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作片为啥不行了?

优农优品

中国功夫动作片世界第一(中篇)

文|令狐伯光


上一贴,笔者讲过中国功夫动作片,特别是香港功夫动作片崛起的原因,和同时期世界其它国家动作片对比。


这一篇,讲述香港功夫动作片衰落的原因。


在2000年后,香港电影衰落,成龙,李连杰等人出走好莱坞,带走一大批动作片幕后的精英人才。成家班,袁和平,元奎等等。


香港功夫动作片人才青黄不接,逐渐开始衰落。


《黑客帝国》动作由大师袁和平打造

《黑客帝国》《杀死比尔》《霹雳娇娃》《超胆侠》《刀锋战士2》等等。

2000年后的好莱坞大片,只要有着招式,竞技搏斗的炫目大片,几乎大半背后都有中国动作团队设计的影子。


好莱坞资本雄厚,电影工业十分完善,行业内人才众多,学习的能力也非常的快。好莱坞很快学会东方动作设计的模式,融合本土化成功,打造出自己特有的风格,一举开创出竞技风格,影响深远。

《谍影重重》奠定西方动作片实战竞技风格


在《谍影重重》过后,西方动作片的动作设计,老一辈东方动作指导大师巅峰已过,年龄的老去。新的东方动作指导,仍然在好莱坞大片作动作指导,但由原本的主导大师,变成幕后工作的一员。


张鹏,一位大多数人觉得名字烂大街的人,一系列中国影迷追捧的电影,《王牌特工》、《海扁王》、《城市游戏》、《金刚王》的动作戏均出自他手,但认识的人有多少。


东方功夫动作电影,香港由于成龙,李连杰等带着精英人才,或者被好莱坞巨资挖走。只剩下了洪金宝和甄子丹等一支,倒也继承了李小龙的遗志,将现代竞技动作片,有一定发扬。


功夫片,同样有一部继承下来,但已经成为独苗。


《杀破狼》是香港竞技片的代表

《叶问》已经是功夫片的独苗


在《杀破狼》后,香港动作片基本在走这一条路子,功夫片只剩下《叶问》,直到现在还在坚持。


后续作品:《导火线》《夺帅》《特殊身份》等等。


当时香港功夫动作片虽然远不如90年代巅峰期,但还算是比较繁荣。但主要一个问题在于,自己不但有退步,更不可能不允许敌人不进步。


美国好莱坞在《谍影重重》后,革新动作竞技模式不提,连东方另外两个地区,动作片同样有所革新,在世界动作片引起巨大反响。


一、东南亚动作片


一旦提到东南亚动作片,相信立刻想起某位动作巨星,这位巨星的代表作品。


1、泰国动作片


没错,那便是泰国国际性的动作巨星托尼贾。

托尼贾以《拳霸》震撼世界动作片界


后续作品:《拳霸2》《拳霸3》《冬阴功系列》《女拳霸》《曼谷重拳》等等。


在《拳霸》后,泰国相继打造不少动作片。可惜却又幸运,泰国没有好莱坞和香港动作片的工业体系,本土弱小的电影市场,支撑不起后续类型的开发。


《拳霸》开创泰国动作电影一脉,可惜灵光一现后继不足!!!


现在泰国其它动作片精英人才,基本泯然众人矣。连泰国‘动作国际巨星’的托尼贾,都已经沦落到好莱坞打打酱油,在中国动作电影里演个男二号,或者重要配角。

托尼贾在好莱坞《极限特工3》打酱油



2、印尼动作片


一旦谈到印尼动作片,基本就跑不开来,因为只有一个系列。

惊艳世人眼球的印尼动作片《突袭》


印尼动作片在延续的方面,比起泰国都远远的不如,除了《突袭系列》再也没有其它作品,还能期待的也就《突袭3》。



二、韩国动作片


如果说2000后香港动作片遭遇到了资本雄厚,工业完善的美国逆袭还算情有可原。但是香港动作片,后来被自己学生韩国学习,模仿,融合本土化,成功开创自己动作片类型,并且发扬光大,那便非常值得思考了。


韩国在1998年建立电影分级制度,后来韩国电影飞速发展,早期受到香港电影影响很深。但后续动作片,学生硬生生超越了老师。


韩国动作片《大叔》这样一部代表作品


韩国动作片无论国际题材,还是现实题材。韩国在特殊的历史环境,在反应现实,黑暗,人性,血腥方面,硬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一举超越了老师香港动作电影。


韩国动作片:《卑劣的街头》《新世纪》《追击者》《黄海》《新世界》《柏林》《恶女》等等。


最后,美国好莱坞自从《谍影重重》革新奠定写实竞技类动作片后,美国后来大片,不管是漫威的超级英雄大片,或者《007》《碟中谍》和《飓风营救》《海扁王》《王牌特工》等特工动作片,基本都开始走写实动作片路子。


香港早期技巧型套路动作片,逐渐不再受到观众喜欢,也逐渐失去了市场。况且香港动作巨星,幕后精英老去凋零,新生人才青黄不接,动作片自然衰落下去!!


