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斯大林在著名的227號命令中的批示,“沒有戰俘,只有叛徒!”這段話?

清純的哇哈哈

“沒有戰俘、只有叛徒”這句話就是直接概括了斯大林在1942年7月28日發佈的227號命令的內容。起到了最高督戰令的作用!

在命令發佈前的1年裡,德軍佔領的大片的蘇聯國土。在這一年間蘇軍幾乎所有的戰役都是以失敗告終的,只有莫斯科保衛戰慘勝!

這一年中蘇聯損失了數以千萬計的人口,其中數以百萬計的作戰人員投降的德軍,其中基輔會戰就有65萬軍人放下武器直接投降了!

戰前的蘇聯軍隊遭到了“大清洗”。3位元帥、14司令員、60名軍長和136位師長被處決,所有的11位副國防委員和最高軍事委員會80人中的75位,軍官團中半數以上軍官被捕槍決!

這完全的將戰前的蘇軍戰鬥力瓦解了,從1938年開始經過3年的建設,雖然得到了一些恢復,但是真正能指揮、會打戰的高指揮員所剩不多了!
不光出現了大量的主動投降蘇軍,還有了很多的在俘虜基礎上成立的偽軍,例如烏克蘭的偽軍就有數十萬至多!

更多的指揮員指揮不力,意識不堅定,擅離職守、驚慌失措、懦弱無能在還能繼續堅持戰鬥的情況下卻選擇了投降!致使德軍能更快的攻擊前進!
前期斯大林下令槍斃了以巴浦洛夫為首的一批作戰不力的高級將領,但是因為沒有高度統一的政治指令,這種畏戰投降的現象沒有得到扼制!

在1942年6月28日開始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前期蘇軍還是出現了潰退的跡象,德軍迅速的推進到了伏爾加河河畔,如果德軍佔領了斯大林格勒在渡過伏爾加河就會徹底切斷和北高加索地區的聯繫,那片油田如果被佔領就意味著德軍有了新的資源補給基地。也許蘇聯就真的要覆滅了!

227號命令極大地震動了蘇軍指戰員,對部隊的士氣產生了巨大影響。 它讓每個軍人在瞭解前線面臨的嚴重局勢的同時,加深了對這個嚴厲命令的正確理解。這個命令引起了蘇軍的強烈反響。每個戰士、每個指揮員都深深地感到了對祖國、對人民應負的責任。的確,他們已經無路可退了。 第227號命令鼓舞了前線將士的士氣,激發了他們頑強拼搏的精神。德軍的突擊遭到了更加頑強的抵抗。

為了貫徹這個命令斯大林甚至將自己被俘的兒子也視為叛徒,放棄了用保盧斯換兒子的提議!他還抓捕了兒媳婦!這樣昭告全蘇聯,227號命令下沒有可以寬容的人!

其中單單斯大林格勒戰區從1942年8月1日至1942年10月15日,一共攔截了140775名從前線撤退的士兵,其中:3890人被捕,其中1189人被執行槍決,2961人被送往蘇聯紅軍懲戒營;其餘131094人全部被遣返回原部隊。

據說這道命令的發起者是,赫魯曉夫!

總之227號命令挽救了蘇聯!


杜陵閒人

在1942年的時候,德國納粹正處於一個進攻的狂潮之中,士氣非常高漲,大有一鼓作氣直取莫斯科的意圖。而面對這樣的敵人,以及軍隊中士氣不振等因素,斯大林迫不得已下達了227號作戰命令,這道命令也被認為是推動蘇軍拼死抵抗的命令。但是對於這道命令評價卻不高,當然這是由於西方的宣傳以及後來的清洗斯大林運動的作用,其實這道命令最重要的是鼓舞了蘇軍的士氣,讓蘇軍相信了可以打敗不可一世的德軍,就如自己祖輩打敗拿破崙一樣。


