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型饲料厂纷纷建猪场?

将本求财王

我们都知道,对于畜牧产业,其价值枢纽昨日是饲料端,今日是养殖端,明日是消费端。一个畜牧企业,要想持续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其产业布局就必须顺应趋势,当然,如果能引领趋势是最佳。

饲料行业的整体格局已稳定。一方面,市场容量遇到天花板,增量空间已经很小。另一方面,竞争力弱的企业纷纷退出市场,仅仅5年时间,饲料企业数量减少了50%,行业的集中度发生了较大变化,激烈的竞争导致饲料利润率明显下降。

目前,养殖业的规模化程度明显提速,这会导致商品饲料下降,自配料增加,对于大型的饲料企业而言,如果不布局养猪养鸡,不但会消弱自己在产业中的影响力,甚至会面临饲料卖给谁的生存困境。中小饲料企业实力有限,但也在努力转型,把自己定位成养殖场的饲料车间是很多人的一种选择。

总之,大型饲料企业纷纷建猪场或者鸡场,是因应发展所需,其实,一些大型饲料企业不但布局了养殖端,甚至开始布局消费端,比如新希望六和、正大集团、唐人神、天邦等。

希望上述分析,能对你有所帮助。


畜牧大集网

我喂过猪知道这个问题。过去的饲料厂只产饲料不喂猪,与饲料推销商和喂猪户构成三角互利关系。




由于周转资金跟不上,喂猪户去经销商处赊饲料,经销商去饲料厂赊饲枓,时间一长,饲料厂进原料也成了问题。



由此原因,一些资金雄厚的饲料厂进行投资扩建,自己建厂喂猪。



从设计、生产、推销、饲养进行一条龙模式,这样就避免赊销的弊端,并且从一层利变成三层利,利润可观,这样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农家大伯聊三农

目前,大多数的饲料企业已经感受到巨大的经营压力,对前景充满忧虑。从上市公司披露的数据来看,很多企业业绩下滑严重,动不动就是几十万吨,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过去,饲料行业是一个独立的工业门类,而随着产业链企业的增多和散养户的迅速退场,加上产能的严重过剩,三个因素叠加,大大压缩了饲料企业的发展空间。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散养户的减少问题,就像我们村,基本不让个人养猪,除非你办养猪场,可是养猪场这么大的规模,个人一般都没能力,也没有技术,再者家里养个三五头猪,根本就是无利,可能还得赔钱,所以造成现在很多饲料厂产能过剩,卖不出去,只能自己消化产能,建造猪厂了!


爱生活的大正

饲料厂建猪场不光是经营利润低,三角责,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科学养猪,即所配饲料在猪生长各个阶段,生长壮况数具基础数的原始积累,为下一步更科学,更准确更完善,既更优质的饲料打下基础,树立品意识,做大做强必走之路。


飞翔225945759

养殖企业往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饲料企业作为其中的一个环节,话语权越来越小,利润越来越薄。

饲料企业要保证自己的利润和健康发展就要把企业做成产业链,往上游(饲料原料)或者下游(养殖终端)扩张。

饲料原料与养殖终端相比,饲料企业对养殖终端更熟悉,有技术积累,所以对于饲料企业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投资养殖场是一个好的选择。

近几年因环保、猪价等因素,散养户纷纷退出,国家鼓励规模养殖。饲料企业在有资金有技术的基础上,自建规模养猪场是个不错的选择。


八级大狂风呼

1、饲料行业进入低利润时代。

饲料企业已进入低利润时代。一条龙企业的优势,减少中间环节,从而降低成本。即使个别环节不赚钱其它环节有利润,还能保证企业整体的利润。

2、国际竞争。

现在很多饲料企业都走出国门,积极的参与到国际竞争中。这些饲料企业在东南亚面临的对手是像国外一些具有完善产业链的企业竞争。作为其中一个环节想参与此类竞争就要完善自己的产业链。

3、当前养殖环境。

当前养殖行业正做着剧烈的产业调整,散养户退场,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成为产业的主流。作为前几年风光的大饲料集团,正好有雄厚的资金储备,此时最佳的进场时机。

智能化养殖是未来的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