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南航,哈工大,西工大的航天航空專業沒有進一流學科,而北大復旦的卻進了?

前進66666

真的感覺網上的陰謀論太多了,就拿我比較熟悉的哈工大來說:哈工大的航天確實是頂尖專業沒話說。不過我們國家的國防方面一直都比較低調。這個排名說白了就是教育部用來對外交流的給外人看的。政策資金支持都不會因此受到什麼影響的。 從我們本科生講,我們學校每年為我們提供的用於自主創新的資金都很多,基本上能做到只要你想認真做學校都給你拿錢。 哈工大本身有工信部、國防科工委、黑龍江省委支持,這些什麼雙一流啊、學科啊我們本身哈工大的學生都沒有把他當成是一個多麼多麼嚴重的事。難道說航天沒選上雙一流,我們航院的學生就都不學航天了?就都換學校了?還是科創不做了,衛星不發了?都不會的。

再說國防的學校,不可能把自己所有成果都發文章公諸於眾的吧,自然分數相應的低了……真沒必要想的多麼陰謀多麼潛規則。哈工大這種學校是培養工程師的,不是為了培養靠金字招牌吃飯的學生的。這個多半就是給國外看的。

至於地域什麼的原因肯定是有,不過學校的底蘊不會輕易改變的。


棋佈天下

在高校圈,“國防七子”曾名震一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航空)、北京理工大學(兵器、航天)、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航空)、西北工業大學(航空、航天、航海、兵器)、哈爾濱工程大學(航海、核能、航天、航空、兵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航空、民航)、南京理工大學(兵器)。南航、哈工大、西北工大就位列其中,而且以其航空航天類專業傲視群雄。此次“一流學科”建設名單之後,卻在航空航天專業上均敗北,的確讓人猝不及防。

航天航空專業其實是一個大類專業,其下包括多個二級學科,比如飛行器動力工程、航空管制與領航工程、機械工程(航空發動製造工藝)、工科試驗班類(機械、航空與動力)、航空航天工程等。根據教育部在2016年對全國各大高校學科實力的評估來看,論專業實力的話,北航、西北工大、哈工大、南航毋容置疑。

儘管如此,進入“一流學科”建設的哈工大的力學、機械工程專業、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力學專業、西北工業大學的機械工程專業,都與航空航天密不可分。

比如南航的力學,創建於60年代,歷經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形成了以力學和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兩個一級國家重點學科為支撐,特色鮮明的一級學科主幹重點專業。本專業面向航空、航天、國防科技、高新技術等領域,在國家戰略發展規劃中佔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比如西北工業大學,其航空宇航製造工程與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同隸屬於機電學院,彼此間相互支持。

比如哈爾濱工業大學,其力學在航天學院,分有工程力學和複合材料與工程兩個方向,是航天工業不可缺少的專業。

儘管航空航天沒有入選一流學科建設,但是與之密切相關,甚至是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的相關專業入選“一流學科”建設,也算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彌補。

但是,這仍掩蓋不了,這幾所院校王牌專業落選的事實。其實這幾所院校的落選,與“一流學科”的遴選標準有著直接關係。

一流學科評選與2012年高校學科評估結果關係很大。

2012年評估時,就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專業而言,有11所院校參加評估,最終,北航奪得頭盔,西北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分列第3、4、5名。

從最終的結果看,憑藉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專業入選“一流學科”建設的院校,只有兩所,即2012年學科評估的前兩名:北航和國防科技大學。由此可見,哈工大、西北工大、南航的落選顯得很正常了。

那麼,北大和復旦入選,怎麼回事?


