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所有科幻作品都沒出銀河系?

雪鷹365

顯然,“所有”兩個字太過於絕對了,並非所有的科幻作品都侷限於銀河系中。拋開早前的科幻作品不說,就說幾年前大火大熱的《星際穿越》,影片中主角一行人就是去銀河系外的其他星系中尋找宜居行星的。當然,相對而言,有關宇宙的科幻作品侷限在銀河系中可能較多。原因有幾方面。

一方面,銀河系的範圍足夠了。銀河系在宇宙中算是一箇中等偏上的星系,在跨度10萬光年之內包含了大量的天體,在其中可以找到宇宙科幻作品所需的各種場景。去了其他星系,其實與銀河系並沒有什麼差別,這樣何必多此一舉呢?

另一方面,去銀河系外實在太難了。如果按照人類當前的發展進度,人類可能要在幾十萬年後才會實現飛出銀河系。按照目前的理論來看,有兩種方法可以實現星系際旅行。其一是讓宇宙飛船持續加速度到極高的速度——趨於光速的亞光速。然後,利用時間膨脹效應,從飛船參照系的時間來看,只用很短的時間就能飛出銀河系。其二利用一個連接到河外星系的蟲洞,宇宙飛船隻要進入蟲洞,並從另一端出去之後,就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到達河外星系。

如果把文明提升到III文明(星系級文明)級別,對於幾十萬年之後的科技水平,太過於遙遠的未來,不好做出合理想象,這樣容易使科幻作品變得過分脫離實際。不過,也可以利用其它方法來避免這樣的問題。在《星際穿越》中,那時人類的科技水平相對並不發達,可能也就比現實中的當前先進了幾十年,根本不可能實現星系際旅行。但未來人類給他們放了一個蟲洞,可以使他們實現星系際穿越。


火星一號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也不知道是誰提的問題,問這個問題,真的說明看的科幻作品太少。簡單舉幾個例子吧:

  • 國內前一陣火的不行不行的大劉的《三體》三部曲,直接戳到三體星系,再戳到宇宙觀察者、二向箔......(快看二向箔!啊不,放錯圖了)


  • 再往前數,黃易“黃大師”想當年還寫了《小兵傳奇》呢

(話說知道這本書的是不是暴露年齡了)

國外的更多:

  • 阿西莫夫:這超級科幻大師寫的《基地系列》《銀河帝國三部曲》和《機器人系列》一共十一本書,還提出了“機器人學三定律”,內容從地球到銀河系到全宇宙,哪兒沒涉及到啊......

  • 突然想起來還有《安德的遊戲》,改編成了電影《一個遊戲宅男打個遊戲就能拯救世界》。

藉著這個話題多說幾句,如果說所有科幻作品都沒出銀河系,的確不客觀也不正確,但是如果說大部分優質的科幻小說沒出銀河系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正確的。

為什麼?

在於作者。

一部科幻小說的優秀與否、敘事合理與否、背景宏大壯麗與否,其根本取決於作者的想象力,取決於作者的筆力,取決於作者對整體文章的把控程度。只有這些硬指標達到極高水平,寫出的作品才能夠震撼人心。你沒有頂尖的構思世界的宏觀意識、沒有頂尖的文字操縱水平,怎麼用文字來構建你這部作品的世界體系,更不用說銀河系甚至宇宙體系了。

歸根結底一句話,實力不夠。

這麼些年來,全世界最優秀的科幻作者不也就是阿瑟·克拉克(2001年太空漫遊)、艾薩克·阿西莫夫(基地系列)、儒勒·凡爾納(海底兩萬裡等)、羅伯特·海因萊因(星際迷航)、奧森·斯科特·卡德(安德的遊戲)等等有數的幾個人麼。中國近年來也就是橫空出世了大劉·劉慈欣憑藉《三體》獲得了雨果、星雲雙獎。其他作者最終大部分都“泯然眾人矣”。

(有個冷笑話:大劉自從寫出三體之後,他就用《三體》二向箔把國內所有科幻作者都給降維了,也包括他自己.......)

