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新出的casio的新款手表PRW-6600Y有夜光功能,这种会有辐射吗?

心心不夜天

对现代人来说,夜光手表并不稀奇。但有些人也会担心夜光表有没有辐射,会不会对人体有害?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是要先了解到夜光表的原理和所使用的夜光材料是什么。我们来看一下。

夜光手表是因为有夜光材料和激活剂所以才会发光,而腕表上的夜光材料则随着时间而发生了不少变化。最早期的怀表很少有夜光的配置,这也是有人认为最初的问表是为了漆黑的夜里也能知道时间的原因之一。而夜光的真正流行和军队战争分不开关系,这是因为夜光对军人的必要性。如果没有夜光,不仅夜晚和黑暗中看时间非常困难,而且也不利于潜伏,因为其他光线(灯光、手电等)很容易暴露位置。

最早的夜光表是镭夜光,大约是在1910年附近,这时距离居里夫妇发现镭已经有20年了。镭(Radium)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可以放射出α和γ两种射线,通过某种合成后可以产生一定亮度的自发光,比较适合做成近距离观察的夜光材料。于是,由硫化锌、溴化镭及新钍制成的荧光涂层和胶水混合在一起,涂抹在军用的仪器和手表上,夜光表就诞生了。这一时期的夜光表对人体是有害的,因为镭是标准的辐射物和剧毒物,即使用量极少,又加上玻璃表盖的防护,也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但不可否认的是,那个时期镭夜光的影响很广,例如沛纳海就以当年他们使用的Radiomir命名了第一个系列。

五十年代后,全球化学及工业研究机构逐渐限制镭运用到普通领域。但随着夜光腕表的流行,腕表界开始采用氚(Trituin)——三重氢作为夜光材料。氚为氢之同位素,和镭一样,都属于辐射性的材料,但其辐射性比镭要小很多,也安全很多。镭和氚这两种材料都属于自发光型夜光材料,不需要从外部吸收能量,就可持续发光。氚制作的夜光的有效寿命大约是十多年的样子,过了这个时间就会发黄老化。我们经常看到古董表上夜光会发黄,就是如此。这一时期的夜光表一般来说对人体危害很小,这是因为氚衰变中只会释放出高速移动的电子,不会穿透人体,只有大量接触并吸入氚(3H或T)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1980年代后基于联合国华盛顿环境保护公约要求:塑料表壳手表则不适合涂抹氚涂料。各大品牌也逐渐减少了氚的使用。但夜光表的流行趋势是不变的,这时风靡军表界的微型氚气管出现了。微型氚气管,真正的名字叫做“Tritium Gas Vial”,1989年开始被美军军表采用为标准规格,1991年,氚气管军表正式装配美军并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被大量采用。现在依然很流行,典型的代表就是波尔的“汽灯”。它的原理是将纯净的氚气体以十分安全稳定的形式,密封在内壁涂有冷光物质的微型矿物玻璃灯管内,当氚发射的电子激中灯管内壁的冷光物质时,灯管就会发出比传统涂层式夜光亮100倍的光来。夜光手表虽然有一定的辐射,氚元素是一种放射性元素,但没有哪个制表商敢让他们的表产生的辐射大到足以伤害人体。夜光手表的辐射是微不足道的.戴十年的夜光手表所受的辐射还不如接受一次X光检查的多,所以没有危害。

但是,不管氚和微型氚气管再没有危害,也不能否认它是有辐射的。自90年代后,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出现了无辐射的Luminova夜光。它是一种新型长余辉储光型稀土基碱土铝酸盐荧光材料,非常环保,最早是80年代开始由日本的根本特殊化学集团研制的。它不同于传统的夜光材料,完全不含任何有害元素,化学性质更稳定、亮度高、余辉时间长。更理想的是,Luminova可以加入各种颜色作为搭配,譬如粉色,蓝色,黄色,红色等等,制造出色彩缤纷的夜光效果,更加丰富了腕表设计。

另一种进化后的产品被称为Super-LumiNova。这种材料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它的主要成分是铝酸锶盐,加上稀土族的镝之后,只要在光线下照射数分钟,就能持续发光数小时。沛纳海根据Super-LumiNova制作出了独特的“三明治夹层式”表盘夜光,用以显示指针和数字刻度。很多潜水表也使用这种夜光,例如劳力士水鬼,欧米茄海马等。

由上可以看出,除了镭夜光是有害的,其他夜光对人体是无害的,或者说危害可以忽略不计。而镭夜光手表现在你已经看不到了,所以如果购买夜光表,佩戴夜光表,完全可以放心。


腕表时代

PRW-6600Y隶属于以研发专业户外装备而受到户外爱好者欢迎的CASIO登山表品牌PRO TREK,这一系列所配备的功能都是基于严苛环境下实际运用需求而研发的。

我不太清楚你所说的“夜光”两个字具体指什么,所以分两种情况来说。

一种是全自动背光功能,也就是说,佩戴者只需将手表面向自己倾斜,在光线不足的环境里,就可以通过倾斜感应器的作用打开背光,在光线明亮的环境中会自动关闭背光来保持电池能量。这里采用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LED。



另一种是,这一系列腕表的指针采用荧光压印和磷光涂层的双重荧光处理工艺,进一步在黑暗的环境中为佩戴者带来便利,尤其是在探险等户外运动中。高级制表所采用的荧光材质是不断革新,目前普遍采用superluminova。



这种材料主要成分是铝酸锶盐,加上稀土族的镝之后,只要在光线下照射数分钟,就能持续发光数小时,属于无放射性的荧光材质。



研究员路易斯

早期的手表上夜光材质是使用放射性发光材质radium 镭。镭是一种纯白色的碱土金属,接触空气后会被氧化变为黑色。镭的所有化合物都具有放射性,性质并不稳定。后来,沛纳海也采用了另一种夜光材质Luminor,使用另一种放射性材料氚作为发光材质。

镭和氚这两种材料都属于自发光型夜光材料。

在夜光技术发展成熟的现代,如何更好地呈现这种技术成为各家品牌关注的焦点。像朗格的夜光设计,氧化钛和银涂层材料的选择和厚度设计是透过的紫外光颇长在250-430纳米之间,可以最大限度激发磷荧光粉发光。

这些元素多不会造成辐射的伤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