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拍出主體亮而背景暗的照片?

旺155734680

主體明亮而背景暗,這樣的照片,確實很有視覺吸引力,是很多人都喜歡拍攝的。根據我多年的經驗,我來談談具體的一些拍攝技巧:


一、選取合適的角度,找到一個較暗的景物作為背景

這個是選角度的事情了,要有耐心,要有眼力。

當然,你也可以直接使用一個黑色的東西做為背景,比如說黑色反光板,黑色衣服,黑色天鵝絨,黑色衣服,黑色塑料袋,等。


二、使用長焦鏡頭,更容易獲得一個暗背景

如果使用廣角鏡頭,就比較難了。比如說手機攝影,對於單攝手機來說就很困難,但是對於雙攝手機來說,切換到兩倍變焦鏡頭,就比較容易獲得一個乾淨的暗背景了。

對於單反或者微單來說,建議使用55-250mm,70-200mm,70-300mm這樣的長焦鏡頭。

長焦鏡頭,確實是非常有用的,對於簡化構圖來說。


三、使用曝光補償功能

為了防止曝光過度,一般都要酌情減少1-2擋曝光補償。


四、直接切換到M擋全手動曝光模式

因為,有時候你減少曝光補償也沒什麼明顯的效果,所以,只有使出最後的殺手鐧了。

沒錯,殺手鐧就是M擋全手動曝光模式。


M擋全手動曝光模式,這個是解決複雜疑難曝光問題的終極法寶,比什麼點測聯動實用多了


不要問我點測光,點測聯動等問題了,我的答案,就是用好曝光補償,曝光補償都不行,就粗暴一點,直接動用核武器----M擋全手動曝光模式。


五、適當而且必要的後期處理

比如說,你以黑色塑料袋作為背景拍攝花卉,其實直接拍出來的效果,背景還不會很純淨的黑了。因此,你需要使用photoshop軟件予以處理,使得塑料袋變成全黑的。


而且,即便背景不黑,甚至是白的,我們一樣可以在ps中把背景弄成黑色的。

嗯,對了,手機上面的snapseed軟件也可以輕鬆做到這一點哦。


光線攝影學院

明暗的反差,能幫助我們有效的突出主體,從而減少背景帶來的干擾。這個主要就是測光和光線的運用。


首先我們要學會測光,明確被攝的主體反射出來的光強度,來決定我們用多大的光圈,快門速度。可以先適當的瞭解下不同的測光模式適用的範疇。



在拍攝的時候,先觀察清楚拍攝主體所處的大環境。比如被攝主體處於光照的情況下,那麼我們就可以選取一個沒有被光線直射相對暗淡些的背景。同時對於主體和背景分別測光。比較常用到的,比如點測光等。



其次就是對於光線的運動。不同的光線情況下,側光或者逆光進行拍攝就比較容易得到這樣的效果。由於光線方向的原因,容易找到相對暗的背景





在戶外的拍攝也可以使用壓光技巧。調低ISO,先測背景並且降低曝光,這個時候背景就會變暗。同時我們結合閃光燈明亮主體即可。如果我們進一步的加強壓光的話,可以讓背景更暗直至黑掉,當然要注意閃光燈要同步快門的速度。這裡還要提一下的是,機頂閃可能效果並不太好,光線也太硬,可以配合柔光燈。主要視你的大環境選擇



當然還有棚拍也是很容易達到這樣的效果。只需利用黑色或暗色的背景板/紙,再加上閃光燈或是攝影棚內照明燈把主體打亮就行了。小物件的拍攝,某寶也有專門的攝影箱。




以上是個人的一些建議,希望對大家有用。


海盜王基德

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光線運用的問題。

第一、順光或散光的時候,拍攝主體與背景同樣受光,背景的亮度與主體差別就不大,背景也顯得雜亂。

第二、側光和逆光的時候,就比較容易找到暗一點的背景,因為此時候的背景因為光線的方向問題,就可能拍背景暗主體亮的照片。這時候如果是平均測光的模式,一定要減2檔左右的曝光,否則會造成主體曝光過度。

這個是逆光的例子。在暗背景的襯托下,被攝物的輪廓會顯得很漂亮。

這個是側光的例子,只有一部分受光,所以背景也是暗的。側光更有利於表現被攝物的質感。所以,背景的明與暗主要取決於背景的受光程度,取決於背景與主體的光比,主體與背景光比越大,就越容易拍出低調的照片。

