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足隊員很少使用“踩單車”“馬賽迴旋”等技巧?

笑壓群芳

看了評論,大部分人習慣性的找到原因——國足是笨豬,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理性分析下。

首先,踩單車、馬賽迴旋這些動作我都會,而且還很熟練,而且當年跟我一起踢球的小夥伴也都誇我這些動作做得很瀟灑飄逸,但是有個事實一直讓我很尷尬——我顛球從沒有超過20個。

這是結論,踩單車、馬賽迴旋這些很炫的動作與球感和技術沒關係,與身體協調性有一定關係,這些動作在突破或者控球時候起到的作用是持球人過人的身體素質和技術為前提的。

有個現象,這些動作在以前的足球比賽中很常見,而且多是南美球員和黑人球員(尤其踩單車),比較有名的比如大羅、小羅、羅比尼奧、德尼爾森,白人球員我能想到的只有C羅。近些年歐洲賽場上好像很少看到這種動作了,大家想下突破能力比較強的球員,梅西、羅本、阿扎爾、伊涅斯塔包括內馬爾,很少會使用這些動作,聰明的你一定猜到我要說什麼了,沒錯,華而不實。

擅長過人的球員基本可以分為這麼幾種,一,速度型,代表球員貝爾、歐文、沃爾科特等,沒什麼好說的,完全靠身體天賦生吃對手,最不講理也最讓對手無奈的方式,但缺點是巔峰期短,一旦受過幾次傷速度下來了就泯人眾人;

第二種,頻率和節奏型,代表球員梅西、伊涅斯塔以及羅本,這種球員絕對速度並不突出(羅本好像有些突出,但他突破真不是靠速度),主要依靠觸球頻率和節奏變化在狹小空間裡閃轉騰挪,經常上演連續突破數人的好戲,球員往往身材不高重心低;

還有一種,花哨型(在這裡絕不是貶義詞),代表球員大小羅、內馬爾以及曼聯時期的C羅,擅長各種花哨動作,觀賞性高,是年輕人和業餘球員爭相模仿的對象。

比較以上幾種突破方式,其實歸根到底都是依靠的身體和天賦——速度、柔韌性和節奏感,應了那句話,體育運動比拼到最後還是比較身體條件。踩單車、牛尾巴還有什麼彩虹過人都屬於第三種,依靠良好的身體柔韌性利用各種假動作晃掉防守隊員的重心,在邊路突破時非常有用,與第二種節奏型相比,有個明顯的劣勢,效率不高,在邊路時過一個可能沒有問題,但很難形成連續突破,並不能像梅西伊涅斯塔們一樣能夠連續過掉對方3名以上的球員,而且一場比賽多次上演,並且整個職業生涯中多個賽季都有這種突破能力。大道至簡,這是最簡單最高效也是最無解的突破方式。

前面提到,拉丁系和黑人球員突破時喜歡做假動作,依賴於自身超強的爆發力、協調性和與生俱來的律動感,做起動作來瀟灑飄逸,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爆發力、協調性會逐步下降,這時候突破效率急劇下降。C羅就是個例子,在曼聯的時候靈性十足,邊路突破無往不利,可是後來隨著對力量的過度追求,身體協調性下降,往往一雙腿在球上轉半天也突破不了一個防守球員。即使突破也是靠一腳趟出去依靠速度碾壓的方式,如果遇到不吃假動作或者身體反應速度同樣出色的防守球員,往往就顯得束手無策了。

此外,現代足球越來越追求整體,防守時講究聯防,邊路球員做了半天動作好不容易晃開一名防守球員,一腳帶到底線準備掃到門前或者倒三角回傳,結果發現補位過來防守隊員已經把所有傳球線路都堵死了。而且,現代足球節奏越來越快,機會稍縱即逝,因此突破動作越來越追求簡潔高效。

以上囉嗦了這麼多,其實歸結起來就兩點,第一,突破最終還是依賴的球員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花哨動作只是輔助;第二,突破時使用踩單車等大幅度假動作是以犧牲效率為前提的,很容易貽誤戰機。

回到問題本身,為什麼國足隊員很少使用踩單車這些動作,通過上述分析我們知道,首先,在身體素質沒有明顯超出防守隊員的條件下,這類假動作實用性不大,起碼我是沒有發現國內哪個球員有很全面均衡的身體條件的;其次,文化因素,國人大多內向含蓄型人格,社會環境不鼓勵個性發展,再加上實用性不強和可能導致的貽誤戰機,因此這些動作早就在教練的罵聲裡絕跡了。


風染紅塵

國足雖然沒有馬賽迴旋,但是有李毅大帝的「蚌埠迴旋」啊!!

