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广场舞最早是怎么火起来的?

包蕊杰

我认为中国的广场舞是一个渐渐变化的过程,最早并不是现在的样子,我来说说我们当地的情况吧。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时候,我所在的东北城市里出现了一道风景,夏天傍晚的时候,在街头巷尾的空地上,有一些老年人,打扮得花枝招展,敲着锣,打着鼓,热热闹闹的围成一圈:扭大秧歌。他们化了浓妆,穿的像戏服一样,吸引来很多人围观,观众发出各种议论,围观的人越多,那些人舞的就越欢。

后来,扭秧歌的团队多了,人们看热闹的新鲜劲过去了,观众就少了,这帮老年人就想着办法变花样。先是向传统戏剧靠拢,穿戴上各种古装的衣服和行头,像唱戏一样,有人扮成小丑,还有的人踩上高跷。其中的女性大多手持两把大扇子,舞来舞去,挺好看的。尽管他们百般变化,可还是吸引不了观众,中、青年人嫌他们低俗,小孩子看一阵热闹就够了,这种源自广大农村的大秧歌在城里慢慢失去了人气。

不过,仍有一些人在坚持,并且向着西方国家的舞蹈形式转变,那就是跳交谊舞,男女结伴跳,穿着也时髦,这样一来又火了,录音机一响,一对对男女旋转起来,团队成员也由老年人变成以中老年人为主。

不过这种舞蹈流行的时间也不久,人们发现交谊舞难以大众化,需要异性舞伴的配合,等于多了限制。而且,交谊舞更适合在舞厅里跳,于是,在广场上跳这种舞的人也少了。

傍晚,在城市的小广场上,百姓已经习惯热闹了,大家的审美品味也提高了,更多的人开始参加以运动、减肥、健身为目的进行运动,有人组织在一起做操,放音乐,后来加入了舞蹈的动作,他们越跳越美,这些人不化浓妆,不穿奇装异服,穿的是运动装或休闲装,举止文明,身体不接触,这种广场舞是文明的健身运动,很快被大众接受,参与者十分广泛。

不要说到广场舞就认为是大爷大妈的事儿,你到一些城市中心的广场去看看就知道了,男女老少都有,他们讲文明、不扰民,是健康、蓬勃,热爱生活的一群人。


乐说古诗

先亮答案:2008年左右,民众需要,政策推广,一下子火起来了!

看似轻松的问题,需要严肃起来,才能回答透彻!

一、广场舞的历史:

1.广场舞上溯的历史:

类似于广场舞这种群体性、自发性参与的大型舞蹈,在中国历史上是有记载先例的!目前已知最早的关于古代类似广场舞这种活动的记载,出自《管子*轻重己》:“以春日至始,数九十二日,谓之夏至,而麦熟,天子祀于太宗,其盛以麦~~~~~~吹埙*风,凿动金石之音,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循于百姓,号曰祭月,牺牲以彘。”

2.广场舞的新生:

在历史传承中并没有记载,那时人们跳的广场舞是个什么样子,但是广场舞或者类似于广场舞这种性质的舞蹈,是一直存在的,不是凭空冒出来的!现在我们熟知的广场舞,是后期改良的,融入进两方面的元素。第一个是自身的,曾经盛行一时地忠字舞,那个时代的特色之一,正是曾经那群跳忠字舞的人们,现在又跳起了广场舞。第二个是海外的,伴随改革开始,诸如交际舞这种西洋舞种进来后,曾经也火爆一时,十块钱三曲就这么诞生的!

3.广场舞正式定型:

广场舞正式定型,现在可以查询到的资料,是2006年左右,为了2008年召开奥运会,以及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文化帮扶力度(上网查这段话,就知道是什么文件了!),责成当时的国家体育总局,负责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原本只是地区性、区域性的广场舞,被招安了!

4.广场舞火红的盛夏:

广场舞最火的时候,就是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钦点“佳木斯快乐舞步健身操”作为全国先进经验与典型予以推广!这款结合了舞蹈、体育、有氧运动,配以流行音乐,上手极易的健身操一经推广,便火便全国!

火的原因,一方面是确实有这个庞大的需求群体,看看现在就知道了,需要广场舞的群体有多少!另一方面是当时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迎接奥运会。政策上是大加支持的!双管齐下,一下子就把这个广场舞带火了!

二、广场舞的原罪:

一提起广场舞,似乎每个人都能说两句,又仿佛每个人都没有说到点子上,为什么?因为广场舞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

1.偏差的定位;

广场舞最开始的定位受众,是农村地区,欠发达地区,是为了让这些地区的人们,在生活、工作之余,有一种可以健身、娱乐、享受快乐的健身运动。(不信的,自行查阅当年全民健身运动文件,初衷就是这个目的!)为什么后期偏离了这个设计初衷,因为贫困地区不具备推广条件!农村地区推广不了,一方面是推广成本高,一方面是原本的乡村娱乐舞剧生命力顽强(秧歌、二人转、社戏这些都是乡村舞剧)。结果反而是城市内,大量受众被吸引,参与到了这项活动中来!

2.不合理的城市规划:

按说一项活动,最怕缺少参与人数,事实确实是这样!但是还有一种更可怕的,那就是参与人数太多了!多到什么程度,朝阳初现,云重影集。晚霞余晖,摩肩擦踵。百花唱霸需尽欢,满城尽是凤凰歌!(凤凰传奇最应该感谢的就是广场舞!)

