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高晓松不满被质疑哈佛研究员身份,起诉微博和百度?

Oo缮变




于是,高晓松在微博上对此事做了回应:


南叔认为,从整件事的来龙去脉来看,可以确定的是,高晓松此行与学术水平无关,也与教授、研究生等学术职级无关,他只是去独立做学习、研究的(也就是看看书,查阅资料)。当然,高晓松微博里也没有明确说自己此行有多“牛逼”,只是隐约中透漏着“牛逼”的气息,这就让很多粉丝为他欢呼雀跃了,他估计也挺享受这种被捧着的感觉,也就没有进一步解释。


姑且称之为虚荣心吧,其实人都是有虚荣心的,高晓松微博中的言辞并没有欺骗,顶多是利用许多国内粉丝分不清哈佛这些职位的含义,混淆概念,享受了一把赞美。但是,被起诉的这几家媒体显然就有点过激了,言语中直接上升到人身侮辱,对于一个名人来说,维权也是应该的。


你怎么看这件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南七道

高晓松在今年1月31日的时候,在微博上发文说:“今天正式在哈佛大学入职成为研究员,然后立即冲进图书馆……今后除了完成好阿里文娱国际化的工作,就在哈佛认真做点研究,努力做一个较好的知识分子。”

他这个发文比较取巧的地方在于只说了“入职成为研究员”,但是没有详细说明这个研究员究竟属于什么性质,如何取得的。因为“研究员”其实有很多种类型,每一个对应的英文名词都是不同的。

根据后来高晓松的解释,他成为的研究员是英文中的“Associate”,这种属于自费的性质,没有学位的要求,没有研究工作的分配,不需要向导师汇报,也不会发工资。就是自己利用学校的资源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就可以了。

大多数普通人看到高晓松的发文的时候,第一反应自然是这个“研究员”非同寻常,只有很牛逼的人才可能获此殊荣,只是不知道这一类的研究员有钱有闲的人基本都可以获得。高晓松本人也不算造假欺骗,只是平常人都有的虚荣心而已。我们普通人发个照片都还要用各种P图软件美化,明星想炫耀一下自己有知识有内涵也无可厚非。并且高晓松本人确实是很有才华的,如今愿意自己花钱继续深造也是一件积极的事情。

被起诉的这几家媒体很明显就是利用吸引眼球的标题增加自己的人气,并且不分青红皂白就说高晓松造假,言语明显过激了,而且对当事人而言,构成了人身侮辱和诽谤,如果当事人感觉自己的权益被侵犯,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也无可厚非。

人有虚荣心爱嘚瑟是一回事,但媒体把这件事上升到恶意中伤诽谤就是另一回事了,所以独角兽工场认为高晓松起诉这些传播虚假信息的媒体是应该的。


独角兽工场

3.高晓松此前针对侮辱自己相关报道曾经做过法律方面的维权,并赢得了官司。据价值兄了解,这已经不是高晓松第一次因为名誉受损提出诉讼了。2016年,有微博八卦造谣“高晓松郑爽确定恋爱关系”,高晓松一怒之下,把造谣的几个号告上了法庭,并且取得了胜诉。

2017年3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就高晓松诉王威威(微博:王小呆V)、邵静静(微博:八卦壹姐V)名誉权纠纷一案作出判决:被告向原告高晓松赔礼道歉,并且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律师费等共123568元。因此,此番高晓松再次向媒体发起诉讼,显然是信心更加足了,也更有胜算把握了。


科技公司价值

本来想说晓松太矫情,但一看被告是那两家,心里好像有了底。



这两家已经成为重灾区,被定义为是谎言的聚集地,正处于姥姥不痛舅舅不爱的境地。我们又习惯于痛打落水狗,所以没人会感到提告他们是无理。

至于是否为研究员,完全可以推到是翻译问题。对于晓松,哈佛就是张皮,多它不多,少它一样演戏。说是假冒,既不值当,也不合理。

有人会问,方舟子是始作俑者,为何不去告?两个理由告诉你,一是他是个体户,没钱没地位,赢了不露脸,输了没钱赔。二是他一直在吃转基因食品,已是另类,当人告他,无凭无据。


新文化街男孩

高!实在是高!高晓松的高

事件

分析

  1. 标题党不好当呀!为了吸引眼球,这几家被告的帐号,都用了醒目标题,说高骗粉等。这就被高抓住了话柄,我合作研究员也是研究员,中国大学研究员很单一,美国的有七种,这不能怪高呀。擦边球打得好呀,擦边那也算在台上!
  2. 方舟子还是更老道!其实这几家估计也是在方的言论之上稍放大而已,但他们哪知方也是老手高人,方本已说到了边界边上了,你还要放大点,不就出界了么?而方却不被高起诉。所以,这几家以后估计再也不敢看方的言论了吧!教训呀!