最後,多讀書,讀好書,與君共勉,以上。(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兔子和櫻桃放映室

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有必要解釋一下。最早的科幻作品應該是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是以整個銀河系為背景,其實真正涉及的也只是銀河系的一部分。後來的科幻作品大都是以此背景為基礎,加以點綴,如《銀河系漫遊指南》,《三體》等。



至於超出銀河系的小說,當然也有,很多都是網絡科幻小說,比如骷髏精靈《鬥戰狂潮》等。但是這些小說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設定的背景過於宏大,比如河系與河系之間的戰爭,所需要考慮因素太多,不容易掌握全局,很多都是一筆帶過。


所以,在一個銀河系範圍內折騰折騰也是作者為了讓大家更好的欣賞細節想象之美。一個太陽系就能吹上大半天,更何況一個河系呢?



更多精彩資訊,盡請關注Geek傑哥,換個角度看世界。


Geek傑哥

這個問題不成立。

首先,科幻文學史上,只有“太空歌劇”類的故事,討論空間範圍才有意義。而其他類型的故事就算超出銀河系也沒啥意義。舉個搞笑的例子,奧特曼的故鄉M78星雲,不僅出了銀河系,而且出了本星系群,甚至出了室女座超星系團,但這個和他來自火星,有任何區別嗎?

其次,並非所有太空歌劇都是侷限在銀河系的範圍,比如星球大戰系列故事的那句經典開場白,“在很久很久以前,一個遙遠的星系……”就明白無誤的告訴我們故事發生的地方不在銀河系(中文版字幕把Galaxy 翻譯成“銀河系”顯然是翻錯了義項)。再比如,著名的《三體》系列小說的故事格局,放眼了整個可觀測宇宙,這是最近也最明顯的例子。

第三,那些以銀河系為背景的著名作品,比如《基地》系列,《海伯利安》系列等,大多想象的宇宙圖景是以人類或人類的異化後代為主角,既然發源於地球,就近殖民自然就成了最合理的假設。十萬光年的直徑,兩千億個以上的恆星系,已經給人類後代足夠多的選擇。換句話說根本沒有必要殖民河外星系。打個比方,你會在你家樓下買菜還是去南非買菜?


天涯觀千劍

這或許是銀河系離我們的地球家園較近,太陽系置身於銀河系中,銀河系的直徑有十萬光年,是很大的一個天體,堪稱宇宙中的小宇宙。銀河系裡差不多也有兩千億顆恆星,這麼大的一個空間範圍,做三體科幻的大舞臺綽綽有餘。


自然風161212381

畢竟銀河系本身(對於我們人類而言)已經是一個很廣大的區域了,更往外的區域(我們現在能夠觀測到的總星系以及不能觀測到的總星系之外)充滿了未知,我們不能確定我們的銀河系的形態是否是宇宙中的普遍形態,更不能確定我們的物理學等規律在銀河系外是否還能維持。


生之夢元

至於這個為什麼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記得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老師為了培養大家所謂的想象力會讓寫好多科幻題材的作文,當時作為小學生的我們,所見所聞知識面都有限,想象力也有限,所以作文都是千篇一律的。

叮鈴鈴,鬧鐘響了,我睜開眼睛,今天是20某某年某月某日!機器人給我準備好乾淨的納米衣服,幫我穿好,保姆機器人給我端上做好的早餐,吃過飯,我出門坐上磁懸浮汽車去上班,路的兩邊是高樓大廈,還有外星人的飛船和人類的飛船在頭頂飛來飛去!這時窗外又傳來了奇怪的聲音特別的吵鬧,我突然坐起來,原來是媽媽叫我起床了,剛才的只是一個夢。我多麼希望有一天我們的生活也會變得和夢裡一樣啊!!

現在看來這些千篇一律的作文真的很可想,單這些真的已經是當時能發揮出來的所有的想象力的極限了!在宇宙尺度的文明上,我們的文明可能真的就是小學水平,我們的想象力最多也就在銀河系裡面轉悠,等到某一天,我們的知識面解決的超光速,時空跳躍,平行宇宙,暗物質等一些問題,我們的科幻作品自然就會有更大的格局和更匪夷所思的故事了


阿土79434933

《銀河鐵道999》中乘坐銀河列車的旅客到達的終點站就是M31仙女座大星雲,距離地球220萬光年。在空氣清新沒有光汙染的地方肉眼就能看到


傲翔鷹

現在的科技水平也就是觀察一下銀河系,還無法深入瞭解。銀河系之外的東西,是否與銀河系一樣還是有巨大差異,這些都無法想象。科幻還是需要一定的科技基礎的,只有科技水平再上一個臺階,科幻才能更進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