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神祕的地方,神祕地消失了

北緯41°16′41″,東經129°05′15″。

這個定位屬於朝鮮豐溪里核試驗場,曾經進行過6次地下核試驗。

世界上最神秘的地方,神秘地消失了

昨天(24日),新華社發佈快訊,朝鮮將豐溪里核試驗場的多條坑道進行爆破,並拆除相關設施,正式宣佈廢棄這座核試驗場。

當天,朝鮮先後對曾在2009年至2017年進行過5次核試驗的二號坑道以及其他兩條可用於核試驗的坑道進行了爆破,並炸燬了觀測所、警備部隊營房等十多處地面附屬設施,宣佈相關爆破和拆除活動取得成功。

這一舉動被解讀為,朝鮮通往無核化的第一步。

朝鮮有過幾次核試驗?

據新華社報道,從2006年到2017年,朝鮮共進行過6次核試驗,地點都是在豐溪里核試驗場。

這裡也是朝鮮目前唯一為外界所知的核試驗場地。

  • 2006年10月9日,朝中社報道,朝鮮成功進行地下核試驗。韓國情報部門稱,該核試驗地點位於朝鮮東北部的咸鏡北道地區。

  • 2009年5月25日,朝中社發佈新聞公報說,朝鮮再次成功地進行了地下核試驗。

  • 2013年2月12日,朝中社報道說,朝鮮在北部地下核試驗場成功地進行了第三次核試驗。

  • 2016年9月9日,朝中社報道說,朝鮮當天在北部核試驗場成功進行核彈頭爆炸試驗。

  • 2017年9月3日,朝鮮中央電視臺稱,朝鮮領導人金正恩下令進行氫彈試驗,試驗成功,氫彈將會裝載在洲際導彈之上。

廢棄前,豐溪里隨時可進行核試

據央視報道,豐溪里核試驗場位於朝鮮東北部咸鏡北道吉州郡豐溪里,距離朝鮮首都平壤383千米,距離吉林省東部中朝邊境城市延邊185千米,距離與朝鮮新義州市隔江相望的丹東431千米。

豐溪里核試驗場被群山環繞,以海拔2205米的萬塔山為主,周圍還有很多海拔超過1000米的高山,從2006年起便被用作朝鮮核試驗場所。

這裡不僅利於開鑿地下水平坑道,核試驗的動向也不易被察覺。而且當地屬於花崗岩地質,堅硬的花崗岩可以緩衝核試驗造成的衝擊,也能降低放射源洩露的危險。

世界上最神秘的地方,神秘地消失了

其中,東側的1號坑道在2006年第一次核試驗之後已經廢棄,北側的2號坑道從2009年至2017年共進行了5次核試驗。

3號和4號坑道並沒有啟用,但是具備隨時進行核試驗的條件。特別是4號坑道,是專門為威力較大的試驗而建造的。

這一觀點在韓朝首腦會談時也得到了印證。

韓國青瓦臺在4月29日披露,金正恩與文在寅會談時曾表示,除了現有核設施之外,朝鮮還有兩個保存完好的更大坑道。

核試驗場什麼樣?

據央視報道,綜合各方面情報看,豐溪里歷次核試驗的坑道都是“耳蝸”型。

世界上最神秘的地方,神秘地消失了

這種水平坑道筆直穿入山體,以核爆腔室為中心形成環形坑道走向,中間有封閉門進行隔斷。這樣的“耳蝸”坑道可以緩解核試驗帶來的衝擊波,不至於造成過於久遠的地質災害,讓試驗場能重複使用。

今年4月20日,朝鮮勞動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決定,自4月21日起,朝鮮將中止核試驗與洲際彈道導彈試射,並廢棄北部核試驗場。

5月12日,朝鮮外務省發表公報稱,將在氣象條件合適的情況下,於23日至25日關閉豐溪里核試驗場。

關閉方式是通過爆破使核試驗場所有坑道坍塌,完全封閉入口之後,再拆除地面所有觀測設備、研究所和警備部隊建築。

此外,朝鮮將撤走警備人員和研究人員,完全封閉核試驗場周圍區域。

世界上最神秘的地方,神秘地消失了

世界上最神秘的地方,神秘地消失了

由元山站前往最接近豐溪里的載德站距離416公里,但是由於鐵道老舊,列車只能跑出35公里的時速,行駛約為12小時。

十年前 VS 十年後

當天上午11點,朝鮮先對豐溪里核試驗場北部的2號坑道進行了爆破處理,下午2點20分和4點,又分別對4號和3號坑道以及軍營等一些生活設施進行了爆破。

世界上最神秘的地方,神秘地消失了

這與2008年朝鮮炸燬寧邊核設施冷卻塔的場面很是相像。

寧邊位於平壤東北約一百三十公里處,是朝鮮的核工業重地。1987年,朝鮮在寧邊地區建成5兆瓦石墨反應堆,並開始從該反應堆中提取製造核武器的原料鈈。

鈈(bu,四聲),可以作為核燃料和核武器的裂變劑。

世界上最神秘的地方,神秘地消失了

二戰時美國在日本長崎投放的原子彈,就使用了鈈製作內核部分。2006年10月朝鮮進行的第一次地下核試驗,也利用了從寧邊反應堆中提取的鈈材料。

冷卻塔就是核反應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007年10月,第六輪“六方會談”之後,朝鮮同意對寧邊核反應堆實施“去功能化”。8個月之後,也就是2008年6月27日下午,一聲巨響後,20米高核反應堆冷卻塔在濃煙和爆炸中化為廢墟。

世界上最神秘的地方,神秘地消失了

△2008年6月27日,被炸燬的核設施冷卻塔

世界上最神秘的地方,神秘地消失了

資料 | 新華社、央視、參考消息、澎湃新聞

校對 | 李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