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中招! 网曝线上消费存价格差别待遇, 熟客成被套路对象

移动支付已然成了如今消费的大趋势,日常消费都无需带现金,只需拿出手机进行支付就可以的。而且移动支付有个好处在于,像支付宝会给到顾客红包优惠进行满减,虽然不多,但是人的天性都是具有占小便宜的想法,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喜爱移动支付。不过毕竟是生意,也存在着利益的关系,一些平台商家为了线上消费为了拉拢新客户,都会给予新用户一定的消费折扣,其实这也是司空见惯的行为,以往线下也是通过类似的方式吸引消费者。不过对于线上消费来说,商家的一些行为却有着不齿的一面,新客与熟客之间往往存在着价格的差别待遇,熟客成被套路对象。

滴滴中招! 网曝线上消费存价格差别待遇, 熟客成被套路对象

据媒体调查发现,在机票、酒店、电影、电商、出行等多个价格有波动的平台都存在类似情况,而国外一些网站早已有过类似情况。在一些网站,大V在客服投诉等方面甚至享有特权。而近日则曝出滴滴存在着价格差异。同样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价格却不一样,而且远距离来看,苹果手机要比安卓手机贵4块左右。有网友爆料称自己通过某叫车平台预约了普通网约车,但来了一辆七座商务车,以为被免费升级了,谁知查询过往记录发现,基本都是按照升级后的车型收费的。针对此情况,滴滴官方给出回应:滴滴平台不允许价格歧视,打车价格更不会因人、因设备、手机系统而异。滴滴从未有过任何“大数据杀熟”的行为,以前没有,以后也永远不会有。

滴滴中招! 网曝线上消费存价格差别待遇, 熟客成被套路对象

滴滴事件被曝出后,此类事件似乎也被激活,纷纷给出响应,有网友称,自己从电影平台用新注册的小白账号、普通会员账号和高级别的会员账号同时选购同场次电影,然而价格却依旧有差别待遇,价格也是参差不齐,据了解,如果分别新账号,会员账号,以及高级别的账号购票,往往一张票的价格高级账号比新账号贵出5元以上。当然不可否认是一些平台的补贴,但是无一例外,熟客往往成了被宰的羔羊。

滴滴中招! 网曝线上消费存价格差别待遇, 熟客成被套路对象

线上消费作为信息时代的新兴消费模式,一直以“物美价廉”形象备受追捧。此时曝出普遍的杀熟现象,不仅引起公愤,更让有过此类经历的老客户们感到愚弄。大数据时代普通消费者的弱势处境暴露无遗。尽管互联网从诞生之际,就被冠以“透明”美誉,但平台手握海量数据,对个人生活轨迹以及消费偏好精准画像,让个人无处藏匿。可以说互联网暴露了用户隐私的同时,个人的生活消费也逐步受到影响。科技给人带来便利需求同时也需要给人一些安全感,不是吗?不知大家平时是否有遇到价格的差别待遇呢?

滴滴中招! 网曝线上消费存价格差别待遇, 熟客成被套路对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