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斩首为什么都选在午时三刻?

秦潇铭

搬个小板凳,听老麦与大家说说那些不科学的事情。首先,这个问题提的有问题,古代并不是所有犯人都午时三刻斩首,

只有那些罪大恶极,犯下滔天大罪,人人得而诛之的重犯、要犯才会选择在午时三刻斩首。其他的犯人,基本上午时就可以。

那么,咱们就再来讨论一下为什么选择在午时三刻这个时辰,也就是说差不多是在11点45左右。

第一想到的自然是这个时辰是阳气最盛的时候,过了这个时辰,阴气就开始升起。如果你有心发现,在午时三刻人的影子最短。而在阳气最盛的时候斩首要犯,一方面是用至阳之气来化解被斩者的戾气、怨气,再其次是按照古代的说法,以这样的形式来剥脱被斩者重新轮回投胎的资格(当然这个说法有待商榷,但在这个时辰斩首有损被斩者阴魂,确是有一定道理)。

同时,你会发现,古代斩首犯人的地方,往往会选择在闹市区,之所以选择在此,并不是主要起到以儆效尤,杀鸡给猴看的目的,而是在闹市区,人来人往,人群聚集之处,阳气旺盛。同样,也是为了集聚阳气。

午时三刻是至阳之时,而至于一些阴地,则是至阴之时,所以在这个时刻最好远离一些阴地,因为自身的阳气根本无法抵御此时阴地的侵袭,可能很多人会问,至阳之时咋阴地会至阴呢?这时候我想起一个笑话来,说一单位,领导来检查工作,特意选择去厕所看看,去了之后发现,厕所里一个苍蝇都没有,不禁大声赞叹这个单位卫生工作搞的好,厕所里一只苍蝇都没有。而只有单位领导知道,这时候正好是饭点,苍蝇全跑到食堂去了。好了,就是这个道理了。



老麦说说

因为古人认为,杀人是“阴事”,而午时三刻,在古代是阳光最强,“阳气”最重的时刻。

被斩首的人,就算罪有应得,可还是会有一口怨气,死了之后会去纠缠刽子手,或者下令的官员,所以古人就将斩首时间定在午时三刻,借阳气抑制阴气,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行刑者或者下令官员。

还有另一层意思,人的精力在“午时三刻”,处于“伏枕”的边缘,就比如我们很多时候,站在中午刺眼的阳光下,不过多久,眼睛就会泛酸,意识就会有些朦胧。

所以此刻斩首犯人,犯人也会有些昏昏欲睡,脑袋落地的瞬间,可以减轻几分痛苦,如此说来,也不失为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

还有后来神鬼小说中常用的概念:

在午时三刻开刀问斩,阳气最盛,阴气遇则消散,如果要斩首的是罪大恶极之犯,或许"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

再说明确点儿,就是说让他无法接触到阴气,死了就死了,连鬼都让这个犯人做不成。

所以这跟上边所说的人道主义相反,属于对罪犯的加深惩罚。

还有另一种说法,是说斩刑在正午开刀,让其有鬼做;

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不让其做鬼。

皇城的午门附近毫无遮挡物,阳光直射,阳气最盛。

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门斩首者,也无鬼做。

其实说白了,都是一种震慑作用,用这些神鬼玄说,让世人对大刑本身产生恐惧,从而抑制犯罪,就古代的封建迷信大环境来看,这种做法其实很奏效。

最后补充一点,午时三刻的确切时间,应该是在清朝有了具体规定:

即相当于现在的11点44分到12点之间,这大约16分钟的时间内,统称为:

午时三刻。


————————


钱品聚

斩首,是古代的一种刑法,顾名思义就是砍头的意思,是处死死刑犯人的一种手段。那么古代斩首犯人为什么会选择在午时三刻呢?


