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不掌兵,情不立事,義不理財,善不為官!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義不理財,善不為官!

出自《增廣賢文》,原句只有“慈不掌兵,義不掌財”兩句。

後面的幾句話,是後來楊素註釋時加上去的。

原文是:“仁不行商、義不守財;情不立威,善不居官;慈不掌兵,柔不監國”。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義不理財,善不為官!

《增廣賢文》是中國古代兒童啟蒙讀物,該書廣泛蒐集押韻的諺語和文獻佳句彙編成冊, 如我們所熟知的“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生一世,草木皆春”、“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憂” 等等這些俗語都被囊括其中。

編篡此書的用意是:

借鑑聖賢們的言論以及古人的經驗教訓,來講人生哲學、處世之道。言淺理深,通俗易懂,讀來朗朗上口,也因此在古時被大力推廣。

幾千年以來,世人受儒家思想教化,謙簡恭遜,這雖是好事,卻逐漸消磨掉了一些人性裡本該有的傲氣風骨。

至明成化年間,儒士們空座清談,落筆能寫千言而胸中實無一策的現象比比皆是,他們個性軟弱,行為迂腐。

當時,以王陽明為首的一批進步人士,開始反思儒家思想被人曲解濫用造成的不良後果並予以矯正。

到了萬曆年間,馮夢龍、楊素這樣的人物仍在繼續批判舊時代過於懦弱的思想。

以此為背景,楊素注《增廣賢文》,以警示世人。

其實,類似的警示話語,歷史上早有過。

如《荀子》中的“問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問也;說楛者,勿聽也;有爭氣者,勿與辯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後接之,非其道則避之。”

《孟子·離婁下》中的“信人者,人恆叛之;怠惰者,人恆取代之;猶豫者,人恆殺之。”


雖說作為兒童讀物,未涉世的兒童未必理解得了,但是作為處世哲學書籍,有些經典語錄即便是在今天來看,仍然有著警示意義。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義不理財,善不為官!

這幾句話概括起來理解,意思就是:太過仁慈的人不能帶兵打戰,太重感情的人成就不了大事業,太講義氣的人管理不了財務,善心太重的人無法做官。

心懷慈悲、重感情、講義氣、與人為善都是非常好的個人品質,但凡事都有個度,若是把握不好這個度,則會物極必反。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義不理財,善不為官!

慈不掌兵

“慈不掌兵”是流傳甚廣的統兵古訓,用孫子的話說,就是:“厚而不能使,愛而不能令,亂而不能治,譬若驕子,不可用也”。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義不理財,善不為官!

戰場上的對決都是真刀真槍的實打,如果掌兵的將領過於仁慈,當嚴不嚴,心慈手軟,姑息遷就,就不適合帶兵打仗,過於仁慈,是一個將領的致命弱點,這樣帶出來的部隊,紀律鬆散,人心不齊,打戰的話搞不好會全軍覆沒,一軍統帥必須要有鋼鐵般的意志和決心,決不能有婦人之仁。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義不理財,善不為官!

其實,戰場上需要這樣的統兵原則,在商場也同樣需要這樣的殺伐果斷。

商場是看不見硝煙的戰場,甚至比戰場更無情。

若團隊想要發展,領隊人必須懂得恩威並濟,賞罰分明,才能帶著隊伍走得長遠。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義不理財,善不為官!

情不立事

俗話說:無以規矩,不成方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一個企業也要有一套自己的管理制度,如果一個人太過感情用事,隨意破壞自己所設立的規矩,也就毫無原則可言了,這樣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義不理財,善不為官!



為什麼很多家族企業若不請專業的職業經理人來打理的話都做不長久呢?

主要就是家族企業有很多的裙帶關係,管理者在進行企業管理時,難免會帶入私人感情,礙於情面,對不遵守規章制度的員工睜隻眼閉隻眼,最後致使企業蒙受巨大的損失,甚至倒閉。

一個缺乏組織性和紀律性的企業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是無法立足的。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義不理財,善不為官!

義不理財

義不理財,原書是義不守財,意思是一個人太講究兄弟義氣,仗義疏財,即便擁有千金也會很快散盡,所以義者守不住財,也不能守財。

因為義者重感情,重友輕財,覺得兄弟朋友間談錢傷感情,搞不好還會在雙方的經濟往來中同兄弟朋友反目成仇。

世界上最會理財的猶太人,生意經中就有一條規則:不借給朋友錢。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義不理財,善不為官!

想必大家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如果把錢借給了朋友,你就不好意思去要,而到了約定的還款之日,朋友還不出的話也會有心理負擔,這樣兩人之間就有了嫌隙,並逐漸疏遠。

如果朋友真的遇到了困難,則可以適當接濟對方,但不能讓對方產生依賴,自然接濟的這些錢是不用還的,這樣以後兩個人的感情還能繼續維繫,並且可能會更加深刻。

善不為官

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為官之人,如果太過於善良,往往成不了大事還容易被人算計利用。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義不理財,善不為官!

做官並不是頂著一個帽子坐在辦公室喝喝茶指揮指揮下屬就完事了,它考驗的是一個領導者的魄力與能力。有時候一些政策的確立與實施,必然會牽扯到多方利益,還會遇到諸多阻礙,如果做事前怕狼後怕虎,處處都怕得罪人,這樣和稀泥的老好人是hold不住頭上的官帽子的,自然也就不會有什麼大作為。


總結起來,這幾句話反映的都是古人為人處世的智慧,雖然時間已久遠,但在今天依然具有很強的現實警示意義。

古籍《增廣賢文》,其實就是一本古人的處世哲學。

今天讀來,不同的人生境界,就會有不同的解讀角度。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義不理財,善不為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