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和突厥有什麼關係?

藏巴拉唐卡

土耳其的起源和中國歷史上的大突厥汗國有比較緊密的關係,但他們並不是隋唐時期突厥人的直系後裔。

更加準確的說,今天的土耳其人只不過是泛突厥主義下的西亞民族和南歐民族的結合產物,跟古代突厥人相去甚遠。那麼,土耳其人和突厥人的聯繫是怎麼來的呢?時間要回到6世紀時的中國北方

在公元6世紀時,新興的突厥民族在蒙古高原崛起,取代了漠北的柔然汗國成為新的霸主。公元552年時,突厥人的首領那史那土門(伊利可汗)建立了遼闊的大突厥汗國。突厥人的勢力在此時達到極盛,東西縱橫兩萬裡。可是大突厥汗國只是部落結盟所形成的聯盟國家,政體並不牢固,而且還停留在落後的奴隸制基礎上,國內又有鐵勒、契丹、室韋、高車等其他遊牧民族的存在,很快就陷入分裂之中。


隋唐時期,原先由大突厥汗國所分裂出的東、西突厥都想要效仿拓拔鮮卑人入主中原,結果雙雙被唐朝擊潰。公元7世紀,東、西兩大突厥在中國先後被唐朝軍隊的鐵蹄所征服,成為唐的臣屬。唐朝在東突厥故土上設置了安北都護府,在西突厥故土上設置了安西都護府。

公元682年,東突厥人的殘餘力量因不滿武則天的壓迫,就在漠北宣佈復國,建立了聲名鵲起的後突厥汗國,可是這個後突厥汗國沒有延續太久。745年,後突厥汗國的末代君主白眉可汗被回鶻部落斬殺,其首級被獻給長安的唐玄宗作為貢禮。從那以後,作為突厥民族主體的“阿史那部落”就已經消失在了中國的歷史長河中。


不過西突厥汗國滅亡後,突厥的一個旁支“烏古斯部落”遷移到了中亞地區,並繁衍生息了下來,保存了突厥的名號,但是由於他們已經遠離中國本土,所以逐漸被伊斯蘭化。由烏古斯部落所建立的“大塞爾柱突厥帝國”在11世紀時風光了好長一段時間,其疆域從中亞的烏列什特一直延伸到地中海東岸,幅員遼闊。

直到12世紀以後,這個塞爾柱帝國先後被西遼國、花剌子模國攻襲,最終滅亡於蒙古人之手。由塞爾柱帝國所分裂出的一支殘餘勢力(羅姆蘇丹國),在經過長期演變以後,形成了近代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雛形,這才是今天土耳其人的直系祖先。

需要說明的是,在塞爾柱帝國統治時期,國內烏古斯人的比例在戰爭中已經不斷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西亞民族和東南歐民族的湧入。因此,從民族成份上來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土耳其人的直系祖先)已經夾雜了大量的希臘人、波斯人以及部分阿拉伯人,與突厥的烏古斯部落相去甚遠,因此只能算是泛突厥文化下的非突厥民族。

(土耳其美女)


中外歷史

隋唐歷史上的突厥汗國,其實就類似之前的匈奴帝國、柔然汗國一樣,原本是以蒙古人種(黃種條人)為主體的草原遊牧帝國。和當今世界的以印歐人種(白種人)為主體的土耳其民族與國家,確實有文化認同、歷史淵源上的聯繫,但血緣和民族構成方面,已經沒有太大幹系。

突厥汗國(552年-583年)最鼎盛時,一度控制了西起裡海,東到大興安嶺,南抵長城,包括西域、中亞、大漠南北的廣闊疆土,幅員近千萬平方公里,後來在隋朝連續打擊下,分裂為東突厥汗國和西突厥汗國。

後繼的唐王朝歷時近百年戰爭,由李靖率軍攻滅東突厥汗國(583年~630年),由蘇烈率軍攻滅西突厥汗國(583年~657年),由王忠嗣聯合回紇部,攻滅復興的後突厥汗國(682年~745年)。