据史料记载这个问题是有原因的,我们可以“穿越”到古代想象一下这个行刑的场景。古代斩首犯人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在人多的“闹事区”或者“菜市场”等地。以示杀鸡儆猴,敲虎镇山起到震慑的作用。

行刑的最佳时间定在中午时分,也就是午时三刻,这时候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这在当时人看来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 古代人们迷信的看法,认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来纠缠判决的法官、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以及和他被处死有关联的人员。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抑制鬼魂不敢出现。阴阳排斥互相对抗。为行刑者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这应该是古人习惯在“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



另外还有另一层寓意。就是在“午时三刻”,人的精力最为萧索,处于“伏枕”的边缘,太阳光是照射是正厉害的时候,所以人难免会犯困,此刻处决犯人,犯人也是懵懂欲睡的,加之人之将死气数已尽,精神自然萎靡不振。这个时候斩首,手起刀落,很快就一命呜呼了。所以死刑犯脑袋落地的瞬间,痛苦会减少很多。这样看来,选择这样的时间来处决犯人,有体谅犯人的考虑。算是人道主义的体现吧。 午时三刻,也是阳间最辉煌的时刻,选择这个时候斩首犯人,也是让他最后体会一下人间的冷暖,对自己所犯罪行的忏悔,最后再看一眼这个美好的尘世。



古代斩首犯人的情景就不解释了,有图为证,大家可以仔细看看。古代选在午时三刻斩首犯人大概也就基于以上几种原因吧,好啦本次穿越就到此结束吧!

当然啦据相关资料显示,古代处决死刑犯人不仅仅都是选在午时三刻,也有少数的被选择在秋后某个时间段,也有选择在当日黄昏十分等等,由于朝代不同刑法戒律也大不一样,对犯人行刑的手段和时间也纯在很多差异。


所以大家可以看看历史,更多的了解一下,所谓读书识万卷,下笔才有神。没事你也可以玩玩“穿越”吧!


任驰赢天下


我们在看古装小说或者是古装电视剧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午时斩首”或者是“午时三刻斩首”的说法!刚开始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特别疑惑,斩首我们都知道,那就是杀头,那午时呢?为什么要选择在午时或者午时三刻呢?为此,有书君特意去查了一下。

以前人们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每个时辰又分为时初和时正两部分,而时初和时正又各分四个时刻,时初的时刻叫做初刻,而时正的时刻叫做正刻,所以一个时辰共分为了八刻。


而午时指的是中午十一点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午时三刻是指午时的正时正刻,也就是时正段里的第三个正刻,即12点45分。

古人比较信奉阴阳之说。而在阴阳说当中,午时三刻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古人信奉鬼神之说,认为杀人是阴事。杀了人,那么被杀者的鬼魂就会来纠缠活人,所以要选在在阳气足而阴气衰弱的时候斩首。因为阳气最强的时候正是鬼魂之力最弱的时候!这个时候做阴事才不会被鬼魂给缠绕!

而古人斩首一般有两个时辰,一个是午时,一个是午时三刻。


如果犯人犯的罪不是特别大,或者是犯人不是穷凶极恶之辈,一般会选在午时斩首,给他一个做鬼的机会也给他一个投胎的机会。


而如果是穷凶极恶之辈,或者是当权者特别憎恶之人,那么就会选在午时三刻斩首。因为午时三刻是一天中阳气最足的时候,古人认为在这个时候被斩首的人会魂飞魄散,连做鬼的机会都没有,更不会存在重新投胎了。在古人看来午时三刻斩首是对人最大的惩罚!

不过也有种说法是午时三刻人处于“伏枕”的边缘,这个时候人的精力特别的疲惫虚弱。因为人处于迷迷糊糊昏昏入睡的状态,这个时候被斩首了他们就感觉不到痛苦。


这个说法偏向于为犯人着想,是在体恤犯人!

不过结合中国古人的迷信思想,有书君还是倾向于赞成选择午时三刻斩首是因为午时三刻阳气最足的原因!




