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怎么样?

高嵩Jey

畅想未来,“立言”为证。

提到咖啡馆,我们首先联想到的是一系列欧美品牌。同时咖啡馆不仅仅是消费的场合,也是重要的欧洲历史中的文化空间。17—18世纪,无数伟大人物的争辩、无数灿若星辰的论著诞生在咖啡馆和沙龙中间。这造就了西方社会对于咖啡馆这一线下空间的重视。

互联网时代中,由于预定、配送和物流的革命性变化,对于咖啡馆,中国诞生了很多新兴的线上线下服务兼具的饮品品牌,而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就是一家新起步,针对咖啡这一类饮品的品牌。

和我们这个时代里很多商业公司一样,瑞幸咖啡可以说是万丈高楼平地起,在背后投资方和资本的支持之下,几乎是在一夜之间,瑞幸咖啡进入了一二线城市白领的视野中。其进入市场的方式是突然的而且某种程度上,堪称“残暴”。

瑞幸咖啡产品定位也非常明确:价格定在 20-30 元之间,避开了 30-40 的星巴克主流价位,也

跟 10-20 元的麦咖啡 / 肯德基 / 全家等快餐咖啡划清了界限。

品牌端,瑞幸的解决方案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明星代言。通过张震和汤唯来消除新品牌的陌生感,产生移情的效果,进而对品牌产生一定的亲切感。这两个代言人都属于品质感比较出色的类型,应该是经过了比较严谨的论证。

但是瑞幸咖啡却仍旧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被它表面的强大攻势所掩盖,使人们在资本的金色迷雾中看不到其运作背后的粗糙。

其实某种程度上,这就是中国这种独特的资本运作模式的又一次被验证。资本投资——横空出世——广告轰炸——消费者被洗脑——市场被分割。近些年来的拼多多就是这样的先行者。

但是瑞幸咖啡带有中国资本独有的那种特征——没来由的自信、狂暴的金钱资本和宣传、对于产业链和知识产权的不重视、想要气吞山河的野心。这引发了它以一家新兴企业挑战星巴克的新闻事件。

前些日子,瑞幸咖啡公告说星巴克咖啡垄断整个咖啡市场产生热议。这又是中国资本支持的企业又一经典的特征,就像之前中国乔丹状告美国乔丹抄袭自己一样。拿行业最优秀企业蹭热度,为自己争取关注度。

这次瑞幸咖啡说星巴克垄断,还拿出许多文件,但实际上星巴克并没有垄断。

在美国星巴克在咖啡业的排行是第五,在中国也谈不上垄断企业,最多算领军品牌,知名度比较高而已。星巴克在中国不仅面临着costa的直接竞争,还有金拱门、肯德基咖啡的后来者虎视眈眈。

反观瑞幸咖啡,前几年才开业,品牌宣传不够很正常。在2018年开展品牌战略,可是才到2018年中旬居然就状告星巴克垄断。

成立不足一年的企业,直接去告行业内暂时知名度较高的星巴克垄断,这可真让人大跌眼镜,有点跳梁小丑的意味了。瑞幸咖啡如此下去反而会让品牌下降,因为这样难免让人觉得瑞幸咖啡有“碰瓷”的嫌疑。

关于这次碰瓷事件,星巴克的第一回应就是“我们不参与炒作”这一句话就点明了瑞幸咖啡的目的。瑞幸咖啡这家企业也自然是无比尴尬,小公司找大公司碰瓷蹭热度不少见,但像瑞幸咖啡这样往大里搞的也不多见。

除了瑞幸咖啡告星巴克碰瓷,一个品牌最重要的还是其产品的质量。可在网上搜索一下就会发现,瑞幸咖啡喝出虾米、要加冰咖啡最后送来的只有冰块、外送不和客户协商、没有咖啡团队培训这样一系列的品质问题。

瑞幸咖啡的宣传本身问题较大,前期大量投入宣传,结果品质很差,许多人也就是抱着支持国产的态度来喝,结果却多次出现服务问题和品质问题。

饮品行业成本低,利润高,瑞幸咖啡正如同许多中国资本支持的企业一样,眼睛里只有钱。或许其本来的目的也没有考虑到长期经营,很多中国资本支持的企业不就是赚了钱就跑吗?他们心中只有利益,是没有消费者的。

国内企业的竞争一直很激烈,自从出现创业的号召以来,国内的新企业如雨后春笋一样纷纷出现,当然也有不少的被淘汰者,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能有良好的品质和品牌竞争力。

即使就如同瑞幸咖啡的创办者钱治亚所说,中国的咖啡市场正处于爆发的前夜;即使瑞幸咖啡的背后有着强大的资本支持;即使瑞幸咖啡用给用户优惠的方式占领了市场,在热度上用或明或暗的手段久居不下。

瑞幸咖啡,它依旧是一家快钱堆积起来的摇钱树,对于星巴克具有的完整和具有悠久历史的产业链;对于一家大型企业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对于消费者的尊重,瑞幸咖啡都是欠缺的。

而它本身,就是中国目前快钱时代里的快速资本聚集的手段,或许它自己也没有长远的考虑。

5年后,中国的市场会好吗?会有更多的良心企业怀着对于消费者和社会的责任感进入市场吗?依靠快钱,赚快钱就走,不考虑身后洪水滔天的企业会少吗?

