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山西古庙——吕梁绘古韵

寻访山西古庙——吕梁绘古韵

多年来我每逢春秋两季就背起行囊,来到山西寻访古迹,尤其以沧桑破败山乡古庙为主,越是濒危倾颓的,越优先绘画记录,因此也被朋友们戏称为“破庙专业户”。

2018年春季4—5月间我按照计划先把去年遗漏的几处吕梁古迹补全,再继续扫荡晋中地区。最近把吕梁之行简单地记述一下。

这次主要是将方山和汾阳两地的一些古建增补,未来会将这些作品和寻访故事放进《寻访山西古庙》下册中。

在春寒料峭的时节,吕梁山里比外边冷很多,尤其坐下来写生,长时间不动,很快就会浑身发抖。

寻访山西古庙——吕梁绘古韵

寻访山西古庙——吕梁绘古韵

寻访山西古庙——吕梁绘古韵

这是吕梁山深处一座小山村中岌岌可危的古寺,当地人也只知道是座佛寺,我仔细查看残存的碑文,得知这里原本叫做西方寺。现在残存有悬山顶正殿三间、配殿和垛殿。正脊之下的题记显示这是一座明朝成化六年(1470)的建筑。后来因被改造成小学之用,至今殿内中间加筑的隔墙和墙上的黑板仍在。由于废弃已久,这里已成了杂草的乐园,初春时节,生满尖刺的荆棘迅速地疯长起来,而殿宇则更加衰败了,倾颓坍塌的势头无可逆转。我坐在杂草之中,忍受着吕梁山春风的荡涤,全身不住地颤抖中为残破的寺庙留下一幅画像。

寻访山西古庙——吕梁绘古韵

寻访山西古庙——吕梁绘古韵

去年夏天我就曾来过方山县大武镇鼓楼,可惜当时这座楼正在大修,被防护网包裹得严严实实,没办法进行写生。四周的街道被拆除得干干净净,只遗留下遍地瓦砾丘墟。本来是街市中心的鼓楼孤零零地好似矗立在荒郊野外,远处二三十层的大楼正在拔地而起,把鼓楼显得极其微小,好像公园里的点景装饰。这次专程再来,鼓楼已经修完了,可这种感觉更加明显,周围荒芜如故,好像山丘里凭空长出一座楼阁,有一种诡异的气息。

赶在傍晚前迅速画了一幅,虽然仍是冷得发抖,好在冷了一天,也抖习惯了。

寻访山西古庙——吕梁绘古韵

寻访山西古庙——吕梁绘古韵

汾阳南薰楼实际上是位于老城南门外关厢之中的一座过街楼,十字歇山顶,共设有四重飞檐,整体造型雍容华贵。可惜周围景象早已不复旧观,只剩下楼阁孤零零耸立在大街中心,和现实环境似乎格格不入,但这已经是古城汾阳现存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古楼阁了,一定要画下来。

寻访山西古庙——吕梁绘古韵

汾阳的峪口圣母庙正殿和西垛殿是元代遗构,粗壮的梁架和额枋让我眼前为之一亮。在汾阳还有一座田村圣母庙,尚未来此之前,我总是把两者的名字搞混,最后看到这粗犷的元代大殿,一下子就牢牢记住,再也不会搞错了。

寻访山西古庙——吕梁绘古韵

龙天庙在山西中部较多,相传祭祀的是西晋末年的介休令贾浑。当匈奴人刘渊起兵反晋时,贾浑死节于任,因此被后世建庙纪念。汾阳实际上属于传统的晋中地区,只是现在被行政上划归于吕梁,所以建筑和风俗同旁边相邻的介休、平遥等地十分相近,这座小村中的龙天庙也是同一地域同种风俗的反应,可惜已经破败至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