有书共读

文|廖保平

在古代,行刑杀人是一件很慎重的事,既不能随便杀,也不能随便不杀。很多朝代其实都选择慎杀。

这种不随便杀人,还表现在杀人的时间选择是非常之有讲究,不是随便找个时间就把人给杀了,而是有遵循一定的“要义”。

一般而言,古代杀犯人一般在秋冬,春夏一般不杀人。因为古人认为设官、立制不仅要与天意相和谐,刑杀、赦免也不能与天意相违背。春夏是万物滋育生长的季节,秋冬是肃杀蛰藏的季节,古人认为,这是宇宙的秩序和法则,人间的司法也应当适应天意,顺乎四时。

汉代法津规定,刑杀只能在秋冬进行,立春之后不得刑杀。唐、宋律规定:从立春到秋分,除犯恶逆以上及部曲、奴婢杀主之外,其他罪均不得春决死刑。清代规定,经朝审应处决的犯人,也需在秋季处决。

杀人的时辰上也有讲究,一般在“中午三刻”行刑,午时三刻这个时间,差不多是中午的十二点,这个时间,太阳挂在天空中心,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间,这在古代人看来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间。

中国古代迷信的见解,以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咎由自取,他的幽灵总是会来纠缠讯断的法官、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以及和他被正法有关联的职员的,在阳气最盛的时间行刑,可以克制幽灵不敢出现。阳气最盛,人的影子最短,迷信的说法中, 此时可以用茂盛的阳气来冲淡杀人的阴气。

因此,选择“中午三刻”行刑,是吻合了天意、顺乎时辰的事。

所以,到了季节时辰,必须要按时行刑,除非皇帝降旨,或是十分特别的事情,不会中断行刑,这样既不符合法律程序,也不符合天意时辰要求。

还有一种说法:古代行斩刑是分时候开斩的,亦便是斩刑有轻重。一般平常斩刑是中午开刀,让其有鬼做;重犯或罪大恶极之犯,必选中午三刻开刀,不让其做鬼。皇城的午门阳气最盛,不计时间,天子令推出午门斩首者,也无鬼可做。


廖保平

《水浒传》 中经常有午时三刻杀人的描写,如第四十回“梁山泊好汉劫法场 白龙庙英雄小聚义”里,宋江、戴宗被押到法场,“报道一声:‘午时三刻!’监斩官便道:‘斩讫报来’”。又如第六十二回“放冷箭燕青救主 劫法场石秀跳楼”,卢俊义要被处斩,也是“午时三刻到了”一声喊,刽子手就要动手。其他的古典小说里也常常会有“午时三刻”行刑的情节。

那么,是不是古代法律规定在“午时三刻”行刑的呢?

并非如此。比如唐宋时的法律规定,每年从立春到秋分,以及正月、五月、九月,大祭祀日、大斋戒日,二十四节气日,每个月的朔望和上下弦日、每月的禁杀日(即每逢十、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廿三、廿四、廿八、廿九、三十)都不得执行死刑。而且还规定在“雨未晴、夜未明”的情况下也不得执行死刑。按如此规定,唐朝一年里能够执行死刑的日子不到八十天。在行刑的时刻上,唐代的法律明确规定,只能在未时到申时这段时间内(大约合今下午一时到五时之间)行刑。并不是“午时三刻”。而明清的法律只是规定了和唐代差不多的行刑的日期,对于行刑的时刻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既然法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明清小说里“午时三刻”行刑的说法就应该只是当时官府的惯例,或者是说书人、写书人的普遍看法。那么写书人为什么这么写呢?

古代一昼夜划为十二个时辰,又划为一百刻(“刻”原来指的就是计时的滴漏桶上的刻痕。一昼夜滴完一桶,划分为一百刻)。“时”和“刻”实际上是两套计时系统单位,换算比较麻烦,平均每个时辰合八又三分之一刻。“午时”一般约合今天的中午十一点至十三点之间,午时三刻是将近正午十二点,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这在当时人看来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中国古代一直认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来纠缠作出判决的法官、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等等和他被处死有关连的人员。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 可以压抑鬼魂不敢出现。这应该是习惯上“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


读史品生活

简单来说,"斩首之刑"就是刽子手用刀或斧砍下犯人的脑袋,让犯人身、首分离。这种处刑方式是谁发明的,无法考证。不过从史料来看,似乎是黄帝首创。远古时代,蚩尤北犯,黄帝在河北琢州与之决战,生擒蚩尤。最后黄帝命人砍下蚩尤的脑袋,挂在军门之上,以威示天下。

