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侠片除了金庸就没人了吗?

无名的吴

这是没把我古龙放眼里了吗?陆小凤是我最喜欢的角色没有之一,张智霖演的很符合我对陆小凤的想象…

陆小凤是一个人,是一个能绝对另你永难忘怀的人。

陆小凤有四条眉毛,正常人有两条眉毛,而陆小凤有四条眉毛,原因是陆小凤把他的胡子修的和眉毛一样齐整,所以江湖人都叫他“四条眉毛的陆小凤”。

陆小凤很宝贵他的四条眉毛,但是之前找西门吹雪帮忙的时候,忍痛割了胡子,话说,西门吹雪也是个隐性的腹黑啊?

不过,何润东演的西门吹雪完全是一个败笔

陆小凤是个浪子,可他又专情。不像楚留香处处留情…他不想当什么大侠,却总是陷入各种离奇的事件,每一件拿出来都是普通人一辈子的谈资了。

而这些都是为了朋友,可以说,陆小凤是一个重情的人,洒脱随意,快意江湖,骑马奔驰,或与好友月下相邀,品杯好酒…

古龙对他的评价是:翩翩人中凤,九重天上游,纵无灵犀指,眉毛亦堪壕,齐名楚留香,不逊探花郎,情谊是无价,鲜花满江楼,吹雪风中立,摘星天下游,得友如此,此生何求


以书医愚

一说到中国的武侠小说可谓是多少人儿时不可磨灭的回忆,在手机、电视还没有十分普及的年代,人们更过的是通过书籍来了解中国的武侠,很多可谓是“书呆子”,十分沉醉于武侠小说的阅读中。大部分人更多知道的是金庸,他的代表作有:《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等等,这些作品在这些年来被翻拍了数次,都是我们十分熟知的。当然除了金庸以外,还有很多优秀的武侠小说的作家,许多人看过除金庸所写以外的很多武侠故事,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这些作家而已,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梁羽生,与金庸、古龙一起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的三大宗师。他的小说最注重情感着墨刻画,在对于情这个字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塑造了很多经典的人物形象。他的主要代表作有:《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侠骨丹心》、等等。

古龙可以说是与金庸比肩的小说名家之一,他的小说追求创新,摆脱了传统风格影响,武侠风格标新立异,并将中外经典贯穿其内,他的一生一共创作了70多部武侠作品,可谓是武侠小说创作人的大家。他的作品我们熟知的有:《浣花洗剑录》、《武林外史》、《绝代双骄》、《陆小凤》、《天涯明月刀》等等。

其他的武侠小说大家还有很多,比如:武侠小说界的一代传奇人物——温瑞安,他的众多作品风格自成一派,代表作:《四大名捕系列》、《神相李布衣》系列等等。香港武侠小说的代表人物——倪匡,写的一手玄幻小说,代表作主有:《六指琴魔》、《南明藏龙传》等。

总之,中国的武侠小说正是由于这些优秀的作家们一步一步创建起来,其中我们对于他们中的很多人不了解,但是不影响我们对于他们作品的喜爱。


遗产君

除了金庸老先生,还有一个就是古龙古大侠啊。

除了这两座大山之外,还有成千上万新生代武侠小说家们。

我之所以说成千上万,是因为这些人,我一个都叫不出名字。

不拍这些人的小说的原因也是如此,对于改编剧来说,原著本身的知名度是非常重要的。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来,大IP被疯狂改编,因为这些IP本身具有的知名度简直就是不要钱的效果却超过任何形式宣传的广告。

毫无疑问,金老就是现今国内武侠题材最具知名度的最强IP。

凡是金老小说无一不被大众所熟知,这些小说翻拍成影视剧,不管是谁拍的,不管是谁演的,几乎都将会在网络引起热议。

而在影视行业,只要有流量就有收益。

就算是网络上在大骂某部剧,痛骂某个人,这部剧这个人也会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这就是泡沫,这就是现今国内的影视行业。

我们都说,这些翻拍电视剧越拍越难看。

是因为这些剧就是为了迎合大众而拍摄的,就是为了让想看武侠+明星的观众得到满足。

已经完全摒弃了武侠片的精神内核,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欢愉。

只有这么做,才会有人爱看,毕竟现在看电视的群体不是小孩就是老人,或者长期在家没什么事的人。

观众所要追求的就是简单的故事,不烧脑的情节,好看的画面和演员就够了。

这些翻拍作品其实已经脱去了武侠片的内涵,只是披着一层武侠外衣内涵全部都是情情爱爱的小主题。

这些电视剧,说实话,真的看不进去,尤其是对于追了这么多年原著党的粉丝来说,这种电视剧就是在分分钟毁原著。

但是尽管如此,还是有大批有这好资源的影视人(于正),一次又一次做着这种非常不要脸但是又非常赚钱的生意。

什么时候,《昆仑》、《沧海》、《英雄志》也能拍成影视作品呢?


