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時該不該頻繁發說說和朋友圈?

餘日力

現如今,

朋友圈已成為許多人出門旅遊傳遞信息的主要途徑,幾張美圖配上一個座標,便可以輕鬆地分享旅途中的美景、美食以及自己美美心情。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度,經營朋友圈也是一樣,如果發的太頻繁,難免會有炫耀之嫌,會遭人嫉妒或討厭,而被別人拉黑。

我就是一個旅遊必須要發朋友圈的人,因為我從事的旅行工作要求我必須即時分享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我就是人們說的那種“不是在旅行的路上,就是在路上發朋友圈”的人。也可以說,發朋友圈是我的工作。但是,我對自己發朋友圈是有要求的。

一、多分享,不顯擺。我們旅行的目的絕不是為了發朋友圈,而是通過發朋友圈把旅途中有價值的資訊分享給朋友們。比如我前兩天到山西晉城參加“遊知中國皇城行”活動,才知道這裡不僅有陳廷敬老家的皇城相府,還有一灣綠水靈動的九女仙湖,便把自己拍的圖片和這一信息通過發朋友圈傳遞給了大家。我不太贊成旅途中繁發朋友圈,特別是每天在朋友圈裡刷屏式地狂曬自己旅途中的自拍美照,你覺得自己很漂亮,別人未必喜歡看呀。可能在你自我陶醉的時候,別人已經把你列入“不看他的朋友圈”了。

總之,我認為旅遊時發朋友圈的質量和數量都是有講究的,千萬不要把朋友圈視為自我欣賞之地。


三姐姐

手機作為現代年輕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由過去的主要功能是通訊,轉變為生活中的一部分,或許與它為人們提供更便捷的體驗有著直接的關係。

首先,小便的觀點是外出旅遊要把朋友圈的更新頻率提高。發朋友圈不光有炫耀之嫌疑,對於自己的位置和正在發生的事情做一個展示,讓知道你出去旅遊的朋友知道你的狀態是不是正常,朋友圈有時候會保證你的安全

再有一點是,發朋友圈可以讓更多的朋友知道你這個人還在,雖然平時不怎麼聊天,但只是缺少那麼一個話題,一旦話題打開,千言萬語都不算多。


深夜裡的貓頭鷹

1:如果你還沒出發前就開始曬機票信息,我只想說這真的好low。要想出其不意就應該到達目的地再發一張精修過的照片,這才叫有逼格。

2:同一天內,發的說說不易多於三條。造成刷屏的現象讓人很討厭。如果你有共同好友一起出遊的話,兩人刷屏更加了。就比如說我姐吧,每到一個景點玩項目都會發說說,一天下來好幾條,而且視頻和說說內容都很粗糙,達不到賞心悅目的效果。而且每次都定位,雖然說朋友圈是自己的,愛怎麼發就怎麼發,這是自己的自由,但是追求逼格的孩紙就別這樣做啦!

3:當我意識到朋友圈的內容會加深對你的認知時候。已經不下十個朋友一見面就問我,你去旅遊的照片拍得好美,好羨慕,什麼時候有空幫忙拍照的時候,才曉得很多不常聯繫的朋友也會在背後觀察你的動態。作為業餘攝影師,我很開始自己的拍照技術得到認可,從那刻開始也慶幸自己有追求完美的態度。

4:發九宮格最好色調一致的,看起來和諧又舒服。再配上不算太長的對話,有意境有畫面,把旅遊目的地襯托得更好。人像在其中佔據空間不大,很多時候都可以是仰望天空或者是背影都可以引發遐想。

5:說起旅遊照,很多人都喜歡在標誌性的建築下拍照。比如說我媽就愛這樣,站在天下第一灘,還有什麼天涯海角的石頭下拍照,背後是一大片的人頭,這種九十年代的拍照姿勢讓我苦笑不已,每次還要妥協幫按下快門。

其實在我朋友圈中也有很多學藝術的小夥伴,他們發的情緒照或者是風景照都讓我欲罷不能,每次反手就是一個贊。當然我還是靠發照騙拿下我喜歡的男孩子,所以說朋友圈的威力還是挺大的,作為有逼格的人,還是應該多學一點拍照小技巧!

點擊右上角,關注【愛飛樂遊】,更多的旅行美照等你來拿!


