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种地,土地流转,未来几年承包土地种水稻小麦有钱途吗?

潮同之翼

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农村人的科技示范户,我非常了解农村的情况。对于你打算回乡流转土地,在未来几年种植水稻和小麦的做法,我非常不看好;对于你准备承包土地赚钱的想法,我抱有谨慎和怀疑的态度。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就让我来分析一下原因。

第一、土地承包成本大幅上升。由于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近几年土地越来越值钱了。比如我们淮南地区,一般情况下,承包一亩土地的成本每年大约800至1000元左右;有些连片承包土地种植大棚酥瓜的瓜农,每亩每年的承包费是1400元。可想而知,这个价格你受得了吗?

第二、农资价格大幅上升。目前,作为保障农业生产的化肥、种子、农药、水费、机耕费等等,出现了大幅上涨的趋势,种地成本增加不少。比如,单说去年秋收时节,每亩水稻的收割费是100元,令人咂舌。如果用自己的机械收割,柴油、机械手的价格也上涨不少,更别说机械的投入和磨损了。这种情况,你受得了吗?

第三、用工成本大幅上升。如果你打算大面积承包土地种粮食,就必须雇佣许多帮手干活。在淮南,按照现在的人工成本来计算,农闲时请人帮忙,每天的工资大约60元,农忙时不但找不到人,而且工资会翻倍。这种情况,你受得了吗?

第四、大面积的土地难以承包。现在,在家种地的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年轻人大都出去打工,很少回家种地。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老年人把自己承包的土地看作“命根子”,几乎很少有人愿意把自己的承包地“卖”出去的。民以食为天,没有了土地,一年到头闲不住的农民感到无所适从。颇费周折的承包,你受得了吗?

第五、粮食价格下调。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大幅度调低了水稻、小麦的保护价。在我们淮南种地习惯差不多都是“一麦一稻”,2018年中晚籼稻的保护价是每市斤1.26元,较去年大幅调低了一角;小麦的价格每市斤也下调了3分钱。这样,出售粮食的收入就会减少,你能承受吗?

第六、政府支持方向改变。以前,种粮大户承包土地种植水稻和小麦,赚钱主要靠的是国家财政补贴。他们成立和注册“农业合作社”后,大量承包土地,享受国家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每亩每年大约享受到300元的补贴。现在,政府对于大量出现的“农业合作社”采取了严格的控制。如果你再想成立个“农业合作社”,享受种植粮食的财政补贴,恐怕是非常困难的事了。

…… ……

综上所诉,对于目前你打算大面积承包土地种植水稻和小麦赚钱的想法,我抱有谨慎和不支持的态度。当然,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也有着美好的前途和未来。建议你通过反复调研,瞅准时机,找准目标,把握方向,雷厉风行,及时出手,或许会大有作为的!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和看法,不一定成熟,只供你参考,究竟可不可以,还是希望你自己斟酌、自己拿主意!谢谢!


午夜惊鸿

讲真,大面积承包土地种植水稻和小麦是未来的大趋势,钱途一片光明。但是按照现在的行情,利润相对薄弱,短时间内需要大量投入。

一个不争的事实,农村大量人员外出,农村大量土地流转,若想大面积承包土地,得做到以下几点。


一、租赁或并购土地

若想靠种植水稻和小麦赚大钱,必须做好长期奋斗的准备,把村里整片良田进行收拢,做到规模化。

如果具备一定实力,把土地直接并购,把经营权一次性统筹在手里。当然,这样不划算,一亩田最少也得出三五万收购。几十上百亩田的话,没有上百万资本做不到。更何况,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一般不会出卖。

时下,最流行的做法就是租赁,与土地所有权的村民签合同,三年五年十年承包期自行协商。可采取分红或者每年支付租钱给土地所有权人。

二、购置机器

大面积承包土地,靠人工操作肯定是不行的,落后了。得购置各种机器代替人工,比如,翻地机、插秧机、喷药机、收割机,运载机,这些都是时下机械化耕田必须的。

全部购置的话,需要几十万元的成本。当然,可以申请银行代款,国家也有相关政策补贴。
三、管理经验和技术

收成好不好,跟年成有关。但最主要还是靠自身管理方法与技术,做到精耕细作,科学种地,把产量达到一定的水平。

按照我们赣南承包土地的行情,种水稻,一亩田产量一般在1000斤以上,2017年市场收购价在150~180元/百斤,亩产收入1500元左右,如果承包100亩田,一季收入是15万上下,一年种两季,30万总收入。