高考專家梁挺福

南航、哈工大、西工大的航天航空專業的實力毋庸置疑,卻沒有進入一流學科的建設名單,確實令人折舌。但是哈工大的力學、西工大的機械工程專業進入了一流學科建設,這些其實是包含在航空航天專業在內的二級學科。

南航、哈工大、西工大的航天航空專業的落選,最大的相關因素是高校學科評估的水平得分。在評估時,北航獲得第一名,而南航、哈工大、西工大的名次排在後位。但是北大和復旦的學科評估並不在其中,這是怎麼回事?北大和復旦入選的專業全稱是機械及航空航天和製造工程專業,這個專業是多個學科組成,所取得的成果也有助於提高入選的名次。

另外,北大與復旦也符合進入esi全球1‰的學科的評選條件,及在QS學科排名在全球前50名。esi是注重客觀,但qs主觀印象分不可小覷。再加上我國學科的分類差異因素,被落選也是符合邏輯的。

按照雙一流學科評選的標準,南航、哈工大、西工大的落選是合理的,傳統工科類的學院沒有被評選上,並不能否認這三所院線的航天航空專業在高校圈內的較強實力。北大和復旦的傳統文科專業地位不可超越,此次的航空與航天專業入選一流學科建設,有助於北大與復旦的工科發展。


決勝網

最合理的解釋是,評估組讓學校申報一流學科時,基本要求是需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 2012年學科評估成績名列前茅的學科;

2. esi進入全球1‰的學科;

3. QS學科排名在全球前50名。

由於北大、復旦在QS的機械與航空航天製造技術學科中,被QS機構評價為全球前50名(估計是評價者被學校整體聲譽所影響,另外,英國人也不會知道咱國防院校在這方面的成果啦),所以按第三個條件,便進去了。上交的土木也是類似情況。

關於大連理工的“工程”,其實是esi的工程學,大連理工在該學科的esi排名進了全球1‰,所以就進一流了。

同理,華南理工的農學也是esi的1‰學科,所以也進一流了。

另外,材料、化學之所進入的高校數量很多,也與esi的1‰學科有關。

如果以上推斷還算符合邏輯,不得不說這次一流學科的遴選,由於引入了qs和esi榜單,而出現了原理性bug。

因為qs和esi的學科分類與我國的學科分類差異很大。esi雖然比較客觀,但也只能反映學術論文指標。而在qs的學科評價體系中,主觀問卷調查,即印象分,就佔了40%,可想而知其結果如何了。


江河2016

論文數。這三所大學,加上北航,都是我國航空業的翹楚,大量的技術和成果都在需要保密的行業中應用,但由於國防和保密的需要,成果和論文不適宜發表,這就在現行的評比中尷尬了,這樣的學校在本次評比中還有別的專業出現這樣的情況。雙一流初衷是好的,但出現傳統工科不如傳統文科(工科專業)的現象,就有點笑話了。再有,東北大學的信息工程曾連續三年超過清華,而這次連一流學科都不是,未免說不過去。燕山大學的機械和材料專業,一向在國內領先,這次全軍覆沒,不能說不是遺憾。


朱萬有

復旦的航空航天的針灸專業還是很牛逼的,雖然沒有公開文獻表明其在航空航天領域得到推廣應用,想想也許是因為涉密的原因吧,要不然他們針灸教授也不會當上校長助理。針灸教授在推廣中醫,推廣中醫文化上可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要不然那麼嚴重的學術造假行為居然沒有受到任何處罰。


終南山蓬戶士

此次“雙一流”建設仍然帶有國家意志在內,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的高校院系調整,確定北大復旦在文理科地位,清華的工科地位,九十年代的211、985工程建設,確定了國家層面優先發展北大、清華,重點發展復旦、交大(上海、西安)、浙大、南大、中科大、哈工大,即所謂2+7,本次看來是國家要重點扶持北大、復旦(文理偏重)的工科發展。當然並不是哈工大、西工大、南航不重要,國家還是重視的。


5201314RONG

就不應該有一本 二本 一流二流之分

百年大計 教育為本

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弊端也逐漸顯現

各個大學教授要充分流動起來

支持的頂起來




談經說道

很好解釋,既然教育部評定北大復旦的航空航天為雙一流,那麼就是國內最好的,頂級的,同時也為國家航空航天作出巨大貢獻。上訴三所學校沒有評上,說明還離雙一流要求有很大距離,還得加倍努力,也就是說還不夠條件。


漁夫43455538

因為,南航、哈工大、西工大的航天航空專業已經是中國大學中最頂級的了,遠超一流一流,別的大學只能爭取進到第二梯隊(雙一流)這個層次啊!所以,這跟正常啊!雙一級,隱晦的它的意思就是1+1流=2流!其它不入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