這個問題很犀利,這就要知道花式的重要性了!不是不使用,是根本技術不到家啊!踩單車會坐球車,馬賽迴旋這個更是自己轉的懷疑人生吧!


踢過球的(不論職業足球、業餘足球還是民間野球)都有體會,與不同的對手作業時會有不同的心裡比較,這就會造成思維上的落差。沒有那身板沒有那技術,難上加難!

舉個例子,拉維奇這個球員,在中超不論是過人突破還是外腳背傳球這樣的非常規動作,都可以做到淡然泰之,但是在曾經的巴黎聖日耳曼或阿根廷國家隊,他都需要長時間中規中矩地執行常規戰術——對手不同,自信不同,與能不能做出花式動作無關。

再說國足,國足的比賽對手通常實力都在己方之上(ಠ╭╮ಠ)所以在自信心這個層面上,國足的隊員就不存在秀花活的土壤。如果讓國足來和我們學校校隊踢,那保準個個都是內馬爾、德尼爾森,停球穩如狗,射門把把中。而到了國際賽場,我們又要吐槽國足隊員“怎麼球停成這樣?”、“怎麼又打飛機!”這並非真實實力使然,而是雙方實力的代差導致心態的波動,想避免這種情況,只有兩條路:提升硬實力+增加高水平比賽經驗。

還有一個比較深層次的原因,中國(或者說東亞國家)歷來難產技術型天才,曾經的高雷雷和今天的曹贇定勉強算是會一腳花活的球星,但都不是國家隊常客。東亞國家踢出來的巨星,朴智星,車範根,孫興民,孫繼海,郝海東,楊晨,范志毅,中村俊輔,香川真司………或工兵,或縱深型技術手,而非踩單車式的區域型技術手。想看真正賞心悅目的花式足球,還得看南美。

看了大羅,C羅的過人集錦不難看出踩單車一般都在高速運動下使用的,雖然有時候可以起到致命效果,但是可別忘了C羅剛剛登陸英超的綽號—華而不實;大羅膝蓋傷就是踩單車弄的。而在一對一的站立情況下,一般不是耗點時間,就是迷惑敵人。

野球場更不用說。至於國足,不僅僅只是技術問題,更多的是自信心不足。國內噴子很多,如果一場比賽國足隊員踩單車沒有成功,那麼肯定會被嘲笑的。而且戰術問題也用不著踩單車啊,國足少打或難打出高效的運動戰,飛速的一對一情況更多傳給隊友。第二也是為了保護自己,踩單車很傷膝蓋的啊!

但是女足卻經常各種神作!

女足這腹肌,郜林已經被秒了

再補充一句:看一組國足的身體素質就知道為什麼了!肌肉反應了職業態度,人家國外球員都是訓練後自己加練,我們的球員訓練結束後早玩去了

15年前,國足球員利用身體就能把亞洲弱隊隨便碾壓,甚至被東南亞國家稱為“中國頭球隊”,身體強壯程度可見一斑。中國男足已經遠離12強賽15年了,如今待遇越來越好的國足球員生活似乎過於安逸,反而喪失了本該有的血性和激情。

大帝這一屆,看這肌肉!中國球迷回憶起2001年衝出亞洲的那一支國家隊,每個國足隊員都有健美的身材,六塊腹肌清晰可見。15年前,國足球員利用身體就能把亞洲弱隊隨便碾壓,甚至被東南亞國家稱為“中國頭球隊”,身體強壯程度可見一斑。

馮瀟霆算是中國乃至全亞洲最優秀的中衛之一了,但是他的肌肉還是不夠明顯,尤其是胸肌和腹肌。

中國這幫國腳在技術、意識上自然沒法和C羅、梅西、伊布這些世界頂級球星比,但問題是連身體素質、自我嚴格要求程度上也是被這些巨星完爆,那隻能江河日下!


