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病用季节性的打针吗?

净烟

要想有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请记住“两大法宝”和“七大要素”:

两大法宝——是指阿司匹林和他汀。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发生心肌梗死和脑梗死(术语叫做缺血性卒中,俗称脑中风)。这些疾病的原因是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和供应脑组织血液的各条动脉形成了粥样硬化斑块,斑块不断增长可以堵塞血管,造成心脏或脑组织缺血坏死。有些斑块虽然没有完全堵塞血管,但由于斑块破裂或斑块表面糜烂,也可以形成血栓,使血流中断,导致心肌梗死和脑中风。应用他汀的目的是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或者防止斑块增长、破裂和糜烂,从而降低发生心梗和脑梗的风险。服用阿司匹林的目的是预防血栓形成,防止血管堵塞。因此,对于发生心梗和脑梗风险较高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他汀和小剂量阿司匹林。对于心脏病人来讲,还有一大法宝,术语称作b-受体阻滞剂,比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阿替洛尔、卡维地洛、阿罗洛尔等。这些药物也能有效降低发生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风险。每年定期输液根本起不到上述作用。

七大要素——1.严格控制血压;2.严格控制胆固醇;3.合理控制血糖;4.戒烟限酒;5.根据自身情况适量增加运动;6.劳逸结合、规律作息、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劳累;7.控制体重。控制体重要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肥肉和细粮等高热量的食物摄入、增加运动来实现,不要盲目购买使用减肥药物。


郭艺芳心前沿

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心脑血管不用季节性打针,不用,不用,不用!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小王医生和大家一起从以下几个方面共同讨论此事。


第一,疾病本身

(这个管道,可以清洗,可以同,因为这个管道不怕损害,捅破了也不会出事。)

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不像通下水道那样,通一通,这是血管壁,不是下水道。如果使用通下水道的方法,拿个棍通一通,首先肯定通不下来,其次,马上就会有生命危险,这可是在血管里面操作呀。

(血管,没法通,会出事情的,我们在做支架的时候,千小心万小心,怕把不必要的血管通破裂,出夹层。但是仍然无法避免,别说主动的去通了。)

通尚且通不开,输液怎么可能会有用呢?

第二,药物作用

所有的药物在体内作用,都是有一定时间的。

药物经过几个半衰期就逐渐失去了作用。您想想输液就算输个几天,也就维持十几天在体内。很快就全部排除体外了,怎么可能维持一年的血管通畅呢。

我们心脑血管疾病的朋友为什么每天都要吃药,就是因为药物维持一定浓度的时间是有限的,到达24小时就需要补充一次,否则药物作用越来越小,起不到最佳效果

第三,课本及指南





综上所述,从疾病的病理生理、从药物的作用时间、从课本、指南都没有任何心脑血管疾病每年输液的提法。


我们每年干吗要输液,而且输液还有很多风险,大家记住不是只有青霉素过敏会死人,每一次输液理论上都有输液反应的风险,只是概率比较低而已。


心脑血管疾病的朋友,一定不要盲目的每年去输液了,没用不说,还增加风险。


我是小王医生,请大家关注“小王医生说健康”,一起普及医学常识,让更多的人减少上当受骗,避免走弯路。

谢谢您的转发。

欢迎批评,虚心接受。


心血管王医生

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心脏病最常见的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塞等。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是脑血栓,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是动脉硬化,血脂增高,血粘度增加,或者脑血管畸形。

什么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季节针?

就是每到心脑血管病多发季节时,患有这种病的或有这种病发生倾向的人预防性的静脉滴注扩张血管,活血化瘀的药物。

这样的季节针真的起作用吗?

还有一点,脑血管疾病中有出血性的,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这样的疾病,如果用静脉点滴活血化瘀药,很容易导致再次出血。

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用药原则。


林清杰2

药别乱吃针别乱打

2、而且输液也有一定的风险,过敏、输液反应、毒副作用。临床工作中,也经常见到一些患者定期输液,有的刚输完液没多久就住院了,因为把身体原来的平衡打乱了,更容易出现问题。心脑血管疾病主要运用活血化淤类药物,提前使用这些活血药物会产生的风险和效果也无法预知。

3、你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还是要在饮食上多做调节,注意保暖,多运动但不要剧烈运动,根据自身状况选择散步、快走、打太极等锻炼方式,少吃油腻的东西,低盐、低脂饮食,还有不要熬夜,喝酒,吹冷风,这些都容易导致脑出血,脑梗塞,高血压急症等危重情况。一旦发现心慌、胸闷、憋气等症状要及早就医。还是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