愛飛樂遊

作為一名攝影師、旅行家,我喜歡和朋友們分享我的旅行經歷,我會努力給大家最呈現高品質的內容。比如我的說說和朋友圈是這樣的照片。

既然說到這個問題,我想那肯定是因為頻繁發說說和朋友圈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否則也就無可爭議了。那麼問題來了,旅遊時究竟什麼樣的說說和朋友圈會招人煩呢?個人認為有以下幾種:

1. 什麼都不寫,不停的發小視頻。我想這種朋友圈應該排煩人之首位了吧。誠然,旅遊會讓人興奮,去了自己沒去過的地方,當然很激動啊,當然很想告訴別人“我來了!”。這讓我想起我的一位朋友圈好友,一年到頭幾乎不見他發朋友圈,終於,某天,他去了個很遠的地方玩,從此開啟了刷屏模式,恨不能分分鐘告訴你他去旅遊了。但是他又不寫什麼有用的信息,就是不斷的刷屏。好心情可以理解,也應該分享,不過如果照片拍的不講究,小視頻拍的毫無美感,又不停的刷,就很少人願意去體會了。我也是經常聽到朋友們這樣的反饋,所以在這裡做個提醒,這樣的方式去記錄和分享,是不大好的。

(我在迪拜奇蹟花園)

2. 看不到景,全是自己的大頭自拍照。以這樣的形式刷屏的人一般都超級自戀,但自拍的效果又不是那麼好,9張圖一個表情,一張臉擋住了所有的美景,你說這樣的說說和朋友圈,會討人喜歡嗎?

(迪拜奇蹟花園)

所以,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該不該發,當然該發啊,說說和朋友圈是你的領地,你記錄生活的平臺,當然可以發。但是好的平臺如同自己的家,也要好好維護和經營,也要讓它賞心悅目。所以問題的關鍵在於,該怎麼發。

(拍攝於稻城亞丁)

我的建議是:儘量多寫點文字:寫這個地方為什麼吸引你,寫那裡的交通、美食情況,給朋友以借鑑。然後髮漂亮的美景照,發正常的旅遊照,最關鍵的是掌握好頻次,一天最多發上6到8條已是極限了吧。

我所記錄的美食

是的,作為一名攝影師、旅行家,我喜歡和朋友們分享我的旅行經歷,我會努力給大家最美的享受。奉上一組美照,感謝您的關注。


路燈攝影

這是一個很糾結的問題啊!由於每個人的三觀不同,看待一件事情的眼光也會不同

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有的人就能給你解讀出複雜的含義。 比如你發一個朋友圈:今天天氣真不錯啊、出門拍照啦。 很簡單的一段字,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思。

有的人看到就會想:又在裝逼了、會拍照了不起啊! 而有的人會覺得:這人真不錯、能在閒暇之餘乾點自己喜歡的事情。 所以不同三觀的人,解讀一件事情的含義 也會不同!

也許你旅遊發朋友圈只是好玩、純粹是為了記錄 分享沿途的美景 還有新鮮事物。但有的人就會覺得你是在炫耀 在裝逼,發這些圖就是在刺激他們!


但是旅遊、不就是自己圖開心嗎?難道自己明明想發個朋友圈、還要顧及到朋友圈聖母們的想法?怕他們亂想 就不發了?

我自己玩自己的,你看到了覺得不開心 嫉妒了、那是你自己作!不想看你的人 自己會屏蔽你的,所以想發什麼就發唄,自己覺得爽就行了!

但是!!!稍微自己把握一下度。聖母不用照顧、但事正常社交的朋友還是要考慮一下的。動不動一上午刷幾十上百條,那還是太過分了。

就是這個“頻繁”、有多頻繁 是個問題,當然、你想一上午發幾百條 那也是你的自由。不過一個成年人了、基本的道理大家都懂,這個度 就自己把握吧。

至於該不該、這個就見仁見智,沒有該與不該、我相信也沒有人可以絕對的說該或不該,這個屬於社交的一種方式、具體自己願意怎麼去做、那還是看自己為人處事的方法吧。




光影的光陰社

“你旅行的目的是什麼?”

“發朋友圈啊”

“為什麼不說: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然後發朋友圈”

有人說過:人生需要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不為跋涉千里的嚮往,只為漫無目的的閒逛,不為人山人海的名勝,只為怡然自樂的街景。或走,或停,原則就是看心情,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弄明白生活的意義。

後來又有人說: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是蝌蚪,長大後都變作井底之蛙。

從什麼時候開始,每個小長假成了朋友圈攝影大賽,

人們不是在旅行的路上,就是在路上發朋友圈。

旅行的意義是什麼?

是為了記錄自己,還是為了告訴別人?

who cares!

你開心就好~


VaniWang遊玩記

我覺得朋友圈就是給朋友分享自己的生活,對於朋友圈我最討厭一以下幾點,

1,拍照片,拍衣服等不好看的,發重複東西的微商。

2,旅遊全是大頭照,風景模模糊糊一遍,同樣風景很多張。

3, 刷屏,同樣內容,幾分鐘一次。

4,朋友圈一條自己生活動態都沒有,全是心靈雞湯,那種我一向是屏蔽的。

總之我是贊同的!