独狼映画

中国武侠小说有很多,在这知名作者中,金庸和古龙是绕不开的两座大山!除此之外,还有像《四大名捕》等一系列优秀作品!绝对不能说除了金庸就没人了!



在我们小时候,各种武侠片,可谓“百花齐放”,《小李飞刀》《陆小凤系列》都让人印象深刻!但是近几年来,武侠片中只有金庸的武侠小说翻拍越来越多,而且越拍越烂。这有几个原因:

1、随着各种玄幻小说搬上荧屏,武侠片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知名度太小的小说翻拍风险太大了!金庸的小说知名度最高,拍出来的风险相对低!

2、古龙的小说,很不好拍,打架都更偏向“意识流”,很难表现出书中的意境!而且古龙书中的角色,演员很难有符合气质的,特别是演技缺乏的时代!没人愿意冒险!

3、金庸的武侠片自带热度,可以炒作,在翻拍了这么多版本后,出于比较心理,新拍的武侠片选角就会让观众好奇了,不管好不好,都会有人去看。这是古龙武侠不具备的!

4、金庸的武侠更符合国人的价值观,正邪分明,主角都是“惩恶扬善”,而且最终邪不胜正!而且金庸的武侠和家国情怀是分不开的,适合不同年龄阶层的人看!而古龙的小说就更偏小众了,江湖情仇,恩怨厮杀,格局相对较小!

总之。金庸武侠片最容易拍,而且自带热度,拍的再烂,也会有观众买单!所以才会乐此不疲的翻拍!

如果喜欢古龙的朋友,不妨去看看《陆小凤传奇》张智霖扮演的陆小凤确实符合原著!

喜欢我的评论,请留下你的赞和评论!


开萍叁号

中国武侠片除了金庸当然还有很多可以选择,只是金庸作为当代武侠小说第一人,他的小说IP最为脍炙人口,群众基础强,站在很多影视投资拍摄的角度风险较为可控。但从金庸小说出名,最早开始有影视作品那已经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事了,也就是说过往40多年金庸15部小说(除了越女剑)基本都被翻拍了个遍,

其中最热门的诸如射雕三部曲、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等多的都被翻拍10遍以上了,两岸三地各种版本都有,这样的密集程度其实很容易把这样一个好题材给拍没了,至少观众逐步会失去观看的热情。

另外我们再看看“金古梁温黄”其他几大家的作品在影视上的翻拍情况

古龙:《楚留香》系列、《小李飞刀》系列、《陆小凤》系列、《绝代双骄》这四大热门也一直是翻拍的热点,其中最多的《楚留香》《小李飞刀》都被翻拍了15次以上,其他知名的如《武林外史》《萧十一郎》《大旗英雄传》《流星蝴蝶剑》《浣花洗剑录》等在2000年之后也都被拍过,实际上古龙的作品并不比金庸翻拍率低;

梁羽生:《七剑下天山》《云海玉弓缘》《白发魔女传》《萍踪侠影录》等热门小说相对翻拍较少,就《白发魔女传》电视+电影拍了9次,虽然梁羽生的群众基础不如金古,但好作品还是不少,除了以上四部《大唐游侠传》《狂侠天骄魔女》等都是不错的题材,个人觉得梁羽生的作品还有可挖掘空间;



温瑞安:温瑞安被翻拍最多的就是《四大名捕》系列,然后就是2000年之后TVB拍过《布衣神相》《惊艳一枪》,温瑞安经典的《神州奇侠》系列,《白衣方振眉》系列其实也很适合搬上银幕,温瑞安的作品后期有些走火入魔故弄玄虚,但早期作品还是有得改编翻拍的。



黄易:黄易作品群众基础是够的,他是玄幻武侠的鼻祖,在70末,80后中有着广泛的读者群,受制于他的作品都是超长篇,改编起来有一定难度,到现在为止被搬上银幕的就《寻秦记》《大唐双龙传》《覆雨翻云》,其他如《边荒传说》《日月当空》等也都还没翻拍,依然是有空间;


综上,中国武侠还是有很多可拍摄的题材,这还不算网络小说里的题材,当然现在的网络小说都不是武侠而是仙侠主题,是武侠+修仙+玄幻的叠加元素,这也与观众群体的变化有关。