除去农药化肥,人工钱,还有土地租金以及购买机器成本,没有几年盈利不了。当然,几年一过,一年赚几十万上百万也是可能的。


新行态

这可以肯定的说,非常有前途。民以食为天,衣食住行,食是非常重要的。水稻小麦是我国人民的主食,一日三餐离不开,而且国家还有扶持。

但是,回家流转土地要注意以下几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1由于前30年的土地不变在仓促下实行的,留下很多诟病,造成很多纠纷和矛盾。首先,你必须去村里摸清情况,有好多村民占别人家的耕地不还,然后流转给你,有的甚至发生极端事情,给你造麻烦。其次,现在农村的情况你要了解(非常重要),很复杂,有些集体土地被个人私下占去,而且那部分人是这几年的爆发户,大多没文化,敢干,有……保护,吃惯了乱纪的好处,认钱不认人,你流转了这些地,是有隐患的。再有,做好细节,初次进入农业必须做好前期准备。

2如果有从政府手里拿地的地方,最好去流转那样的土地。比如,政府回收整个村庄的耕地和荒地,(就会杜绝有种荒地为名侵蚀你的成果)对外发包,就可以排除了纠纷隐患,地块零散,耕地上配套无用等等好多弊病,可以以合理价拿地,但是这样的好事恐怕不好找,因为对承包商和村民都有利,这样的好事情肯定有人教唆反对,给点小利益煽动没文化的村民反对,难适应,古话说无利谁起早,所以这样的好事最好到处跑去找找。

3,从村民手里流转土地,地块凌乱,一块地要牵扯不少人家,有好说话的,有贪心不足的。差个一两家,地就不成块,他狮子大开口,憋你,进退两难,提前必须摸清底子,,不要轻易付钱流转,达到个个家统一了,然后在一起付流转费。

4田间路,很重要。进耕地要有路,不要等你流转土地完成了,准备去耕地了,人家说路是他家的,不让你走,甚至种上作物。不要幻想什么讲道理什么的,没有人会站出来为你说话,除非你有那本事精力,多洒点小恩惠……

5,我觉得耕地300元一亩水浇地是合理价格,现在的粮价种啥都有利润,赚钱。

说了这些,最中心的思想是,回家种地,土地流转,种水稻和小麦非常有前途,但是你得做好前期准备,做不好,会陷入泥潭。不要指望那些什么好处,很多的都是没进过田地一步的人,坐着研究出来的,不会太久。一切都往最坏打算,往最好方向前进,靠自己的精细运作,事业才最有前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要幻想靠~,不要幻想靠~不要幻想靠~,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海市蜃楼只是幻影


如鱼得水760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业物资饱和度都很高,但是国家对三农问题却是从未懈怠过。


土地流转是个大趋势,流转势在必行的只是时间问题。回家种地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不久的将来农民将是一个新型值得尊敬的职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形象在人民心中会逐步的淡化。新型地主会是和之前说山西煤老板土豪的说法相当。


说说包地种植的问题:目前大部分省份土地确权基本完成,有了土地证农民再也不用担心地给别人种会把地种没了。这是土地流转的前奏,如果承包土地笔者建议要连片种植大田作物。如果能够一次性承包十年二十年为最佳选择,省的一年一签合同农户找不必要的麻烦。


笔者曾认识一个河南一个农场主,他是2004年承包的土地一次性承包了一千四百亩地二十年的承包期限分五次给农民付款。承包土地的成本才三百块钱,一直延续至今,不得不承认他确实发了笔小财。因为他的土地现在转让出去就一亩地能赚钱八百。