所以,中国动作片为啥不行了?


三个方面原因,一是自己老去实力不如从前,二是敌人学生赶上实现超越,三是自己曾经做到巅峰,相反超越自己也非常困难。


那么中国功夫动作片是否就此一蹶不振了,彻底衰落下去了呢?


事实上并没有,中国功夫动作片还是遇到新的机遇,这正是下一篇阐述的内容。


上一期:中国为什么拍不出好莱坞式的动作片?


下一期:中国的动作片,已经被好莱坞超越了吗?


令狐伯光

拍摄电影《战狼2》时,导演吴京决定请一名好莱坞的动作指导来设计打戏。他自己本身就是很出名的动作演员,但这一次,“非常希望把中国风格和美国风格放在一起,尤其是枪战方面。”吴京说。于是,他找到了萨姆·哈格里夫。

萨姆·哈格里夫留着络腮胡子,笑起来挺灿烂,动起来却冷峻、多变、节奏很快。他曾参与执导过《美国队长3》的动作场面,北美影评人给出的评价是“漫威迄今最佳”。

曾经,中国的动作电影是一张世界名牌。现在,事情正在起变化。“中国武打片现在基本是一个已经死掉的类型。”导演徐皓峰曾说,中国动作片已经被好莱坞肢解,其技术被运用到各种类型片中。

中国人自己制作动作电影时,也开始大量使用从韩国、好莱坞来的动作指导。虽然《战狼2》以破55亿的票房成绩创造华语电影新纪录,但中国的动作电影,正在遭遇巨大的危机。

“纯正的功夫片完全不可能了”

2016年12月,由徐克监制、尔冬升执导的武侠片《三少爷的剑》在全国上映。这是一部筹备近15年的作品。1977年,还是演员的尔冬升因主演同名电影名声大噪。这一次,尔冬升希望用3D技术重振武侠片的雄风,“把它做得怀旧一点,回到以前邵氏公司那种感觉”。

“为什么要重拍?”这让功夫电影研究者飞鸿黄觉得不可思议,“这几年武侠片甭指望!”

果然,观众并不买账。影片成本1亿元,糯米电影和中国票房网均显示,电影最终票房刚刚超过一亿元,扣除影院分成,都没有回本。

尔冬升也承认这次创作并不成功,“找不到新的方法,”接受媒体采访时,他笃定地说,“如果将来再拍这种大型武侠片,给我双倍(钱)都不肯干。”

这颇有些讽刺。过去,武侠片的“方法”是中国人专长,也是美国导演最渴望学习的“法宝”。

2002年,一部《黑客帝国》风靡全球,影片导演沃卓斯基兄弟是李连杰的粉丝,他们曾坦言作品中很多灵感都源于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筹备《黑客帝国》时,两人还专门为李连杰设计了一个能够发挥中国武术魅力的角色。

电影动作指导是李连杰的老搭档袁和平,他为该片设计了许多经典的打斗场面,包括《黑客帝国2》开场时,崔妮蒂快速且强力的“天蝎踢”。

这大概是中国动作电影最辉煌的时候,很多中国武指受邀到好莱坞发展。曾执导过《霹雳娇娃》《太极宗师》《夜宴》等中外卖座大片的武术指导谭俏,也在袁和平引荐下闯荡好莱坞。谭俏在剧组里享受动作专家的待遇,分配有住房、车子、丰盛的工作餐。袁和平曾经调侃“光是这些食物的花费,在中国都够拍一部电影了”。

电影《荡寇风云》中的赵文卓。

多年后,飞鸿黄听《绣春刀》的动作指导桑林回忆,正是这种技术,为中国动作片埋下了隐患。桑林是成龙师兄元奎的徒弟,两人都曾在好莱坞闯荡,有一天,元奎对他说,好莱坞的中国动作指导,可能很快就要失业了。

动作电影的鼎盛时代

要讲中国动作片的“黄金时代”,不得不提《少林寺》。

1982年《少林寺》上映时,飞鸿黄在电影院里看了十来遍。每次去,放映室都挤满了人,过道和放映厅四周的观众即便侧身而站,也依旧被挤得水泄不通。

电影《苏乞儿》导演袁和平在拍摄现场。

当时《少林寺》票价一毛钱一张,最终票房竟高达一亿元以上。它还是内地第一部在香港上映的功夫片,一举打破香港功夫片历史最高卖座纪录。

中国最早的功夫电影诞生于1928年,内地明星电影公司根据平江不肖生的小说改编拍摄了《火烧红莲寺》,里面借助钢丝实现了飞檐走壁的特技,出现了侠士腾云驾雾、御风行走、隐身复现等摄影手法,还插入了飞剑、掌风等动画效果。公映后,《火烧红莲寺》远近轰动、名噪影坛,并且出现了《火烧青龙寺》《火烧九龙山》等一系列“火烧片”,中国荧幕呈现“一片火海”。

