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鲍师傅”雇人排队充人气 郑州没一家是真的

“鲍师傅雇人排队”这几天上了热搜,从话题爆出“鲍师傅雇人排队”到微博道歉再到神逆转到“此鲍师傅非彼鲍师傅”,鲍师傅再次回到餐饮“网红”一哥的位置。真真假假,也折射出餐饮行业在品牌发展的些许困境。

“鲍师傅雇人排队”这几天上了热搜,从话题爆出“鲍师傅雇人排队”到微博道歉再到神逆转到“此鲍师傅非彼鲍师傅”,鲍师傅再次回到餐饮“网红”一哥的位置。

武汉“鲍师傅”雇人排队充人气 郑州没一家是真的

图片来源网络

【事件】

武汉“鲍师傅”雇人排队遭北京“鲍师傅”反击

5月22日上午,长江日报发出了一篇题为《工头带队 暗号接头 买后退钱 “日薪”90元 两家网红店排队者中好多“托”》的调查文章,文中指出,武汉汉口江汉路一家挂着“鲍师傅”招牌的糕点存在雇人排队现象。

【探访】

郑州区域暂无一家网红“鲍师傅”

鲍师傅走红,源于其在上海人民广场店开店时,上海市民雨中排队购买一事,引起了吃货们的追捧。

实际上,郑州也有许多家店名为“鲍师傅”的糕点店铺,它们哪个是网红“鲍师傅”?

经三路上的“鲍师傅糕点”店员说此店在半年前开业,是三家“鲍师傅”连锁店之一,其它两家分别位于丰庆路和普罗旺世。此家店面属于哪家公司呢?对方则不愿意多说。

【思考】

商标注册应该形成“护城河”

虽然“雇人排队”事件剧情反转,“真假鲍师傅”之争引起热议,可为何两家鲍师傅都称自己是“鲍师傅”呢?

据悉,这两家“鲍师傅”分别注册的为糕点类、饮料类两类商标,都拥有“鲍师傅”的使用权。

有10年知识产权代理经验的律师李宗涛说,同一样的商标被不同的企业因不同类别注册,在餐饮中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他建议商标申请人在注册商标的时候要全面保护,不要漏项目,更不要省代理费。秉着早注册、早保护、早受益的原则,多类别保护,为以后做延伸产品谋划布局,另外要谋划品牌发展之路,比如阿五在5月19日“第二个中国品牌日”发布的第五代Logo,就是餐饮行业较好的案例。

河南千业律师事务所相关律师也提到,要建立起商标“护城河”,不但全类别注册,也要把围绕商标衍生出来的相似名、扩展名、拼音、甚至汉字+英文等全部注册,形成商标“护城河”,保护品牌。

为何餐饮内同名、相似“品牌”打架的现象较为常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