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祖坟祸根——龙力不足,有案无朝

铁山秀幢,玉几临轩。穴结玉几中足的洪秀全祖坟,王气荡漾,却为何先盛后衰,反吉为凶?

从风水上看,《玉髓真经》所举崔氏祖,几面弧形向前,几足扎实牢靠,稳定性好,其贵无艾。芙蓉嶂弧形向后,忤祖反背而自伤,劳力劳心;三足于前,左右二足为龙虎,中足长出为穴,形态参差,稳定性受损,这些,无疑给龙脉结作带来一定影响,导致玉几支撑时间有限,临轩势难持久。

洪秀全祖坟祸根——龙力不足,有案无朝

芙蓉嶂卫星摄像图

那么,芙蓉嶂为什么会在节骨眼上,转面北向呢?

置身芙蓉嶂,可以纵览到花都乃至广州全貌。自王子山、牙英山南下的龙脉,在芙蓉嶂几面上,一定是看到了什么,或感觉到了不妥,才心生怯意,在盛况空前的南下大局面前,不敢直面相对。唯一的解释是,龙力有限,有自知之明,赶紧拉开架势,就地尽结。

芙蓉嶂洪㳂三墓前,可分三堂。狮、象、鳌鱼北,为一堂(内堂);花都区域为中心,为二堂;花都以南至珠江,为三堂。遗憾的是,于此三堂而言,洪㳂三墓可以牢牢把握的仅是第一堂,莫说上千平方公里的第三堂无福消受,就连逊于一堂的第二堂也不一定掌控得了。

洪秀全祖坟祸根——龙力不足,有案无朝

武夷山之九连山脉,从东北往西南,自从化东北部的天堂顶(1228米)入境,经大尖山、银龙顶、帽峰山,大尽广州城,白云山是这支山脉的末梢。作为造就广州千年商都和多朝王城的龙脉,东北来脉格外厚重。受此影响,广州北部龙脉,南限于花都境,东及南止于流溪河,西南止于白坭河,对东北来脉尽结广州城起辅助作用。形胜佳绝的广州城,西北有石门之险,东有瘦狗岭之峻,越秀北峙,珠江南环,花北龙脉还不具备独自营造、拥有这一名城的力量基础。而从风水的阴阳学说上讲,作为阴宅之地的芙蓉嶂,也无须拥有广州阳宅的力量。

心有余而力不足。面对王城、商都广州,芙蓉嶂几面向北,采取回避做法,既是无奈之举,也是明智选择。

洪㳂三墓其贵是否久远,芙蓉嶂是决定因素之一。几面弧形影响大小,还必须结合明堂、砂水情况综合判定。

除芙蓉嶂外,洪㳂三墓重要而简明的风水因素,在于前砂。前砂不俗,所见吉贵,数平方公里的内明堂,鳌鱼把水口,左右达一里许,水口失之于宽,关拦不足,但总体上属大醇而小疵。

洪秀全祖坟祸根——龙力不足,有案无朝

洪㳂三墓前狮(左)、象(右)、鳌鱼(中)

无门户之开阔壮观,不显地之堂皇气派;但门户之宽敞,又使自身潜藏危险。芙蓉嶂下连抛三星,玉几石煞已然退卸干净,洪㳂三墓直趋水边,脉尽而结。身处土地坛,仍感觉孤露受风,南部垣局漏泄,一望无际。风水的两面性,在这里刻画构建,凸显无遗。

与父母山实具的王者气魄配伍,洪㳂三墓内堂纵深不够,面积偏小,这会束缚所主之人眼光,最终限制大贵之地的作为。

内堂狭小,常为穴地促结所必须。如果他山及时出现在前方,贵峰环侍朝拱,洪㳂三墓的内堂就不小了。可是,洪㳂三墓前方,不算狮子东连的狮儿,仅一列三山,再无他山踪影。正前方的鳌鱼,无论是距离,还是高低、大小,都只为案山,狮、象只是门户。也就是说,洪㳂三墓没有朝山。

有案无朝,富贵程度就得区别审视。洪㳂三墓大贵无疑,该考虑的是与此相关的时间、性质及其结果。

案山一重,景色虽美,但一晃而过,昙花一现。如果说,案山之后,有第二堂回补亦可。但花都二堂稍作回环,即受广州大局牵动,砂水大部倾尽南下,无暇北顾。前堂给予的第二次回环机会,稍纵即逝,此后再无回头。

(待续,本文选自桐源居士著作《千年堪舆——二龙争珠》第四章“刀劈芙蓉”一节。)

风水知识库

什么是朝案二山?

《地理人子须知》曰:“朝、案二山,皆穴前之山。盖其近而小者称案,远而高者称朝。谓之案者,如贵人据案处分政令之义;谓之朝者,即宾主相对抗礼之义。故案山近小而朝山高远也。”

如图示:

洪秀全祖坟祸根——龙力不足,有案无朝

你可能不懂风水,但不会拒绝风水……

学习传统文化,从你我做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