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和刘伯温谁对朱元璋一统天下的功劳最大?

風輕TT雲淡

这是个悲伤的话题,因为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和刘伯温为首的浙东集团,他们之间的关系,其实一直不对付。

比如刘伯温实际上就是被淮西集团的胡惟庸暗算致死的,虽然很难说背后有没有朱元璋的关系。

言归正传,李善长和刘伯温,谁的功劳更大些呢?当然是朱元璋自己。当然这是个废话,但是明朝建立的最大的功臣的确是朱元璋自己,因为朱元璋是历史为数不多能征善战的帝王。这一点跟刘邦截然不同。

所以李善长和刘伯温只能说是低配版的萧何和张良,尤其是刘伯温的确曾经被朱元璋称之为“吾之子房”。

不过李善长跟萧何一样,就跟朱元璋创业了,而且提出了“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其实对于李善长,朱元璋也曾经说过:“朕起自草莽间,提三尺剑,率众数千,在群雄的夹缝中奋斗,此时善长来谒军门,倾心协谋,一齐渡过大江,定居南京。一二年间,练兵数十万,东征西伐,善长留守国中,转运粮储,供给器械,从未缺乏。又治理后方,和睦军民,使上下相安。这是上天将此人授朕。他的功劳,朕独知之, 其他人未必尽知。当年萧何有馈晌之功,千载之下,人人传颂,与善长相比,萧何未必过也。”

很多人肯定以为刘伯温的功劳比李善长的大,可是李善长其实是朱元璋钦定的丞相,封赏实际上比刘伯温高。在1370年大封功臣的名单中原来根本就没有刘伯温的名字,而是直到封赏完毕后的二十天,才勉强的给刘伯温封了个伯爵。

当然这么做可能是为了平衡淮西集团和浙东集团的关系。毕竟彼时,淮西集团一直深受朱元璋的信任。

而这种信任一直也是相对的,因为在除掉浙东集团,刘伯温去世不久后,淮西集团的李善长、胡惟庸也彻底覆灭了。

至少,对于刘伯温而言,还留个美名,对于李善长、胡惟庸可就没那么好运气了。所以不管谁的功劳大,最终他们都是朱元璋利用的棋子。


中华鬼谷子智囊团

李善长和刘伯温都是明朝开国元勋,要论他俩谁对朱元璋统一天下的功劳最大,先来看看他们的生平事迹和所做贡献。

朱元璋平定滁州时,李善长就已加入起义军,朱元璋命其负责粮饷筹措,物资供应,是朱元璋的“善财童子”,并参与重大事务的讨论与决策。朱元璋非常信任李善长,自己领兵出征时,李善长留守后方,军民和睦,调度有方。当朱元璋问天下如何才能平定时,李善长以汉高祖刘邦豁达大度,知人善任成就帝王之业的故事,建议朱元璋效法刘邦,被朱元璋盛赞言之有理。明朝建立以后,李善长任左丞相,宣国公,后来又加封左柱国,太师,进爵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钦赐免死铁券,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朱元璋对他的评价很高,将他比作汉代名相萧何。

刘伯温是元朝进士,善于谋略,做过元朝官吏,因对天下大势极度失望,遂带领家人隐居故乡处州青田(今浙江温州)。朱元璋攻占集庆(今南京)后,礼聘各路英才,将刘伯温请至军中,参与谋划。他提出对各路起义军采取各个击破,避免两线作战的策略被朱元璋采纳,制定先攻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的战略部署,为朱元璋平定天下,建立明朝发挥了重要作用。明朝建立以后,刘伯温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年禄二百四十石。

两相比较,李善长的功劳明显大于刘伯温,但在民间却对刘伯温推崇备至,认为他神机妙算,把他与诸葛亮相提并论: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这其实是把刘伯温的功绩过度神话的结果。

历史茶坊,解密历史,畅谈奇闻。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头条号!
如有不同见解,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历史茶坊

李善长和刘伯温之于朱元璋,有点类似萧何、张良之于刘邦。


一个是管后勤的调度,一个是出主意的军师。
刘伯温算是一个
电影了的军师,在战术战略方面对朱元璋的帮助很大,在后世人眼中,是一个堪比《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人物,和西汉的张良也有得一拼,都是战略战术上的大师


而李善长,则是个后勤方面的人才,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足以见后勤补给在军事行动中的重要程度。李善长在这方面和萧何一样,都善于调度。

至于谁的功劳大,我个人还是偏于五五开吧,毕竟二者在朱元璋成功之路上都是重要的男人!


白雀寺蘭玉

统一天下,需要的是各方面的配合,内政、外交、军事、谋略、物资、人心、天时、地利等等。

而所谓的开国皇帝,是能把这许许多多方方面面整合到一起的人。

明太祖朱元璋自比汉高祖,以这个角度看,李善长即萧何,刘伯温即张良。朱元璋也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

当初汉高祖平定天下论功时,以萧何为第一。

从李善长与刘伯温的封爵来看,朱元璋也是持此看法。李善长封韩国公,而刘伯温只是诚意伯。

那么到底两人谁的功劳大呢?

因为两人在一统天下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分工不同,所以是无法横向比较的。

如果要比较,还是要看两人在各自的领域内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

以刘伯温的运筹帷幄、神机妙算,和对明王朝制度建设的贡献,个人还是认为朱元璋是很难找到刘伯温的替代者!


探微阁主

这个不太好比较,刘伯温偏重于战争发展壮大实力,保证存活的很好,李善长偏重于治理国家。刘是外交加上国防作用,搞定外在因素,李是总理内务,均衡内部关系吧。缺一不成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