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某月的某一天
為什麼中國大量進口美國大豆而不收購我們國內自己產的大豆?
先看兩組數據。
我國大豆消費量超過1億噸
2017年,大豆消費量總計11,059萬噸,其中:榨油消費9,560萬噸;食用及工業消費1,445萬噸;種用及損耗54萬噸。
假設不依賴進口,全部靠國內生產來滿足需求。則:
大豆種植面積=11,059萬噸/1.715(噸/公頃)=6,448萬公頃=9.67億畝!
注:2007-2015年,我國大豆平均單產為1.715噸/公頃。
也就是說,不考慮到套種等情況,要實現大豆100%自給,需要9.67億畝耕地。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目前我國大豆進口依存度高,在80%以上
2017年,我國大豆產量約1,440萬噸,進口量約9,550萬噸。進口量佔到總體供給的86.9%。
進口中,巴西、美國、阿根廷位列前三。從美國進口大豆3,285萬噸,佔進口量的34.4%。美國大豆佔中國大豆消費市場的29.7%,將近30%。
事實上,國內近幾年在調整種植結構,調減玉米種植面積,擴大大豆種植面積。
儘管如此,大豆需求仍然將會主要靠進口來解決。
現在發生了中美貿易摩擦,我國也把大豆列入加徵25%關稅名單,實施日期另行公佈。
即便從美國進口顯著減少,我國也會從巴西、阿根廷等國加大進口量,來填補供給缺口。
新農人內參
回答:不得不進口,不是不收購。具體來說:
1.先看一組數據:2017年我國共進口大豆9550萬噸,其中三分之一來自美國,5093萬噸來自巴西。而幾年前的進口量絕大部分來自美國,之後拓展進口渠道,轉向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這兩年進口量最多的國家已經是巴西了。而2017年我國國產大豆產量在1400多萬噸。我國每年的大豆消費量在11200萬噸。國內產量遠遠不夠。
2.美國也好,南美也好,大豆都是轉基因品種,出油率高,價格低,經過海運的長途跋涉,到中國的成本價遠低於國產大豆。目前,東北地區國產大豆收購價每噸3500-3600元,天津港、廣東港口進口大豆分銷價格3390元,進口大豆的優勢很明顯。
3.我國是大豆之鄉,其他國家的大豆都是移民過去並更新換代的。國產大豆是非轉基因(據說,只是據說,國產大豆的基因有的地方已經被汙染了),出油率低1-2個點,但食用品質好,曾經也當過出口大國。我國居民對豆芽豆皮豆粉等豆製品的消費量比較多,這1000多萬噸的國產大豆,更多的主要用於食品加工,榨油的話虧損壓力山大。但食品加工必然面臨消耗慢、收購量小且收購常年化的特點,農民在賣糧的時候,出售難度大,這兩年產量增加了,也沒有國家臨儲收購的支持了,價格也比較低,所以產區農戶種大豆的收益受損。從這個來看,國產大豆的價值並沒有得到有效的體現。
糧小咖
2017年,中國從美國進口了9000多萬噸大豆,佔美國大豆總產量的60%以上。
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上大豆第一進口國,從美國進口的9000多萬噸大豆,也只佔中國進口大豆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年,中國從外國進口的大豆總量將近3億噸。
除了美國外,中國的大豆主要進口國,還有巴西等南美國家。
而國內的大豆產量只有可憐的1000多萬噸。
如此巨大的進口量,如此“貧瘠”的國內大豆生產量,讓更多的國人認為大豆是國外引進中國的作物。可實際上,中國種植大豆的歷史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在5000多年前,軒轅黃帝時,中國就已經開始種植菽,也就是大豆。可見,大豆是中國原有的傳統種植作物。
那為什麼在現代化的農業下,中國大豆的生產量反而不夠了呢?必須靠著進口國外的大豆來滿足市場的需求?