人数一多,我们原本以为现代化的都市,就出现问题了!公共面积太小,或者几乎没有!为什么要强调我们原本以为的城市现代化,因为这个词(城市现代化)本身就是个舶来品,我们自己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没发现问题前,我们也不知道现代化是什么样子的!(很多事实证明,照搬欧美那一套是错误的!东西必须结合实际,重新梳理才能适合国情,适合中华文明!)

公共面积小,广场少或者几乎没有,那么这些热情的爱好者,就只能挤占私人空间,挤占其它公共面积了!打扰他人,成为了必然。

为什么近几年广场舞的矛盾少了,因为重视这个广场建设,重视城市公有面积了,地方多了,矛盾自然少了!

3.中国家庭式养老的困境:

广场舞的参与者,大多是儿女已经成家,孙儿正在成长的路上,老伴不用自己照料的群体。年轻时,这些人为了工作、家庭,操劳一辈子,退休了,到年龄了,又要哺育孙儿辈,他们也需要一种娱乐方式,放松,也需要一种交流的方式,与社会进行交流(人类是社会型的智能生物,长久脱离社会的独立生活是违背人类天性的!)这个现状就是中国家庭式养老的现状,是社会问题,既不是个人能够解决好的,也不是顶层设计能够解决的!

说白了,社会问题是每个人的责任,不是单方面的!顶层设计解决的是硬件问题,提供更多的场地,规范的制度管理。至于什么人群参与,什么时候参与,这个不是制度能够解决的!是每个人都需要出一份力。一味的强调广场舞扰民,与一味地强调需要交流、运动,都是片面的!

每个家庭都能多关心关心父母的身心健康、多照顾照顾父母的精神需求,让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广场舞诸多的弊病能减轻不少!

(更多精彩回答,敬请关注:豆浆的奶爸守则,不一样的奶爸,不一样的豆浆!!!)


豆浆的奶爸守则

先分析一下这些大爷大妈爱好者的共性:

一、城市市民。

农村的大爷大妈白天有活干,晚上再跳舞,累。

二、有社会保障。

不管离休或退休,都有一份说得过去的离退休金,白天不干活,有足够生活保障。

三、集体意识强。

当年就习惯于跳忠字舞的人群,后来有很大的可能成长为广场舞的主力军,从队伍中找到集体回忆。

四、有锻炼身体的需求,缺乏锻炼身体的多种认识和手段。

直说了吧,他们没有多余的钱贡献给健身房,也不会习惯健身房的氛围。每天充分利用公共健身场所的健身器材和有更丰富健身手段的老年群体,真正爱好音乐或舞蹈的专业级老人,往往不是爱好广场舞的群体。

五、年纪大,耳朵背。

从广场舞震耳欲聋的背景音乐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六、家庭责任感不强,少有隔代孙辈的照顾责任。

这倒不是数落他们的不是,事实上他们选择的这种方式确实比那些照顾孙辈的老人要轻松的多,无论是对身心也都有益处,这只是很多人愿意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没有必要判断道德水平的高低。

七、与老伴缺少关爱,彼此经常没话可说。

为子女忍了一辈子,老来看开了些,与其和志向爱好不同的老伴闷在家里不说话,不如找到组织,和一群类似自己的人建立沟通;往往也缺少子女同住的陪伴,这也是一个正常的情感寄托或宣泄渠道。

综合上述原因,我们很容易就会理解,为什么在二十年前,当无需器材、无需专业功底又带有魔性音乐背景的广场舞一出现为什么就能攻城略地,沦陷大部分中国城市的大小广场的原因了。

老年人需要关爱。
老年人需要自爱。

以上两点,是我对广场舞老年群体和身为子女的我们的忠告。


历来现实

广场舞的形成肯定是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的背景。


我们父母辈经历过文革、大跃进等一系列动乱,享受过集体的温暖也经历过集体的创伤,一生为了孩子,生活十分单一。年老了,有点闲但又闲不住~那怎么办呢,广场舞就是他们打发时间、发挥个人价值的平台。


爱拼才有滋有味,有的云淡风,有的争当领舞……每个人都能找到组织,在组织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意义,这点非常重要!而且借由互联网的传播,各种广场舞表演赛的深度延展和传播,广场舞绝对是个时尚潮流,广场舞“大妈”人群更加年轻化、时尚化,已然走在了时代的前段,当然越来越热!


他们一直跳阿跳阿于是在十多年前在家门前的广场为锻炼身体设计出适合年龄与锻炼身体的舞蹈,以点带面广场舞活动就此红红火火地铺开了,现在的广场舞都跳到国外去了。

现在的广场舞一般有专人负责组织的,一台大功率音乐播放器就可以进行了,有的是免费可加入,有的每月要付一百块左右给组织者或领舞者,有统一的服装、道具如扇子、彩带等,广场舞比打麻将、喝酒健康多了👍。



英雄木棉树

这其实和中国的繁荣发展有关。

当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就会有一些吃饱了没事干的感觉。

所以得找点事情吧,于是那些大爷大妈就开始组织起来跳舞。

综合分析,这些人有一些共同特征:

1,孤独与寂寞:长期缺乏家庭生活,非常有社交需求,每天和大家跳舞也是一种社交方式;

2,年老体衰:有的人年纪大了发胖,或有慢性病不乐意吃药;

3,闲得无事做:刚开始因为无聊去尝试,结果,有的人运动成瘾了,控制不住想跳舞,平时和同伴一起跳,刮风下雨大家都不出门就自己在家跳,不跳舞就难受。


广场舞是一种新兴的文化,从整体来看,它的出现是好的,虽然会存在很多扰民之类的问题。

如果以后的广场舞更加注重 一下对周边人影响的话,那么,我相信,它还会一直火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