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佛系媽媽的坑娃之路

一個佛系媽媽的坑娃之路

01

一直以來,我都扮演著一個積極上進的、不斷在育兒道路上探索新理論、新知識,力求做一個好媽媽的人。

不信你看看咱寫的文章,全都是正能量滿滿,對育兒充滿了信心。

也不斷的有人問,孩子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該怎麼辦?

彷彿我就是一個成功的育兒導師。

你要這麼想就錯了,我只是一個普通的二孩媽媽,平時第一次,奧,是第二次當媽了。

儘管這樣,在育兒的道路上,還是一邊試錯一邊自責,一邊奮進一邊遲疑。

其實,生活中的我是一個佛系媽媽,一個好好女士。

今天不談正能量,只談點佛系媽媽的焦慮。

一個佛系媽媽的坑娃之路

02

最近,被輪番傷害,突然開始懷疑自己當媽的稱職性。

班級群裡,有寶媽詢問孩子上幼小銜接班的問題。

群裡一下子熱鬧起來。

大家都非常的熱情,毫無保留的告訴詢問者,我們在哪哪上。

我數了數,大約七八位寶媽列舉了七八個幼小銜接班。

這是比較高調的,還有很多低調的寶媽都深藏不露。

額,孩子是要上幼小銜接的?

前段時間在幼兒園門口好像收到過幼小銜接班的宣傳單,看了一眼隨手扔了,咱就沒打算讓孩子上。

作為一個偽學霸,咱對自己孩子的學習有著謎一樣的自信。

學霸爸爸+學霸媽媽等於啥?當然是學霸了!

要不說,當父母的看著孩子都是自己的好呢,也不知道是哪兒來的自信。

不上幼小銜接,是不是會被別的孩子超越一大截,雖然心裡有點小九九,還是強裝淡定。

一個佛系媽媽的坑娃之路

03

現場,座無虛席,黑壓壓一片,當然,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媽媽。

一個小學老師現身說法,她既是一個老師,又是一個一年級小學生的家長。

關於上不上幼小銜接的問題,這位老師說,這個要看家長的意願,可以選擇上,也可以選擇不上,因為幼小銜接學的東西只能管半年到一年的時間,等這段時間過了,上過的優勢就顯不出來了。

豎著耳朵認真聽的我鬆了一口氣,心想,原來上不上並不是那麼重要的,我自己的選擇也沒有錯。

接著,老師又問了一個問題:現在已經讓孩子學英語的家長請舉手。

我心頭一緊,抬頭看了看四周,齊刷刷,手舉了上百隻,左右一圈下來,沒舉手的只有我。

這一輪,完敗。

一個佛系媽媽的坑娃之路

請輸入描述

04

前兩天中午休息時,幾個同事在議論孩子上輔導班的事。

一個同事五歲的兒子是這樣安排的:

週一英語,週二鋼琴,週三跆拳道,週四美術,週五象棋,週六英語和象棋,週日數學和英語。

另一個同事四歲的女兒是這樣安排的:

每週背詩一首,每晚認字五個,每週學英語兩個小時,每週學舞蹈兩次,每週看話劇兩次。

我們家六歲的女兒是這樣安排的:

週一看動畫片,週二看動畫片,……週五看動畫片,週六、週日出去玩。看動畫片的間隙陪弟弟玩。

以前每天晚上睡覺前還會給她讀書,讀十幾分鍾到一小時不等,等生了老二,這一環節已經自動省略了。

當然,我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也做過努力,陪她認認字,算算術。

結果呢,大概人家都生了個聽話懂事的孩子,能完美實施媽媽的教育大計,咱家的孩子呢,敢跟媽媽說不,敢想不學就不學,氣得你乾瞪眼。

不學就不學吧,佛系媽媽就是這麼寬容。

這一輪,完敗。

一個佛系媽媽的坑娃之路

05

當然,這些都是小事。

孩子要上小學,什麼才是父母的頭等大事?

答案:學區房。

一個朋友為了讓孩子上個好的學校,花一百多萬買了個二十多平方的小房,房齡比我還大,不貸款一把付。

一個熟人賣了她寬敞明亮的一百平的房子,置換了一個陰暗潮溼的四五十平米的小房,還添了不少錢。

用他們的話說,為了孩子,再大的犧牲都值。

可我,為什麼沒有這樣的覺悟?

賣了現在住的房子,去買個二三十平米的學區房,做不到!

不賣房子砸鍋賣鐵再買個一二十平米的學區房,錢不夠!

既然這樣,只好委屈孩子嘍,上不了最好的學校,不要怪爸媽。

好在,我和孩他爸都具有佛系的性格,兼具自我安慰的本事,和對孩子迷之自信,我們堅信,孩子未來學習不會太差!

嗯,就是這麼自信。

幾輪下來,已經成功被別人家的孩子碾壓幾次,這樣的爹媽是不是很坑娃?

以後,萬一孩子沒有遺傳她爹媽的學霸氣質,沒有彎道超車,沒有成功逆襲,豈不是很對不起自家娃?

哎,攤上這樣的爹媽,孩子只有自求多福了。

最後來一句雞湯:孩子,你只有比別人更努力,才能彌補你輸在起跑線上的缺憾。

加油吧,小孩!

一個佛系媽媽的坑娃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