227號命令簡單來說就是號召人民保衛祖國,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都要誓死保衛祖國,不能後退一步。因為當時的蘇維埃已經沒有退路了,為了保衛列寧建立起來的偉大國家,擅自撤退者會被認定為叛徒和懦夫,受到軍法的處置,並且說出了那句經典的話:沒有俘虜,只有叛徒!這其實不能用我們所理解的去評價,更多的是在俄國人眼中,投降是可恥的,並且俄國人一直視自己為世界不可忽視的一方,自然有民族自豪感在裡面,也就不難理解斯大林為何要加上這一句。


1942年7月28日,斯大林簽署227號命令一開頭就稱:“敵人不顧一切的向蘇聯進攻,已經快要打到蘇聯的腹地了,摧毀和掠奪我們的的城市,屠殺我們的國民。可是蘇聯人民熱愛的蘇聯紅軍卻像懦夫一樣的退卻了。我不會離開這片土地,如果德國人來了,請給我一把槍。”這句話讓許多原本認為可以繼續東撤的軍官感到非常愧疚,在“沒有俘虜,只有叛徒”的高壓下,蘇聯軍隊如同睡醒了一般,開始了保家衛國。

我們在回顧蘇聯衛國戰爭的時候,都只看到蘇聯軍民的頑強,像莫斯科保衛戰,面對岌岌可危的首都,蘇聯軍隊硬是抗住了德軍的進攻。還有斯大林那次傳奇的閱兵,都展示了這個民族不同的頑強特質。包括後來的斯大林格勒戰役,以及反攻德國,都讓我們見識到了蘇聯軍隊的韌性。一個這樣的民族是可怕的,但是我們不能忘記了喚醒這個民族的斯大林,沒有227號命令,或許蘇軍還在想著撤退到遙遠的遠東。


小司馬遷論史

非常時期,行非常之法!

整個二戰期間,蘇聯有570萬士兵士兵被德軍俘虜或主動投降,僅在基輔一役中 ,就有65萬蘇軍士兵舉手投降。

二戰時期,整個蘇聯人口兩億,巔峰時期軍隊數量接近1000萬,但是面對這種成建制的投降,損失也是十分慘重的。

同時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蘇聯的加盟共和國裡面,並不是每個國家都是心甘情願的加入蘇聯,特別是蘇聯波羅的海三國,很大程度上因為被武力併入蘇聯的。這些地區軍民非常容易投降,甚至還有不少加入了德國軍隊。在德國軍隊中,至少有100萬是來自蘇聯的偽軍。

再者,1941年是蘇德戰爭中極為關鍵的一年 。1941年6月,德軍啟動巴巴羅薩計劃,百萬大軍突襲蘇聯,猝不及防下,蘇聯節節敗退。

正是因為以上情況,斯大林才在227號命令中宣佈:撤退就是叛徒。這句話也確實收穫了效果,被俘虜的蘇軍士兵,基本失去了活著回到蘇聯的機會。要麼投降德國,成為叛徒,要麼血戰到底,保衛祖國。



當然,因為這句話,斯大林為此付出了自己兒子的性命!斯大林拒絕營救被德軍俘虜的兒子,導致就此命喪德軍戰俘營 ,而且是以叛徒的身份!


小鎮月明

許多人,特別是西方的一些學者,對斯大林的評價是不高的,不但不高,而且還妖魔化了他。其實,這是很不負責任的,也是學術上的大忌。第227號命令,全稱為“蘇聯國防委員會第227號命令”,由斯大林簽署於1942年7月28日。

1942年,是蘇聯衛國戰爭中比較關鍵的一年,當時蘇聯紅軍在頂往了德軍的一系列攻擊下,逐步的站穩了腳跟。但1942年夏,德軍重新組織力量再次猛烈地對蘇聯紅軍發起進攻,一時間蘇軍防線各處又出現了潰敗情況。特別是突出在蘇聯紅軍防線外的塞瓦斯托波爾要塞被德軍攻陷,這個要塞在頂住了德軍250天的瘋狂進攻後,最終失守。塞瓦斯托波爾要塞曾是蘇聯紅軍不可戰勝、決不後退半步的象徵。要塞的失守,使蘇軍中又出現了一種戰爭剛開始時的恐慌情緒、失敗情緒。

(蘇聯紅軍紅場閱兵)

