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 區塊鏈及加密貨幣新聞聯播

  • IBM呼籲使用區塊鏈來減輕自然災害
  • 新華時評:運用區塊鏈等大數據技術提高數據利用效率
  • 蘋果自帶股票軟件已添加數字貨幣
  • 澳大利亞Coinjar推出與澳元掛鉤的數字貨幣交易
  • ONT基金會與NEO基金會共同出資成立聯合工作組
  • 自媒體報道:95後花92.6枚比特幣在深圳買房 賣房者看好比特幣未來價格
  • 泰國政府警告:數字貨幣可能被操縱在大選中買票
  • 俄羅斯中央銀行將試行第一個正式的ICO
  • BitBull創始人:加大監管力度會幫助人們加深對數字貨幣市場的信心
  • 黑客利用漏洞用名為Kitty的代碼開採門羅幣
  • 移動支付公司完成XRP分類賬與其平臺的整合
  • Weiss評級:美國人可能傾向購買數字貨幣抵禦潛在金融危機
  • 南非央行將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稱為“數字代幣”
  • 津巴布韋法院撤銷了央行對比特幣交易的禁令
  • Mike Novogratz:美國司法部調查比特幣價格操縱是一件好事
  • 海南公司“數字貨幣”字樣突遭刪除
  • Bitfinex可能和波多黎各貴族銀行是合作伙伴
  • 美國聯邦投資者公司副總裁:區塊鏈將是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 招商銀行首席信息官:招行在區塊鏈等領域加大投入
  • 何一:退出中國市場不代表不守法
  • 日本最大唱片公司在公司章程中增加虛擬貨幣兌換業務
  • IBM發佈AI+區塊鏈應用,手機拍照即可驗真偽
  • 德國商業銀行通過首輪區塊鏈外匯試點交易
  • 天算技術總監: 一些項目的EDU漏洞源於相關函數未設置額度檢查
  • 火幣Pro關於對ERC20智能合約代碼審計的公告
  • Weiss Ratings創始人:數字貨幣在資金的安全存儲方面比銀行做得好
  • 阿根廷一銀行將退出SWIFT,使用比特幣網絡進行國際支付結算

媒體觀

  • 工信部李鳴:80%的人只關注數字貨幣價格,不關注區塊鏈
  • 比特幣早期參與者Jeffrey:比特幣是一種哲學,不僅僅是錢,貨幣。比特幣在最初4-5年是遵循這樣的哲學準則。但是挖礦、礦霸、大礦池腐蝕了比特幣的設計原則,讓比特幣越來越偏離本質。比特幣的價值在於存儲價值,這是挑戰我們政府的貨幣主權的,這也是哈耶克推崇的鑄幣權歸人民大眾。但是很多人把存儲價值和交換、使用價值混淆。比特幣用於支付,是非常糟糕的付款方式,浪費很多資源去確認
  • 北斗未來首席科學家:人工智能把相關可疑數據通過機器化處理集中在一起,能夠解決手工分析的問題,但解決不了識別精準問題和跨機構數據斷流問題。大數據本身也有痛點,不能保證數據的真實性。而區塊鏈的特性正好可以解決以上痛點。據悉,該公司目前申請了區塊鏈技術解決數字貨幣反洗錢問題的創新底層專利,通過頂層設計為未來數字貨幣添加識別基因,如果未來可以形成國際標準,將可降低反洗錢的成本、提升反洗錢的效率。
  • 諾獎得主Scholes:區塊鏈能減少交易成本 比特幣沒有持有價值
  • 幣印礦池聯合創始人朱砝:理論與實際從來就沒有脫節,但BTG上演51%算力雙花完全是出於其特殊的歷史時期和行業/市場地位。首先,同算法ASIC礦機剛出,算力上漲的速度完全無法預測,單個實體完全可能擁有遠超BTG全網的算力(尤其是礦機售出前)。如果BTG不是分叉幣,而是某個算法的“最主流幣種”的話(如BTC之於SHA256),那麼它或許也可以免遭一劫。如果BTG的市場地位再低一點,交易所流動性夠差的話,也是可以免遭一劫的。一不小心就砸盤了,攻擊的成本可能會高於收益。綜上所述,其他幣不用太擔心51%攻擊,除了流動性較好的同算法非主流幣種。
  • 諾獎得主邁倫·斯科爾斯:區塊鏈可幫助解決欺詐的問題
  • 張俊榮:投資的四個基本邏輯

1.基本價值:項目的所解決的問題及其方案;

2.認知價值:熱度、流通性溢價。熱度包括人群熱度和資金熱度。流通性溢價主要看令牌的交易流動性,流通性高大眾可藉此提高對區塊鏈的認知,由此對區塊鏈價值產生正面影響;

3.市場因素:市值低的項目易操作,而市值高的項目如BTC,相對價格穩定;

4.籌碼分佈:相對而言比較分佈分散的不易操縱。

  • 火幣報告:區塊鏈產業將從“投資驅動”向“投資和應用”驅動轉變
  • 薛蠻子:區塊鏈是長期的投資 短期不可暴富
  • 李笑來:EOS不會分叉 最終會成為理想中的EO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