黑狗萌寵

說心裡話,中國球員的基本功真心是差,而且越來越差,老一批的隊員,像郝海東,范志毅,他們這些人的基本功還是不錯的。現在則一代不如一代,不少年薪百萬的球員,連12部位顛球,就很難成功完成。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不相信的人可以去看看國家隊的射門訓練,成功率之低令人咋舌。這種射門訓練,是指球員和守門員一對一這種,還不帶防守球員。

中國球員基本功水平下降,早已經被作為圈內公認的事實。范志毅、郝海東他們基本功紮實,是因為原來這批體校出來的專業隊球員,教練認真,對基本功也摳的細,職業化改革之後,少體校沒有足球專業了,足校又不顧質量,只想賺錢,賺錢最好的辦法就是時間短,見效快。因而中國足球選材的標準也被顛覆了,從技術好變成了身體高,身高馬大,速度快,對於球員的個人技術,球感,則忽略不計。基層選材標準被顛覆,國家隊的表現就可想而知了。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徐根寶培養武磊花了多少年?就是看中武磊球感好,有爆發力。但有幾個青訓教練能這麼做?以武磊小時候1米4幾的身高,早就被淘汰出局了,更別說一直讓他踢主力,一直給他機會打比賽。然而放眼中國足壇,像徐根寶這樣不惜血本投入青訓的教練員,畢竟太少了。

這一代中國球員,基本技術整體下滑嚴重,很多隊員連個傳中都傳不好,只會大力往中間抽。就更別提玩踩單車、馬賽迴旋這些高難度的東西了。


足壇小鑽風

我是很有資格來回答這個問題的,為什麼不會?原因很簡單,現在的青少年足球教練就沒有幾個會的,別問我怎麼知道,因為我就在這個行業裡面,現在的教練教小孩子,只教傳球配合跑位置,從來不教怎麼一對一過人,因為基層教練的水平就不高,怎麼能提高小朋友的水平?導致一些個適齡孩子就算到了梯隊,基本功還是不紮實,所以想要整體改變中國足球的現狀就應該提高基層教練的水平,現在基本上如果在場上碰到一個孩子一對一過人,教練都會跟上一句:注意配合!有時候我聽見了真的很無語,不會過人怎麼能提高技術?一次過不去可以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不過永遠不會,所謂的馬賽迴旋最早是馬拉多納做出來的動作,但是老馬都退役多少年了,國內依然無人敢做,最簡單一個例子,從球門開始顛球一直顛倒對面球門,兩遍不落地的都是高手


大貓貓喵喵

不請自來。

當年的郝海東,儘管卡洛斯從防守狀態上來說,完全沒把郝海東放在眼裡,但是郝海東敢做動作,就像問題中提到的,只要是職業球員,沒有人不會做單車和馬賽迴旋,可郝海東這種心態上不畏懼世界最好左邊後衛的勇氣才是值得我們當下國足學習的地方。


說到踩單車的假動作,當今足壇玩的最好的可能就是C羅和內馬爾,老的還有羅馬里奧的單車,年輕時的阿爾維斯也經常這麼幹,現在的馬塞洛上前助攻時也會偶爾秀下。

比起現在的C羅來說,內馬爾的單車或許實際用途更大一些,畢竟現在的總裁已經不是年輕的那個總裁了,通常玩起單車的目的都是適當晃動兩下,然後右腳離地,左腳迅速出球,整個人的身體是騰空的狀態,說白了,是等隊友上來接球時間的過渡單車。

而內馬爾的單車更多是需要突破時用到的,當然現在內馬爾還年輕,或許到了C羅這個年紀時,想必單車實際過人的意義也會逐漸減少,因為玩不好就有被搶斷的可能,還可能受傷。


可國足為什麼不使用這個假動作或許真的要從實際意義和自己本身的技能作為出發點了。


首先對於職業球員來說,這兩個技術做起來真的不難,難的是如何能在場上利用好。訓練裡使用和比賽時完全是兩碼事,而且在比賽中一旦沒玩好,很可能被對手識破漏洞,那想用第二次的概率就會大大降低。