我们都在期待着这一天。


立言

瑞幸咖啡,对于大家来说不陌生吧,一个本土互联网咖啡品牌。

利用线上窜动的流量,打破线下门店的物理空间限制,提高线下门店的坪效,从而实现最高的投资回报。

这种新零售独特典型模式,有何可借鉴,有何不一样的地方呢?

首先,瑞幸咖啡宛如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少爷,相比其他咖啡品牌,起步还要高。一开始打造就有10亿元的启动资金。

也就说瑞幸咖啡创始人要用这10亿来教育中国消费者另一种消费概念,用这10亿来撬动中国咖啡市场另一种可能性。

因此资金雄厚,短短3个月内成功入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福州、武汉等13个主流城市,门店数量超过300家,5月份,要实现全国500家门店的覆盖率。

瑞幸咖啡这般野心疯狂,堪比中国咖啡市场排名第二的悦达咖世家。这样操作,岂不是走上上岛咖啡老道路?

这点上,和瑞幸咖啡和上岛咖啡还真的不一样。虽然瑞幸咖啡线下门店有3种类型:旗舰店,悠享店、快取店,但这些门店均为直营门店,在品控、品牌管理上严格统一

瑞幸咖啡在体验方面给消费者带来一番新鲜感!瑞幸咖啡线下门店多而小美,每个门店做成10平米左右的消费者触达点,简单的装修和少量的等候吧凳,不提倡消费者店内消费。

言外之意,瑞幸咖啡更加专注咖啡外卖市场。在这点上,瑞幸咖啡还和顺丰合作,承诺如果在应用上下单,会在20-30分钟送达,并且口感不变。

这大胆尝试的举动,对于上岛咖啡而言是无法企及!

轻运营模式,一是减去加盟商这环节,二是可以减低单店成本和缩短开店周期,从而换来高密度的线下门店覆盖和快速的门店区域扩张,在短时间内触达到更多的消费者。

成本降低,就有大量资金玩起营销活动。以前很多品牌为了打响名声,不断砸钱在广告营销上,而瑞幸咖啡用这笔费用改为补贴消费者。

这手段用到实体店推广,提高获客效率和营销费用效率,大大降低互联网获客成本。


电商报

据传10个亿这么大手笔的投入进入咖啡这个目前还不算大的领域,直接去怼老大星巴克。几乎是一夜之间铺开,每天都有变着法儿的公关文案上来,一波波持续造势,一夜爆火,声势浩大,网上网下真金白银如流水,搜一下luckincoffee就知道多么大团队在造势,令人咋舌的玩法,阿里腾讯的世界里可能比比皆是,但是至少在咖啡圈还不曾有过。资本投入是要有回报,架子摊开了,后续怎么去维系,将来谁会接盘,是不是真的对标星巴克?还是虚晃一枪实际要做的是时尚奶茶店的买卖?我们会持续关注它。


当然,作为咖啡圈同行,我们铂澜咖啡学院真诚祝福它,毕竟人家花大钱在培育咖啡消费市场,大家跟着沾点儿光,如果能够成事,对于咖啡市场盘子做大也是一种利好吧。


铂澜咖啡学院


铅笔道

好奇心食堂,探味不打烊

最近简直被瑞幸咖啡刷屏了,据说全国开了500多家店,由原神州优车集团的COO钱治亚创建,2018年1月1日在北京、上海等13个城市开始试营业。

据说是要叫板星巴克,占领中国咖啡市场。堂妹很看好这份勇气和梦想。

于是,堂妹决定去试试瑞幸咖啡肿么样。

首先,看下门店。

瑞幸咖啡的线下门店主要有旗舰店(ELITE),悠享店(RELAX)和快取店(PICKUP)3种类型,这些门店都是直营门店。其中快取店是数量占比最多的类型,节省空间,节约时间。所有门店都支持外送业务。

外送这一点,堂妹着实喜欢,快节奏时代送餐上门什么的确实很不错。

接下来,看下价格。

瑞幸咖啡宣称主打性价比与高品质咖啡,在定价上比星巴克略低一些,还有许多的活动。公司愿景也很不错——做每个人都喝得起、和喝得到的咖啡

最后,说下味道。

冲着买5送5,和公司的小伙伴一口气买了10杯。

当然大家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堂妹个人觉得,瑞幸咖啡的味道比较浓厚一些(冰摩卡),但是喝了美式和拿铁的小伙伴觉得太清淡。

so,百人百味,堂妹还是对luckin 抱着很大的期待,好奇的小伙伴可以自己去尝试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