秦代将"斩首"正式列入法典,隋代以后直至明与清朝,皆有"斩首之刑",与"斩首"略同的就是"枭首",就是把人斩首,然后将头颅挂在木杆上示众,起到恐吓作用。 此刑隋唐宋曾经废除,但明清时又拿来处死强盗、杀人之类的重犯。"枭首"之名从何而来?有此一说是,远望时,悬挂的人头像是夜枭。



菜市口在当时是一个地处闹市的倒丁字路口,百姓来往十分频繁,因此成了斩首示众的绝佳地点。菜市口杀人最多的一次发生于清光绪初年,有七十多名土匪因为集体盗皇陵而被判处秋后斩首。当时防止劫囚与维持行场秩序的兵勇就出动数百人,拉盖尸席的马车就有七八辆。因为斩首的是土匪,怕余党劫法场,据说连街道两旁的送魂酒都免了。

时辰一到,监斩官手握朱笔,连连勾画,刽子手各就各位,依顺序砍头。因犯人实在太多,刽子手又少,砍了一轮之后,刽子手也气虚手软。眼看一颗又一颗的人头落地,跪在后方等着行刑的犯人早就吓得昏死过去。



北京有著名的刑场菜市口,清末,台湾也有自己的刑场,就在现今高雄县的凤山古城,具体位置就在古城澄澜炮台外侧。刽子手将犯人斩首之后,便会将斩下的头颅绑在炮台附近的芒果树上,用意当然就是"悬首示众"。之后,因为头皮腐烂,头颅就会与发辫分离而落地,这时官府才准家属拾走头颅与尸体合葬。日治时期,台湾此处刑场才作废。另外,古城的南门及东门也曾设置类似的刑场。


斩首的时间。说完刑场,接下来在谈斩首的日期与时间。明清时期,斩首的执行日期有两种形式,分为 ​​"立决"也就是立即执行,和"秋后决"就是秋天后执行。清律称前者为"斩立决",后者为"斩监候"。 一般来说被判"斩立决"的犯人,都算是重刑犯,所犯的罪几乎都是谋反、大逆、谋叛、杀人与强盗罪等等。这些罪皆是重罪,所以才会判"立决",其他的犯人都是等待秋天后才砍头。



为何要等秋天后才执行?为何要选在午时三刻?比较可信的说法是,明朝天顺二年(1458年),朝廷镇压叛乱,结果演变成将士为了邀功而随意杀生,有的兵将还割下乞丐的头要求奖赏。许多百姓都未经审判,就成了刀下亡魂,百姓出门都得提心吊胆。 历史上,除了秦时一年四季都可以执行死刑之外,其他各朝代处决犯人几乎都在入秋以后。斩首的运行时间原则上都是在午时,应该就是中午11点到下午1点之间,但是按照古老的习俗,一般都在午时三刻执行,也就是11点44分到12点整。之所以会在午时三刻斩首,有此一说是,避免鬼魂的报复!

中国古代一直认为杀人处刑是"阴事",无论被杀之人是否罪有应得,就怕受刑者的鬼魂会来纠缠执行处刑的人,譬如监斩官与刽子手等等。 因此,午时三刻太阳当空,是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能震慑鬼魂,还能让罪大恶极的罪犯连鬼都做不成!还有一种说法是,午时三刻是人的精神最为萎靡的时候,往往呈现昏昏欲睡的状态,所以此刻处决犯人,在被砍头的瞬间,犯人也许痛苦会减少很多。


看娱说

小时候看《水浒传》,觉得最精彩、最激动人心的情节,就是“劫法场”:第四十回“梁山泊好汉劫法场白龙庙英雄小聚义”里,宋江、戴宗被押到法场,“报道一声:‘午时三刻!’监斩官便道:‘斩讫报来!”’正在此时,梁山好汉一齐发作,“十字路口茶坊楼上一个虎形黑大汉,脱得赤条条的,两只手握两把板斧,大吼一声,却似半天起个霹雳,从半空中跳将下来”。

  又如第六十二回“放冷箭燕青救主劫法场石秀跳楼”,卢俊义要被处斩,也是在十字街头法场上,也是“午时三刻到了”一声喊,刽子手就要动手。等在酒楼上的石秀吼一声“梁山泊好汉全伙在此!”拔刀跳下去,拖起卢俊义就走。

  为什么梁山好汉们总是在“午时三刻”开始动手呢?为什么当时行刑总是选在“午时三刻”?

