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和毛筆字分別是什麼呢?

夢旅仙人

毛筆字與書法之間的區別有哪些區別?

毛筆字和書法都離不開毛筆,從表面上看,都是用毛筆寫漢字,但是毛筆字與書法有著本質上的區別。書法離不開毛筆,但是寫毛筆字並不一定就是書法,更不能認定只要會用毛筆寫字的人都是書法家,那樣就大錯特錯。

簡單來說,毛筆字注重實用性,僅僅是書寫文字,把文字當做工具進行是交流思想。對書寫要求也簡單一些,只要求文字寫得正確規範,字跡端正清楚就可以了。

寫毛筆字時,按照規範要求一筆一畫地寫下去,不用思考什麼。這情形就像走路或開車,只要保持注意力走在規定的區域,比如,靠右行,不需要思考步伐走得好看不好看,走得瀟灑不瀟灑。它是一種慣性動作的N個重複。因此,用這種慣性寫出來的字就缺少變化,平淡無奇,卻以工整規範的實用性見長,人都能看明白。

而書法是一種藝術創造,確切地說,是帶有強烈主觀情緒的藝術創造。要求作者在創作時,必須先有感受、醞釀和構思後才可以起筆,必須要把個人強烈的內在情感凝注在書法作品中,讓讀者可以從書法線條中看到寫作者的情感波動和思想趣味,並且能感染讀者,讓讀者感受到藝術的無窮魅力。

書法藝術的代表無疑是號稱天下第二行書的顏真卿的《祭侄稿》,全篇用筆情如潮湧,一氣呵成,氣勢磅礴,縱筆豪放,顏真卿在書寫中常常忘記蘸墨,寫到枯筆,卻起到了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讓整體更顯得蒼勁流暢,我們完全可以從書法字跡中看到,顏真卿在痛失侄兒顏季明後那種悲痛、壓抑、苦悶的精神狀態。

書法一詞體現在“法”這個字上,就是說,在書寫中一定要遵循法則、法度,不能隨心所欲地胡寫亂畫。書法是經過長期錘鍊的結果,是書寫者綜合修養的直接體現。沒有高超的技巧和藝術修養是難以駕馭書法藝術的。書法藝術性表現在線條、墨色、結字、章法、神韻、趣味等方方面面。在書寫中,一定要追求筆畫線條的變化,讓字體具有力度感和立體感,以達到力透紙背的效果為佳。書法的起筆、行筆、收筆、承轉等都有嚴格的要求,結字要求做到疏密有致,墨色要有濃淡枯潤的區分,章法佈局對字體要有大小變化,線條要跌宕起伏,如同音樂一般要行氣貫通,具有強烈的節奏感和韻律感。

更重要的是,書法是書寫者情感、思想、趣味、修養的外在流露,簡單來說,要字如其人,你是什麼樣的人,就要把個性和品質誠實地表現在自己的書法中,這樣的話,寫出來的才是你的獨一無二的書法,才是有藝術生命力的書法。


鴻鵠迎罡


首先,我們以前是沒有書法毛筆字這些概念的。古代的書法都叫“書”。那些“書法”、或者“法帖”,只能屬於著名書法家的作品。

但是,自從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引進西方“自來水鋼筆”以後,就有了毛筆字這個新詞兒。這是為了區別書寫工具。

我們今天在談到毛筆字這個詞兒的時候,應該說,大部分是一種貶義,就是說你的毛筆字寫得不怎麼好。


從書法藝術的邏輯來說,書法藝術當然要用毛筆來寫,所以,書法藝術作品,當然也是毛筆字。

所以,就書法的工具來說,我們說,只有毛筆寫出來的字,才能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哪怕鋼筆也可以寫出書法作品,但是,鋼筆不可能有毛筆那樣豐富的筆法變化,所以,鋼筆字,哪怕也是書法,受到工具表現力的限制,是不會有毛筆字一樣豐富的藝術性的。

既然毛筆的表現力那樣豐富,那麼毛筆字應該寫出毛筆的藝術性,才是最好的毛筆字。


鋼筆因為書寫效率比毛筆字要快五倍,所以,很快成為漢字書寫的主流工具,一時,毛筆幾乎就有瀕臨滅絕的危險,就在這個時候,新時代的書寫工具電腦出現。電腦的書寫速度是鋼筆書寫速度的三到五倍,電腦書寫,自然有淘汰鋼筆,成為今天的書寫主流。

