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环抱,世外桃源,崮秀天下,醉美人间,这是大多数人对岱崮地貌景区的第一印象。而从今年春天起,岱崮地貌风景区重又树立起了一尊毛主席像,在清明节到来之际,1200余名孩子来到主席像前,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缅怀伟人丰功伟绩,弘扬革命传统”主题教育活动,望着“主席”身后渐红的桃花,孩子们庄严地向前辈汇报,这里桃花依旧……


群山环抱,世外桃源,崮秀天下,醉美人间,这是大多数人对岱崮地貌景区的第一印象。而从今年春天起,岱崮地貌风景区重又树立起了一尊毛主席像,在清明节到来之际,1200余名孩子来到主席像前,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缅怀伟人丰功伟绩,弘扬革命传统”主题教育活动,望着“主席”身后渐红的桃花,孩子们庄严地向前辈汇报,这里桃花依旧……

“岱崮地貌”是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质地貌景观。在地貌学上称之为“方山”,人们通常叫做“崮”。 “崮”的顶部平展开阔,周围峭壁如削,下面坡度由陡到缓,远处观望,像是戴着平顶帽子的山头。成因主要是古生代寒武纪灰岩经受了强烈的地壳切割和抬升,经过侵蚀、溶蚀、重力崩塌和风化等多重地质作用形成的。

战争年代,前辈们曾利用这里独特的地形,展开过一幕幕波澜壮阔的斗争画卷: 在毛泽东思想的引领下,岱崮涌现出了两个“英雄岱崮连”和无数英雄儿女。现在各崮顶仍残存一些房屋遗址,岗堡、掩体、防空设施残迹遍布,崮的悬崖上弹痕累累,至今清晰可辩。


上世纪60年代,中央政府为了应对复杂的国际政治局势,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1964年8月正式确立了建设三线的战略决策。 岱崮地区地形复杂,易于隐蔽,这在当时成为小三线建设的绝佳地带,当时以生产高射机枪子弹和穿甲弹为主山东民丰机械厂和众多地下军工企业聚集在此地。

随着改革开放,各地兵工厂陆续搬迁,轰轰烈烈的“三线”由一个激情燃烧的图腾变成了历史变迁中的沧海一粟,1993年,民丰厂陆续搬迁,但斯人虽去,雁过留声,当年的三线建设给岱崮留下了许多厂房车间,也给岱崮留下了片片桃红

岱崮人在先前的基础之上,在崮下开辟出了8万亩桃园; 这里的桃树不仅数量多,而且品种众多。每年四月份为桃花盛开季节,盛岱崮也因此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华蜜桃第一镇”。

从1933年革命的火种,到1964年建设三线的赤城,从干事创业的初心,到崮秀天下的改换新颜……一代代岱崮人继往开来,清明节前,来自岱崮的1200余名小学生又来到了主席像前,面对“主席”当年的目光,孩子们又听到了那句传承至今的口号——为人民服务。

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借着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岱崮这个红色小镇,如今变成了漫山桃花香的世外桃源。

守着桃源,望着昔日里军工厂的旧址,岱崮又搞起了旅游业,在“修旧如旧”的修复策略下,景区对厂区原有的办公和生活区进行了提升改造,在保留原有的建筑风貌基础上,开发出了“吃、住、行、游、娱、购”多个旅游产品。

如今的岱崮地貌,先后获评国家4A级景区,先后获评“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全国沂蒙青少年研学旅行基地”、“中国军工文化园”、“省级地质公园”、 “省级原生态景区”、 “省级五星级农家乐”、 “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山东省乡村旅游培训基地”、“山东省绿色生态休闲体育活动基地”、“山东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被国家纳入了“全国沂蒙红色教育旅游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目前正在创建世界


看着渐渐盛开的桃花,岱崮人也可以一边憧憬着几天后的桃花节,一边自豪地放声,任岁月变迁,岱崮桃花依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