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中有什么细思恐极的细节或者阴谋论吗?

陈威峰

答 | 江隐龙


中国神话中最细思恐极的细节就是——中国龙与西方龙很可能是同根同种的。之前,西方将中国龙翻译成“dragon”,与西方龙对应;现在中国龙渐渐用起“loong”以示两者的区别。那中国龙与西方龙有什么区别呢?

一般认为,中国龙无双翼,西方龙有双翼;中国龙主水多居于江河湖海,西方龙主火多居于山洞中;中国龙虽有善恶之分但总体上为瑞兽,西方龙则总体上为恶兽。中国龙只有一个头,但有多个头的西方龙可不少见(比如启示录中的红龙、俄罗斯的三头龙、西班牙的七头龙艾连索格……)。所以中国龙与西方龙只是恰好字眼上一样,其实根本就是两个物种。

其实并不是这样。祖冲之(对,就是那个算圆周率的数学家)写过一本《述异记》,其中说道:“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也就是说龙是依据“蛟龙——角龙——应龙”的路径升级的。《说文》中云“蛟,龙之属也。池鱼,满三千六百,蛟来为之长,能率鱼飞置笱水中,即蛟去”,也就是说蛟是普通池鱼变的,算是普通的龙;蛟修炼到五百年长了角,就成了角龙,《韵会》中有“蛟,龙属。无角曰蛟”的解释,可以看出蛟与角龙的区别主要在于长没长角。

那应龙呢?细思恐极的细节就在这里:应龙是有双翼的!普通的蛟长大了成了角龙,再变老就成了应龙,也就是说中国龙的最终形态还是有翅膀的!

再看看西方龙多居于山,但上古的烛龙正是钟山之神与章尾山神,《淮南子· 地形训》便载: “烛龙在雁门北 ,蔽於委羽之山。”而且郭璞注《山海经》烛龙引《诗含神雾》中有一句“天不足西北,无有阴阳消息,故有龙衔火精以照天门中”,也就是烛龙口含火精,也是主火的!

其实根据《山海经》的暗示,夔龙为春天之升龙,应龙为夏天之飞龙,烛龙为秋天之降龙,相柳为冬天之潜龙,这四种龙分别对应着四季的星相,而相柳……也是多头的,整整有九个头!

所以我们可以推出,后世我们看到的中国龙没有翅膀、行于水上,只是因为龙宝宝们还没有长大;中国龙有双翼,也可能主火、居于山、长着多个脑袋,所以大可以推断:中国龙与西方龙真的是一大家族的!


隐语

举个例子,《山海经》中经常写到蛇。比如《海外东经》提到:“黑齿国在其北,……食稻使蛇,其一蛇赤。”又比如《海内经》载:“又有黑人,虎首鸟足,两手持蛇,方啖之。”

蛇的种类也很多,黑蛇、青蛇、白蛇、玄蛇、赤蛇、黄蛇、育蛇等等。“羽山……多蝮虫”,“太华之山……有蛇焉,名曰肥,六曰四翼”,“秦冒之山……多白蛇”,“流沙三百里至于洹山……下多怪蛇”,为什么频繁提到蛇?有什么道理?

《山海经》写景状物有一个基本特点,就是根本不关心景物美不美,这朵花、那片云好不好看,只记录最有用的信息。这里有这样矿物,那里有这样动物,可以吃,某某山有怪物,叫声像婴儿,很凶,离它远一点。

据此,有学者推测,之所以《山海经》里这么多次提到蛇,因为它可吃。比如上文说到的“方啖之”,就是神人在吃蛇。再比如《大荒南经》中说到“有蜮民之国,……有人方扞弓射黄蛇,名曰蜮人。”射黄蛇干嘛?显然是将蛇当害虫蜮一样吃掉。