今天,唯一具有書寫生命的工具,只有毛筆,古老的毛筆是中華民族的的驕傲,我們應該寫好毛筆字。

但是,隨著學習書法的深入,我們發現,有些毛筆字沒有生氣,遠不是書法藝術作品,這就產生了對“毛筆字”和“書法”的區別。


這樣的區別,下至普通書法愛好者,上至專業書法家之間,都在討論毛筆字和書法的區別。

實際上,毛筆字和書法的區別,僅僅是藝術性的差別而已,我覺得,我們還是不要太在乎。

因為,由於審美觀念不一樣,得出的結論也好,具體的評判也好都會不一樣的。


實際上,中國古代就已經有類似於毛筆字和書法的討論了,比如對館閣體的批評,就是認為這種書法,與其說是毛筆字,不如說就是“印刷體”罷了。

但是,今天與古代不同的是。古代的館閣體是用於抄錄文件的。假如,我們需要“印刷體”,那麼館閣體對抄錄文件的貢獻是不容低估的。

而今天,我們根本不需要用毛筆抄錄文件了,毛筆字主要是用於藝術欣賞的,所以,追求毛筆字的藝術性是我們今天的首要任務。

如果寫毛筆字還寫得像印刷體,那真的別怪人家批評你的“毛筆字”不是書法。

總之如果學習書法是按照“四法三筆”來學習的一定會成為書法藝術作品,而不是生搬硬套食古不化的毛筆字。


千千千里馬

先說書法,書法是寫作者運用一定的筆法、間架結構、章法等手段,來表達某種意義和感情的藝術。它可以一個字或者一幅作品,遵循一定的法度,給人一種欣賞魅力,通過文字表達能夠透露出書寫者的書寫能力及性格、感情等的藝術作品。

再說毛筆字,顧名思義,就是用毛筆寫出來的字。任何人用毛筆寫出來的,用文字形式表達出來的,能說明某種意義的字,統稱為毛筆字,其動作叫寫字。




雖然它們有區別,但是也有一定的聯繫,平時用毛筆寫的字叫寫字,就是臨摹字帖練習寫字,也可叫書法練習,練習到一定功底,遵循筆法、結構、章法等,給人一種欣賞魅力,表達出一定感情來,就可稱得上書法了。所以,它們是循序漸進的兩個定義,也可區分開來。


純屬個人見解,不當之處,請指正!歡迎互動,不喜勿噴,謝謝!


燕輝說


寫字是學習書法的基礎,但是寫字必須按照古人遺留下來經典範本進行練習,而且需要一個長期過程。這個說起來不是很複雜,只要照著字帖寫就行了。但是,書法則是一個很複雜的文化藝術,下面著重談談書法的藝術性。


繼承性。

繼承就是指對中華書法傳統文化的學習和借鑑。

章法性。

章法是一幅書法作品的宏觀氣象,它指的是作品中的佈局、謀略,也是技法、用墨、結體、布白等相互照顧的方法。

技法性。

技法是書法作品表現形式中的重要一環,也是評判作品質量優劣的必要標準。


墨法性。

在一幅書法作品中,最能體現氣韻的就是墨,用墨得當,作品就能生動、引人入勝。書法用墨大致可分為九種。濃、淡、焦、幹、溼、渴、漲、宿、衝。

哲學性。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從書寫內容上看,積極向上,富有哲理,名人名典,說教育人等都是基於中華文化的範疇。從作品章法看,寬與窄、長與短、白與黑、大與小、穩與險等,都是哲學的矛盾關係。


藝術性。

藝術是語言表達的補充形式和高度概括。首先要有書寫特徵。其次應具備技術特徵。最後要有思想性。

修養性。

修養,是指人的綜合素質,“培養自己高尚的品質古人把寫字畫畫當作“雕蟲小技”,意思就是說,寫字畫畫只是“遊於藝”的東西,強調要有文化的涵養。所以說,“要想寫好字,就先做好人”是有它的道理的。


情感性。

“喜則氣和而字舒,怒則氣粗而字險,哀則氣靜而字斂,樂則所平而字麗。情有重輕,則字之斂舒 險麗,亦有淺深,變化無窮(明祝允明《離鉤書訣》)。這句話道明瞭書法作品中必須要有情感的因素。

綜上所述,一幅優秀的書法作品,除了有上述必要的八個因素外,還要體現鮮明的時代背景特色,在創新的基礎上,主動擔當起時代責任,完成歷史賦予我們書法大放異彩的。


太一智慧書畫藝術

毛筆字,所有用毛筆來寫的字,都是毛筆字。寫毛筆字,寫字,任何人用什麼毛筆來寫字,都叫寫毛筆字。

書法,可以說,就是書法家寫的毛筆字。首先,書家要有一定的名氣,加入書協,參加過一些書法賽事,書畫展,並獲獎,得到書法相關部門認可,社會大多數人認可。其次,在一定的地區,書家的書法水平相對比好多人的高,寫字漂亮,在當地很受歡迎。最後,書家懂的書法字體多:楷,行,草,隸……,熟5~6種。創作過許多書法字畫作品,漂亮,又有其自家的風格。


西京城書法

我是宇航,書法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筆法,第二結構,第三章法。


這就是筆法,橫豎撇捺點。


這就是結構,結構有收有放。


這種布白叫章法。


這種字就是毛筆字。

就是用毛筆寫字,沒有美感,沒有法度。

書法有法,首先要遵循法度。

我是宇航

無法無天還有人捧那還了得?(宇航烏雞湯)