國家政權滅亡後,一部分突厥人留在草原,被後繼興起的回紇人同化,一部分突厥人進入中原,降服於唐朝為其僱傭軍,被漢人同化,其餘的突厥人則不斷向西遷移,進入中亞、北印度、中東地區,征服並同化當地的印歐人種民族,在長達千年時間裡,建立了許多在歷史上聲威赫赫的強大國家。包括喀喇汗國(840年~1212年)、塞爾柱帝國(1040年~1157年)、伽色尼王國(962年~1186年)、花辣子模帝國(1091年~1231年)等,以及自稱蒙古人,其實是突厥化人種的帖木兒帝國(1368年~1501年)和莫臥兒帝國(1526年~1858年),還有持續時間最長(1299年~1922年)、影響力最大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奧斯曼帝國,崛起於安納托利亞半島(小亞細亞半島),在十代英主的帶領下,攻克君士坦丁堡,滅亡東羅馬帝國,進而征服了巴爾幹半島、匈牙利、黑海北岸、外高加索地區、兩河流域、紅海東部沿岸、地中海東岸、從埃及一直到阿爾及利亞的北非地區,地中海東部各島嶼,以強大的陸軍和艦隊,水陸並進,不斷向西侵攻,版圖跨越亞歐非三大洲,最大疆土約550萬平方公里,成為歐洲各國持續數百年的噩夢。

幸虧有“神聖之盾“,哈布斯堡家族的神聖羅馬帝國,與奧斯曼人抗衡數百年,多次挫敗其侵攻,其餘歐洲各國也不斷援助,波蘭翼騎兵便是在維也納解圍之戰一舉成名。北方的俄羅斯帝國崛起後,自命為東羅馬帝國繼承人”第三羅馬“,歷代沙皇的夙願便是收復君士坦丁堡,連續發動十次俄土戰爭,不斷南下給予奧斯曼人沉重打擊。

波蘭翼騎兵擊敗土耳其蘇丹

當歐洲各國經過近代化和工業化進程後,奧斯曼早已落伍於時代,不復往日風光,淪為人見人欺的”西亞病夫“,對俄國不斷割地喪土,丟失黑海北岸和高加索地區,巴爾幹半島各國也紛紛趁機獨立。若非稱霸七海的大英帝國為了遏止俄國擴張,多次國際施壓,甚至直接出兵干預,奧斯曼人恐有亡國之憂。因此,該國晚期,內政經濟皆被英國控制,淪為半殖民地。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激進分子主導的奧斯曼內閣,為掙脫英國控制,持親近德國立場。開戰後,英國大臣丘吉爾將兩艘奧斯曼預定的無畏艦扣押徵用,更放言”兩艘軍艦比整個土耳其更重要“,直接挫傷了奧斯曼舉國自尊,終於決然加入同盟國一方。加利波利戰役,奧斯曼軍決死一戰,殲滅英法聯軍登陸部隊26萬,自己也付出與之相當的損失,然而這場慘勝雖讓丘吉爾被迫下臺,卻難以挽救整個同盟國的失敗。

戰後,奧斯曼帝國土崩瓦解,任由列強瓜分宰割,只保留了小亞細亞半島本土與伊斯坦堡周圍,形成現代土耳其國家。該國人種源流,

安納托利亞半島的原土著居民佔了多數,也包括突厥化的斯拉夫人與希臘人,因此變成了一個印歐人為主體的種族,雖然同樣使用突厥語,但和歷史上那個阿史那家族統治的突厥汗國,那些以蒙古人種為主體的突厥人,已經是從人種到血緣都截然不同,只剩下歷史文化上的聯繫了。

舉個淺顯的例子,這就好比一個NBA的黑人球星,講英語,信基督教,把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的歷史當做自己民族的歷史,完全美國人的生活方式,同時也確信自己是美利堅民族的一員。但是要說他和歷史上同樣講英語,信基督教,不列顛島上的那些英格蘭國王,能真正有什麼關係呢?

