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为什么不把北部湾合并成一个城市,然后像深圳做一个特区再带动北部湾周边富起来?

永兴5656

诚邀,北部湾是中国大西南地区出海口,现在的北部湾经济经济带做的风生水起,广西的重点也放在北部湾经济带的发展上,为什么不把北部湾合并成一个城市?原因有


第一,2017年国家发改委已经同意北部湾建设国家级城市群,城市群构建一湾双轴,一核两极的发展战略,已经成立于了城市群,也没必要合并了,城市群比经济特区辐射大。

第二,北部湾经济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在资金技术上已经完全可以吸引外来投资,经济特区的设立也是这种原因,为了招商引资。

第三,北部湾经济带包含着广西的北海钦州防城港南宁等城市和广东的湛江,地区太大了,不可能合并,经济特区只能适合一个城市,而且深圳是最成功的经济特区。

谢谢大家!


山治看动漫

首先,关于类似的假想我在不少平台,包括头条在内我早已经发表过很多次了。

实际上北部湾地区不包含南宁在内,无论是从地理位置还是传统文化上,广西北部湾地区只包括北海、防城港、钦州,最多加上东兴。这些地区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沿海地区,文化属于粤系,南宁属于内陆城市,文化属于壮系。

但是如果没有南宁,就谈不上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因为南宁作为自治区的首府,辖下的市县想发展,得南宁点头和支持。由于几十年来南宁的政策原本一直是扶持红色地区经济和南宁本身地区,北部湾地区一直欠扶持,解放几十年下来沿海地区由原来的模范旅游城市,变成了全中国贫穷最落后的沿海地区。

如今在历史的洪流中的经济环境已经由不得南宁不去扶持沿海地区了。但是北部湾想发展也是有条件的,扶持北部湾地区经济可以,但要包含它南宁进去在内,所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由应该是北钦防,变成了南北钦防,南宁的司马之心朗朗日照……不仅要参与进来,还要向它看齐,以它为中心,所以南宁就是想以这样为条件发展北部湾来的同时将自己变为沿海城市,如此一来,原本属于北部湾地区的钦北防从此变成了南宁的后花园了。

先不说其它方面是否可行,就从南宁本身的做法已经能看出南宁很自卑,可能原因在于:桂林作为广西旧首府,它怕,它怕自己不够壮大,怕桂林拥有天然有利的旅游资源在经济上超过它,在国内和国际上影响力上超过它,影响它作为首府的形象;同样钦北防属于粤系,它怕发展钦北防经济后是为他人做嫁衣,毕竟隔壁有个珠三角,岑、梧、玉地区也是粤系文化,如果发展了钦北防,势必和珠三角产生联系,而且一定会比南宁要密切,如果钦北防包括桂东地区和珠三角走得太亲近了,南宁也很尴尬,好像没它什么事一样……所以几十年来没怎么发展就好解释了。

它只好不停地壮大自己,可事实上直到现在,南宁在国内的知名度始终提升不起来,更别说国际上了,算有点名气的不过是举办一个东盟博览会罢了……就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就像它去扶持红色地区经济一样,愣是扶不起来……可实际上就算桂林北海什么的被冷落了几十年,起码如今在国内其它地区的人无论男女老少,就算没去过广西,他们仍然记得桂林山水甲天下、北海银滩这样的语句,南宁?太尴尬了……

而说到越南战争,实际我认为这个因素仅仅有一点影响而已,但不会是主要影响,因为南宁本身包括其它红色革命地区也离越南很近,这些地区却能得到大量资金投入和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经济,南宁本身就像大跃进般、像打了鸡血一样膨胀,如果说因为打仗所以沿海地区发展不起来这个说法是很矛盾的。

所以归根结底,这几十年来广西沿海地区经济欠发达,主要原因不是周边环境不支持、不是时机不成熟、不是地理位置不优越,更不是这些地区的人懒……而是政策不到位、始终得不到支持。

如果钦北防划出经济特区,脱离南宁管辖首先要做的就是合并,否则就是没头苍蝇,群龙无首。有人说成立了特区脱离首府,很多官员没法安置,这是不正确的,毕竟合并后工作仍然需要有人做,只不过是组织架构上重组、改组、再分工罢了。

能不能成立经济特区,以目前国情、经济发展趋势来看,不是周边环境支不支持,不是地理位置不好交通不便,更不是人懒……仍然得看政府、政策,有了支持,一切不是问题。


我才是真正的乔峰

中国现在的五大经济特区,珠海、深圳、汕头、厦门和后来的海南。这里面除了深圳发展的相当不错之外,其余的四个只能算中规中举(甚至有的特区算失败)。为什么只有深圳法阵的好呢?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地理位置,另一个市场规模。