發啊,當然不能太頻繁,同樣的風景不要多發,不能大頭照,最好配上文字說明,發好看的照片,當地不好玩的地方,那些不好吃的食物,說說自己感受,吐糟這裡,發發微視頻。

總之,不想讓別人反感你,那就認真對待你發的照片吧,拍照不好看不要緊,少發,發一條就夠了,不要九宮格全是類似的風景。我朋友都很喜歡我拍的,說很美,看著就是享受。

截圖我的國慶旅遊

我發的小視頻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58, "thumb_url": "3fc4000b059d453613ad\

涵兮雨夢旅行記

昨天已經回答過一個類似的問題,說的就是對於旅行中發朋友圈的,怎麼看法?


其實,你出去旅行旅遊,是給心情放一個假,遠離世事的紛爭,世事的紛擾。沒必要頻繁的發說說和朋友圈。因為你出去旅遊是享受,自己和大自然,接觸那個環境。只有你和你所處的那個環境,完全的融入,才是一種,旅遊的意境才是一種美的享受。而你頻繁的發說說和朋友圈,說明你的心,已經不在享受旅遊的這個過程。



會旅遊的人會享受的人。通常都是在,旅遊的時候,盡情的放鬆,盡情的去享受大自然賜予的這份美好。該拍照還是要拍的,留下美麗的瞬間。而至於發說說和朋友圈,這都是後話。到了酒店,美美的泡個澡,飽飽的吃個飯。躺在床上,挑選,最美的景緻,最漂亮的照片,發到說說和朋友圈。這也是一種美的享受和美的分享。


所以說我們如果出去旅遊,一定要,搞清楚我們是為什麼要旅遊,而不是我們為了在朋友圈和說說發這些照片而去旅遊,那樣的話,就本末倒置了。如果真想這樣的話,倒不如去影樓,想去哪裡去哪裡,photoshop隨便給你改。

一路向西,行者帶你享受問答的快樂,我們不一樣。開闊別樣的視野!


行者視野

大家旅遊時喜歡拍拍美照,發發朋友圈,這是很常見的情況,尤其女孩子,曬曬吃喝玩樂的日常好像沒有什麼不可以。

首先,要看發說說和朋友圈的頻率。別說旅遊了,朋友圈上的人如果平時經常一天發5條以上都被我屏蔽了,尤其是無事轉發鏈接和微商的,尤其是別人都在工作你去旅遊時,就算你的旅遊照片、視頻再美,這麼高的頻率不僅拉仇恨,絕對也給別人帶來很多幹擾。一天一條比較合適。

其次旅遊時發朋友圈也要注意內容的質量。有些人為了發朋友圈而發,好像只是為了炫耀自己在外面旅遊,到了某個國家發個“你好,xxx”,配一張搞不清是哪裡的模糊照片或者自拍照,這種對朋友圈的觀眾就沒什麼營養,大家只會覺得你在炫富而已。還有些人則是超級自戀,9宮格發滿自己的照片,如果你是美女或帥哥還好,如果長相對不起觀眾,最好還是別發這種。朋友圈相當於一個虛擬的小社會,你現實中的朋友、領導、同事、親友、合作伙伴等等都在看,所以發旅遊照還是要精選一下,比如說途中遇到的好玩的事、讓人驚豔的美景、誘人的美食。。。儘量也多寫些文字說明一下,不要沒頭沒腦幾張醜照和小視頻,至少讓觀眾也能分享一下喜悅,開闊一下眼界,這樣別人才不會反感。

我是@長腿叔叔,行走世界的旅行攝影師,關注@長腿叔叔 一起去看不一樣的世界


長腿叔叔

旅遊該不該發朋友圈不應該成為問題,因為這全憑自己的喜歡與想法,是很個人的事。但旅遊中怎麼發,發什麼內容就要用腦子考慮一下了,你發的過於多、過於亂,發的沒有章法不僅會讓人看低你,也會直接屏蔽你,最後是留給自己看了。



我因為經常旅行也會發一些朋友圈,其中主要有這幾個原因:

一是來到了一個新的地方,會有很多的觸動,無論是美食還是美景,想同大家分享一下;

二是旅行中會發生一些事,特別是旅行中的小故事,想記錄下來;


三是旅行中發現的問題想告訴大家,如遇到的的一些貧苦人群、失學孩子、留守兒童、孤寡老人等,為做公益做一些宣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