  3. 感谢事件教育了国人。让国人知道了更多大洋彼岸的道道,也揭开了一些神秘的外包装。英语汉、汉译英是会有误差进而有误解的,尤其是国人爱用缩语就更易误解了。不是所有帶哈佛就都牛逼的,不是有个车也带这两字么,注意那可真不是美国哈佛研究生产的,而是国产的。

总结

整个这个事件,高和方都是高人!高!实在是高!高晓松的高!对中西了解和中国文字把控两都到了极致。而这些被起诉的,恐怕这次要交学费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之一就是“度”的把握,说话可别太直白,更不能太放大,否则,口袋里的钱就得往外漏了。


中科booklong


高晓松除了是阿里音乐的董事长,还做了很多档文化类节目如《晓松说》。虽然人长得丑,但是凭借其出众的才华,在历史、人文、电影、音乐等领域收获了一大批死忠粉。身为社会公知的高晓松,其一句话对社会公众产生的作用不容忽视。

而被状告的三家公司,能对高晓松恶语抨击,除了本身哈佛研究员身份的含金量不大外,也在于能给学富五车的高晓松扣有瑕疵的帽子,那对外界无疑会带来不小震动,高晓松的高级知识分子的形象、自身品牌在受众心中的信誉度也会下降。

不好的是这件事被某些媒体渲染的过分夸张,恶意抹黑这就涉及到诽谤了。


梵西说

科技科普促使人们养成理性思考和理性处理事务的习惯——凯腾聚知。

科普一下研究员在我们国家的职称地位。

研究员职称=研究员级工程师=正高工=教授级高工:是工程研究领域最高职称,正规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源系统评定的,是一种终身资质; 一般无评定资质的单位评定的是一种荣誉职称。

至于哈佛的研究员身份和我国的研究员身份有相当的差异,哈佛的研究员身份更宽泛一些(种类比较多,有访问学者,自我兴趣研究活动获得者,学校研究机构短期,长期,终身雇员等)。高晓松属于个人自费研究领域。

坚决支持高晓松的行动!

对于无中生有诽谤他人坚决说不!


凯腾聚知

对于矮大紧这事,还是挺有说头的。

高晓松学生时代就是个标准的学霸,考上清华大学,不惜直接退出清华 也要上北京电影学院。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是一个很傲的人。

也很有才能的人,会唱歌作词,会写作,还会导演。在娱乐新闻中也常常出现。

再来看看晓松的家世,外公张维是深圳大学首任校长,外婆陆士嘉也是关大博士,以及教育家外舅公,科学家舅舅父亲母亲都和清华大学有联系,还有他的继父,也毕业于清华大学,黄炎培之孙。想想这样的家世,能不傲吗,又入职哈佛研究生。好好装一波逼,结果呢?出现一大堆类似《矮大紧洗黑录:高晓松买哈佛大学身份骗粉?》《反转!方舟子打脸高晓松:哈佛研究员身份是假的,别被矮大紧骗了》也确实有点过分。起诉总计赔偿121.5万,高晓松也不是为了这些钱,这些钱对于他来说也不算什么,可能也就是为了自己的名誉,就是为了那口气。不然清者自清,不理会也好,也要去澄清。


悦乐506

首先,本人十分喜欢矮大紧,因为本人的师哥几乎就跟矮大紧一样,无论是相貌,言谈,知识渊博程度,矮大紧跟你聊天就好比一个平易近人的长辈,而且还是一个逗比的长辈,让你没有任何压力,而你又知道他曾是那么的高高在上!

所以矮大紧几乎是没有绯闻,没有炒作的代名词,但是一旦这种嘻嘻哈哈的人较真起来也是够人喝一壶的!

像矮大紧这样的才华人士,可以为酒驾在看守所而错过自己的第一部电影上映,要知道他完全有能力通过关系解决这个问题!

也可以因为自己的理念而选择站台,不被黑粉们妥协!

很可以乐观,积极的面对和看待整个世界的兴衰荣辱!

所以这样的人,平时笑嘻嘻,乐哈哈的人会让人误会他们好欺负,所以刻意针对,炒作!

所谓咬人的狗不叫,而矮大紧在领域学长认为是一条狼,一条睿智的头狼,他有自己的理念和作风,他有自己的底线和坚持!

所以,他可以任凭人们那他的相貌开玩笑,他可以认同别人与他不同的价值观,但是千万千万不要触及他所坚持的底线,一旦触及,那些人必死无疑!

以上,就是领域学长对于矮大紧的片面理解,不喜勿喷!


金豹学院

不管他有没有哈佛身份,看过他的作品的人们都应该感谢他。是他给社会底层的人们打开了一扇窗,没有他,底层人民接触不到这些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