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內傳和春秋外傳有什麼區別?

忘憂清樂閣主

《春秋內傳》和《春秋外傳》雖然都帶有“春秋”二字,實際上是兩部完全不同的著作。

前者是《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後者則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國語》。

《左傳》本是為《春秋》做註解的史書,與另外兩部史書《春秋公羊傳》和春秋姑涼轉《春秋穀梁傳》,一起併成為“春秋三傳”。該書作者,相傳是當時的魯國史官左丘明。

《左傳》是我國古代有史料記載的歷史文獻中,最早的編年史著作。所記錄內容大概是從魯隱公到魯哀公,前後250年左右時間裡的歷史。


內容也是按照這個時間內,魯國十二公的順序,對當時的重要史事進行記錄。是我國古代先秦史學成就的代表,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文獻價值。

春秋外傳,也就是《國語》,是我國現在存最早的國別體史書著作,主要記錄了當時的王室周朝和其他幾個諸侯國的歷史。

和《左傳》不同,是按照當時的諸侯國的順序,側重於記錄當時各個諸侯國中,主要歷史人物的言論,這可能也是其21卷,分別以《周語》,《魯語》,《齊語》等命名的原因。


《左傳》是以旁觀者的角度,來客觀地敘述歷史事件,雖然也有作者的評論和見解,但是整體上能夠對史事客觀的記載和呈現。

《國語》側重於記錄主要歷史人物的言論,考慮到作者不可能對所有諸侯國瞭如指掌,有彙編加工的可能。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強的傾向性,如民本思想,忠君思想等。

從成書時間上,《國語》稍早,大致在春秋末期,《左傳》成書於戰國時期。


這兩部著作,開創了我國史書編寫的兩種不同的文體,成為我國古代,歷朝歷代編寫史書的範本。雖為史書,在當時文史一體的時代文化裡,同樣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學價值。


坡後梨花開

眾所周知,《春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私人撰述的歷史著作,是至聖先師孔夫子的一生心血所在,以至於孔子感慨曰:“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然而,我們今天的人讀到的春秋,已經不是出自孔子之手原本,而是《春秋傳》,又有春秋外傳和春秋外傳的說法,那麼,這兩者有什麼關係呢?

後人繪孔子像


所謂的“傳”有多種意思,整體而言是指一種註釋的體例。有人認為這裡應該讀成“chuan”,意思是後來的學者對以往的典籍著作加以解釋和發揚,從而能夠讓後來人讀懂,從而將其傳承下去。有人認為就是讀“zhuan”,意思是學者上承下達,起到轉折的作用。


漢代“國家圖書館”叫做蘭臺,收藏了當時所有的書籍。而《漢書》作者班固當過蘭臺的長官,他寫過一篇《漢書•藝文志》,記載當時收藏的書籍目錄。其中在《春秋》一類書籍中記載了五種《春秋》傳,也就是對春秋的解釋:


包括

《左氏傳》三十卷。(左丘明,魯太史)

《公羊傳》十一卷。(公羊子,齊人)

《榖梁傳》十一卷。(榖樑子,魯人)

《鄒氏傳》十一卷。

《夾氏傳》十一卷。(有錄無書)


之所以叫做某氏傳,是因為先秦的學問往往在一個家族之間傳承。某氏傳的意思就是某某家族傳承下來的對《春秋》的解釋。五種傳之中,《鄒氏傳》和《夾氏傳》都失傳了,現在只有《左傳》和《公羊傳》、《榖梁傳》流傳下來。其中《左氏傳》(簡稱《左傳》)被稱為外傳,意思是《左氏傳》是從外部收集史料來補充《春秋》的,其目的是豐富《春秋》所記述的歷史事實。而《公羊傳》和《榖梁傳》被稱為內傳,意思是他們都專注於《春秋》文字本身,重點在於解釋孔子為什麼要這麼寫,背後的意圖是什麼。



其中《左傳》因為講史實比較多,比較好懂,所以流傳得最廣,讀的人最多。而《公羊傳》和《榖梁傳》極為複雜,此後讀的人很少。到了晚清時局動盪不安的三千年未有之變局,學術天翻地覆,才再次被注意。

到了唐代,又興起一個說法,就是把《左傳》看成是內傳,而把另一部史書《國語》看成是外

傳。這是因為《左傳》長期被認為是左丘明所作。司馬遷曾經說過“左氏失明,厥有國語”。也就是說,司馬遷認為《左傳》是左丘明先寫的,《國語》是左丘明晚年失明之後寫的,兩者都是《春秋》的“傳”。因為《左傳》寫得比較早,解釋的是《春秋》,所以是內傳。而《國語》是左丘明收集了寫《左傳》剩下的材料形成的,按照國別體編排,和《春秋》關係較遠,價值較小,所以是外傳。


不過經過今天人的研究,《左氏傳》可能未必出自左丘明之手,因為左丘明其實比孔子年紀大,有人認為衛國左氏人吳起才是《左傳》的真正作者。而《國語》,專家通常認為和《春秋》其實沒有關係,更和左丘明沒有關係,應該是韓趙魏三國的史官所作。


參考文獻

《漢書·藝文志》

《史通·六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