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這個名詞出現的很早,奇書《周易》最早出現,“城復於隍城隍神”,
在這裡城隍的意思可以解釋為:"城"是指"城牆","隍"則是"城塹",指城外挖的很深用來護城的溝,有水的稱池,沒水的稱隍,通常叫護城河,連在一起意思就是防守城牆的護城河。
城隍是神話中守衛城池的保護神。中國古代的城市,一般用土來築城牆,城牆的四周都挖有護城的塹壕,
有水的稱池,沒水的稱隍。所以這種護城的壕溝就叫"隍"。
最早見於記載的為三國吳赤烏二年(239年)建的蕪湖城隍廟。
祭祀城隍神的例規則形成於南北朝,後逐漸興起,唐以來都縣大多有祭祀城隍之活動。
宋代以後,城隍開始人格化,多以去世的英雄或名臣奉為城隍神,並列入國家祀典。
自清代開始,人民一般把城隍歸為下列幾類:都城隍(掌管省),府城隍(掌管府),縣城隍(掌管縣),不過,現在沒有這麼明顯的區分了。
城隍神是城鎮的守護神,城隍廟是陰間的縣衙門,城隍爺就是陰間的縣令,從另外一個意思理解,一個縣城是由兩個縣官管共同轄的,陰陽各司其職。所以,城隍神是中國古代漢族宗教文化中最普遍崇奉的重要神之一,是護城保佑一方、主掌冥籍之神。
城隍廟裡的塑像與配神一般是:正殿祀奉城隍大神,兩旁分列十殿閻王、十八司等地獄塑像,有的還有財神、送子娘娘等殿堂。
後來漸由守護神演變成對應於人間政府所派遣的"陽官"的"陰官",專責這一地區的大小陰間事務。古代,只要有新官上任,都會到城隍廟進行吃齋留宿,上任當天,需要在城隍前完成祭禮儀式才能就任,意思是請求城隍爺一起協助自己,努力處理好地方政治事務。
現在城隍廟供奉的神都不一樣,各地城隍一般多由歷史上的忠良賢達來擔任,比如:
上海城隍廟供奉漢代博陸侯霍光大將軍。福建都城隍廟奉祀的是劉邦的御史大夫周苛,因忠貞不屈,痛斥項羽,而被處烹刑。寧波城隍廟供奉的是漢朝將軍忠烈侯紀信,曾參與鴻門宴,隨劉邦起兵抗秦。在滎陽城危時假裝劉邦的樣貌,向西楚詐降,被俘,最終被項羽用火刑處決。戰國時代的春申君黃歇,封他為大將軍及萬戶候,因連橫抗秦有功,即被奉祀為蘇州城隍。
也有一些是對當地民生做出很大貢獻的官員,如四川縉雲縣城隍就是縉雲縣首任知縣李陽冰,廣州城隍爺是五代十國時的南漢國皇帝劉龑,北京地區是明朝一代忠良楊繼盛,安徽青陽城隍廟是清官海瑞等等。
閱讀更多 大唐說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