关于承包土地种植小麦和水稻这也是稳赚不赔的基本上。因为我国对于水稻和小麦两种战略性粮食作物每年都会出台最低收购保护价格。如17年小麦是1.18元/斤等情况。种植大田作物的关键是得懂些技术,刚刚不懂也不妨碍什么可以跟当地的农资经销商最好是县里的农资代理商多沟通交流,他们专业性强能学到一些东西另外从他们那里拿种子农药化肥都会便宜很多。这样承包者又可以学到东西又能够节省很大一批种地成本。

以当前小麦1200斤/亩的产量,水稻1300斤/亩的产量而小麦按照1.18元/斤,水稻1.5元/斤计算每年毛收入1200元钱/亩还是正常的。外加国家对于农业的扶持,对土地、粮食、农机具补贴等项目对生产者就对有利……


三农先生

给老乡算一笔账。

以成都崇州为例,规模种植的亩产量大概在600公斤,而每亩土地的流转价格大概在500公斤黄谷。按照每50公斤140元的收购价计算,每亩的毛收益280元。

接着看费用,由于基本能实现机械化,就按机械化来算费用了。种子、机械种植100元,化肥、农药等200多元,收割100元,机械化总费用在400元左右。

把费用一扣,大头都被土地流转给拿走了。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有很多人说,高土地流转价格逼得土地非粮化的原因,种粮入不敷出啊。

但是,在成都,为什么土地股份合作社还能做得有声有色呢?最关键是,成都市有耕地保护基金,基础农田每亩补400元/年,一般耕地补300元/年。再加上七七八八的种田补贴,每亩的收益就出来了。

就崇州一般的职业农民来说,能够通过土地股份合作社流转100亩土地,扣除土地费用、股份分红和生产费用,每亩的纯收益大概在200元,算下来一年的总收入能够达到20万元。虽然累点,还是很可观的。

当然,崇州这个例子可能有点特殊,因为不是所有地方都是有耕地保护基金的。但是,也不是每个地方的耕地流转价格都是这么高的。

所以,通过规模化、机械化的粮食种植,笔者认为,未来确实是可以盈利的。


农博杂谈

有钱途,因为国家现在在大力发展农业,是大趋势!而国家现在90%以上的土地都是属于农村,所以要想更好的发展,必须要把农村发展起来。 只有农村富了,才是真正的富。 但是,目前农村的状态是都愿意出去打工,不愿意种地。因为靠人工种田地的话没有钱赚,所以只能土地流转,然后让人去统一承包,用机械化、科技化种植,这样效益更高,农村发展又快,,才真正的达到国富民强,全面奔小康!


y易铭

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是大趋势!不过未来几年承包土地种植小卖水稻的钱途不好说!结合我国目前农业发展现状来说,有很多因素制约着种植的利润!



一、机械化程度不高

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和国外相比还是有不少的差距,流转了大量的地,很多东西还需要人工来做,人工费的增加,必然会减少种植利润!



二、人工成本太高

第一条已经说了,机械化程度不高,流转多了后需要大量人工,人工费用的提高,对于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来说,利润会减少!

三、产量低,价格低!

相对于其他作物来说,粮食的产量比较低,而粮食虽然有国家补贴,国家制定最低收购价格!只能说能让你不赔钱,或者少赚,发财是不太可能的!



综上因素,妞儿认为目前10年内,种植粮食作物是没有钱途的,你们认为怎么样呢,请在评论区留言写出你的意见!


乡村妞儿

毫无疑问的说,肯定有钱途。民以食为天,米和面更是我国目前国民的主食,所以说,承包土地种植水稻小麦肯定有钱途。

要想种植水稻小麦有钱赚,必须土地流转规模要大,规模大了,机械化耕作也就更容易。耕地、播种、施肥、打药、收割等一系列过程,均可由机器来完成,这就会节省一大笔人工成本。当然,前期的投资也会很高。首先,购置各种机械就需要很大一笔资金,另外,购置种子,化肥,农药等,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当然,虽然前期投资较大,但是国家会补助一部分,各种农机补贴,优良种子补贴,土地补贴,综合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资金。

笔者曾经看到过这样一篇专题报道,就是城市中的各大超市用于烤蛋糕的弱筋面粉缺口很大,但是,另一方面,农户种植弱筋小麦却是赔钱的,即便是种植几百亩的种粮大户也是赔钱的。对于这种奇怪的现象,国家一定会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以保护种植者利益。