其中还有一些神蛇,是明确告诉大家,一定要吃,吃了有大好处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延维,谁吃谁可以“伯天下”,遇到了,当然要吃。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在远古时代,蛇如此受欢迎?因为它特别好吃吗?不得而知,我们如今只能知道蛇不仅是食物,还是巫师和祭司最喜欢缠绕在身上的装饰物,操蛇之神不是某种文化特有的神灵形象。

那么,是否曾经有一个时代,是蛇数量极多,又富有智慧的呢?联想到《圣经》中蛇诱惑夏娃吃下智慧之果,又被上帝惩罚只能以腹行走的故事,总觉得远古文明时代曾经发生过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呢。


锻彰趣义

看大家开了那么多脑洞,兴扬来开开脑洞。

龙是怎么灭绝的?

  • 传说刘邦母亲在怀刘邦前于大湖边睡觉,梦中和神人交合。刘邦父亲赶来发现刘邦母亲身上有蛟龙,已而有身,遂产刘邦。
  • 在舜帝之时有董父善于养龙,被舜帝封为豢龙氏,为董姓始祖。后豢龙氏一直养龙到了夏朝十四代帝王孔甲之时,有刘姓始祖刘累跟豢龙氏学习养龙,后被奉为御龙氏。
  • 龙生九子,《五杂俎》。龙“遇牝必交,如得牛则生麟,得豕则生象,得马则生龙驹,得雉则结卵成蛟”
  • 《新唐书·五行志三》载:“贞元末(公元805年),资江得龙丈余,西川节度使韦皋匣而献之,老姓纵观。三日,为烟所熏而死”。

从这些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在商朝前中华大地上龙很多,以至于有人专门养龙。但到了后来龙越来少了,于是发现了龙百姓都当神膜拜,不断上香,以至于龙被烟熏死。

那么龙到底是怎么灭绝的了?我们知道绝大部分的杂交动物是不能繁殖的。而龙很喜欢跨越物种原因很可能像瓦肯人那样,每隔一段时间必须繁殖,在一定时间内没有繁殖的就会死!加上龙多独居,时间到了之后大部分时候身边没有同类,以至于少有和本族群繁殖,慢慢的龙就越来越少了。


全真道士梁兴扬

地球大概分五个太阳纪文明,而我们现处于第五个太阳纪文明之中,不知道的可以去某度自行脑补,而我们这一纪的文明与之前的文明断代太久,数以亿年记,按照现在的科学分析,我们大概得出恐龙时代是因为小行星撞击,撞击改变了很多,比如气候,氧气浓度等等,地球渐渐复原才开始慢慢进化出了现代人类.

仔细想想且不说这个机率有多大,我们现代人的产生,需要大环境的改变,天敌减少(恐龙时代动辄八米十米的食肉动物满世界溜达,海里更是巨兽满布,现代人就算诞生也是落地成盒的节奏),再想想小行星撞击后的地球,大部分物种消失,以猿类的生存习性和生存空间来说,都属于地上生物,应该跟恐龙一起消失,远古猿类就算挖坑自救,小行星毁灭后的地球,吃的喝的都成问题,灭族是肯定的事.

那么问题来了,现代人是怎么产生的,如果你平时注意了一些人类不解之谜就会发现,有太多的证据表明,神仙、天使、甚至龙充斥着整个人类进化史.科学解释的理由是他们是神仙,长生不死我们看不到他们?看不到痕迹看不到神迹就无法直接证明他们存在.这种理由可以归为无知!

再接着说,人的思维模式,原始人进化不完整这谁都知道,没见过的东西全都以臆想创造,可是就算臆想他们真的连飞天遁地都分不清楚吗?龙这种生物也是编出来的?我从心眼里不信,臆造力强大、明目张胆的骗后人?不留下一点可以真正传下去的真相吗?有些事可以参考婴儿,人类刚生下来的时候到一周岁的这段期间,他们的认知很简单,看过电视上飞机飞行,他们就认为飞机可以飞.还会“呜呜”的学飞机飞翔的声音,按照现在科学判断原始人不会不如一个一岁大的婴儿的认知,他们所流传下来的一定是他们见到的.

