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落地国内首个百亿级REITs,首期发行17.17亿元

碧桂园落地国内首个百亿级REITs,首期发行17.17亿元

从获批到落地,历时84天,国内首个百亿规模租赁住房REITs正式发行。

2018年5月24日,碧桂园联合中联基金设立的百亿储架租赁住房REITs产品“中联前海开源-碧桂园租赁住房一号”第一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流通。

此次租赁住房REITs产品规模100亿元,采取储架审批、分期发行机制,优先级评级AAAsf。首期规模17.17亿元,优先级规模15.453亿元,发行利率5.75%。首期底层资产分处北京、上海和厦门3个城市,共4个项目,总面积超过10万平米,1500余套房间。

自去年12月,碧桂园发布长租公寓品牌—“BIG+碧家国际社区”,宣布未来三年要提供100万套租赁房源。截至目前,碧桂园已在北上广深以及武汉、厦门等城市开出10家门店,在建房间数已经达到7144间,已获取项目的总房间数已超过12000间。

中联基金执行总经理范熙武认为,碧桂园租赁住房REITs的储架发行机制核心在于一次核准、多次发行,有助于简化审核程序,也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发行成本。

“储架发行的获批额度及两年的有效期为我们持续通过自建、改建、收购等方式组织房源,形成租赁住房供应,并开展证券化运作提供了强劲动力。”碧桂园集团首席财务官兼副总裁伍碧君在挂牌现场表示,在进行此次租赁住房REITs产品第一期发行工作的同时,碧桂园已同步展开二期资产的梳理和整合。

一个月前,中国证监会、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住房租赁资产证券化相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将重点支持住房租赁企业发行以其持有不动产物业作为底层资产的权益类资产证券化产品,推动多类型具有债权性质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试点发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随着“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提出,大规模的存量资产以及亟待扩展的投资渠道,REITs似乎为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侧和需求侧都找到了一条新出路。

2015年6月,鹏华前海万科REITs作为国内首只投资REITs项目的公募基金获批;2017年10月,保利地产和中联基金共同实施的50亿租赁住房REITs获批,并首先采取储架、分期发行机制。随后,招商蛇口、旭辉、碧桂园等纷纷宣布进行长租公寓的资产证券化。

作为探索REITs之路的先行者之一,碧桂园此前已经在长租领域开创了银企合作新模式,相继与中信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签署长租公寓融资战略协议,并陆续接受放款。碧桂园方面表示,集团未来将继续综合运用各类金融工具,构建租赁住房完整金融链条,保障租赁住房战略的顺利实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