至於某些土耳其人的自吹自擂,「從亞得里亞海到長城皆為突厥領地」,甚至以16個武士代表16個“突厥人帝國”,則純屬大吹法螺的意淫了。如果說歷史上的喀喇汗國、伽色尼王國、塞爾柱帝國、帖木兒帝國、莫臥兒帝國、奧斯曼帝國等確係突厥化民族所建,土耳其人以全體突厥人的祖國自居,把這些祖宗全認下,那也勉強罷了。

可是柔然人被突厥人趕走西遷後建立的阿瓦爾帝國、回鶻人在其突厥人故地建立的回鶻汗國、中亞布哈拉人後裔的花剌子模汗國,鐵木真孫子拔都汗建立的金帳汗國,和他們又有什麼關係呢?更早的匈奴帝國、西匈奴帝國、阿提拉的匈人帝國、白匈奴(嚈噠)帝國,這些突厥人出現之前就存在的亞洲遊牧國家,和他們又有什麼關係呢?

甚至於唐朝皇帝賜給後突厥汗國的《闕特勤碑》,也被當做歸屬於他們的歷史文物,種種此類表演,當成類似宇宙大國的笑話看即可。

【昏聵的可汗登位,無能的可汗登位。他們的酋長們也昏聵無能。詭譎奸詐的漢人,狡猾地製造了弟兄們之間的分裂,導致了貴族和大眾的相互紛爭,突厥人擁戴的可汗紛紛垮臺,突厥人建立的國家走向毀滅。原來的老爺成了漢人的奴僕,原來的太太成了漢人的婢女。突厥的貴族們放棄了酋長稱號,聽從於漢人皇帝,接受了漢人的官銜,為漢人的帝國征戰整整五十年,征服了許多國家……】——《闕特勤碑》突厥碑文節錄

開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後突厥汗國的毗伽可汗,在唐朝皇帝御賜的《闕特勤碑》背後,用突厥語刻了以上一大段痛訴突厥人被唐朝欺壓的血淚史,以及無數自吹自擂功業,和詛咒罵人的話。然而僅僅2年後,他就被屬下大臣毒殺,在隨後的十年中,後突厥不斷內亂,連續換了九任可汗,全部死於非命。

公元745年,後突厥汗國滅亡,毗伽可汗的侄子,最後一任可汗白眉可汗的人頭傳首長安,距離刻碑僅僅過了13年後。

——所以說,躲在背後吹牛罵人,胡亂詛咒,是會有報應的哦。


狐狸晨曦

先回答問題,再解釋。部分土耳其人是突厥人後裔,現在突厥有些泛突厥主義的意味,意指將突厥語族的人一概稱為突厥民族,其實是錯誤。

突厥是生活在蒙古高原和中亞地區的古老民族。


其中起源頗為有趣,一種傳說是突厥本是匈奴的一支,後被鄰國所滅,當時有一個10歲的小男孩,士兵見他年小,沒忍心殺死他,便將他砍去雙腳扔到荒草中。後來,小孩被一隻母狼救去,長大以後與狼結合,鄰國國王聽說這小孩已長大,怕有後患,便派人將他殺了,殺他的人,見他身旁有一條狼,也想一起殺掉,狼逃跑了,逃到高昌北邊的山洞裡。在那個山洞裡,狼生下10個小男孩,他們逐漸長大成人,各自成家,繁衍後代。其中一支,生活在阿爾泰山一帶,阿爾泰山形似作戰時的頭盔,當地人稱其為突厥,這就是突厥早期起源。

突厥早期是柔然的鍊鐵奴隸,在中國北朝時期開始崛起,先後通過戰爭滅亡了柔然,稱霸北方草原,成為繼匈奴、鮮卑、柔然之後又一個強勢的遊牧民族,對北朝、隋唐產生了嚴重威脅。在公元583年,隋朝利用分化政策使得突厥分解為東西突厥國,並在唐朝時唐太宗攻滅東突厥,西突厥開始西遷,出現在西亞和中亞。


其中一部分突厥人定居在中亞里海一帶,後來受到阿拉伯帝國阿巴斯王朝的徵發徭役,成為阿撥斯王朝的奴隸,擔任王朝的軍隊,充當王朝對內鎮壓,對外擴張的工具,後來這部分人成了阿撥斯王朝的實際統治者,這部分人就是塞爾柱突厥人,這部分人有通過戰爭在土耳其地區建立了羅姆蘇丹國,後來羅姆蘇丹國被蒙古滅亡,而在今土耳其的奧斯曼又崛起了,奧斯曼一世建立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1919年,在凱末爾領導下開展民族解放武裝鬥爭,推翻封建王朝,擊退外國侵略,於1923年建立土耳其共和國。



