偿失!

文章強調,特殊時期或者短時間內用此方法或許可行。比如戰爭時期,人的確可以做到24 小時、36 小時,甚至48 小時不眠不休,但那只是特殊情況下的應激反應,不能成為常態,不具備科學性和普遍性。而且隨著時間的延長,人的認知和判斷能力都會大打折扣。當我們無法保證一次完整的6~8 小時睡眠時,稍稍打個盹的確可以緩解疲勞,但是持續地採取這樣的方法進行睡眠,並不能達到傳說中的高效休息。而且,想用打盹代替睡眠從而增加工作時間,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