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白开水诗?

黑虎97

我原来还不知道白开水诗的定义,还以为是现代诗的一种形式。直到有一天,在中华诗库中,看到了不少推荐的现代诗,署名赵丽华。

我试举一首,让各位大开眼界。



如果有变化,会首先从我开始

从后半夜开始
风大了
拍着门窗
刚刚回升的气温
又降了下来
昨天手机上
有天气预报短信
说大风降温
我还不信

我看完当时一愣,这是诗吗?在我确定打开的页面不是朋友圈或微博的时候,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白开水诗啊。

白开水诗

虽然我接触过的多是古典诗词,但在我印象中,诸如海子、顾城等现代诗人,都可以从他们的作品中读出与众不同的情怀。即便爱好的体裁不同,我也不曾菲薄过。

或许是我水平有限,对于如今所谓的现代诗,实在是欣赏不来。像上述这类作品,倒像是把一句口语去掉标点符号,再换行。如果这也算得上诗,岂不是识字便会写诗。


诗词补习班

之前我并没有听过白开水诗这个定义,但是,我看到这个标题第一时间就想到一个诗人,就是乌青。

乌青和他的前辈赵丽华一手扭转了诗歌界曲高和寡的局面,让诗歌这种文体走入了普通人中间,尽管内容毫无营养,却能给人自信,让人人皆诗人成为可能。

我之前以为,赵丽华的诗已经够浪费纸张了,类似

“我坚决不能容忍”

那些

在公共场所

的卫生间

大便后

不冲刷

便池

的人

我实在不能理解这种断句有什么意义,而且强行把句子分开,让人看得直着急。我以为,这就是诗歌的底线了,乌青横空出世后,我才发现,诗歌原来可以寡淡无聊到这种程度。

比如《买水果》

我挑水果

就挑那些看上去舒服的

苹果要像苹果

梨要像梨

我想说,梨如果像苹果,那是你眼花了啊,老铁。这有什么必要写一首诗呢?当然,乌青最有名的《天上的白云真白啊》也是一言难尽。“非常非常十分白,特别白特白,极其白,贼白”,这就是诗吗?确定不是来骗关注的吗?有一些评论家指出,乌青的这些诗别有新意,生活幸福充实的人不会这么关注天上的白云,或者普通的水果,乌青通过这些普通的事物描绘现代人的孤独凄清。这……想太多了吧。



这些寡淡无聊的诗对诗歌的发展有害无益,是一种对美的亵渎,如果这也是诗,徐志摩、戴望舒、舒婷、艾青、食指、海子、北岛、顾城,这些成就斐然的现代诗人真的可以撞死了。

最后,让我们用食指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洗洗眼睛,如果要谈孤独谈希望破灭,请先看看前辈的作品吧。

从后半段开始

一阵阵告别的声浪

就要卷走车站

北京在我的脚下

已经缓缓地移动

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领

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

永远记住我,妈妈啊北京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

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是为我的最后的北京


光明大先生

白开水,没有艳丽夺目的色彩;没有芬芳诱人的香气;没有丰富多样的营养。而白开水诗我觉得应该是指诗歌的特点和性质,而不是描写“白开水”的诗,或者是以“白开水”为题材的诗。

好的诗歌,我觉得应该在一下几方面中占据其一或各方面俱佳。或者创造了使人如沐春风的优美意境;或者蕴含着使人如醍醐灌顶的人生哲理;或者抒发让人产生共鸣感同身受的情感;或者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或者让人微微颔首会心一笑也可以啊!而白开水诗就是使人读之无趣儿,品之无味儿的诗。语言没有亮点,意境平平无奇,思想没有新意。什么音乐美,建筑美,哲理美,意境美,语言美皆无处可寻。

先看几首古诗中的经典之作:

一、《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后两句通过奇妙的比喻,仿佛看到飞流而下的瀑布,九天之外的银河扑面而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令人印象深刻。

二、《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首诗语言通俗易懂,平淡无奇。但诗中却创造出了一种云雾缥缈,超然物外,变幻莫测的优美意境。有极强的画面感。

三、《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前两句寥寥十个字勾画出司空见惯的黄河落日图,画面雄浑壮阔。后两句异军突起,水到渠成,借助生活中的登高远望,揭示了“站得高看得远”的亘古不变的生活哲理让人过目不忘、铭记在心。

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此诗称杜甫平生第一“快”诗,前四句诗人那种喜极而泣,欣然雀跃的状态跃然纸上,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