后来中国陷入漫长的战乱期,一批电影人迁居香港。香港底层市民喜欢听粤剧,看戏曲,加上南方有习武风潮。抗战胜利后,这批电影人使用戏曲演员主演,结合当地的粤剧,开始制作武侠电影。这一時期武侠片阐述的多是传统道德,忠孝节义。1950年左右的《黄飞鸿》就是侠义武侠片的代表。

李小龙的出现,给功夫电影带来了新的风格,“他形象冷峻,线条刚毅,两只眼睛的火气可以燃烧一切。”,飞鸿黄说,相比侠义武侠中穿着对襟,展示南拳北腿的旧形象,李小龙基本确立了功夫片的新标准——“会打,多打,打得威猛、爽快”。这种风格很快也为好莱坞接受,李小龙成为中国最早的好莱坞巨星。

但这个阶段很短,随着李小龙去世,香港功夫片陷入短暂的混乱期。当时出现了无数个叫“小龙”的演员,都希望能成为李小龙的接班人,但都没有成功。

1977年,袁和平第一次执导电影《蛇形刁手》,电影中,主角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英雄形象,而是一个普通人。加上成龙的形象非常适合诙谐的表演,观众在功夫片中看到了一个嬉笑怒骂的世界。

功夫电影也因此进入新一轮的爆发期,香港涌现出了新一批功夫片导演和武术指导,代表人物有刘家良的刘家班、袁和平的袁家班、洪金宝的洪家班、成龙的成家班、徐克、程小东等人的新派武侠等。改革开放后,以香港武侠片为代表的功夫电影直接“攻占”大陆,动作电影达到了鼎盛时代。

这距离一代武学宗师和电影明星李小龙将“Kung Fu”一词写入英文词典,只过了十年的时间。


优农优品

首先,中国没有纯正意识上的动作片,我们有武侠片,武侠片当然属于广义上的动作片,但是两者有区别!纯粹的动作片很难拍,类似舞蹈剧,以肢体动作推动剧情发展,一些比较彻底的欧美实验电影试过主角全程无台词,全动作的类型,拍出来特别像动作游戏里的过场动画!但是很好看,这种电影在国内恐怕是无法通过剪刀局的审核的,更不用说我们还存在“外交部担心刺激美国民众情绪”这种奇葩理由!中国电影在创作上轻视编剧,再加上头戴紧箍咒创作,动作片只能拍成武侠片或者类武侠片,这就是中国式动作电影走下坡路的原因!不过这是暂时性的!

现在的电影越来越明星化,剧情越来越简单,内容越来越娱乐化,从电影经济学角度分析是现代人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我曾在一些零星数据中得出这样的结论(电影的竞争对手是毒品和色情业),如果花100快就能获得一次嫖娼带来的肉体高潮,那么全国的电影院都将倒闭,如果一百块就能获得爽10次分量的大麻,那么全国的按摩店都会倒闭!中国的电影能够活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对犯罪分子的打击足够有力,间接的消灭了许多无形的竞争对手!但是美国不是的,大麻不是泛滥,是半合法化了!色情也是个别州的合法生意,在同为娱乐消费的市场上,美国电影需要对抗肉体高潮和精神迷幻这样的大杀器,可见其创作过程专业化程度之高了!同时伴随的就是美国电影工业超强的学习和容纳以及更新“爽点”的能力,李小龙在美国,国内在好的模仿者都不如无限制格斗擂台上的拳手更理解他的理论!这就是一种吸纳和更新!而我们没有这种能力和意识!


617687101

中国功夫一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片种,在70年代到现在一直都有经典之作,早期的张彻武侠片就轰动一时,拍摄了许多经典武侠片,每一部都有张彻对自己心中武侠的理解,这些大侠大多都是由蒋大为,狄龙扮演的大侠,在那个时期的电影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到了李小龙的时代,拳拳到肉的真功夫,
看多了邵氏武侠片,李小龙的动作片让观众感受到紧张刺激的搏斗,没有演员套招,直接就是拳腿功夫,因为李小龙创立了截拳道,就是一个简单直接的功夫。因此他拍的电影都是真功夫!


李小龙去世后,出现一大批武术指导跟动作演员,刘家良是黄飞鸿的传人,设计的动作都是正宗南拳,他的电影就向是一个功夫教科书,还有七小福成员,成龙,洪金宝,元奎,他们对香港电影做的贡献功不可没,大多都是时装功夫片,还有天下第一武术指导袁和平,就连好莱坞也请他做武术指导,现在功夫片一直在国际市场上受欢迎。


香港老片迷



如果从李小龙算起的话,李小龙是中国功夫电影的开拓者,并且在国际上扬名立万,后面的成龙和李连杰就是很好的传承者和发扬者。到了今天随着香港电影的没落以及电影过多的追求商业最大剩余价值,致使很多粗制滥造的动作片出现,这对动作片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打击。

另外欧美观众从最开始对中国动作片的疯狂热爱,到如今的审美疲劳,也是进一步限制了国内动作片的发展,而成龙和李连杰相回国内发展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目前尚有甄子丹和吴京等人继续奋斗在动作片一线,但是想要恢复往日的荣光,答案几乎是否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