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街|有着书香文化的文华街!

文华街|有着书香文化的文华街!

如今的手机一条街——文华街,你能想到他曾经的样子吗?文华街的名称由来也是有历史原因的。

文华街|有着书香文化的文华街!

教堂钟楼俯瞰文华街/1964年/陈建怀摄

文华街原为一条小街,街道狭窄,俚语云:“文华街原仅有丈多点宽”(1丈=3.33米),因有文庙、文昌宫及学署,过往的文人才子甚多,故名“文华”街。

✪ 01

最高建筑天主堂

1949年前,达城最具标志性建筑,就是矗立在文华街的天主教堂。

这座教堂于1901年动工建设,1911年正式落成,经历了3个法国传教士,耗资1万两白银,其中,重庆教区提供5000两,达县最有钱的教友“傅寡母”捐献5000两。

文华街|有着书香文化的文华街!

天主教堂/20世纪60年代/朱达生摄

该教堂和附属房屋占地5亩,教堂左侧是一个四合院的住房,住房旁边是一个正方形的大花园,教堂右侧是教会办的崇德小学。堂内使用面积约1000平方米,可容纳1000多人活动。

整个教堂装饰华丽,工艺别致,颇具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气派而又古典的风格,放眼望去,既是一座神圣的教堂,又是一处艺术殿堂。

教堂前建有钟楼,共有8层,高约40米,登临其上,可俯瞰全城。因当时缺乏避雷装置,在上世纪30年代曾遭雷击,震烂了顶端的十字架。为了安全,便减去了顶上两层楼,把尖顶改成圆顶。钟楼每天准点报时,钟声悠扬,附近郊区都能听见。

抗日战争时期,为防轰炸,将教堂的钟声改为防空警报。由于钟楼目标太大,日本飞机对其报警恨之入骨,三次想炸毁都未能得逞。

据84岁的通川区天主教爱国委员会名誉主任康崇光介绍,天主教堂建成后,被誉为全国一流教堂,也是达城唯一的一座西式建筑,先后接待不少中外客人。

1933年,红军第三十军政治部和第九军军部就设在教堂里,指挥着宣达战役,直到击溃军阀刘存厚,取得辉煌胜利。1973年,因天主教堂一角发生坍塌被拆除。

✪ 02

官到文庙必下马

文华街上的文庙,又名孔庙、圣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坐落在凤凰头东段,清代所建,砖木结构,坐南朝北,庙前临街,街对面是常平仓房,也叫万石仓(现在的老达县招待所)。

庙后抵经厘司衙门(现在的市地方税务局),左邻捕厅衙,右与绥定府学院(原中级法院)为邻,占地约2000平方米,红色墙包围。

文华街|有着书香文化的文华街!

图片来源网络

文庙没有正门,只有东西两旁有侧门为进出的地方,侧门立有“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的石碑,在两侧门之间长约40米、高约8米的围墙上嵌有1平方米的龙骨石板4个,上刻“万仞宫墙”四个大字,背后分别刻有“玉振”、“金声”,玉振即东侧门,金声即西侧门。

✪ 03

通川区二小的历史由来

通川区二小的前身是天主教办的“崇德小学”。1953年由人民政府接管。

天主堂右侧,1915年,由法国人甘神父创办,开初只收女生,始称“崇德女子小学”。1930年,与天主教办的另一所只收男生的爱育小学合并,男女兼收,后改名为“崇德小学”。

文华街|有着书香文化的文华街!

图片来源网络

1939年由于学生增多,校舍不够用,便将原一楼一底校舍扩建成二楼一底,并在房顶增设一架自鸣钟,以报时刻,校貌为之一新,设备为全县之冠,教学质量享誉全县。凡任该校校长的必须是天主教徒。

1953年,政府接管后改为达县第五小学,后为通川区第二小学(现在的通川区教科局)。

✪ 04

老通州的火灾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而时隔近20年的通州百货商场发生的那场火灾,至今难以忘怀。

该商场位于文华街,1982年建成,集商场、仓库、办公、餐饮、住宅等为一体,建筑高36米,总建筑面积2.4万多平方米。商场一至三层为零售商场,主要经营百货、首饰、钟表、文具、快餐、鞋类等;

二层主要经营针织品、交电产品、家具;三层经营各类服装;四层主要是批发部、样品展销、办公场所。大楼临街的四层以上、非临街第三层以上为住宅,共8个单元120套住宅和1个招待所。

文华街|有着书香文化的文华街!

图片来源网络

1999年1月10日凌晨,这座商场第一层重庆小吃部的电油锅因长时间通电,引燃锅内食用油发生火灾。当时,有113户、406人住在楼内。整个商场大火熊熊,火光冲天,哭喊之声,撕心裂肺。

虽经及时扑救,仍造成10人死亡、20人受伤、225人受灾、1.4万平方米房屋被烧毁,直接财产损失3163.1万元的严重后果。

如今的通州商场已经重建焕发新的生机,经过此次沉痛的教训,安全警钟随时在我们心中敲响。历史的痕迹已经消失,记忆却难以抹去,在此次火灾中有受到影响的你,如今还记得吗?

...............................................................

历史的年轮不会停止,记忆也会消逝

但城市的印迹将一直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