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儒家如何理解“天人合一”?

吳瑞漢-

這個問題問得特別有意思,說到天人合一,我們不妨先了解它的一個近義詞:天人感應。

說到天人感應,這個概念最早的提出者就是儒家的董仲舒。

通俗的理解,什麼是天人感應,其實就是把人和天相互結合起來,比如董仲舒在春秋繁錄裡面大概就描述了這麼一個觀點:要好好做人,好好做事,要順應天道,否則上天會懲罰你的。

瞭解了這個概念之後,我們再來看天人合一,就能更好的理解。

所謂的天,自然就是上天那麼發展到後來,天就變成了天理,也就是道。古人是沒有科學概念的,所以認為一個人修行的最高境界,顧名思義,也是能歸入大道,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比如古人認為,人和自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應順乎自然規律,達到人與自然和諧。

舉個例子,在《道德經》裡,老子就說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中國的古人看來,“天”代表“道”、“真理”、“法則”,萬物芸芸,各含道性,“天人合一”就是與先天本性相合,迴歸大道,歸根覆命。

天人合一,或稱天人合德、“天人相應”,很多人以為這個概念是道家提出的,其實最早起源於春秋戰國孔子,漢朝董仲舒引申為天人感應之說,程朱理學引申為天理之說。

那麼,下面我們來看看中國古代的諸子百家,對天人合一的看法。

1.道家,天人合一這個概念在道家來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比如道家莊子就說: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比如莊子還說: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於人制定了各種典章制度、道德規範,使人喪失了原來的自然本性,變得與自然不協調。人類行的目的,便是“絕聖棄智”,打碎這些加於人身的藩籬,將人性解放出來,重新復歸於自然,達到一種“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

2.儒家。天人合一在儒家來看,天是道德觀念和原則的本原,人心中天賦地具有道德原則,這種天人合一乃是一種自然的,但不自覺的合一。但由於人類後天受到各種名利、慾望的矇蔽,不能發現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則。人類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慾望的矇蔽,“求其放心”,達到一種自覺地履行道德原則的境界,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3.心學。做到天人合一,那麼我們就不得不再提到王陽明的心學雖然王陽明也是儒家的分支,但是他對於天人合一的理解,卻超過大多數的哲學家。

王陽明曾經說過: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則知道,知天。

在王陽明看來,什麼是道,我心就是道,什麼是天理,我心就是天理。所以王陽明認為,一個人如果真正的能達到致良知的一個境界,他能擴充我心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自然又能達到天人合一。

比如王陽明又說,人者,天地萬物之心也;心者,天地萬物之主也。心即天,言心,則天地萬物皆舉之矣” 。由於認為“心外無物”,陽明心學的旨趣便顯得十分感性而具有當下的“心物不二(分)”性。這也是傳承了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理念:天人合一。


中華鬼谷子智囊團

《易經》中強調三才之道,將天、地、人並立起來,並將人放在中心地位,這就說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於“始萬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於“生萬物”。人不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於“成萬物”。

再具體地說:天道曰陰陽,地道曰柔剛,人道曰仁義。天地人三者雖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對應、相互聯繫的。這不僅是一種“同與應”的關係,而且是一種內在的生成關係和實現原則。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則,人之道是實現原則,二者缺一不可。

天人合一,是中國古人的創造。在儒家來看,天是道德觀念和原則的本原,人心中天賦地具有道德原則,這種天人合一乃是一種自然的,但不自覺的合一。

但由於人類後天受到各種名利、慾望的矇蔽,不能發現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則。人類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慾望的矇蔽,“求其放心”,達到一種自覺地履行道德原則的境界,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天人合一的關鍵詞是"合"。順天應時,與大自然共存,而不要想著如何征服和戰勝。

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天有日月,人有兩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竅。天有風雨,人有喜怒。天有雷電,人有音聲。天有四時,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熱。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天有陰陽,人有夫妻。

歲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節。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膕。地有十二經水,人有十二經脈。地有泉脈,人有衛氣。

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晝夜,人有臥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齒。地有小山,人有小節。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蜠肉。歲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節。地有四時不生草,人有無子。此人與天地相應者也。


閒看秋風999

王陽明之前的儒家認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你看梅花具有無畏嚴寒的堅強品性,你看竹子有虛懷若谷的謙虛品德,你看羊羔吃奶會跪著感謝母親,你看烏鴉會叼吃的孝敬長輩。這些就是王陽明之前對天人合一的理解,主張觀察天地萬物琢磨出大道理來,這種行為被他們自己稱為“格物致知”。

後來出了一個脾氣大的武將,這個人就是王陽明老逗比了。他去格竹子格得吐血也沒格出什麼道理來,一氣之下甩手不幹了。然後王陽明轉變為我心即道的思想。例如心裡先有了謙虛的品質,然後看竹子才有虛懷若谷的聯想。王陽明總結了四句經叫做“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的心學依然沒有脫離所謂的“天人合一”迷信思想。作為現代人,應該看出格物和格心都是有缺陷的。不作惡容易理解,為善卻是很難辯識真偽的,特別是用於社會和國家的善政,一個人的想法可以主宰億萬人的生死。

我修改了王陽明的四句經,大家琢磨琢磨。“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識惡容易辯善難,己善切莫強加人”。


小明快看天上有流星

“天人合一”的思想起源於六千多年伏羲氏時代,上象徵天,下象徵地,中間象徵人,稱為“天地人三才”,這是最早的說法。

到了儒家,便對“天人合一”哲學作出了極大的貢獻,孔子《春秋》中上揆天之道,下質諸人性。《易傳》中提到世界是“人與天地參”,表示天、地、人以及三者的統一和諧發展。儒家認為,天之道是“始萬物”,地之道是“生萬物”,人之道是“成萬物”,也就是說“生成”與“實現”是統一的,即“天人合一”。

孟子以“誠”闡述天人關係,他把“誠”視為天的本性,是天地萬物存在的根本,以“誠”這一道德修養達到天人合一境界。

漢代董仲舒的“獨尊儒術”是第一次明確提出天與人“合而為一”,“天、地、人,三者相為手足,合以成體,不可一無也。”

正式提出“天人合一”思想的是宋代張載,他表示,人和萬物是天地所生,人只是天地中一物,人與自然是統一整體。

宋儒程朱學派,他們認為最高的哲學範疇為“天理”,在生生不息的天道中,陰陽二氣化生,產生天地萬物和人。

明代王陽明的理論大家心裡都比較清楚瞭解,“大人之能以天地萬物為一體,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與天地萬物而為一也。”

到了清初的王夫之則發展了張載的思想,認為天地人一體,人與自然不可分。


貧僧假裝有文化

心與意合,意與人合,人與道合,是為天人合一,何謂天,古人認為世間有仙可解人間疾苦,去除災厄,保人間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而仙是蒼天庇佑人間的產物,古代賢皇,每年都會舉行儀式祭天,在人們眼裡天是公正,光明,正義,善良,慈悲的化身,

而天人合一指的是當人某一方面達到了其中一方面的極限,可以代表蒼天的意志,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天選之人,順應民意,匡扶正義,

像西遊記裡的唐僧,他便是世間慈悲的化身,又或者孔子,傳書授道,啟蒙人智,完善人性,孔子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幾千年後依然影響著後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