第三、有的背景本身就是黑的,比如,在被攝物後面放一塊黑布,或者在黑夜用人工照明打亮被攝的主題,都可以拍出黑背景的照片。

側光,加上偏振鏡頭,藍天也成了暗背景。

也可以這樣去理解,拍低調的照片,就用逆光,去找暗色的純淨背景,拍攝中間調的照片,就用順側光,去找亮度稍高的背景,拍攝高調的照片,最好是散射光,尋找亮一些的背景,如果雪地和沙灘。


愜意攝影

這個問題還是挺容易的,主要還是在於你相機拍攝時的曝光,那麼曝光該怎麼樣才能夠有這樣的效果呢?我想了下,主要有兩種因素。一是你相機的測光模式。這種是最為主觀,也最為方便的。相機測光模式裡有一種是點測光模式(不要說沒有哈,找不到的同學好好看說明書去),將相機的測光模式換為點測光後對準你所需要“點亮”的物體,然後按照相機測光表正常曝光就行了,之後你就可以拍出“主體亮 背景暗”的照片了;當然還是注意不要讓背景一片死黑否則我個人覺得還是很難看的.... 還有一種就是比較高級的手法,和拍攝時候的布光有關係,在對於你所需要拍攝的物體進行布光處理,基本的單燈手法比較簡單,就不在多做敘述了,網上有很多的教程,如果應急拍攝,沒有人工光源的話,儘量選擇室內,靠窗,然後逆光配合大光圈。


縱橫視覺ZoneFoto

這個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主體的光線較好,而背景較為深色、與主體形成反差的顏色的場景才可以拍得出來。

首先,要使用相機的M檔,手動調節光圈、快門、對焦、曝光等各個參數。拍這種風格的照片曝光要減2檔,寧可欠爆也不要過爆。

其次,使用長焦+大光圈,使得背景虛化,這樣可以使背景乾淨,突出主體。

再次,測光時使用點測光,測光點放在主體(人物或動物)的眼睛附近。因是長焦+大光圈,對焦和測光時都要特別細緻,否認容易對不準。淺景深、點測光,可以把主體的測光非常精確,而因為背景是較深的顏色,並且虛化模糊了,會拍出背景暗的效果。

最後,後期修圖。這種風格的照片後期修圖是比較重要的。一是經過調解曲線把主體的光線調得更突出。二是可以使用高光、暗部、色彩對比的手法,把背景處理的更暗更黑。最簡單的,用LOMO風格的濾鏡就可以輕鬆完成。


無花無花

主體亮而背景暗的效果,就是我們常說的暗調攝影,暗調攝影的精髓就是主體不按背景暗,如果主體和背景都暗的話,那麼就是一張欠曝的照片,而不是一張暗調攝影了。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使用光線管制。例如下面的這種效果。

無論是使用閃光燈,或者是自然光線來拍攝這種最基礎的暗調攝影,都是一個原理,就是讓光線只照射到主體而不照射到背景,從而成為一張暗調照片


光位圖如下圖,如果使用閃光燈的話,就在物體的前面使用兩張黑卡紙來遮擋光線,讓光線只通過中間的縫隙穿過,散落在主體上面。

如果是使用自然光線的話,就需要一個遮光效果特別好的窗簾,在兩個窗簾拉開的縫隙處,讓陽光剛好照射在主體上,這樣一張暗調攝影的照片就出來了。




光學法則

拍出主體亮,背景暗的照片,其實並不難。只要掌握了相關的技巧,即使是攝影初學者,也可以輕鬆拍攝出這樣的照片來。具體如何攝影才能實現這個效果呢,下面我們就一起為交流一下其中的拍攝技巧吧!

一、利用黑色背景。這是最簡單的方法。我們可以在室內或攝影棚裡進行拍攝。拍攝時,掛上一個黑色背景幕布,然後用閃光燈或是照明燈把主體打亮就行了。為了增加背景黑的程度,要關掉或者調暗房間裡的光源,並且儘量讓背景離主體遠一些。避免閃光燈把背景打亮。這種方法,特別適合人像攝影。

二、在室外用閃光燈壓光。在室外拍攝的時候,我們來用M( 手動模式)來進行拍攝。在拍攝前,要把相機的ISO值調到最低,然後對著背景測光。然後,再用閃光燈把主體打亮。要讓使主體有更好的效果,建議使用柔光設備,並讓主體離閃光燈近一些。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敬請批評指正。


景中景

想要拍出主體明亮背景暗淡的照片先得學會測光,然後瞭解明與暗的反差。因為相機的寬容度遠要比人的眼睛所看到的範圍小的多。

在拍攝這類照片時應該先觀察一下你要拍攝的對象所處的環境。比如拍攝對象處在光照之下,他是被光線照亮的,此時我們需要尋找一個沒有被光線直射且色調暗淡的環境作為背景,然後對拍攝對象和所選背景分別測光。