接下来就好解释了,有很多种可能,我只说我自己判断的真相,第四太阳纪文明的智慧人为了躲避灾难,保护族群,一部分转入太空寻找可以繁衍栖息的星球,一部分躲入地下并切断了与地表的联系(那个文明纪元的科技远远超过我们),小行星的撞击,导致地表出现裂缝,沟通了地下世界.之前第四太阳纪文明的人们返回地表,利用科技开始恢复.这个时候由于建设和恢复需要很多的物种,所以利用生物科技创造了一批物种出来,由于地壳运动,物种渐渐的分布全球(有一些动植物的标本可以证明),(小行星撞击从6600万年前到现在,物种灭绝到进化出这么多种多样的生物,时间太短,机率低到不可计算,那可是几乎所有物种全部消失).渐渐经过了一些年,第四太阳纪的地外文明回到了地球母星,并联系到了留存的地下文明,大概2000万年前,开始了物种爆发式出现,其中一些相对聪明的物种经过第四文明纪元的改造出现了原始人,并开始教授他们使用工具和火,对于原始人来说,第四文明纪元的人制造出了他们,自然奉其为神,而且第四文明纪元的科技真的可以飞天遁地移山填海,那么就可以解释神仙是怎么来的了,地球经过了四个文明纪元,无数的经验告诉他们,该如何经营一个星球,智慧种族该如何产生和建立,所以逐渐的,那个真正的现代猿人出现了.并且有了族群,开始有了纷争.

我们现在看的神话故事,以科学来说没一个是靠谱的,全都是虚构臆想,那么古人凭空虚构?一点可以依赖的事实根据都没有吗?我觉得不然.就算有1%是真的,就足以颠覆现有的科学理论.

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刑天舞戚,就全都有可能是真的,我们讲历史是有连续性的,哪怕臆造也是有连续性的,但是第一个“编”出这个核心思想的一定见过真神.

女娲,刑天,这些在我看来一定是第四纪元的智慧人类.


木马大爷

我是阳Sir,深耕考古,言之有物,关注勾搭


一、伏羲女娲的图像

要谈女娲,就不得不提到伏羲,如同西方神话中夏娃和亚当不可分离的传说。另外更巧的是,东西方这两种人类始祖,均和结下不解之缘。

伏羲:对于伏羲的记载,广泛见于先秦典籍之中,如《周易》中,正是伏羲始创八卦。
女娲: 而女娲的记载,相比伏羲要少得多,可见于《山海经·大荒西经》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上先秦典籍之中,伏羲是伏羲女娲是女娲,两者并没有在一起。而首次将两者结合起来,出自《淮南子·览冥训》:

伏戏女娲
不设法度,而以至德遗于后世

而伏羲女娲的关系也很有意思,是兄妹通婚:

那时候,世上只有兄妹俩人,怎么繁衍后代?但是若兄妹结为夫妻,又觉得十分羞耻,所以两人为了找到在一起的合理性,索性就交给天意:烟悉合,则妹就兄,如此才有了芸芸众生!


这是山东嘉祥武梁祠的画像石,其上便有伏羲女娲之形象,两人为人首蛇身,穿衣戴冠,分别手持规与矩,其尾部相交缠。
同样的形象,在安徽萧县汉画像石中亦有发现。但特殊的是,此图中的伏羲女娲并未呈现交尾姿态。


除了汉代画像石唐代绢帛画中,更是大量出现伏羲女娲的图像,更是与墓葬直接相关,有的挂在墓室顶部、有的覆盖在棺木、有的折叠在墓主身边……



图一、出土于新疆阿斯塔那42号墓中


图二、出土于新疆阿斯塔那76号墓中




二、伏羲女娲图像的固定图式

从这些帛画中,我们会发现其实有规律可寻:

1.人物的面部形象绝不是固定的,一般与当时社会风俗有关,所以既有典型唐人,又有西域胡人形象。

2.上身均穿衣相拥,甚至表现为手臂在同一个袖子之中;下身则呈现蛇尾相交,一般多为三道重叠,花纹则各有差异。

3.伏羲均位于左侧,手持矩(代表方);女娲位于右侧,手持规(代表圆)。伏羲持矩方向多向内侧,而女娲持规方向多向上方。

4.在两人头部上方中央,表现日轮形象;在两人尾部中央,则表现月轮形象。


三、相关问题讨论

1.为什么是人首而蛇身,不是蛇首而人身呢?