任何经济中心能否取得成功无非靠三个优势,地理位置,市场,还有一个是政治优势(比如说北京)。我们来看看深圳的区位优势,南海边上,珠三角的东岸,最关键的是深圳河对面就是香港,当年亚洲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这意味着深圳很容易吸引来自香港的投资,同时深圳也是香港进入内地的最前沿阵地,当时中央把深圳设为特区香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可以说是香港成就了深圳。除此之外,深圳背后还有庞大的市场,深圳所处的珠三角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岭南地区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特别是在交通非常便利的今天,深圳背后的市场规模不仅仅局限于岭南地区,还可以辐射到云南、贵州、湖南、江西等地区。同理上海也是一样。身处长江口,这里是中国东部最便利的港口,背靠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是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心,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上庞大的市场规模。上海不发展都难。

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中国的五大特区,珠海和厦门的发展历程和深圳差不多,一个对面是澳门,另一个对面是台湾,这两个地区设立特区的首要考虑因素是吸引来自对面的外资,至于汕头,他是粤东地区一个很好的港口,但这不是他成为特区的首要因素。他成为特区的首要因素是很多华侨是潮汕地区的人,在这里设立地区可以吸引海外侨胞的投资,很可惜的是,汕头地理位置有点偏,背后没有庞大的市场,在有深圳的前提下,追求利益的资本家首选在深圳投资。要是没有李嘉诚,汕头的发展还要更差。厦门的问题和汕头一样,都是背后的市场规模太小了。至于海南,很难评价。

我们再来看看广西的沿海地带,广西之前是没有出海口的,1965年,国务院将原属于广东的合浦县,灵山县,钦州瑶族壮族自治县,防城港各族自治县以及北海市划归广西管辖(这还得感谢张云逸大将)。自此,广西成为临海省份。但是中国一个地区的发展从来就不是靠简单的合并就可以完成的,还要靠中央(注意,是中央政策)政策的倾斜,广西这几个县就算合并之后,也改变不了他们尴尬的地理位置,唯一的邻国就是越南,越南是这几个县市的对手,自己都在大力招商引资,又怎么会给这几个县市投资呢?其次是市场规模,广西是人口流出省,大量的劳动力向临近的广东省转移,人口流出就意味着市场规模的萎缩,广西沿海这几个市外因和内因都没有优势,即使是强行合并成一个大区,发展依然是不容易的事情,广西目前最好的办法是承接广东地区的产业转移,但是很可惜的是,广东地区除了深圳接近完成产业升级之外,其余地区都没有完成产业的升级,并且就算他们完成了产业升级,广西也不是他们实施产业转移的首选目标,因为粤东、粤西和粤北那些穷兄弟才是他们要帮助的对象。现在深圳的很多产业就都往惠州、河源转移。

近年国家发改委已经同意建设北部湾城市群。在政策上已经得到了中央的倾斜,但是在广东没有完成产业升级之前,这里的发展依然非常不容易。


全景NBA

北部湾地区,在广西来说,指北海、钦州、防城港3个沿海地级市。这三个市,其实以前就是一个辖区,即钦州地区。

2008年初,国家提出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将省府南宁划了进来,并辐射到了玉林、崇左两个地级市。为什么不合并成为一个大城市,而只是设立一个区域经济合作区?我觉得,应该是决策层有了目标方向,但目前时机尚不够成熟。

原因初步分析,是北部湾这几个市的经济总量还上不去,达不到建成一个大城市的标准及基础。

北海,是当年的合浦县分出去的一个小渔港慢慢发展壮大起来的,工业不发达,大型企业少,要说银滩与涠洲岛资源下的旅游业,游客虽然也不少,但感觉还是热不起来。大大去年来了一次后,整个舆论有利于北海的发展,带动的房价倒是升了不少。

防城港,是从当年的防城县分出来的一个港口镇慢慢圈地发展起来的,十足的小家碧玉型城市,人口不多,人气不够旺,最大的优点就是基本不堵车。随着港口工业的建设,核电厂的建设,外来人口占了市区总量的一半以上,经济不咸不淡的,凭借边境与海岸的优势,马马虎虎过得去。但近年来开发的房产过多过快,入住率不是很高,一度被报道为中国南方的“鬼城”、空城。

还有一个钦州市,在上述两个市分离出去后,所余地域已经不多,只有灵山、浦北两个县,加上原来的钦县分出来的钦南、钦北两个区,工业也不够发达,农业也不够出彩,大而不强。

这样的状况,要想将以上环北部湾的3市并建成一线大城市,想象深圳特区一样发展,实在有点勉为其难。但是,北部湾这一海岸线与东兴的边境带,又确实放着可惜。因此,搞一个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综合了以上因素来考虑的,思路上有进有退,有攻有守。至于今后发展得如何,就看高层的相关政策推动与地方落实的情况了。


桂农通

广西北部湾四市具体指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北部湾经济圈的中心位置,是中国惟一与东盟海陆相连的区域,是双向沟通华南与西南的结合部,是我国实现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新格局的重要结点,是中国与东盟、东亚与东南亚的连结点,是我国西部惟一的沿海地区,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是我国走向东盟、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是促进中国与东盟全面合作的重要桥梁和战略枢纽。北部湾的地理位置:位于我国南海的西北部,是一个半封闭的大海湾。东临我国的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北临我国广西自治区,西临越南,南与南海相连。