如這張照片,這是我的爺爺,當時他坐在院子裡曬太陽,背景剛好是門口,並且穿著深色的衣服,由於深藍色的衣服與人臉相比如果需要正常曝光顯示出衣物紋理的話,需要更大的光圈或者更慢的快門,因為門是開著的,室內的光線相較於院子裡的光照強度是非常低的,所以這兩者之間的光線反差特別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對老人的面部測光,得到一個正確的曝光值。然後就可以構圖拍攝了。拍攝結果如我們預想的一樣,由於深色衣物,作為背景的室內光線相較於人物面部的光線存在著非常大的明暗反差,所以最終結果就是人臉曝光正常了,衣服和背景就相應的被徹底壓暗。


這張拍攝於工地的照片也是一樣。由於廠房是封閉式的,因此光照並不強烈,但是在正午時分一束光線透過天井射進廠房,相對於廠房內的環境形成了強烈的反差,而進行作業的工人正好處於這束光線之下,只要我們對其測光就可以壓暗整個環境從而突出主體。


這張照片是在室內拍攝的,使用了一盞閃光燈。燈光從我的斜側面直射過來打亮一側的面部,沒有被光線照射的地方則完全處在陰影之中。這也是由於巨大的明暗反差造成的效果。在拍攝這類的照片時只要對你想要表現的區域進行單獨測光,其它區域讓它處在陰影之中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效果。但是再使用閃光燈時一定要對光線進行控制,也就是說要讓光線在我們需要的範圍內照射,不然的話光線會形成散射,將整個環境照亮消除反差。這樣你是得不到這種高反差的效果的。

這種類型的攝影其實其實並不難,但是必須要了解相機的特性,掌握更多的攝影知識。這樣進步才能更快。


賢德4015434

在室外利用自然光拍攝,要想拍出主體亮而背景暗的畫面,在用光上大概有兩種方式:逆光暗背景和順光暗背景。尤其是逆光暗背景,經常被廣泛使用在風光攝影和人像攝影之中。順光暗背景使用的較少,主要集中在風光攝影和建築攝影之中。(圖為:一張拍在高原的逆光暗背景的照片。當時正處在陽光西斜之時,這種光只能維持幾分鐘的時間。攝影:劉晗峰)

逆光暗背景的使用:只要是晴朗的天氣,陽光屬於直射光線,都可以出現逆光暗背景的光型,尤其是一早一晚、陽光西斜之時更容易出現這種高級的光影效果,早晚都會各有兩個小時左右的拍攝時間可以把握。利用逆光暗背景拍攝自然景觀,能夠很好的突出主體。拍攝這種光型時,由於有大面積的暗部,可能會導致曝光過度,要注意曝光的準確性,適當減少曝光量。利用這種光線拍攝人像也非常好看,人物的頭髮和衣服周圍會出現輪廓線。拍攝時要注意對人物的背光面做曝光補償,使用閃光燈對人物進行照明和使用反光板補光都是很好的方法。有人可能習慣用增加曝光量的方法使人物變亮,但是這種做法也是所有暗部都變亮了,我覺得此種做法不可取。

順光暗背景的使用:這種光線往往一年當中出現不了幾次,幾乎都是在雨後的一早一晚才會出現。例如,傍晚時分,西邊的天空露出縫隙,陽光直射向東面,但是這時候的東邊天空滿布烏雲,由西邊向東邊順光拍攝,這時主體就是亮的,背景就是暗的。順光暗背景不易出現,出現的時間很短並且不容易被判斷出來。(圖為:一張普通的順光暗背景的照片)


攝影講習所

攝影是一門光影的藝術,我們甚至會通過考察攝影師的用光能力來判斷其攝影水平,喬治·伊士曼(創立了柯達公司)曾經說過“光線是攝影的關鍵所在”,光線對於攝影師就如同文字對於作家、旋律對於音樂家一樣重要,它是我們攝影的基石,是攝影的靈魂,有光才有影。攝影就是用光來作畫,如何利用光與影的關係來構成影像和影調,是攝影創作中的一大關鍵。

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首先要了解此類畫面背後的攝影基礎知識。比如你說的,主體亮背景暗,就是因為主體和背景的光比差至少在兩檔以上,這樣才能在相機裡產生明暗對比。當然這個在眼睛裡是顯示不出來的,因為人眼的寬容度比相機高無數倍,但是當你瞭解相機的特性,你通過觀察,通過了解光線在相機裡呈現的物理屬性後,你就可以知道,何種情況會產生主體亮而背景暗的照片。或者主體黑而背景亮的剪影照片。

所以,先了解下攝影基礎知識,然後多測試下。瞭解這些物理特性後,其實很簡單就可以拍出這樣的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