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莊子的老婆死了,他還那麼淡定這件事?

醉心創作

莊子的妻子去世,惠施前去弔唁,看見莊子像簸箕一樣坐在地上鼓盆而歌。惠施說:“和妻子生活了那麼久,如今人沒了,不哭就算了,還要鼓盆而歌,太過分了吧。”

莊子回答說:“不是這樣。最初本沒有生,甚至本沒有形,甚至本沒有氣。氣、形、生是逐漸演化的,有了生然後有死。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就像世間有春夏秋冬一樣。如今妻子不過是迴歸於初始,如同寢於巨室,若我嚎啕大哭,不是太不通命了嗎?”

這段故事反映出莊子一個很重要的觀點,那就是取消一切觀念上的差別,才能到達絕對自由,這種絕對的自由近乎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事萬物都來自那個巨室——道。若是執著於物與物,物與我之間的分別,就會離道越來越遠,只有非物,非我忘物忘我,物我不分,與物俱化,才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合之辯、以遊無窮者”。

所以莊子不為妻子的死亡而哭泣,是因為他認為不應該哭泣。有氣而有形,有形而有生,有生而有死,道就是這麼運轉的,難道要為道的運轉而哭泣嗎?那實在是太不知命了。

莊子的這一理論,非常唯心,實則是肯定了人類意識觀念的生成,都源於宇宙中唯一的精神實體,而接近這一實體的方式只有一種,就是消除意識產生的種種分別。這種境界恐怕不容易達到。


鍛彰趣義

這個故事出自《莊子·至樂》,原文如下:

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

惠子曰:“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莊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概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人且偃然寢於巨室,而我噭噭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


文章很簡單,這裡我就不翻譯了。

其實這篇文章深刻地體現出了中國傳統文化《易經》中的“變易”,即宇宙萬物皆是在不斷變化的。

所以莊子不愧是一個得道真人、覺醒開悟者,他很清醒地看到了這點。

無獨有偶的是,同一時代裡,遠在印度的佛陀釋迦牟尼也覺察到了這個點。

釋迦牟尼在他還是王子的時候,就是因為看到了人之生老病死之苦,之後又見到修行人之超脫之境界,所以決心出家修行。

在佛經中,釋迦牟尼稱世間的這種情況為“無常”

佛經中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涅槃經》雲:“一切眾生跡中,象跡為上;是無常想亦復如是,於諸想中最為第一。”

所以,我們懂得無常、觀修無常極為關鍵,它是一切修法的重中之重。

“無常”是這個世界的真理,是誰都不能改變的客觀規律。

我們現在還活著的人,百年以後肯定一個不留,不管你是什麼身份地位、有錢沒錢、什麼職業、什麼國家種族等等,這就是我們人類的必然規律。

所以,在清晰明白了“無常”的真相後,如果能夠徹底對“常”的執著,才能生起出離心,從而成為一個真正的修行人!


大道之光

這件事在《莊子·至樂》篇中提到過,後世概括為“鼓盆而歌”。

莊子的妻子死後,他的朋友惠施來莊子家弔唁。結果發現莊子並沒有傷心欲絕,而是坐在地上,拿著一根木棍,一邊敲著瓦盆,一邊唱歌。


不單單是常人難以理解,莊子這樣奇怪的舉動,就是他的朋友惠施,也是不得其解的,當時就責問他,這樣做是不是太過分了?

莊子的回答,才是這個故事的重點,原文如下:

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笏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為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

在莊子看來,他媳婦兒本來是沒有生命,沒有形體,沒有氣息的。只是在恍惚之間,才有了氣既,進而為形,又變化為生命。現在又變而為無。

就像春夏秋冬,四季輪換一樣,是一個自然變化的過程。她現在又迴歸大自然,靜存於茫茫天地之間,我自然就沒必要哭了嘛。

這種在很多人看來,完全是神經病一樣的解釋,從科學角度自然是無法解釋的。這反映出了莊子對待生死的態度。人的生死離別,就和自然而然的輪換一樣,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雖無法解釋明白,至少這裡反映出了莊子對待生死的從容和通達。

究其原因,莊子認為萬物皆有氣構成,氣聚合而為生,氣散而為死。這和《周易》中的陰陽之道,皆有清濁二氣構成有一脈相承的關係。即清濁二氣分為陰陽,陰陽交融即為道!

換句話說,人死了只是氣散了。又迴歸了它的本源大自然,只是從一種存在方式變換成了另一種存在方式而已。如果因此而悲傷,反而顯得不夠通達聰明。

所以在莊子的生死觀中,生和死都只是人存在的兩種方式,從生到死,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存在方式的轉換。


也就是說,並不是沒有悲傷的感覺,只是莊子對生死離別的理解,和芸芸眾生不一樣罷了。

關於莊子的更多理解和認識,可以參考中華書局出版的《莊子集釋》和《莊子補正》。

不同的看法和理解,歡迎留言交流,歡迎關注坡後梨花開。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