  “午时”一般约合今天的中午十一点至十三点之间,午时三刻是将近正午十二点,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这在当时人看来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

  中国古代一直认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来纠缠作出判决的法官、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等等和他被处死有关连的人员。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压抑鬼魂不敢出现。

  于是,午时三刻成为古代执行死刑的主要时间,这应该是习惯上“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

  在古典文学中,不只是《水浒传》,其他的古典小说里也常常会有“午时三刻”行刑的情节。

  其实,不只在中国,几乎全世界所有的古代国家在执行死刑时都是要求在白天进行。比如二十世纪以前欧洲国家普遍都是在“日出之时”处刑。这里的共同考虑因素显然有防范‘上的理由,也有威慑民众的理由。不过像中国那样考虑鬼魂阴气因素的却很少。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报应”,得到“福报”是善事积累的结果,得到“恶报”则是恶事积累的结果。对于强调“香火传承”、恐惧“断子绝孙”的中国人来说,“报应”是影响人们行为的最重要的因素。

  佛教传人后,因果轮回的说教和传统的“报应”观念相结合,更在民间根深蒂固。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的俗谚就是最典型的表述。

  《水游传》第一百十回讲处死王庆,“刽子手叫起‘恶杀都来’,恰好午时三刻”。所谓“恶杀(煞)都来”,是让死者记住是恶煞神取了他的性命,不要来缠刽子手。而行刑结束后,就如第四十四回病关索杨雄在市心里行刑后,就有一批帮闲朋友上来给他披红挂彩,弄点鼓乐吹吹打打,到城中热闹的酒店喝酒,以赶走可能跟随而来的鬼魂阴气。

  说起来中国文化的宗教色彩不浓,可是实际上鬼魂因素却总是在民众乃至于官府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来,文学作品中“午时三刻”杀人时辰,就是这种鬼魂因素起作用的例证之一。

  “午时三刻”问斩犯人还有另一层意思。在“午时三刻”,人的精力最为萧索,往往呈现昏昏欲睡的状态,处于“伏枕”的边缘,所以此刻处决犯人,犯人在被砍头的瞬间,也许痛苦会减少很多。如此看来,选择这样的时间来处决犯人,也有一些体谅犯人的考虑,体现了古代严酷法治下尚存的一丝人道主义。


历史大学堂

唐以后将时辰分为初、正两时,我们现在说的午时三刻,其实应该叫午正三刻,每刻约14-15分钟,所以午时三刻的时间是12:45-13:00之间。这一时间到了清朝被彻底确定下来,因为此前每天一日分十二时辰共计百刻,每刻都是约等于,计量不准。于是清时便将百刻改为96刻。因为96÷(12×2)=4,所以现在我们还在用“一刻钟”这个词。其他说百刻的就没觉得有点不对?

括弧:以前百刻源于圭表,也即用日影量长短,所以分百刻很容易(我猜发明者是个强迫症)。但是后来有了日晷,这样100刻和12时辰就不容易搭了,于是改一百为九十六(大致是这么个情况,在具体就要讲天干地支之类的东西了,这个我不是很懂)


然而虽然我说明了具体时间,就是12点45分。可更重要的却是日期,如唐宋律规定,并非每日都可以砍头的。在每年的立春至秋分时间内,以正月、五月、九月、大祭日、大斋戒、二十四节气日、每月朔望及上下弦,并每月禁杀日(逢十、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廿三、廿四、廿八、廿九、三十)这些日子内,均不得执行死刑。那么向我们现在看这个农历(随手我就截了张图放下面了),其实里面的宜/忌就是记录了一些容易漏过的禁杀日,只是说的并无那么直白罢了。

清朝其实也大致如此,仿效了唐律的清廷虽然规定了日期,哪天当杀哪天留活口,但并没有特别规定时辰,也就是午时三刻这种时间。这一点可以从午门廷杖看出,如果说死人会产生冤魂厉鬼,那么像午门廷杖不时也会打死人?