其实这代表了人的双面性:

人首在上,意味着人的理性层面在上,人首具有智慧、具备理性思考;

蛇身在下,意味着人的本能层面在下,蛇身具有动物的本能特性:包括繁衍(交尾),重生(蜕皮),乃至永恒(环状缠绕,长久冬眠)。

2.整幅图代表了什么含义?为何出现在墓葬?

除了人首蛇身本身所具备的意义之外,伏羲与女娲手持规矩,与头顶脚下的日月

,共同构成了共同的表达主题:那就是永恒时空

规可画圆,矩可画方,象征着天圆地方,代表了宇宙的空间性质
而双肩太阳、尾含月亮,一日一月象征着日月运行,代表了宇宙的时间性质

至于,为何要这帛画用于墓葬之中,阳Sir在此大胆的推测,可能其意在置换逝者的时空,从而为其带来重生与永恒
基督教中以蛇为邪恶,代表着原罪,可是在中国大地之上,蛇化为我们人文始祖的一部分,是不是细思恐极啊!欢迎大家吐槽~


阳Sir的考古学之眼

不用神话了,简单粗暴点,都说我们是龙的传人,那么龙是什么?龙长啥样?十二生肖为啥见不到龙?不要扯什么龙是神话中的,是远古图腾的拼接之类的,好好想想,老虎虽然现在来说是濒危物种,但是古代甚至在近几十年前还是有不少存在的,不信可以问问家里老一辈的,那么龙是什么?

手机打字好累,有兴趣可以关注交流下,有错误欢迎指正!


微媒看世界

1、霍金有大爆炸理论说,说宇宙的起源最初是比原子还要小的奇点,然后是大爆炸,逐渐形成了宇宙中的各种物质。

而中国人早在至少五千年前就提出了类似的理论,即盘古开天辟地说。传说宇宙是混混沌沌的一团气,里面没有光,没有声音。

这不就是奇点吗?盘古氏用大斧把这一团混沌劈了开来。轻的气往上浮,就成了天。重的气往下沉,就成了地。

盘古那挥动的大斧子所形成的冲击力,可不就是大爆炸吗?古代中国人不要太厉害哦,细思恐极,霍金该不是抄袭吧?

2、传说黄帝在涿鹿和蚩尤决战时,使用了熊、罴、貔、貅、䝙、虎六种野兽来助战。想到这一场景,我就挥身发抖。

古罗马斗兽场中,人与兽争斗时都是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便于控制动物。显然,古罗马时期的人还不能够完全控制动物。反观伟大的黄帝,早已经在驱使六兽。而中国古代神话中,善于驱使动物的神仙不胜枚举。

观音坐骑是金毛犼、太白金星坐骑是青牛、文殊、普贤坐骑是狮和象、文殊菩萨坐骑是青毛狮、寿星坐骑是白鹿等。

细思古代中国人与古代西方人对待动物的出发点完全不同,西方人想的是如何战胜动物,而中国人想的是如何让动物为我所用。原来在人类的幼年时期,中国和西方就是两个不同的孩子,一个怀揣着和平的梦想,一个满脑子都是武力征服世界的幻想。

3、传说大禹一心治水13年,居然三过家门而不入。

细思恐极,原来大禹是外出打工仔的鼻祖。怪不得打工浪潮一波接着一波,生生不息。想那些打工者抛家别妻弃子,心中早已坚定了理想。

大禹抛家弃子千古流芳,我当然要超过他,我要20年、不,我要30年不回家,这样人们就会生生世世传扬我的事迹了。这种理想,细思极恐!

