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衡中班主任的話,讓家長醍醐灌頂

這位衡中班主任的話,讓家長醍醐灌頂

-1-

作為家長,從孩子上小學到上初中再到上高中,我參加過無數次家長會。

一般的家長會,程序和內容基本固定。

無非是學校領導吹吹牛說說學校取得的成績,班主任強調一些班裡需要注意的具體問題,然後家長和任課教師交流一下孩子的情況,就匆匆結束,很少有什麼新意。

但在兒子上高二那年,我在衡水中學參加的一次家長會卻讓我至今記憶猶新。

毫不誇張地說,當時我和很多家長都有醍醐灌頂之感。

-2-

在家長會上,針對一些學生家長不重視和老師溝通的現象,班主任老師建議我們看看網上流傳的一篇題為《老師不過是家長請的裝修師傅》的文章。

她說,有時候老師請家長過來溝通學生的問題,還總是要感謝家長的配合。

彷彿教育孩子是老師的事情,家長只是配合者。

這樣的認識是錯誤的。

班主任老師給我們讀了一段文章中的內容:

打個比方說,您的孩子,是您傾注全家幾十年積蓄購買的一套房子,老師,就是您請的裝修師傅,這房子的所有權是您的,裝修得好,您住幾十年,舒心放心有面子。

裝修師傅,肯定也想把房子裝好,這是責任所在。

對應到學校教育,就是五十套戶型不一的毛坯房,交給一個裝修隊,包工頭就是班主任。

裝修過程中,如果房主來看裝修效果,應該是什麼態度?會不會是裝修師傅說,感謝您百忙之中來關心您的房子?

裝修師傅給您打電話,說,您家的水龍頭型號不對(作業質量差),要不要來看看,考慮換一個?您是不是應該馬上買個新的送過去?(加緊督促孩子作業)您會不會和裝修師傅說,我很忙,麻煩你把水龍頭勉強安上去就行?

……

-3-

那節班會課,兒子的班主任老師以那篇文章為由頭,著重談了家校聯繫問題。

也許,班主任的話乍一聽有些刺耳,但實際上真的話糙理不糙。

我們不得不承認,她徹底講明白了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家長與老師、家庭與學校之間的關係。

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講,一輩子最貴重的東西只有兩樣:一個是房子,另一個就是孩子。

房子如何裝修,孩子如何教育,是我們人生的重中之重。

因為,這兩件事,都直接關係到我們後半生的幸福度。

我們都裝修過房子,都知道在裝修的過程中,要不斷和裝修師傅溝通想法,力求讓房子裝修的效果滿足自己的要求。

如果長時間不管不顧,很可能裝修出來不符合自己的心意。

同樣,對於孩子的教育來講,如果全扔給老師,孩子也很難成長為我們想要的樣子。

-4-

其實房子再貴重,跟我們的孩子相比,也是連萬分之一都不如。

但有意思的是,我們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投入的精力,卻遠遠不及裝修房子。

這實在是一個奇怪的現象。

筆者既是學生家長,同時也是一名老師,經常碰到形形色色的家長。

其中有兩種家長,是最失敗的。

一種是把孩子交給學校就不再管,認為剩下全部都是老師的責任;另一種,是自己家的孩子碰不得,就算有毛病也不允許批評,俗稱“護犢子”。

前者屬於把房子交給裝修師傅就萬事大吉,後者則是“我家的房子碰不得”,這兒不許釘釘子,那兒不許修牆面。

碰上這樣的家長,孩子真的很容易出問題。

-5-

最理想的裝修,是業主和裝修師傅隨時保持溝通,保持裝修思路一致;最理想的教育,是家長和老師的目標相同,形成合力。

一句話,家長和老師的契合度越高,孩子教育的效果越好。

孩子的教育,最大的“受益人”是家長,最該操心的那個人,當然也是家長,這一點,我們無可推卸。

如果把自己孩子的一切都交給老師,自己不聞不問,那是對孩子不負責任,也是對自己不負責任。

這是我參加孩子家長會得來的感悟,也是作為老師想對千千萬萬個家長說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