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中国在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之后,经济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新疆卖火柴的小女孩儿

晚清的中国在世界上大约处于二等国家的身份。


在1850年-1900年,也就是19世纪后50年,全世界的地图大约是这样的:

列强瓜分世界的全图。红色部分全部是英国领土(含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亚、非洲等);深蓝色是法国,主要殖民地在非洲;墨绿色的俄罗斯占领了整个北亚和中亚;后起之秀德国在非洲只有寥寥几块殖民地、日本只占领了朝鲜和台湾、美国只有菲律宾这一块殖民地。所以日本、德国、美国这些新兴强国很不服气,这就是一战起源。


第一等国家是当时世界强国,被称为列强。总共有八个,也就是1900年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他们其中也分等级,大英帝国和法国是第一等的世界超级强国,地位类似于冷战时期的美国和苏联;第二等的是新兴强国德国、日本和美国,第三等的是老牌帝国沙俄、奥匈帝国,以及存在感不强的意大利。

这是1860年-1900年的世界主要国家工业产值,别国家的数据找不到了。从上面可以明显的看出,英法曾经是世界首强,此后美国和德国迅速追了上来。


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其实也就是在这八个第一等的强国之间爆发的。


新兴强国德国要击败英法以抢夺殖民地,英法与俄国结盟,美国和日本在一边看热闹,最后被英法拉了过去。奥匈帝国和德国结盟,意大利先是和德国结盟,后来又加入了英法一边。这就是一战的“协约国”和“同盟国”联盟。

协约国和同盟国示意图。一战的六个发起国,加上不在欧洲的美国和日本,就是当时世界上第一等的强国。



第二等的国家,主要是欧亚大陆的独立或半独立的中小国家,欧洲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典;亚洲大陆有土耳其、中国、泰国(加上作为列强的日本,就是亚洲当时仅有的四个独立国家),这些国家在列强的夹缝中生存。



第三等的就是殖民地国家,比如印度、拉美、非洲大多数国家。


所以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属于二等国家,比不上八个列强,但是和二等国家国际地位基本持平,比丧失独立地位的三等殖民地强


象眼观天下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西方列强在当时中国获得了很多特权,其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的商品对当时中国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的商品产生了巨大的竞争力,从而加速了当时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西方列强机制棉纺织商品在当时中国的倾销,导致当时中国城乡家庭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落。同时,西方列强加强对当时中国原材料的掠夺,使当时中国农村商品生产迅速发展。

清末洋务派陆续创办了一些资本主义工矿业和交通运输业,吸收了一些地主、商人的资金,对建立近代工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抵制西方列强的压迫有积极作用。但是,这些企业核心技术甚至行政管理都掌握在外国人手里。甲午战争后,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加大了对当时中国的资本和商品输出,扩大了当时中国的商品和劳动力市场。当时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促使了人们的觉醒。为了实现实业救国理想,当时中国出现了兴办民族工业的浪潮,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有一种说法,认为直到1890年被美国超越之前,当时中国的GDP都是世界第一。但当时没有现在这么完整的国民经济统计体系,GDP统计数据只能是后来的专家学者根据当时保留下来的史料研究估算而来。但因为历史上中国国土面积很大、人口数量很多,中华民族又是很勤劳的民族,1000多年来经济总量一直保持世界第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种说法还是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可见中国的经济总量即使在遭到列强侵略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之后都不落后于世界。但当时的人均GDP数量很小,经济结构也很不合理,农业占比重过大,工业占比重很小,科技、军事实力都很差,即使GDP经济总量很大,也没有什么国际地位,只能算是一个弱国。


科坛春秋精选

清末中国贫穷落后,被帝国主义国家打得落花流水。中华民族从世界最悠久先进的文明变成了东亚病夫,国家风雨飘摇,人民愚昧麻木。那么是不是中国的经济就和国家一样落后于列强呢?实际情况让人大跌眼镜。



实际上中国直到1890年被美国超越,gdp之前都是世界第一。1870年,中国gdp世界占比17.3%,美国9%,1900年美国15.8%,中国11%,1913年清朝政府已经穷途末路,国家经历八国联军侵略,庚子赔款,日俄战争,中国经济gdp依然世界第二。1950年中国经济还处于世界第五,落后于美苏英德。1970年中国第八,1980中国第七。这是中国一百年来的gdp世界排名。可见中国的经济总量从来都是庞然大物,从来都不落后于世界。

那么中国为什么会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呢?原因在于我国的经济结构极其落后,人均收入极其落后,经济成分主要是农商经济,手工业经济。我国经济质量大大落后于世界工业强国。比如中国造十把冷兵器,美国造一把步枪,谁是会更强大显而易见。

一部分人以晚清中国gdp世界第一沾沾自喜,完全是知识缺乏的一种表现。gdp并不代表强大。紧记落后就要挨打,永远不让我们的后代经历我们祖先的灾难,永远不忘记振兴中华的革命志士。


沧海历史春秋

清末的中国,是一个不健全的国家,没有国威,也没国志,更谈不上处于国际经济地位了。清未的中国历史,是一段屈辱史,更是一段霉烂史。作为中国人应该记住那段历史,以史自勉,奋发图强,创造一个天下最最富强的国家。


呯呯波

公元1902年的清朝,在资本世界上的地位,

等价于世界封建时代公元1147年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时的欧洲在世界的地位。


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时,欧洲是落后于中国的,但是农业经济已经有起色,人口也增加了不少,特别是农奴制开始解体,商业城市开始复兴。

1902年的中国,刚刚签订辛丑条约,中国的私有制社会绑架在西方列强的私有制社会之上,私有制的落后性淋漓尽致的得到表现,私有制成为阻碍中国生产力发展的罪魁同祸首。这说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前,中国就已经以反对人类私有制为核心任务了。

公元1147年的欧洲,和当时的中国经济差距是非常大了,中国南方宋朝的资本主义萌芽也已经诞生,政府的税收也主要来自工商业。封建经济也有解体的趋势。但是,中国作为最先进的地区,最成熟的地区,就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留下了一定的空间。而西方的封建主义体制,不健全,早早就显示了封建主义的过时性,欧洲客观上要求过渡到资本主义时代,而且显得迫不及待。

中国清朝和帝国主义结合后,也早早显示出私有制的落后性,迫切需要推翻私有制,向人类的新时代过渡,西方,资本体制成熟,还容忍的了私有制再发展一定的幅度,就没有推翻私有制。

这个意义上说,清朝末年,中国经济根本制度的发展趋势走在了人类的最前列。私有制已经出现巨大的危机,这样的土壤之上,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尽管先行几年,也在中国无法扎根,一经西方送来科学社会主义,立刻在中国形成,国共合作的第一次革命,真正全民参与的,后又有红色根据地的星星之火,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根据地,进而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一切都现实了公元1902年时,中国私有制经济开始腐朽解体的世界领先性。

这就是清朝末年,中国经济的本质和世界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