至于说,重点培育一个城市先发展,然后先富带动后富。恐怕深圳的模式也是无法复制的。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面临封锁,香港是中国与全球进行贸易的中转站,深圳紧邻香港,得地利的优势,全国货物到深圳蛇口,通过深圳再到香港中转全球,用资源换技术换设备等等,是全国的资源造就了东方之珠香港,造就改革开放之花深圳,但是随着中国开放的深入推进,沿海沿江沿边,甚至空港网络都成为开放的前沿阵地,广西显然已经无法利用几个港口成为全国的通道。目前在积极推进的南向通道,如果可以做好,已经很不错了。

但是广西北部湾城市群错位发展有序发展还是很有必要,目前出现的防城港和钦州港争抢货物、广西高速公路运费高企、港口与铁路难以对接等等问题都需要一件件解决,但是广西是后发展地区资源有限,都想上想快上容易造成恶性竞争,先托起一个城市,形成一批产业,然后再辐射带动,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起飞更有操作意义。


传播猛如虎

深圳为什么能够迅速成长起来,除了特区这个政策,关键是一个依托,在刚刚起步的时候,大陆还处在非常落后的情况下,香港是一个世界性的金融中心,当深圳的市场政策与香港相似的时候,虹吸效应就会显现,人流、物流、信息流、技术流迅速从香港进入深圳。从这一点来说,深圳是有地理优势,但并不只是几个关键的港口,而是大树底下好乘凉。

如果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北部湾市县合并成一个城市,确实可以打造一个非常好的港口区域,但空有自然优势,依托什么来发挥自然优势呢?东南亚确实有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但与广西相近的基本上发展程度比广西好不到哪去,而且还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争议,无法像深圳依托香港那样东南亚。

广西现在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最好的条件是交通,走农业旅游融合之路才能实现弯道超车。


云行雨见闻

事不关己就事论事。

北部湾城市群的宏观布局是中央未经细致深入调研轻放的烟雾弹,响声大,烟盖广,无效力的决策。

搁置湛江茂名阳江别论,就广西南宁钦州北海防城崇左玉林等已占广西半壁河山,怎样同时开发,经济来源哪里?人力资源,尤其高等技术人才来自何方?靠广西本地 资源及人才一步开发几个地级市的话,广西早就超越广东了。广西的兄弟姐妹们还是回到现实中来稳步前行,顺时而进小康。

倒回来玩广东,看看广东的韶关,梅州,湛江,云浮,清远,河源,茂名,阳江,揭阳,汕头,肇庆,汕尾,潮州等,除了市区就是灾区,连广西,湖南都无法比。难道广东不想搞好吗?除去珠三角的深圳,惠州,东莞,广州,佛山,珠江这些近水楼台稍远点的江门也好不到那里去。

想想还是跟着流浪大军卖身去,赚一日三餐保命重要。


佛山之佛

1、首先应该说,香港是个高度高度国际化的世界金融航运中心城市,而深圳无疑是香港与内地之间的桥梁紐帶与门户,深圳特区无疑拥有其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造就了深圳的辉煌。深圳从一个小渔村迅速成长为中国第三个超大城市,GDP产值22438亿元,高于位居全国15位的陕西及其后的江西、广西、重庆、天津等省市区,前所未有,不可复制。而人均产值188396元,是包括上海、北京在内的中国内地所有城市无可比拟的超牛逼城市。 2、其二,在中国所有沿海省市区中,广西北部(湾区域并没有什么优势而言,其并不处于国际航线之中,广西也缺乏强大的经济基础满足港口需求。而珠三角、长三角拥有源源不断的货源,为其港口的做大做强提供了基本保证。 3、广西的北海是中国首批的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却因广西经济相对落后与交通相对落后而没有得到有效发展,随着广西经济的发展与交通的不断改善,国家支持发展北部湾城市发展的有利时机,把北海与原属于北海的防城港及钦州三市进行有效整合为一个港口城市 ( 面积20353平方公里/人口 676万人/GDP产值3217亿元)。团结才有力量,三市合并无疑是最佳选择…


留研

首先北部湾和南宁没有关系,但南宁还是想作北部湾中心城市,一个远离大海远离北部湾的城市作北部湾中心,可笑。其次,北钦防合并是最好不过的,三市合并成立北部湾市,整合资源,可以做大做强,理所当然的成为北部湾中心城市。但这点正是自私自私自大的南宁所忌讳的。


柳石如磐

北部湾已是国家战略的城市群级,比特区更具影响力和政治地位。再说将北部湾合并一个城市,城市体量太大不便管理,反而行政效率不高。城市群各个城市协同发展,优势互补,更有利于城市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