4、传说后羿是一个著名的弓箭手,他的箭太厉害,居然能射太阳。现在的洲际导弹,射程一般在8000km以上。

俄罗斯的SS-18“撒旦”是世界上射程最远的洲际弹道导弹,射程范围为16000公里。东风-5A是中国射程最远的洲际弹道导弹,约为13000公里。

美国的“三叉戟”II采用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射程约11300公里。这样看来,后羿着实厉害, 日地最近距离也有14 710万千米,他的箭居然射这么远,甩出了洲际导弹一万多条街。

啥时候,人类才能恢复古人的这种威风?不过再一想,人类只有一个宝贵的太阳了,还是别恢复的好。

5、尧为上古部落联盟首领,开创“禅让制”先河,这一点对后人没什么影响。厉害的是他定24节气,釆用闰月来调整四季偏差,这一点不差地沿用到了现代。

真是好奇他是怎么洞知这一切的,难道他是外星人?


24帧半

我是以史为鉴墨上桑,刚好最近在写《细思极恐的那些野史》,攒了一些细思极恐的小故事,今天给大家分享其中一个。



在《搜神记》中,记载了一个望夫岗的小故事,原文极短,大概一百字,但是透过简单的故事表面,这其实是一个细思极恐的奸夫淫妇、杀人灭口的恶性案件。

以史为鉴先给大家看看原文。

鄱阳西有望夫冈。昔县人陈明与梅氏为婚,未成,而妖魅诈迎妇去。明诣卜者,决云:“行西北五十里求之。”明如言,见一大穴,深邃无底。以绳悬入,遂得其妇。乃令妇先出,而明所将邻人秦文,遂不取明。其妇乃自誓执志,登此冈首而望其夫,因以名焉。

看,故事是不是很简单?一个名叫陈明的打算娶梅氏为妻,还没娶就被妖怪抢走了。陈明找了一个占卜师,占卜师告诉他妖怪老窝。陈明带着邻居秦文救出来老婆,但是自己没上来。他未婚妻梅氏经常来到一座山岗上思念陈明,于是这个山岗得名望夫岗。

但是以史为鉴告诉大家,仔细想想,这个故事其实漏洞极多,完全不合逻辑。

一,妖怪很可疑

妖怪全文就出现了一次,抢了梅氏之后就毫无音讯了。

梅氏被陈明从妖怪老窝中救出来,妖怪都没有露面。

既然抢了美女,竟然不在老窝里快活,第二天就被打上门来,也没有反抗,就把刚抢来的梅氏交了出去,大家觉得有这样的妖怪么?

二,占卜师很可疑

大家知道,在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道士和和尚等等都是负责占卜、捉妖等事情。一般发现了妖怪就要斩草除根,最起码也要卖个神符神水,赐个法宝之类,一方面是扩大自己盈利,毕竟除妖卖神符赚的比算卦多多了。另一方面则是保护客户,不然客户被妖怪害了,自己名声也受损。

但是故事里面的这个占卜师只是指出妖怪老窝在哪,一点没有后续跟进客户的意思。连符纸都没有给一张,甚至没有告诉他遇到妖怪之后会怎么办,明显不合常理。


三,邻居很可疑

这个邻居秦文非常非常的可疑。他在陈明去救自己老婆的时候,非常热心的用绳子把陈明钓到了妖怪洞穴里面,然后在陈明很轻松就救出了梅氏之后,却突然不管不顾,把陈明一个人扔在了洞穴里面自生自灭,自己带着梅氏回家了。

在救人之前非常热心,但是救出梅氏之后却把自己的邻居扔到一边,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四,梅氏很可疑

