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母刺字”的故事,至清代才有|讀史

“岳母刺字”的故事,至清代才有|读史

本文為我在《國家人文歷史》2013年第15期所發《從平反到神化:岳飛是如何走上神壇的》一文的最後一部分。我在舊文基礎上,增加了一些材料,重新發佈於此。

岳母刺字的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那麼,此事最早出自何書呢?

岳飛背上之字,本為“盡忠報國”

從所謂正史看,《宋史·何鑄傳》說,岳飛受審時,

“袒而示之背,背有舊涅‘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

什麼人刺的字?沒有說。

後來的戲劇或小說作者發揮想象,借用了這個情節。

生活在明朝中後期的熊大木,在《大宋中興通俗演義》第七回《嶽鵬舉辭家應募》中說,有同鄉找岳飛嘯聚山林,他為表明心跡,就找人在背上刺了“盡忠報國”四個字:

“靖康間,見胡馬縱橫,宋兵畏縮,鄉中好漢皆來就他入山為寇。飛謂之曰:‘大丈夫不著芳名於史冊,而為鼠竊狗盜偷生於世可乎?’乃令人於脊背上刺‘盡忠報國’四大字,以示不從邪之意。後有人來尋他,就將脊字示之,以此相州豪傑多不從盜。”

此時,給岳飛刺字的人,還不是岳母。

“岳母刺字”的故事,至清代才有|读史

為岳飛刺字的人,曾是張憲

“精忠”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岳珂(岳飛之孫)所編《鄂王行實編年》上,因岳飛剿匪有功,高宗御賜了一面書有“精忠岳飛”的“錦旗”。

李梅實原著、馮夢龍修訂的戲曲《精忠旗》,就是以這面旗為核心,敘說岳飛的悲劇故事。這部劇中,岳飛背上刺的也是“盡忠報國”,不過刺字人成了有名有姓的部將張憲。該劇第二折《嶽侯涅背》:

“[其三]為臣的死有餘,使君王踉蹌道途。我那聖上呵,是誰貽禍?都因文臣愛錢,武臣惜死,以至如此。怎教人不怨文和武。張憲,你把刀來在我背上深深刻“盡忠報國”四字。[解袍露背介][末]怕老爺疼痛。[生怒介]唉,我岳飛死且不懼,怕甚麼疼痛?[末]既如此,小人大膽動手了。[作刻介][生]我已拼頭顱報效朝廷,便損肌膚有何悽楚![末]刻完了。[生]與我以墨涅之。[末應涅介][外與生穿衣介][末]老爺固然立志報國,何苦忍此疼痛?[生]張憲,如今為臣子者,都則面前媚主,背後忘君。我今刻此四字於背上呵,喚醒那忘君背主的,要他回顧。

你快去副元帥營前打聽,他若興師勤王,我每願效一臂之力。[末]理會得。再探勤王信,同輸報國心。[下][老旦扮嶽夫人、小生扮岳雲、旦扮嶽小姐同上]”

可見到這時為止,“盡忠”和“精忠”還是兩回事,前者是背後刺字,後者是皇帝賜旗。

“岳母刺字”的故事,至清代才有|读史

“精忠報國”完全是小說家虛構

至於岳母刺“精忠報國”的故事,要至清朝才出現。清人錢彩等編訂的《說岳全傳》第二十二回《結義盟王佐假名 刺精忠岳母訓子》中,王佐代表“通聖大王”楊么重金招募岳飛,被岳飛回絕。岳母知道後說:

“恐我死之後,又有那些不肖之徒前來勾引,倘我兒一時失志,做出些不忠之事。故我今日祝告天地祖宗,要在你背上刺下‘精忠報國’四字。但願你做個忠臣孝子”。

岳母隨即拿筆在兒子背上寫下“精忠報國”四字,再用繡花針刻字,最後醋墨塗色。

鄭州大學學者李琳分析,“盡忠”變為“精忠”,除了音節上的相關性,還有更深層的原因:

“‘精忠’代表以帝王為代表的外界評判,‘盡忠’代表岳飛對於自身行為的期許,‘精忠’取代‘盡忠’,說明以帝王言行為代表的官方評價、社會評價以強大的力量、絕對的權威壓倒個人的自我評價,最終在歷史進程中佔據主導地位。”

“岳母刺字”的故事,至清代才有|读史

從傳播角度來看,岳母刺字的故事深入人心,說明大多數人熟知的那個岳飛根本不是以歷史形象出現,而是以文學或民間形象被口口相傳。當然,岳母刺字的故事產生了廣泛的積極影響了,很多後來人受此激勵,不惜捨身報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