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种蛋的孵化(一)——种蛋的选择与存放

鸽子种蛋的孵化(一)——种蛋的选择与存放

孵化机

1. 种蛋的质量管理

优良种鸽所产的蛋并不全是合格种蛋,必须严格选择。选择时首先要注意种蛋来源,其次要注意选择方法。

(1) 种蛋的选择

① 种蛋来源

种蛋应来自种群规模大、遗传性能稳定、生产性能高、无传染性疾病、饲喂营养全面、管理良好及其种蛋受精率高的种鸽群。种蛋受精率低、患有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和慢性病的种鸽所产的蛋,均不宦作种蛋。

(2) 种蛋选择

① 外观

选好种蛋,对提高孵化效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孵化不合格的种蛋,会造成极大浪费。因此要认真做好种蛋的选择。

清洁度:种蛋外壳不得被粪便或破蛋液污染。否则,容易导致孵化率降低和乳鸽质量下降。轻度污染的种蛋可以入孵,但需认真擦拭或用消毒液洗去污染物。

蛋重:蛋重过大或过小都可影响孵化率和乳鸽质量。一般要求种蛋重为22~25克。

蛋形:合格种蛋应为卵圆形,蛋形指数为0.72~0.76。

蛋壳厚:要求种蛋蛋壳薄厚适中。蛋壳过厚,孵化时蛋内水分蒸发过慢,出雏困难;蛋壳过薄,蛋内水分蒸发过快,不利于胚胎发育。小蛋、畸形蛋、大蛋及其薄壳蛋,孵化率很低,应予以剔除。

蛋壳颜色:应符合本品种的特点。鲜蛋壳色纯正并附有石灰微粒,形似霜状粉末没有光泽;陈蛋壳常带有光泽。

② 碰击听声

在挑蛋入库时,要手、眼、耳并用,两手各拿2~3枚蛋,转动手指,使蛋与蛋碰击,声音清脆者是正常蛋,“扑扑”嘶哑者是破蛋,应剔除。

③ 照蛋

照蛋的目的是检查种蛋陈旧及内部品质的最常用而有效的方法。

破蛋可看见裂纹,沙皮蛋因厚薄不匀可见点点亮光。

气室:新鲜种蛋的气室较小,处于蛋的大头。气室处于种蛋小头和中部的鸽蛋存放时间长,不新鲜。

蛋黄:鲜种蛋的蛋黄颜色暗黄色或暗红色,蛋黄阴影不清晰,并处于蛋的中心位置;不新鲜种蛋的蛋黄靠近蛋壳,并飘忽不定。蛋黄上带有白的、黑的、暗红的斑点,并随种蛋转动而转动或者蛋黄膜破裂变成散黄蛋,透视时蛋黄呈不规则的阴影,均应淘汰。

④ 剖视抽检

此法多用于育种或外购的种蛋。将蛋打开倒八衬有黑纸的玻璃板或平面皿中,观察是否有血、肉斑及新鲜程度。一般用肉眼观察即可,在育种上则需用蛋白高度测定仪等专

用仪器进行测量。新鲜蛋应是蛋白浓、蛋黄浓度高,否则为陈礓。若是受精蛋可见到蛋黄上的胚盘,胚盘中央为较薄的透明部分,周围有较厚的不透明部分。因此,受精蛋胚盘白点稍大而不明显,为一浅淡隐约可见的白环。而无精蛋的胚珠是一个白点,四周逐渐淡化且不规则。

鸽子种蛋的孵化(一)——种蛋的选择与存放

小型孵化机

2. 种蛋储存

由于孵化生产计划的安排,不可能每天都人孵,所产种蛋需要存放一段时间再孵化。在存放过程中如果条件不当,种蛋品质下降,影响孵化率。因此,种蛋保存要求有一定的环境条件。

(1) 适宜温度

鸽胚胎发育的临界温度为23.9℃,蛋白的冰点为0.5℃。保存温度超过临界温度时,胚胎开始缓慢发育,人孵后会出现早期死胚。温度低于0℃时,种蛋受冻失去孵化能力。一般要求种蛋的最适宜保存温度为13~18℃,保存时间为1周左右,若超过1周时温度以12~13℃为宜。超过2周的种蛋孵化率明显下降,早期死胚多或弱雏增多。要求种蛋库必须安装空调,调控适宜温度。

(2) 适宜湿度

种蛋保存的湿度对种蛋质量的影响较大。湿度过高,种蛋容易发霉,湿度过低,蛋内水分蒸发过快,气室增大,蛋失重过多影响孵化成绩。一般相对湿度以65%~75%为宜。湿度过高时要注意通风换气,过低时可在地面洒水或用湿布巾挂在蛋库内或覆盖在蛋架上,有利于增加相对湿度。

