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春節習俗,少了這些年味就沒了!你們當地有嗎?

每年過年都有人感慨,現在不僅城市,連農村的年味也越來越淡了。有人說是現在人生活變好了,平時吃穿都好,過年就覺得沒什麼特別的。但是老農認為,年味離不開一些傳統的習俗,過年習俗的淡化才是年味變淡的原因。

農村春節習俗,少了這些年味就沒了!你們當地有嗎?

慶幸老農所在的農村,一些傳統的過年習俗任在。下面老農就給大家分享下,那些有年味的過年習俗。

備年貨

農村春節習俗,少了這些年味就沒了!你們當地有嗎?

臘月伊始,咋們村家家戶戶都開始準備年貨了。在農村過年的食物大部分是自給自足,比如零食,大家會在臘月開始準備,炒花生、炒瓜子、炒米泡、苕片等;過年的食物,大家也會準備齊全,像臘魚、臘肉、臘雞、臘腸、餈粑、魚面、魚丸子、肉丸子、綠豆丸子等。最有年味的就是錘餈粑了,一群人圍著石槽錘糯米,鄰居相互幫襯著做餈粑,那場面才是年味。

貼春聯

農村春節習俗,少了這些年味就沒了!你們當地有嗎?

老農這裡的農村,春聯幾乎都是自己製作,村裡老一輩的人大多會些書法,買一些紅紙,研上墨,便開始為自家或者幫人寫對聯了。“財源茂盛家興旺,富貴平安福滿堂”這是對來年財運的祝願,“和睦家中人不老,平安門裹喜事多”這是對來年家庭和睦的祝願。大年三十,用米湯熬成糊,抹上糊便開始貼對聯了,家裡所有的門框都會貼上新春的對聯。

放鞭炮

農村春節習俗,少了這些年味就沒了!你們當地有嗎?

大連三十守歲,最讓人興奮的不是來年的第一聲鐘響,而是滿夜空的炮竹禮花帶來的美麗的夜晚。快到晚上十二點的時候,家家都把炮竹禮花擺放在家門前,轉點之前幾分鐘開始點燃炮竹禮花,一般講究鞭炮聲要跨過0點,這就是我們這裡的鞭炮跨年。滿天空的禮花,繽紛四射,彷彿含著人們對來年美好的期待。

大家所在的農村是有哪些有年味的風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