所以说,在种植小麦水稻的头几年,是不会挣钱的。等到收回成本之后,才能开始见到效益。一旦国家找到消费者和种植者之间矛盾的解决方法,估计到那时候,种植者收益才会有较大的提高。


用户59217687816
由于我工作性质原因,经常接触到很多各地村民,这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强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基本生活和物质条件都有了极大的改善,相对于八九十年代,用天翻地覆形容也一点不为过。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近两年在与村里接触过程中,总有一点让我感觉异样的东西,也绐终没有找到哪里让我产生这样的感觉,也总在琢磨这个事儿。

结合工作外出,在今年新年前的一段时间,我先后走访了辽宁大连长海县广鹿乡沙尖村、吉林省榆树市秀月镇、吉林省农安县前岗乡王家村、黑龙江黑河龙镇和西岗子镇、农垦九三局七星泡农场等地。每到一个地方,我都拉上几个大叔大婶,盘腿上炕头,唠唠村事说说家常,慢慢找到了答案———那是一种茫然!

一、村子里的房子老了,那里的人更老了!

很多房屋老旧,似乎没有人间烟火的味道,而看到最多的人,就是带着凝重皱纹和双眼晕花的大叔大婶。虽然已临近春节,也只能偶尔看到几个在城里打工回来过年的“小清新”。节日来临前的村子,增添的似乎不是喜庆和欢跃,而是沉寂和凝重。

二、传统的命根子——粮食:价格说不准,也不知道该种啥!

这两年,我国粮食受国际的冲击,国内粮价格普遍下跌,大豆、玉米、水稻价格一路下滑让大家发呆发愣,粮食进了市场,价格咋办,谁来决定的?这些深奥的只有经济学家才能解释的东西,村里人哪里会知道!东西种出来了,粮价没了,好不容易卖了,赚的钱还不如二道贩子挣的多!


三、务工小哥出现了新困惑:工越来越难打了!

村里的年轻人多半把希望寄托于进城打工,而有着十多年打工经历的小张对我说,现在打工也越来越难了。他说:“前些年打工,只要肯卖力气、不怕吃苦,总能找到一份工作,一年下来,赚个几万块钱,基本不是什么大事,这比在家里鼓捣那三亩五亩农田收入高多了。可现在呢,招工的地方越来越少,要求越来越高,连当门卫都得问问会不会电脑。唉,(叹了一口气)……”


四、时代的变迁,“脱贫”的涵义也在发生深刻变化!

时代“贫穷”出现另一个特征,那就是“精神贫穷”。随着全球化浪潮和信息媒体的爆发,使各种文化和价值撞的天晕地暗,我们原有的文化道德免不了受到冲击,一些“饥饿者”的或是在“黑夜里寻找”的人,突然见到“另类食物”,不假思索就狼吞虎咽进肚里,最后引起了身体的不适。

结论建议———每个创业年轻人必须结论建议:

