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古砖现身淮安明代砖工堤(扬州江都)

江都古砖现身淮安明代砖工堤(扬州江都)

淮安古城楼

2011年,在淮安的古运河边发现了一段建于明代、长为280米的古砖工堤,其建堤的城砖上赫然有着“江都窑户朱宾”的标记。这段沉睡了400多年的砖工堤,是江都砖瓦业早在明代就具相当规模的见证,抹去它身上的历史尘埃,也使江都古砖重见天日。

淮安在明清两代是“漕政通乎七省”的漕运总督的驻节之地,其在京杭大运河的位置十分重要。该砖工堤又在淮安古城墙西南角,比邻淮阴驿,处在淮安段古运河码头的重要节点之上。如此重大的工程项目,使用了江都窑户朱宾的城砖,可见对其质量是异常放心、满意的。

江都古砖现身淮安明代砖工堤(扬州江都)

城砖上反写阴刻着“邰窑”字样

江都古砖现身淮安明代砖工堤(扬州江都)

在明代,凡建造城墙、堤防等土木水利工程,其所需之砖一般都是就地烧造,而其中一些重点工程,如南京的城墙,或其它建筑量大、时间紧迫的大型工程,则在更大的范围内调集力量烧制,然后从水路、陆路运到施工地。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明确生产者的责任,凡烧造的城砖一律要在砖坯上刻制生产者的地区、姓名等显著标记,便于在万一发现问题时对地方政府与生产者进行追究,以有效防止“豆腐渣”工程。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明代江都砖的产量与质量都符合了当时重大工程建设的要求,并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江都建材及工商业的发展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