五、《雪诗•张打油》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此诗为打油诗的开山之作,出语俚俗、诙谐幽默、小巧有趣,让人引俊不禁。

以上随便举了经典之作的例子。

那下面再举几首我个人认为是白开水诗的例子:

一、《一个人来到田纳西》赵丽华

毫无疑问

我做的馅饼

是全天下

最好吃的

此诗是“梨花体”诗的开山鼻祖,当年红极一时。这首诗我认为会作为茶余饭后的笑柄而载入史册,但不可能成为流芳千古的经典。

二、《我终于在一棵树下发现》赵丽华

一 只蚂蚁,

另一只蚂蚁,

一群蚂蚁

可能还有更多的蚂蚁

这首诗当年也风靡一时,但不管多少人说好,我坚定地认为这就是一首经典的白开水诗。

三、《我爱你的寂寞如同你 爱我的孤独》赵丽华

赵又霖和刘又源

一个是我侄子 七岁半

一个是我外甥 五岁

现在他们两个出去玩了

这三首诗风格倒挺一致,一样的寡淡无味。故弄玄虚。赵丽华也写了一些不错的诗,但这几首我坚定不移地认为是地道的白开水诗。

四、《对白云的赞美》乌青

天上的白云真白啊/真的,很白很白/非常白/非常非常十分白/极其白/贼白/简直白死了



这是“乌青”体的开山之作。不管有多少诗人对此诗赞誉有加,但这要是我学生的作品我一定打他个乌眼青。

这样的诗作在家里念给老婆家人,给自己孩子进行诗歌启蒙教育没人管得着,但是发表出来,还有人煞有介事地评论,简直就是是对中国古典文化,对古诗词的亵渎。诗仙诗圣地下有知也会痛心疾首。


书生老崔520

我的绝对是货真价实的白开水诗



改革开放四十年 旧貌换新颜,

祖国形势一片好 生活比蜜甜。

吃饱穿暖不发愁 追求要发展,

休闲娱乐高品质 诗书茶礼禅。

百花齐放百家鸣 曲艺大发展,

名家犹如雨后笋 噼啪冒了尖。

冠冕堂皇有来头 都是艺术家,

一看身份吓一跳 曲协是会员。

薪火相传收徒弟 来着我不拒,

追随潮流要拜师 都与名利沾。

三十年来说河东 河西三十载,

名家出名速度快 只需一夜间。

昨日若提靳佩良 敢问谁知晓?

今朝即成艺术家 大名贯河南。

不知名家价几何 是否论斤卖,

只晓定义变了质 反正不值钱。


青岛小嫚打油诗

白开水诗就是指没有什么新意,写作简单,发表简单,没有什么营养的诗。

现在的诗没有能集中体现我们时代的特点,这就是当前新诗的问题。可能是写作太容易了,发表太容易了。过去发表诗歌非常难,现在趋于容易,一个诗人一天可以写好几首诗,写诗如同日常说话一样琐碎,到了这个地步。 古人讲意境、蕴藉、神思,这些在新诗里也越来越淡,很多作品读完之后感觉是白开水一杯。那么诗还是诗吗?大家都这么写,怎么能够出现好诗?

胡适先生是开辟新时代的诗人,他的创作虽然幼稚,但是想想看,一个小孩开始走路总是走不好,他能够打破旧制用新的语言来写作,这就很了不起,事实证明他这种尝试是成功的。 郭沫若先生的《女神》《凤凰涅槃》《天狗》这些诗,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同时又新鲜活泼地表达了“我”的形象。自郭沫若以后,还有徐志摩、戴望舒以及以艾青为代表的一批抗战诗人,再后来有西南联大的诗人、朦胧诗人……非常多。 我回顾的最后一位诗人是海子,他写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以说是杰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第一句就把人镇住了,以前从来没有人这么写春天。“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为什么要从明天起,不是从今天起?让人捉摸半天,十分耐人寻味。


这就是经典诗歌和白开水诗歌的区别,我们需要的是经典,而不是毫无养分的白开水!


涵美花艺

白开水诗是对某些诗歌的比喻形容,个人有个人的理解看法。想想我们生活中谁能离开白开水呢。



龙眉皓发老男孩

白纸黑墨七言绝,开山辟路崖上歌!

水到渠成圣贤客,诗海狂欢天地和!

欢迎大家欣赏!指正!转发!留墨!

哈哈依蒙小诗来一个货真价实的白开水诗!清如山泉水,老柴地锅追!小鸡味香醉,好诗还有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