面對這種情況,斯大林在1942年7月28日簽署第227號命令。這道命令其實只有一個主旨“命令”,就是蘇聯紅軍所有將士從即日起“一步也不許後退!”。因為斯大林認為“我們不能再容忍那些放棄自己陣地的指揮官、政治委員。”,並對所有紅軍將士表明“從今以後,給所有軍官、戰士、政治軍官一個鐵一般的紀律:沒有上級的命令,不得後撤半步。無論他是連長、營長、團長、師長、政委,只要是在無上級指揮官的命令情況下擅自撤退,他就是叛徒,他就要被當作祖國的叛徒而受到處理。”

(德軍憲兵)

這道命令極大地震動了蘇軍指戰員,對部隊的士氣產生了巨大影響。它讓每個紅軍戰士在瞭解前線面臨的嚴重局勢的同時,加深了對這道嚴厲命令的正確理解。也深深地喚醒了蘇聯紅軍將士對祖國、對人民的責任感,鼓舞了前線將士的士氣,激發了他們面對德軍的打擊爆發出更加頑強的戰鬥精神,最終頂住了德軍的瘋狂進攻,為日後的全面反攻贏得了戰略性的準備時間。

需要明確指出的是,整個命令從頭至尾,都沒有“沒有戰俘,只有叛徒”這一層意思在裡面,有的只是“擅自撤退,他就是叛徒,他就要被當作祖國的叛徒而受到處理。”的命令!我想,任何軍隊,不管是蘇聯紅軍還是德軍,都會明白沒有命令而擅自撤退意味著什麼。所以,有些人將這道命令解釋為“沒有戰俘,只有叛徒”是不對的。

(美國憲兵MP)

即使是美軍軍規中,對臨陣退縮者,也是不可容忍的。美軍規第85、86條就明確有對士兵“擅離職守罪”和“逃逸罪”的處罰。其中“逃逸罪”一項規定,在戰時“逃逸”,處罰輕則開除軍籍、判刑,重者死刑。


50後男人

斯大林在著名的227號命令中核心的一句話是“沒有上級的命令,不得後撤半步。無論他是連長、營長、團長、師長、政委,只要是在無上級指揮官的命令情況下擅自撤退,他就是叛徒,他就要被當作祖國的叛徒而受到處理。”應該說這條命令是特殊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對於蘇聯衛國戰爭起到了重要作用。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進攻蘇聯,面對德國的攻勢蘇聯很多部隊士氣低落、不戰而逃,烏克蘭、白俄羅斯、波羅的海地區、頓涅茨克盆地等地區先後淪陷,特別是重要城市斯大林格勒眼看著就要遭到進攻。

1942年7月28日斯大林命令總參謀長華西列夫斯基上將起草命令,以國防委員會的名義送發各部隊,“一步也不許後退!”。下達如此殘酷的命令的原因很簡單:如果蘇軍繼續潰退,斯大林格勒甚至於莫斯科就將淪陷,全國上下的士氣都會受到重挫 。

但是要明確一點“227號命令”不是濫殺無辜,更不是讓士兵去送死,像好萊塢電影裡面那種蘇聯紅軍的督戰隊用機槍屠殺逃兵的事情更不可能出現。

實際上227號命令主要是針對紅軍指揮官和政委的,普通的士兵除非是帶頭逃跑,其他人被抓後並不會遭到處決,因為對於損失巨大的蘇聯來說這些逃兵也是寶貴的人力資源。

根據蘇聯內務部針對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報告,從1942年8月1日至1942年10月15日,一共攔截了140775名從前線私自撤退的士兵,其中:3890人被捕,其中1189人被執行槍決,2961人被送往蘇聯紅軍懲戒營;其餘131094人全部被遣返回原部隊。


當狗容易做人難

蘇聯國防人民委員會第227號令是斯大林於1942年7月28日發佈的,發佈的時間背景是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前期,正值德軍發起瘋狂進攻之際。蘇軍當時制定的“天王星”計劃自認能夠完成合圍並反敗為勝,但該計劃需要當地蘇軍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至少堅守2個月以上,才能等來其他各路援軍。

所謂“亡國滅種”的危險,就看這兩個月能不能撐住了,這時候,針對蘇德戰場前期屢屢出現的逃兵、乃至倒戈的現象,最主要也是針對蘇軍指戰員一些關於撤退的理論和實踐,斯大林發佈了著名的227號令,具體內容為(節選):

227號令裡面的內容主要是針對蘇軍各級指戰員,指令裡沒有“沒有戰俘,只有叛徒!”的字眼,如果說斯大林真的做過這樣的批示,也只能證明他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加強語氣,那就是——“絕不後退!”