如今,一些农村地区,多数年轻人去了城市打工,乡村成了空巢,也有很多返乡创业的青年,怀揣田园梦想的朋友,寻找农业的敲门砖。无论有什么样的经历与能力,做农业必须坚守以下的底线,否则必血本无归!
第一条:农业的劳动力红利不会持续太久。近年来,各地的农产品滞销现象屡有上演。大宗农产品的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除了某些品种种植面积过大,还一个重要因素是劳动力成本低。但是,劳动力的低成本是建立在劳动力的老龄化基础上。如今,在农业打工的多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和一些妇女,他们的低工资是农产品价格低的一个重要原因。50岁以下的工人很难招到,年轻人大多数不愿意从事农业基本劳动。十年以后,在很多地区将会出现农业劳动力的紧张和空缺,虽然机械化可以减少劳动力,但很多岗位还必须依靠人工。
第二条:农业中成本最高的不是地租和农资,而是人工。如何降低人工成本是你必须面对的课题。 十年后,除机械化程度高的品种,普通农产品的价格会上涨,这缘于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蔬菜比肉贵的情况会出现,这一点和美国相似。
第三条:在目前条件下,农业电子商务的作用被夸大,农产品网销的受益者是少数人。目前国家大力推行互联网 ,当然对于农业和农村有很大促进意义。媒体上也经常报道各地的农产品网销明星,苹果网销几十万斤等等,但是残酷的现实是通过网销农产品挣钱的往往不是农民,而是有网络营销运营经验的团队!在某宝电商平台,一个品种做个好的也就十几家几十家,但是全国的生产经营者多如牛毛!当然,你有优质的农产品,又有网销技能,那么恭喜你,你做农业成功率会大大提高。
第四条:无论一些人多么不情愿,农田流转已经是大趋势,但是未来一段时间,资本投入的大规模农业和中型的家庭农场以及小面积的农户精致农业将三分天下。无论资本怎么进入农业,几亩地十几亩地的小农精耕模式一样有发展空间,大有大的优势和弊端,小有小的精彩和玩法,各有生存空间。
第五条:低品质的大众化品种多数已经饱和,城市中高收入阶层对于高品种农产品越来越旺盛,这是农业的潜力、机会和发展方向。 农产品的品牌化因素将越来越得到彰显,当然这需要规模和展业团队的运作,上市的农业公司会越来越多。你可以往这个方向奔,但需要过程。
第六条:大规模租地种植常规粮食品种,你发不了大财,管理好温饱没有问题,不亏损你就及格了。 单一品种规模化种植,你最好有配套的深加工设施和方向,否则风险极大,当然粮食除外。
第七条:千万不要幻想,你种植某个品种,有企业来包销和回收。宣传很高的效益,打着回收产品的招牌,多是高价推销种子种苗,相信你就上当了!真有这么高的收益,别人为何不自己租地种养殖?回收产品的有,但多数是本地的工厂,但是,人家会精打细算,给你的价格不会很高。多数的深加工企业是随行就市收购产品,别迷信别人,销售主要靠你自己。
第八条:种植什么,相信市场。一些地方政府推行的一村一品,公司农户模式,实际很不成功,有很多弊端。 学习三农政策,趟路子多争取补贴,补贴对于从农者是锦上添花,但把发财寄托于政府的补贴,你注定不会走远。
第九条:未雨绸缪,投资之前做好预算,资金上一定精打细算,留有余地,不要让资金链断裂。 如果你自信有一定的营销和推广能力,建议你操作本地稀缺的品种,物以稀为贵。如果你的金刚钻不够锋利,还是从价格稳定的大众品种开始,找准他们的卖点,进行深加工,做好宣传和包装,由小做大,不失为进入农业的一种便利途径。
第十条:如果决定进入农业,一定做好持久战准备,切忌急功近利,可以给自己的农业创业做一个三到五年的规划,每天前进一点,一步步达到目标。农业虽然有太多的无奈的困难,但从长远看,我依旧看好农业的潜力和未来,苦中有乐,者或许就是农业的魅力。说一千到一万,事在人为,自己的路自己走,关键还是靠自己。经营土地,种养殖,仅仅是农业创业的一半要素,销售推广才是你实现利润关键的一步。

祥子种地



当前,我国的许多农村出现了土地承包经营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使用,保留其承包权,互惠共赢,农业生产前景一片大好。



你要问我这种模式是否有钱途?我说,肯定有钱途。目前,农村许多劳动力进城务工,大量的土地闲置,出现了种植大户,出现了农场主,没钱赚谁会去租土地?



规模种植既可以集约土地,又可以提高种植收益。水稻、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规模越大,产量就越高,机械化的运作又节约了劳动力,制余劳动力又可以进城务工赚钱,家里的土地租金加上务工的钱,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作为主粮的水稻、小麦,国家一直有最低收购保护价政策,按1亩的面积来估算,大概会有一千多的利润,当然,土地越多,所花费的开支越小,只要科学管理,利润会越大。



水稻、小麦相对经济作物来说,风险更小。如果种植大户能够对接一些政府的惠农补贴政策、联系一些粮食加工企业的订单种植,这个收益还会更多。



不管怎么样,根据当下的农村发展的大趋势,规模化种植还是很有前景,农业科学机械化的发展,农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中国的未来将迎来一大批专业的种粮土地承包户,特别是平原地区。他们的钱途大大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