五天行

中国武侠片,除了金庸,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优秀作者与作品。

既然题主说的是“武侠片”,我就姑且按照武侠电影来理解。除了金庸小说所构建出来的武侠世界,还有很多优秀的导演建构了不同的武侠风格,从不同维度中,展现着中国特有的武侠文化。

比如说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虽然对于李安来说,这是唯一一部武侠作品,但是却有几分“孤篇盖全唐”的味道。本于王度庐的武侠小说,经过李安的解读,演绎成为一番中国古人精神世界江湖纷争的水墨长卷。支撑武侠精气神的,是江湖之人对于道德伦理的共同准则,而这种前现代非法制的道义,在乱世之中,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却也与现代化过程中人们对于自由、爱情、人性的追求常有悖逆。李慕白和俞秀莲的多年苦恋,和玉娇龙的禁忌之情,都被他身为武当传人、江湖大侠的身份所拘束。江湖卧虎藏龙,人心也卧虎藏龙,在武侠片中,

以武之名,讲侠之情,可以说《卧虎藏龙》是武侠片中的画骨之作。

另一个我想要特别推荐的,是徐浩峰(笔名徐皓峰)。这是一位奇人。他以写作出道,既有武侠纪实文学《逝去的武林》,又有硬核派武侠小说《道士下山》。此后一边保持持续的写作,一边开始涉足电影,不但作为编剧,参与了《一代宗师》《道士下山》等电影的创作,而且也亲执导筒,导演出了《师父》《箭士柳白猿》等武侠电影

。金庸的作品,萦绕不散的是他身处回归之际的香港,对于民族国家认同、自我身份定位的苦苦思索,充满鲜明的个人风格,而徐浩峰的作品,则常常发生于清末民初之际,拷问在现代洋枪洋炮入侵中国时,中国传统的冷兵器武术战斗,是否还有继续存在的价值?在现代社会之中,武侠精神该如何自处、如何延续?

时至今日,武侠世界之中,大师佳作仍然有之,新人奇篇仍然有之。


薛暖暖

其他作者的作品影响力不如金庸,可以相提并论的只有古龙,其他两位宗师(梁、温),个人看法,就作品的传阅度而言要差些!为什么很少人去拍古龙?古龙的作品真的很难表现,里面人物的那种酷酷的感觉,那种不羁和淡然,真的很难演出来,己经拍成影视剧的古龙作品,真的感觉和原著差很多!我觉得演得比较好的是《决战紫禁之颠》的刘德华、郑尹健,很有原著人物的气质,但是剧本太烂。怎么说呢?金庸的作品是好故事,但是古龙给人的感觉不只在讲故事,而是在讲人性、讲江湖的自由,但是人性和自由却是最难演的!


凯美小王

当然不是啦。金庸大大的作品无论是小说、电视剧或者电影,都已经有了一定的受众,翻拍影响力比较大,新旧作品对比也更容易炒热话题便于宣传(至于口碑是褒是贬就不好说了)。而在金庸的作品之外,比较经典的还有古龙、梁羽生、黄易等知名武侠小说家。他们的作品也各具风格,其中古龙也有大量作品搬上荧屏,多次翻拍,其他人也或多或少有作品被拍成电影电视剧,也取得了相当好的收视和口碑。

话说回来,并不是完全是武侠片衰落了,一方面大众看多了各种类型的武侠片,又受到了网络YY小说的冲击,对现有武侠片(尤其是经多次翻拍的大IP)的剧情、人设和套路失去了新鲜感;另一方面,很多电影电视剧经多次翻拍,可挖掘的内容变少了,又特别容易被对比以产生落差;再加上为了提高热度选了过多流量明星,在角色的塑造和演绎上经验不够,影响角色效果;现在看剧途径多了,很多人可能也没有了以前那种只能按电视剧节奏慢慢等着看的状态,随时都能快进跳过什么的,也是略显浮躁,难免看不进去。

综上所述,还是希望各大公司能积极挖掘新剧情,精心演绎打磨,为观众奉上更加优质的武侠片作品。


苦樂人

这个问题吧,简单点说,写武侠小说写得好的人也有,中国最不缺写书出书的,问题是谁拍啊?虽然小说市场混乱,整体质量不好,但不可否认一些人才被埋没,其实一些人的武侠小说并不差,只是没人挖掘出来拍,就这样。


古装美人

还是转回看神话剧吧 起码特效越来越棒 不会像武侠片那样 特效平平 看大瓶不就是感受刺激吗。没有特效的电影 卖的只是剧情了。而剧情在家里就可以观赏 而去现在剧情不狗血的很少拍吧 难以入眼 还不如花钱去感受下3-4-5D带来的震感 去起码还不觉得钱白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