梅氏有两点非常可疑,她被陈明救出来之后,也没有哭天喊地的求秦文接着救人。

梅氏用旁边的绳子接着救出陈明并不是一件难事,就算不行,梅氏回家之后,从其他邻居那里寻求帮助也应该非常简单。

可惜梅氏两件事情都没有去做。只是回家之后,就偶尔来到了一座山岗,盼望陈明回家,逻辑非常奇怪。



现在我们有请著名的柯南侦探登场。

如果把这个妖怪案件,用奸夫淫妇联手杀人灭口来讲述,整个故事的逻辑,就会合理很多。

假设秦文和梅氏早有私情,知道梅氏需要嫁给陈明为妻后,于是秦文先以妖怪为名抢走了梅氏。

然后秦文买通了占卜师,让占卜师告诉陈明妖怪的老巢,这个老巢就是他们早就准备好的杀人灭口之地。

一直蒙在鼓里的陈明,想要去老巢救自己的老婆,这时候热心的秦文就跟着陈明一起来到了早就准备好天罗地网的山洞。

我们不知道最后时刻陈明有没有发现这个阴谋,但是结果却是陈明最终还是没有从这个山洞里面走出来。

最后告诉大家,陈明在妖怪洞穴没有出来的,是活下来的秦文和梅氏。

梅氏之后在山岗上去做望夫石,更可能是为了和邻居秦文幽会。

想到这里,是不是发现这种野史记载的小故事,仔细想来,确实是细思极恐啊。


以史为鉴

大禹治水

不是三过家门不入生出夏启这个,虽说这个我也很好奇。。。

是他父亲鲧治水,据说是因为用土石填水治了九年不成被舜给一刀劈了。

然后换大禹用了十三年。。讲道理治水这么浩大缓慢的工程在当时用个十几年可以理解,既然鲧九年他都等不了,大禹这十三年他却忍了,说实话,多给鲧几年说不定也治好了。

回头想起来史记中说禹是皇帝的几世孙,舜是十几世孙。。。再琢磨琢磨禅让制传来传去就是那几个家族派系,觉得舜杀鲧不见得是因为治水无能,而可能是政治斗争了。

这么一想尧舜禹就有点恐怖了。


不系之舟42258411

可以参看我发布的置顶文章。禅让制并非真正的禅让制,而是部落政治,也就是以部落为单位来进行统治。

重读《史记·五帝本纪》画出了如下的传承图:

古人生存能力较弱,为了生存,人类组成了N个大大小小的部落。当时总人口应该也不多,可能只有十几二十万的人口,但是却有几千个部落。

后来部落之间诞生了一些“圣人”,燧人氏是第一个懂得钻木取火的人,神农氏是第一个懂得种植粮食作物的人,有巢氏是第一个会盖房子的人。。。。

诞生了这些“圣人”之后,人类的生存能力逐渐增强,很多部落的人口得以大幅提升。

人口多了,活动范围大了,自然会起冲突,这时候就需要一个管事的人。

于是此时,各部落开始选一个主事人,这个主事人当然是从各部落首领之中选择。

首先选择的是神农氏部落。神农氏是第一个种植粮食作物的,这在古代作用最大,所以很多人就可能加入了神农氏部落,神农氏部落人口多,自然就最强,强者为尊。

所以,神农氏管理着“万国”,神农氏靠的不是一个人,是神农氏这个部落。实行的是部落政治,神农氏的首领管理“万国”,但是神农氏部落的首领,是从整个部落之中来选择的,这就是所谓的“禅让制”。

后来,神农氏部落实力衰弱了,出现了炎帝部落、蚩尤部落作乱,神农氏部落管不了他们。而此时,黄帝部落崛起,黄帝代神农氏讨伐了炎帝和蚩尤部落,炎帝被招安,蚩尤被杀,天下各部落服从强者黄帝部落。开启黄帝部落统治的历史。

再后来,夏禹打破了这一制度,启建立了夏朝,部落政治正式终结,开启了家天下,帝位在直系亲属之间传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