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鎮江的這座大橋完成一個大動作,多個世界第一誕生了

剛剛,鎮江的這座大橋完成一個大動作,多個世界第一誕生了

5月15日9點,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畢,由上海鐵路局建設、中鐵大橋院設計、中鐵大橋局施工的五峰山長江大橋主塔成功封頂,標誌著我國首座公鐵兩用懸索橋建設取得階段性勝利。

“由於橋址處航運繁忙,水深流急,且橋位南岸是山坡,適合修建錨碇(懸索橋專屬結構),所以大橋設計為一跨過江的懸索橋。”據中鐵大橋院副總工程師徐恭義介紹,五峰山長江大橋全長6.409千米,主跨1092米,上層為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設計時速為100公里。下層為四線高速鐵路(預留兩線),設計時速為250公里,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

剛剛,鎮江的這座大橋完成一個大動作,多個世界第一誕生了

“懸索橋因其結構特點以公路橋居多,修建公鐵兩用的在我國還是首次。”據中鐵大橋局五峰山長江大橋項目總工馮廣勝介紹,懸索橋主要承重結構是懸鏈線形狀的主纜,將原本橋墩需要承擔的重力通過吊索轉化成了向上的拉力,並由主纜傳遞到錨碇和主塔上,完成了力的傳導和轉換。相對其它橋樑結構,容易做到大跨度,因此懸索橋能在較深或較急的水流上建造。

但懸索橋在荷載作用下相對容易變形而較少在鐵路橋上採用。該橋為八車道公路和四線鐵路,荷載是普通懸索橋的數倍,也是世界荷載最大的公鐵兩用懸索橋。為保證大橋的穩固,在建設中,大橋主纜直徑1.3米,為目前世界範圍內最大直徑主纜,單根主纜拉力高達9萬噸,足以吊起1.5艘滿載的“遼寧”號航空母艦。錨碇作為大橋的重要受力結構之一,該橋北錨碇沉井平面尺寸約為7000平方米,相當於16.7個籃球場大小,為世界最大;南錨錠深嵌微風化岩層中非常穩固

剛剛,鎮江的這座大橋完成一個大動作,多個世界第一誕生了

“由於地質和橋型的需要,本次主塔施工中,有眾多創新。”據中鐵大橋局五峰山長江大橋項目一分部項目經理陶俊介紹,此次封頂的南岸主塔,由於所處地層中岩石巖性差別大,軟硬度不均,基礎採用了高低群樁結構,樁深最淺50米,最深138米,相當於46層樓房的高度,為國內最長樁。主塔施工中,採用下橫樑與塔柱同步澆築,保證了主塔與下橫樑結構的整體性,防止了下橫樑由於需要承受較大荷載容易開裂的風險。

剛剛,鎮江的這座大橋完成一個大動作,多個世界第一誕生了

五峰山長江大橋是連淮揚鎮鐵路的控制性工程。連淮揚鎮鐵路北接山東,南接皖浙贛,是連接魯蘇皖浙贛五省的鐵路縱向大通道,也是京滬高鐵在江蘇的第二通道,對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沿海開發戰略的深入實施,具有十分重要意義。據瞭解,連淮揚鎮鐵路通車後,連雲港至南京將由目前的8小時縮短至2小時左右,連雲港至上海也由11小時縮短至3小時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