我們不管斯大林執政後期的鐵腕手段如何殘酷是否西方妖魔化的產物,在蘇德戰爭中,這條鐵腕號令的確在很大程度了以雷霆之勢震懾了很多蘇軍指戰員和士兵,以特殊時期的特殊制度形式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事實效果就是,蘇軍最後贏得了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從此之後,德軍蘇軍攻守勢換位,德意日的失敗命運就此鑄成。

值得一提的是,斯大林發佈這道指令時,他的兒子雅科夫·斯大林還在德軍的戰俘營裡。


歷來現實

二戰時期,德國發起了臭名昭著的“巴巴羅薩行動”,當時的德國撕毀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突然襲擊前蘇聯。

當納粹德國帶著飛機坦克入侵前蘇聯的時候,而蘇聯士兵則是無心戰鬥,抱著能打就打,不能打就投降的態度在戰鬥。

基輔一戰中德國裝甲軍隊包圍了蘇聯紅軍,而這場戰役有65萬名紅軍被俘虜,但是也因為德國的包圍圈並沒有嚴密封鎖,所以有一小股紅軍在德國鎖緊包圍圈的時候突圍了。

基輔一戰摧毀了紅軍的信念,而德國也勢如破竹的縱橫在蘇聯土地上,甚至還有一些蘇聯軍民主動投降加入了德國的軍隊。在二戰中德國軍中至少有100萬人是來自蘇聯的偽軍。

在這種情況下蘇聯的領袖斯大林在227號命令中說到了一句話:“撤退就是叛徒”這一句話也就將蘇聯士兵逼上了絕路。蘇聯的士兵必須誓死捍衛祖國,但凡擅自撤退的軍官和士兵都被認定為叛徒,並且會受到嚴厲的軍法處置。

這句話的意義無疑是巨大的,當時就經常會出現十分殘酷的鏡頭,蘇聯紅軍的督戰隊手持馬克沁機槍向敗退的紅軍士兵掃射,而那些紅軍一方面是德軍的槍火,後面就是督戰隊的機槍。在這種情況下,蘇聯紅軍只能選擇死戰,沒有後路。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德國才在蘇聯碰壁,以至於之後凜冬到來,德國的潰敗。

當然雖然方法有些殘忍,但是非常時期只能施行非常之法。斯大林在這場戰役中也十分明確了自己的思想,連他自己兒子被德軍俘虜了,他低拒絕營救自己的兒子,導致他兒子命喪德國戰俘營,而且死後不是烈士而是叛徒的身份。


書香茗

《沒有戰俘,只有叛徒》之戰鬥序曲!

  • 凱撒大帝說,為啦羅馬的榮耀,別被俘虜!
  • 日本天皇說,為啦帝國的野望,寧自殺不被俘!


  • 華盛頓說,孩子投降吧,生命是值得珍惜的!
  • 斯大林說:別胡說八道,“沒有戰俘,只有叛徒!


  • 烏拉。。。。。
  • 灰色軍隊的衝鋒號角,響徹整個戰場!
  • 背後就是莫斯科,我們退無可退。
  • 百年前的拿破崙也不能讓我們屈服,納粹的陰影,覆蓋不了莫斯科上空的晚霞。

  • 天邊的日落,那是黎明的序曲!
  • 凜冽的寒風,那是祖國的守衛!
  • 冬將軍一直與我們同在!
  • 這裡沒有立陶宛人,沒有愛沙尼亞人,沒有拉脫維亞人,只有蘇聯人。
  • 叛國者,請記住,我會記住你們的樣子。
  • 衝鋒,衝鋒,用無盡的烏拉,讓所有怯弱者隨風向前。

  • 別提撤退,殺無赦!
  • 漫山遍野灰色軍隊,如海浪般,跌宕起伏,一輪又一輪沖刷阻隔的礁石。
  • 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基輔,聖彼得堡,華沙,法蘭克福,柏林,直到最後的終點國會大廈!


