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宁有什么好玩的?

在路上时光

作为地道的中宁人回答楼主的这个问题再合适不过了,中宁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管辖下的一个小县城,因枸杞而出名,素有“中宁枸杞甲天下”的美誉,每年8月8日会举办隆重的枸杞节很是热闹。楼主提出这个问题,想必对中宁有着独特的钟爱吧!
说到中宁的名胜古迹有几个地方还是值得一提的。

1.中宁石空大佛寺

大佛寺也叫石空寺石窟,每年农历4月8号有会,小时候经常去玩,人很多,会念上好几天经,很多信佛的大师傅都会在此聚集,谈经说法。

大佛寺在中宁县西北的双龙山上。为一石窟群。包括石空寺窟(也称万佛寺)、睡佛洞、百子观音洞和灵光洞四窟。1965年以前,石空寺窟尚能进入,现已全部被流沙所湮没。石窟开凿于砂砾岩的山中,洞口朝南,高约25米,进深7.24米,宽12.5米,俗称“九间无梁殿”。正壁上开凿三个佛龛,正中一龛为一铺五身群像,本尊是石胎泥塑的释迎坐像。两侧佛龛,虽也是一铺五身佛像,但可能为后期增塑。窟东西两壁前的台基上,各有泥塑三排,每排八九尊,也似后期所塑。正壁有表里两层壁画,表层壁画绘佛教故事,工笔细腻。窟顶绘西番莲图案。石空寺石窟的始凿时间有唐、西夏、元三种记载,但从窟的形制和塑像艺术风格看,以始凿于唐代的可能性最大。

2.中宁鸣沙塔

鸣沙塔位于中宁县鸣沙镇,因此地风吹过沙子会发出声音而得名鸣沙。

鸣沙塔,又叫 永寿塔,是一座八角多层、楼阁式空心砖塔,青砖挑檐,白灰抹壁,角挂风铃,宝瓶攒尖。塔基是正方形,边长14米。塔体距塔基5米,进塔的门高*对米、宽0·70米,塔壁厚3·05米。塔座为一低矮的砖砌八角须弥座。第一至第四层的塔檐下有仿子一层砖一砌,上为出一跳的砖砌假斗拱,为一斗三升、角 牙子相间的做法,共十层。第一、第二层券11西南,第三、第五层券门东西相通,第四、第六层券门南北相通,内有木梯登顶,可登高远眺。

呜沙塔的始建年代,据《嘉靖宁夏新志》记载:“安庆寺内浮屠”,相传建于谅祥时者。”李谅祥是西夏第二代皇帝,西塔,可能为西夏所建。不过,后来人们看到的鸣沙残塔,已非西夏之物。



3.中宁白马寺

白马寺很多地方都有,中宁白马寺位于中宁白马乡白马村,这儿的取名也是因为白马而得名。

4.中宁牛首山

我们都叫做“牛头山”,每年快五一的时候有庙会,山很高弯弯曲曲,爬过一回,山顶上有座寺叫“小西天”。没爬上去过,听别人说,里面的菩萨很灵,要心诚才能爬上去叩拜。

牛首山位于银吴平原和卫宁平原之间,中宁县城东部,离县城45公里。主脉南北走向,长约29公里,宽约9公里。有两座主峰,一曰武英,一曰文华。武英峰海拨1781.5米,文华峰海拨1677米,南北对峙,相距约500米,中间有一狭窄的山脊使它们牵手相连。因其有“双峰插云之势,望之如”牛首犄角“,故曰“牛首山”。有专家考证说:牛首山名称是由西夏牛首寺演化而来的。在清初还是个俗名,到乾隆年间才在县志列为山名。

牛首山是宁夏佛教圣地。早在西夏时期,牛首山佛教就占有重要地位。它与西面的贺兰山麓的元昊行宫(又称大佛寺),南面的鸣沙安庆寺遥相呼应,组成一个佛教区域,是西夏王朝重点经营的一个地区。根据文献记载:牛首山早期的佛教应当在西夏之前。中国的佛教是从西域传入的,首先从中国的西北逐渐向东南传播。而牛首山是古代的边防重地,曾是古丝绸之路和塞上通往河西走廊的要道,“世传为小西天”的牛首山佛教可能比四大名山还要早一些。

再者楼主可以去看看中宁枸杞博物馆和枸杞交易市场。

宁夏中宁枸杞博物馆于2011年7月建成,是中宁新区的地标性建筑,是国内首座以枸杞文化展示为主题的博物馆。枸杞博物馆高45.9米,为8层塔式建筑,由上至下分为枸杞历史介绍、枸杞文化展示、枸杞加工流程、枸杞产品会展和枸杞全国销售分部5个展示专区。除了展示枸杞的历史、文化、加工流程等,该博物馆还集中展示了“中国枸杞之乡”中宁县50年来的发展历程。一般在枸杞节才开放。


宁夏中宁枸杞市场是宁夏枸杞产区的主要集散市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县城,一年四季每天从早上的六七点种开始,来自各地的小商小贩和附近的杞农,就来到市场开始了出售枸杞,特别是在产新季节,交易场面非常壮观,成堆成堆的枸杞红成了一片,一些规模较大的专营们在此安营扎寨,边收购、边加工、边销售。

希望能对楼主了解中宁有所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