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隋代文物很少?

愛嘚路上有誰

短短38年國祚 大隋文物真罕有

歷史上,隋朝建國自公元581年,至公元618年滅亡,僅存在了不足40年,雖是結束了自西晉以來300年戰亂後的全國一統,但也迅速衰亡。

隋朝的滅亡,有隋煬帝橫徵暴斂,生活奢侈的根由,但歸根結底還是來自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和鬥爭,利益沒有分配好,各地叛軍迭出,軍閥割據,太原留守、唐國公李淵在晉陽起兵,隨後第二年就滅亡大隋,改元為唐。

隋代文物少,這是真正的事實,根本原因就是時間太短,我也僅僅在山西見過一部分隋代石佛像、隋代雕塑,其他的東西留存的特別少,尤其是館藏文物並不多。

在敦煌莫高窟,留下了近70個隋代石窟,可能是國內現存隋代文物最多的地方。

比如,莫高窟中第262/417/419/420/433等窟中,保留的隋代壁畫上就留下了大量古代建築的圖樣,為我研究唐代之前中國傳統古建提供了極為寶貴的實物資料。

希望能幫到你,有古建築問題可問我,喜歡就說說你的看法,一起聊

亦文亦物,行程數萬,撰文百萬,一分鐘簡單幹脆,解讀古建的精彩


亦文亦物

為什麼隋朝文物很少?

針對該問題,我們雖然對文物都知道,但我們應該首先對文物的概念以及本質進行了解。



文物:是指具體的物質遺存,它承載著同時代的文化。

它的基本特徵是:

1.必須由人類創造,或者是與人類活動有關的。

2.必須已經成為歷史的,能夠反映當時文化的。



隋朝儘管是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大一統的王朝,但是隋朝只有不足四十年的時間。對於一個剛剛結束分裂,統一的王朝正是百廢待興,各個行業工種初步穩定的時期。它的文化還沒有開始興起,所以它的文物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