而現在的國足隊員首先在比賽中揹負的壓力實在太大,在中國杯上還接連出現最基礎的停球失誤。

如果連停球都做不好,何來的踩單車過人。起碼在我看來,能在球場上應用這兩個技術的球員至少對自己的球技有十足的信心,和以往成功的經驗,再來是這個類型的球風。

我們的國足在比賽場上身體的緊張度已經連基本動作都無法順利完成,我也更願意相信他們不是基本功太差的原因。

而且中國足球的整個風格還是以實用為主,花哨的假動作別說在國足了,在中超也不多見,如果玩砸了別說是自己了,可能隊友的意見都很大。

可換做一個球隊,比如在西班牙隊,這是典型的技術流派球隊,就連當年的普約爾都可以在斷球后完場一次馬賽迴旋的動作,而且運用的十分嫻熟,也沒有任何不恰當的地方。

或許像在巴西和西班牙這樣的足球氛圍,展現自己的個人能力是被鼓勵和肯定的,尤其他們更注重在比賽當中創造力。

當然,我也希望有天希望看到國足有球員再次面對強敵時,可以勇敢的做出屬於自己的假動作。

起碼這是證明自己在心態上是很放鬆的,不論前面站著是誰在防守,都不會懼怕。


大臉看球

東亞杯已經過去兩輪,國足對陣韓國、日本取得了一平一負的戰績,女足也是兩連敗。雖然這些比賽都是以練兵為主,但作為中國球迷卻難言滿意。

不過,除了關心國足比賽成績外,我們也關注著球員們在比賽場上的表現究竟如何,能否打出精彩的配合,因為這關係著中國足球未來。

喜歡看五大聯賽的球迷,有時候會問:為何國足的比賽打的不夠精彩?球員很少有華麗的發揮,例如:使用“踩單車”、“馬賽迴旋”這些花活?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作為球迷,我們對羅納爾多的“踩單車”後過掉門將、齊達內“馬賽迴旋”後送出致命一傳印象深刻,但國足隊員卻很少有人使用。原因主要如下:

1.水平不夠

能入選國家隊的球員儘管都是國內頂尖的球員,所以在進攻時面對的防守強度也是很高。除了面對相差較大的弱旅時,國腳們可以自由發揮;在面對實力相近或更強的球隊時,正常拿球都可能被斷,哪還有能力“關公面前耍大刀”?

2.自信心不足

近年來,國足的成績不見起色,國足隊員們在比賽中也是不敢發揮,這也是缺乏自信的表現。而自信心是一點點建立起來的,相信平時球員也會練習這些花活,只是不敢輕易使用,期待他們在正式比賽中痛哭玩耍的那一天!

3.怕被球迷噴

也正是由於水平不夠、自信心不足,當國足在場上整體表現不佳時,隊員們也會變得畏手畏腳。因為正常停球都可能停不住,如果再玩花活失誤的話,比賽失利後被球迷噴是在所難免的。意思是:水平不夠,你還裝啥裝?

PS:要說一個玩花活的都沒有,也不是,被稱為“女足梅西”的王霜,花活也是不少。不過新帥上任後,中國女足迎來了四連敗,王霜在場上的花活,也是變少了。


嗨客足球

如果讓“踩單車”、“馬賽迴旋”脫離“炫技”範疇,迴歸到“足球運動的技術動作”這個基本意義上,那麼這個問題實際上可以用4A廣告公司的常規營銷思路來回答:

首先,一般甲方向4A廣告公司提出營銷需求,普遍有兩個目的:一個是快速地讓人們認識他;另一個是快速地人們記住他,而不是他的競品。前者在行業裡被稱作“提高品牌辨識度”,後者被稱作“形成競品差異化”

當然無論是前後哪種需求,廣告公司在形成方案之前的第一步,就是對廣告主的產品進行分析。分析的目的是大家用胳膊肘都能想到的:這款產品的優勢在哪裡,劣勢在哪裡;行業的整體狀況是怎樣的,不足在哪裡;飽和在哪裡;對手們都是誰、優勢在哪裡、劣勢在哪裡等等……