梁宇航

糾結於其中,會讓你很苦悶。首先你不要去想自己用毛筆寫字是書法還是寫字。它就是用毛筆寫字。沒有其他的諸如藝術,書法,創新之類的東西在裡面。


隨著你的學習進度的深入,寫出來的字,合於社會廣泛共識的規則,具有書寫中的共性,遵循其中的法則,符合大眾的審美。這時寫的字便是書法。

真、行、草之法,其源出於蟲篆,八分,飛白,章草等。員勁古淡,則出於蟲篆。點畫波發,則出於八分。轉換向背,則出於飛白。簡便痛快,則出於章草。然而真、草與行各有體制。這是宋代姜夔在他的《續書譜》開篇。

書法與學習書法要分開來理解。書法是成果。學習書法,是正在進行的過程。這個過程為學習寫字的方法。


不論是結果也好,過程也好。它的屬性都是寫字。具有法度的寫字,稱為書法 。還待完善的,暫時處於寫字。


子衿tjk

書法是用漢字作為表達語言的藝術品。基本要求是美觀具有欣賞性。由於書法字體的多樣性,其要求也各不相同,篆、隸、楷、行、草古人都有範本,可作為書寫創作參考。

書法的書寫者在研習古人的結體佈局基礎上都有創新,這種創新不是發明,而應該是在古人基礎上的提高。使結體佈局更具美感。

毛筆字是用毛筆書寫的表達書寫者意識的漢字,其基本要求是清晰準確的表達書寫的內容。




南山智叟2

謝悟空小秘書邀。

我認為:書法與毛筆字的區別主要在章法與感情上,當然我想你這裡所說的書法應該不包括硬筆書法(逃)。按照一定書寫法則進行創作的作品應該成為書法作品,就是法度是其中最關鍵的要素,當然我們都知道書法有三大要素:“筆畫、間架結構和章法”。這就很類似於我之前所回答的“日常寫字與硬筆書法的區別”類似。在這裡我簡要談兩點認識。

書法是形與神的結合

我們在評價一副書法作品時,總是提到神韻,我想這裡更多的是指作品的章法,字與字之間的起承轉合,如果沒有行氣沒有氣勢,那麼很難稱為書法,更多的毛筆練字。

練書法總是在追尋:“先求其形,後求其神,形神兼備,渾然天成”,所以我認為臨帖的過程追求形與神的有機結合,而脫帖創作時能不能脫穎而出就看作品是否有氣韻,不然就是集字作品,只有其形,而難達其神。

書法是有法度有章法有神韻的毛筆字,是形與神的結合,當我們深入瞭解中國書法史時,很多優秀的作品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精神氣很強,無論是楷書的嚴謹風度還是行草的灑脫都給人以極大的美感或智慧的啟迪。

書由心造

書法作品應該是有感情的,優秀的書法作品往往是書家在追尋內心的時候,用筆尖所表達的“意”,正所謂無意於佳乃佳,很多手札流傳百世正是如此,感情通過手中的毛筆留下印記,墨色時重時暗,枯色中的留白也是內心的獨白,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祭侄文稿》是最為突出的代表。

上面是弘一法師臨終前的最後作品,感情與文字的結合超脫了時代的限制,現在讀來也被其中的情感所感動,所以書由心造,心是本源,字是外化,書法是有感情的寫字。


所以我認為:書法與毛筆字的區別主要在法與情的區別,法乃法度章法,情乃感情真情。

希望對你有幫助!


筆下春風

書法和毛筆字的區別是什麼呢?

要想搞清楚它們的區別,關鍵是要知道“書法”和“毛筆字”這兩個概念的內容是什麼。從表面上理解“毛筆字”三個字,就是用毛筆寫的字,我有些不放心,為了更精準理解和慎重起見, 我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這樣理解不準確。

資料顯示說:毛筆字是指按傳統法度書寫的字,而不是用毛筆隨意寫出的字;而書法,則是“以書寫漢字來表達作者精神美的藝術”。

從這兩個解釋來看,“書法”和“毛筆字”這兩個概念明顯不是有區別,而是有著本質上的差異。仔細琢磨一下,發現它們之間的關係還不是包含關係而是遞進關係。書法藝術才包含於“書法”和“毛筆字”這兩個概念。毛筆字是書法的基礎,書法是毛筆字的結果。實事求是的說句不怕得罪書法愛好者的話:初學,練習書法書寫的字,才叫毛筆字。當學習書法的水平達到了能夠抒寫心性,傳情達意,表現自我的境界時,寫的毛筆字或者說作品才叫書法。當書法作品即具有深厚的傳統書法的基礎,同時達到心手雙暢,任情揮灑而不逾越傳統書法的規矩法度,又能自出新意,別開生面的書法作品方稱的上是書法藝術。

我的乖乖,這樣理解都有些望之生畏了。

不得不說中國的文化微妙而博大精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