  • 衛國戰爭勝利啦!
  • 斯大林同志,你知道嗎,你的孩子被俘啦。。
  • 怒吼聲傳出來,我不需要被俘的兒子,我只要勝利。繼續向前!
  • 227,你是催命符,227你是驗金石,227,再見我的孩子,你的背影我終身難忘!

  • 再見我的孩子,我先是領袖,後是父親
  • 堅強的背影必須挺立,藏好心中黯然!
  • 戰鬥民族永不撤退,永不妥協,我們只要勝利!
我要說的說完啦,因為227號命令,波羅的海三國還有烏克蘭的反對者,顧慮重重聞風散膽,因為227號命令,斯大林不顧被俘的兒子,執意作戰。白髮人送黑髮人,因為227號命令,蘇聯反敗為勝!

非常時期,非常之事!

有人說他殘暴,有人說他不顧親情,有人說他獨裁。其實,設身處地,你所在的位置決定你的做法。突然理解這個強悍的領袖。


阿斗不傻

斯大林簽署的227號命令,因為是特殊時期的非常粗暴有效的命令而出名。



蘇德戰爭爆發後,德軍一路高歌猛進,蘇軍損失數百萬人,整個蘇聯陷入了混亂,對德軍的畏懼情緒在蔓延,直至出現軍隊整建制投降,叛變,不戰而退的現象,而且此時德軍已經兵臨城下,如果再不整肅軍隊,和德軍硬碰硬的話,蘇聯可能真的要被征服了。

在最危難的時刻,斯大林簽署了227號命令,要求蘇軍不許後退一步,違令者直接槍決,作為斯大林的“救火員”,朱可夫決絕的執行著這個命令,在死命令面前,蘇軍一路潰敗的勢頭被剎住了,蘇軍開始拼死抵抗,德軍的推進開始變得異常艱難,直至元氣大傷,兵敗莫斯科城下。



斯大林的227高命令非常殘暴,非常粗魯,對於用兵講究策略的軍事指揮來講是大忌,但是特殊情況特殊對待,斯大林的這道命令,為扭轉蘇德戰爭走向起到了關鍵作用。


毒刺劍客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毫無防備的蘇聯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首都莫斯科以西大片領土被蹂躪,後來靠著嚴寒和德軍的失誤勉強保住了首都莫斯科,卻付出了屍山血海的代價。1942年仍然以蘇軍的慘敗開局,從克里木半島到伏爾加河,蘇軍一潰千里,南面的交通樞紐斯大林格勒和和高加索油田完全處在德軍威脅之下。

在德軍強大的打擊下,蘇聯自開戰之初至今已經喪失了7000萬人口(戰前蘇聯總共1.9億人口,包括戰前兼併的波蘭東部、波羅的海三國人口在內)、8億多普特糧食、1000多萬噸鋼鐵,對德國僅有的一點資源優勢完全喪失。在國際上,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也屢遭慘敗,根本無暇顧及歐陸,英國也在北非大陸陷入危機,兩國都無法為蘇聯分擔德軍的壓力。因此,斯大林很清楚,1942年的蘇德戰爭,打好打壞都是蘇德自己的事,不能不指望誰來幫忙,現在只有頑強抵抗,拼命擋住希特勒的進攻才是當務之急。

正是在這樣一個形勢下,斯大林命令蘇軍總參謀部下達了核心思想為“一步也不準後退”的國防人民委員會第227號命令。

這個命令直接發送到伴隨著隆隆的炮聲和滾滾硝煙的蘇軍陣地,使蘇軍部隊為之一震,對德軍的抵抗空前加強。寬闊的伏爾加河為之燃燒,斯大林格勒變成了煉獄,戰線的推進以米來計算,每一米的質量則以成噸的血肉來衡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