但是在歷史上今土耳其地區先後被赫梯、呂底亞、希臘、波斯、阿拉伯佔領過,所以土耳其人血統混雜,不能僅僅說是突厥人後裔,他是很多民族後裔。


梅花撰史

土耳其應該是突厥的後代,但是有混血現象。突厥是匈奴的後代,取代柔然汗國。公元552至583逐漸強盛。地域東到大興安嶺西到裡海南到長城近千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他們也是蒙古族的前輩,是遊牧民族。在隋朝的打擊下分成東突厥和西突厥。後來在唐朝的打擊下,內降唐朝,一些留在當地,剩餘的西遷。公元583年至公元630年,李靖率唐軍攻滅東突厥。公元583年至公元657年,蘇烈率唐朝的軍隊攻滅西突厥。公元682年至公元745年王忠嗣聯合回鶻滅掉復興的後突厥,殺掉了汗,是狼孩,由狼養大。西遷到北印度中東小亞細亞半島,東南歐。在西遷的過程中不斷地同化當地的印歐人種。他們建立了知名的喀喇汗國公元840年至公元1212年、塞爾柱帝國公元1040年至公元1157年、伽色尼王國公元962年至公元1186年、花辣子模帝國公元1091年至公元1231年、帖木爾帝國公元1368年至公元1501年、莫臥爾帝國公元1526年至公元1858年、奧斯曼帝國公元1299年至公元1922年。他們體現了征戰性,從東亞征戰到東南歐,不斷地征戰,不斷地同化所經過地區的人,不斷地混合血緣,出現混血。


喇叭與利劍

在精神上,土耳其是突厥的直接傳承人。

在血統上真正的土耳其人只有百分之一的突厥血統,大部分是小亞細亞的原住民既希臘血統、北歐血統,還有高加索血統,最多的是閃族血統,來自阿拉伯人。雖然他老爸是格魯吉亞穆斯林。

但是土耳其人認為自己就是突厥人,是匈奴的後裔,狼的傳人。土耳其的總理說突厥人的土地從地中海到長城北。

土耳其人採用野蠻的童子稅,要求被佔領的民族要貢獻小孩,養大了成為蘇丹的禁衛軍。

這部分人成為帝國的中堅。

歷史上有句話,一旦突厥化便永遠突厥化了。


鷹的家園


從血緣上看,土耳其和突厥還真沒多大關係。土耳其處於歐亞非交界,世界的十字路口,人種已經亂得說不清楚,小亞細亞的,希臘的,中亞的,高加索的,阿拉伯的,波斯的,亞美尼亞,馬其頓,保加利亞…反正你知道的和不知道的,都可能有,他們自己也未必說得清楚。

從宗教上說,土耳其90%以上是遜尼派穆斯林,但非常世俗化,可以說是伊斯蘭世界裡最世俗化的國家。這要歸功於其國父凱末爾在建國後推行的親西方世俗化改革。

從歷史和文化上,他們更認同自己是塞爾柱突厥後裔。畢竟對於民族認同,我是誰、我從哪兒來,是繞不過的問題。

作為曾經的世界最強大帝國,土耳其人的歷史文化優越感和自豪感非常強。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糾集八萬大軍,一舉攻克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國滅亡,成為西方中世紀結束的標誌性事件和歐洲文藝復興的發端。奧斯曼土耳其成為地跨三大洲的龐大帝國,伊斯坦布爾成為當時世界的中心,將伊斯蘭文化推廣到今天的西北非和東南亞,土耳其人至今深以為傲。(他們認為沙特之流只是土包子暴發戶,對伊斯蘭教的發揚光大沒啥貢獻)

至十八~十九世紀奧斯曼帝國國運逐漸衰退,國力持續下降,在西方列強幹預下過去的領土和行省紛紛獨立成了幾十個小國家和地區。儘管被戲稱為西亞病夫,可我感覺他們的精氣神還都在。

非常懷念伊茲密爾,那個不眠的港灣。


一城風絮2016

現在的土耳其人和古代突厥人沒有直接關係。現在的土耳其人大部分是中東阿拉伯人後裔。

如果非要扯上關係,古代土耳其是西突厥人遷移過去,和當時的地中海人混血建立的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