皇帝一张嘴:“来人啊,给我把这个乱臣贼子推出去午门廷杖,先打他八十块钱的!”

小太监跑出去一看日晷:“陛下,还不到午时三刻,咱等会打中不?”

你觉得皇帝会不会把这小太监先打死再说?


当然也有人会说:“哎呀,这个午门是阳气最重的地方,什么时候打死都化不成厉鬼。”可真不是。之所以选中午为惯例,主要源于犯人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反应。

从早上出来游街,这人知道自己必死时,心情是最为复杂激动的,各种意外都有可能发生。但经过一上午的煎熬,这心里就疲了,拖着也是拖着,早晚都一刀的心态容易让死囚产生些许渴望的心理,这是一点。


另一点则是,县令虽然并非是每日升堂断案,但所涉及的日常事务非常之多。岁征赋税时要和乡绅村老谈判,造册核算还要进行审查复算。役民要区别像力、雇、不时等多种分类,逢年过节还得出门与民众同乐,再加上探望老人、祭祀神明、巡视书院、为民解法等等,破事简直不要太多。就算有了闲暇空隙,不在县衙里睡个懒觉反而一大早就跑刑场去看人头满地乱滚?这就成精神病了。


再三就是赶集,或称赶场、赶门等等,因各地方言所以称谓多有不同,但意思是一样的。斩杀死囚的重点不是杀人,而是要明法审令,什么时候能有赶集时人最多,效果最好?没有,但你要求一群大清早就从乡镇云集一处的村民直接看砍头,这简直不要太落埋怨了。“狗官,我大清早赶着一群鹅还没还钱呢,就得过来看砍头?鹅跑了你赔呢?”大致就是这么个意思,必然要等大众都干完自己的事情了,有了闲暇时间,一听有砍头,不错不错,反正这么早回去也无事可做,不如看看。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临行前不止死囚会酒饱饭足,以12点45分这个时间来看,也是大家都吃完饭的时间,民谚有言:“饱了犯困饿了发呆”,再加上这个时间,一众人等都是昏昏欲睡的好时机。这时候咔嚓砍下个脑袋,效果绝对比喝咖啡提神。精神了不说,印象还十分深刻,并且还有了谈资,回家之后可以鼓吹半天。


种种理由都要比什么阳气重的迷信说法更可靠许多。像秋后问斩,或者简称“秋诀”也是这个道理,农民春播夏收的,也就是秋冬以后才有足够的的空闲时间,才有闲情去顾得自己的身外事,攒了两季的人头这时候一起满地滚一滚威慑力岂非更强?能达到的效果自然也会更好。


毅而三思吴六奇

关于古代斩首,有两个问题一直是个谜团,一个是秋后问斩,一个是午时三刻。

你说人都要死了,还得选个“良辰吉日”,这是什么鬼!

哎,其实还真就跟“鬼”分不开。古代由于科学技术水平有点,对一些未知事物特别迷信,尤其是鬼神,比如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对待鬼神的问题上也主张:敬而远之!

在港台片鬼片里面,判断是人是鬼,往往看他有没有影子,有影子就一定是人,没有影子就是鬼,还有就是鬼只能在晚上出来活动,白天则不行,其实在古代估计也是这样的。

古代的午时三刻就是现在的11点44左右,在这个时间点,人的影子最短(当然是我国中原地区了,而且是按照北京时间),而且,还必须是大晴天,刮风下雨、电闪雷鸣还不能实行斩首,所以一定要选在太阳充足的时候。

也就是午时三刻的阳气最重,在这时杀人,就是为了对付那句话:“做鬼也不放过你!”这把让你连鬼都做不成,看你还怎么报复!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在“午时三刻”的时候,人都比较困,所以,这个时间斩首就是让犯人浑浑噩噩的时候,再斩首,让犯人少一些痛苦,难道这封建社会中传说的一点人性光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