(圖)當然具體的分析是很複雜的,這是我們為某客戶做的事件營銷框架:一個簡單的APP活生生地被我們拆成了若干小項。

這時和球員願意“踩單車”、“馬賽迴旋”一樣,如果我們發現某款產品正身處一個相對空白的行業,或者他的技術基礎領先同行太多,我們會選擇將營銷策略的重點押注在“產品功能”本身,俗稱“技術碾壓”,也叫“產品即運營”

所以以此類推,我們什麼時候會選擇放棄“技術碾壓”這種硬核、最沒黑點的營銷策略呢?那就是競品間水平相近、缺乏取得市場關注的決定性因素的情況下——這點你套用在一名球員是否選擇“踩單車”、“馬賽迴旋”的原因上同樣適用:

1、在高水平的對抗當中,踩單車、馬賽迴旋這種高難度足球技巧,在防守球員面前製造的“能力差”並沒有業餘、低水平足球賽場上那麼巨大,成功率也會幾何倍地下降;

2、在高水平的對抗當中,踩單車、馬賽迴旋作為個人層面上的高難度足球技巧,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失誤幾率,而毋庸置疑的是:水平越高的比賽容錯率越低;

3、踩單車、馬賽迴旋等技巧在訴求中是為了擺脫防守球員、為下一個球場行為爭取更大的空間——這顯然不是參與決定比賽勝負手的主要因素,這也側面決定了傳球、射門、帶球突破會成為球場上最高頻的行為。

以上。


蒲凡

國足國少隊員會不會‘踩單車’,‘馬賽迴旋’等技巧,這個問題毋庸置疑,我是踢業餘足球的,很多踢的不錯的業餘足球運動員,‘踩單車’,‘馬賽迴旋’太多了,這些動作,業餘選手都很簡單,職業選手自然不值得一提。但是比賽中為何中國國家隊的隊員很少用呢?主要有以下幾點。

1.從小比賽少,在技術提升階段,練和賽脫節了,以致有技巧性的動作成了不能實戰的技巧。

2.中國教練普遍中庸,你敢在球場玩花活,那是得瑟,得捱罵。

3.在正式比賽中,花哨的動作戲耍對手,往往會得到對手的報復,參見內馬爾受傷。

4.中國選拔足球運動員的標準以身體條件為主,很多技術好的球員難以進入普世教練的眼光。

縱觀世界足壇,能把花哨動作運用的遊刃有餘的除了齊達內,也是罕有他人了。


三月風子5II8

我九四年開始進隊練球,踢過俱樂部梯隊幾年,每年就一次全國比賽,各個省的代表隊,體協代表隊,俱樂部梯隊,那時候賽場上也有人會使用這些技術,但是還是很少,我個人認為是足球文化的緣故,中國足球相對比較歐洲,南美,是非常落後的,職業聯賽94年開始,那一批球員是中國職業化以來最強一批,這些球員從小訓練中沒有很多這類技術的基礎訓練,踢的都是比較中規中矩的。我們接觸這類技術也是通過電視在大羅的巔峰時期,這些球星所展現出來的足球技巧,而我們國內那時候唯一的足球訓練比賽信息都是電視機,那時候也沒有網絡,老一輩的教練員就不用說了,他們那時候的踢球風格中就很少有人會用,到他們從事教練員的時候,帶出來的隊員自然也不會用,一代傳一代。但是巴西球員的桑巴足球就不用說了,貝利時代就有了,他們的信息時代來的早,自然訓練出來的球員自然會有一些天賦很好的球員會延續老一輩的踢球風格,所以不是技術層面的問題,只是足球文化的風格問題,就好像現在很多花式足球的玩家,他們可以做出很多職業球員也很難做出的花樣,不是職業球員做不出來,而是沒有去練。但那畢竟只是單純的表演技巧,足球技術是需要刻苦的訓練,在實戰運用的。這二者之間的含量完全不是一個層面。不久我們的足球文化發展慢慢進步了,這些自然也就不會少了。中國既然能短短三十年發展的這麼強大,相信足球也會跟上國家的腳步。