(3) 存储时间

随着存储时间的延长,种蛋的孵化率降低,雏鸽出壳时间延迟。种蛋存储时间以不超过7天为宜。尤其在夏季,保存时间延长对孵化效果的不良影响会更加明显。

(4) 存储方法

存储3天以内,应将种蛋小头向下为宜,存储时间超过3天,以种蛋小头向上为宜。这是由于种蛋小头向下存储时,随着存储时间延长,种蛋内容物变得稀薄,其结果蛋黄上浮,逐渐靠近气室。当附有胎盘的蛋黄触及气室时,则会导致胚胎粘连而死亡。当种蛋小头向上时存储时蛋黄居中,可使休眠的胚胎不至于脱水或内壳膜粘连,从而获得较好的孵化率。实践证明,种蛋小头向上存储随着存储时间延长,孵化率明显优于小头向下的存储效果。如果保存时间不超过1周可以不翻蛋,若超过1周则每天应翻蛋1~2次,以避免蛋黄与壳膜发生粘连。另外,要按照检蛋时间做好记录依次码放,出库时先出时间长的,对超过保存期的种蛋要及时当商品蛋处理掉,以免影响孵化率。

3. 种蛋消毒

种蛋产出后,蛋壳上附着许多能迅速繁殖的微生物,这些细菌可通过气孔进入蛋内,对孵化率和乳鸽质量都有不利影响,尤其是一些细菌性疾病,能通过蛋将疾病纵向传给后代,其后果十分严重,所以必须对种蛋进行严格消毒。

(1) 消毒时间

种蛋消毒最好在每次收集种蛋后,立即送到孵化室消毒。不要等全部集中到一起再消毒,更不能将种蛋放在鸽舍里过夜。由于消毒过的种蛋仍会被细菌重新污染。因此,种蛋人孵后,仍应立刻在孵化机里进行第二次消毒。

(2) 消毒方法

① 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法

每次收集完种蛋,捡出脏蛋、破壳蛋、畸形蛋,立即在消毒室消毒。每立方米容积用福尔马林42毫升加高锰酸钾21克,在温度20~26℃,相对湿度60%~75%以上的条件下,密闭熏蒸30分钟。在孵化机里进行第二次消毒,一般用福尔马林28毫升加高锰酸钾14克密闭熏蒸30分钟。如果只在入孵时进行一次消毒,一般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14毫升加高锰酸钾7克,熏蒸1小时。在孵化机内消毒时应避升24~96小时胚龄的胚蛋。如种蛋从蛋库移出后,蛋壳上凝有水珠,应提高温度,待水珠蒸发后,再进行消毒,否则对胚胎不利。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的化学反应很剧烈,又有很强腐蚀性,所以,要用容器很大的陶瓷盘。先加福尔马林,后加高锰酸钾。加完后,人要快速离开消毒室,并密闭消毒室。若两种药品混合后,只产生少量烟雾,说明福尔马林失效。

② 新洁尔灭消毒法

以5%原液加50倍水新洁尔灭溶液(1︰1000)喷洒于蛋表面,或在40~50℃的该溶液中浸泡3分钟,取出晾干后置于孵化器内进行孵化。

③ 高锰酸钾消毒法

取高锰酸钾10克,加清洁水50升,在40℃的该溶液中浸泡2分钟,取出晾干入孵。

④ 紫外线照射消毒法

用紫外线光源离种蛋40厘米,照射1分钟,背面再照射1次即可。

⑤ 过氧乙酸消毒法

过氧乙酸消毒法有蒸熏和浸泡两种方法。其效果以蒸熏最为理想,且简便易行,效率较高。蒸熏法操作容易,成本低,灭菌速度快,无残毒,效果好,是理想的速效灭菌法。采用过氧乙酸蒸熏消毒,可杀灭蛋壳表面92.2%~99.7%的自然菌落。具体方法是按每立方米空间用1克纯过氧乙酸用量(按浓度计算),在室温20~30℃、相对湿度70%~90%的密闭条件下,将过氧乙酸注人搪瓷容器内,再把装有鲜蛋的竹篓放在其周围,关闭门窗,用电炉或酒精灯加热搪瓷器皿,等到冒尽烟雾后,去掉热源,熏蒸20~30分钟后,打开门窗,取出消毒后鲜蛋。

浸泡法亦比较简单,效果可靠。具体方法是将过氧乙酸配成1%的溶液,盛于大陶瓷缸内,将盛蛋竹篓放人过氧乙酸中,浸泡3~5分钟,再取出放置,待自然沥干后即可。

4.种蛋的包装运输

种蛋最好用特制的纸箱和蛋托,一定要包装好。也可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如用纸箱、木盆、篾篓等,装蛋时尽量在层与层、蛋与蛋之间充填碎纸、木屑、谷壳等垫料,但这些垫料一定要干燥清洁。包装时应进行选蛋,剔除明显不合格的种蛋,尤其是破蛋,有条件的还可进行种蛋消毒。包装要牢固,并做到轻装轻放。包装箱外用包装带捆牢。并注明“种蛋”、“不要倒置”、“易碎”、“防雨”、“防震”等字样。

短距离运输时,要求种蛋不直晒太阳、不淋雨、不受冻,不剧烈颠簸。夏季运输,要有防雨措施;冬季运输,要注意保温防寒。温度应不低于O~C,不高于300c,运输时间越短越好。长途运输时,要注意包装,以免种蛋振动破裂而损失。用于运输的种蛋最好是近1~2天的新鲜蛋。

鸽子种蛋的孵化(一)——种蛋的选择与存放

工业用孵化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