桐木紅1

討論這個問題,就不得不延伸到去討論在中國其他兩個方面的問題:“人與人之間相處的環境氛圍”和“人們對足球這項運動的理解”。

中國自古受儒家文化影響數千年,人們普遍講究中庸之道,雖然從來也不乏性格張揚且才氣逼人之人,但終究,更多的人還是走內斂路線的。尤其,當作為個體在群體中相處的時候,相對個性一些的人會更大概率被當作異類來對待,其生存境遇也相較於身邊其他人多幾分本不必要的壓力。久而久之,為了減少這種不必要的壓力,更多的人們都會去選擇中庸。這是大環境氛圍所致,當然也同樣會作用於足球場這個大環境中的子環境。全世界範圍內,心理學界已經有不小數量的研究用以佐證人類與身俱來的從眾心理,中國人是這樣,換作一個極具天賦的拉美球員,如果從小生活在中國,相信也難例外。

另外一個方面,現代足球運動,在中國發展較晚,職業足球也是一直到

90年代初方才伊始。因為國人(不論是職業足球人口、業餘時間身體力行參與足球運動的人口、還是雖不踢球但是熱切關注足球運動的人口)參與時間、參與度的極為有限,自然而然,對這項運動的理解也只能處於初級階段。人類社會歷程,生產力或科技的進步,都是在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從而引起的質變。足球,也似乎符合這個規律。這樣一來,也不難理解我們身邊很多人會把單車之類的假動作理解為花拳繡腿(相信在其他的回答中,我們對這樣的詞語已經並不陌生了),這也的的確確是一種客觀的現象。我們的量,還需要再積累,再積累!

所以,綜上,我們不難得出結論,之所以我們國內的職業比賽和國家隊運動員在比賽中,看起來很少使用類似單車的動作,是因為:首先,踩單車這類的動作在國內觀眾、甚至隊友眼中,很容易會被冠以類似花拳繡腿這樣的形容,一部分球員,為了不被冠以這樣的形容,選擇不去使用這樣的動作;其次,使用這個動作一旦失誤可能比普通動作所帶來的失誤後果要嚴重百倍、千倍,所以就使用這個動作所帶來的風險收益比顯然是完全不值得的;最後,我們不得不承認,諸如單車這類的動作,其實是非常拉仇恨的,在國外的賽場上,我們尚且時不時就可以看到像如內馬爾、羅比尼奧這樣的單車少年被對手放翻的畫面,在國內,可能就更不用說了,因為我們有著數量更為可觀的視此類動作為羞辱的“野蠻”對手,他們可能會因你使用這類動作而惱羞成怒,甚至惡意攻擊,所以使用這類動作的成本又會增加不少,甚至包括你的隊友,都可能會覺得單車少年們是在“自尋死路”。

除以上外,不得不提的是中國目前的國情非常相似於資本主義初級階段,更多的人尚處於資本瘋狂積累中,這些人包括了我們的普羅大眾,也包括了我們從事體育事業的工作人員、官員。大家無暇顧及這項運動真正應該如何來健康地運作,在執行了諸多旨在短期成效的方案後,還尚未能進入深度思考和嘗試;並且,在這種瘋狂的資本積累的背後,有著許多背道而馳的操作,極度輕視學業的職業足球學校,就是這些操作之一,這一現象導致的結果,就是從事職業足球的這些運動員,他們中極高比例的人群,接受教育的程度都遠低於同齡世界球員的水平,從而間接地導致了這些球員的野蠻、粗暴、自我心理調節能力較差等等。(這個評價可能有些以偏概全、有失公允,但更多的接受教育,可以有效改善這些狀況,球員對場上的局面的閱讀能力會更強,也會有更好的心理調節能力,球員會更加懂得強硬而非野蠻。)而這些因素,又同時都作用於以上每一個環節中,更加提高了球員在球場上進行創造性動作的心理成本,可謂一環扣一環,緊密相依。

當然,人類賴以生存的除了空氣和水,還有希望。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

90後、00後、10後對這個世界的理解會更加全面,對這項運動、這些動作也會有更合理的理解,相信,這樣的動作在未來我們的聯賽中,會逐漸多起來,因為當我們都能夠客觀冷靜的看待這些動作時就會發現,假動作其實是讓足球這項運動更加生動有趣的要素之一,也會極大提高比賽攻防環節的效率甚至戲劇性,屆時,我們的比賽也會越來越具備觀賞性,從而離我們真正變強,越來越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