其一,國內大豆的品種落後。
類似美國等大豆種植國,大豆的種植品種和國內是不同的。國內的大豆轉基因種植並未有放開限制,種植的大豆品種多為傳統品種。所謂的傳統品種和國外品種,最大的區別也就是是否是轉基因大豆了。國內普遍種植的是非轉基因大豆,而國外普遍是轉基因大豆。
撇開我們常常討論的轉基因的安全性問題不談,只從大豆生產力的角度來談這個問題。非轉基因大豆的生產成本要比轉基因大豆高很多。
主要體現在大豆的抗除草劑能力。
在大豆田間生長時,雜草的清理是一個非常佔用勞動力的工作。非轉基因大豆不具有抗除草劑藥性,主要是草甘膦。如果用除草劑進行除草,大豆也會受到影響。但轉基因大豆具有抗草甘膦的特性,除草時可以噴一遍草甘膦了事,簡單快捷。
也就是由於國內大豆品種不具有該特性,導致了國內大豆的生產成本較高。
傳統種植下,種一畝大豆的產量可能不及小麥、玉米的三分之一。更多的農民自然選擇種植小麥和玉米了。
其二,美國的大豆補貼和國內的糧補政策
美國是世界上第二大大豆出口國和第一大大豆種植國。美國農業相關部門,對於大豆產業的支持是非常瘋狂的。
2010年,美國的大豆播種面積是4.65億畝,2017年為5.43億畝,增幅達到了16.8%,產量也從9066萬噸增加到了11951.8萬噸。遠遠超過了美國國內大豆的需求。
在美國瘋狂的大豆補貼政策,美國大豆的生產成本進一步降低,從而以低價的生產成本擾亂了國際大豆市場,造成了大豆傾銷的不公平貿易。
在此前,實際上,中國在1995年前,還一直是大豆出口國。而十幾年來,由於國內對於小麥、水稻、玉米等主糧作物的需求是第一位的,保證主要糧食作物的生產,做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是第一大任務。
對於這時段來說,有足夠的糧食比大豆更重要。所以,國內的農業補貼除了東北一些大豆主產區外,其它的都以小麥、水稻等為主。這也從一方面造成了國內的大豆生產成本是比較高的,至少沒有種小麥、玉米合算。
兩相對比,國內的大豆加工企業,自然選擇價格更低的美國大豆來進行加工。
其三,國內大豆需求量巨幅增加
中國是大豆最大的消費國,沒有之一。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於肉食類、蛋白類的消費量也大幅增加。十年來,中國的肉類消費量達到了一個恐怖的增長,這是導致了中國必須從外國進口大豆的一大主因。
原因在於,幾乎90%以上的美國轉基因大豆,都用來了加工生豬等飼料,也就是我們常說得豆柏。
中國的養殖行業,對於進口大豆的依賴是巨大的。
而其它行業,比如豆類食品,絕大多數採用得還是國產大豆。國產大豆在這一方面也能滿足國內的需求量,畢竟吃豆腐之類的,消耗遠遠低於養殖要用的飼料。至於在豆油方面,消費目前也在升級。橄欖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等都有和大豆油一較高下的實力。
也就是說,國內大豆的需求量暴增和對外進口的依賴主要來自於國內的養殖業。若是減少對美大豆的進口,或許會導致國內的養殖行業成本加大。
最後,較好的消息是,近年來,隨著國內糧食生產水平的提高,國內的農業方向重點也已經關注到了大豆的生產上。或許,當農業結構進一步調整後,國內的大豆種植業能重回以往的榮光。
鼓勵農民種植大豆、加大對大豆種植的補貼、推進改良大豆品種等,應該是我們接下來要做得事情了。
新農民
無論世人對轉基因作物怎麼看,就目前國際形勢看,轉基因大豆幾乎霸佔全球大豆的主要市場。大豆主產出口國美國、巴西、阿根廷,也是世界三大轉基因大豆生產國。美國大豆轉基因高達90%,巴西75%,阿根廷基本上全是轉基因大豆。供給如此,要解決需求也就別無選擇。
轉基因大豆為何而來
轉基因大豆1994年被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批准,是較早成為商業化大規模推廣的生產轉基因作物之一。
轉基因大豆中的粗脂肪、粗蛋白、脂肪酸、黃酮和酚酸的含量,明顯高於非轉基因大豆。並且,這些物質具有提高植物對物理環境的適應性,增強植物抵禦天敵侵襲及抵抗病害的能力。因此轉基因大豆成本相對較低,被廣泛種植。
由於轉基因大豆,培育目的是抗蟲、抗藥,所以較好分辨,一般轉基因大豆呈扁緣或橢圓,色澤暗黃,無蟲蛀痕跡。
國產大豆話語權的失去
中國擁有悠久大豆種植歷史,曾為全球最大的大豆生產國,1995年還擁有全球大豆90%生產能力。但近年來,中國大豆產量連年下滑,2016年產量僅有1294萬噸,不及進口量的七分之一。
東北大豆品質優良,受近年美國大豆、南美大豆的衝擊,導致東北大豆這最後的堡壘也面臨全面“淪陷”。這兩年,國家調減玉米鼓勵種植大豆,從2017年的種植面積看,大豆麵積提高了978萬畝。但後市豆價不佳、玉米高企,種植大豆費時費力,收益不升反降,可以預見今年一些農戶又會轉種玉米。既要滿足國內需求降低成本,又要避免影響其他作物生產,只能依賴於進口大豆。況且四大國際糧商當年借大豆危機時藉機收購、控股了一大批中國大豆壓榨企業,佈局大豆市場。目前,從原料到加工再到食用油市場,中國大豆產業已被外資或跨國公司控制。過高的對外依存度導致國內大豆產業鏈其實從原料開始便受制於外資,失去了話語權。
車之鑑,後車之覆。一些專家建議,明確國產大豆產業發展國家戰略,以避免大豆的今天成為玉米、油菜等其他農產品的明天。
轉基因到底好不好
“轉基因食品”是世界上消費層面的中心議題,無論贊成者多少高呼科技進步,質疑聲卻從未消停過。
就目前來看,現有的檢測手段尚未發現轉基因大豆油中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成分,也尚未發現因此導致人健康問題的實例。但質疑者還是始終擔憂其對人體健康的潛在危害和生態環境的破壞。就像一位消費者所言:目前雖然我們無法預測這項技術所帶來的災難性後果,但我們清楚這種毀壞將是不可逆的。
為了保險起見,進口大豆用途目前只做豆粕和榨油。且做食用油時,在產品說明上要求必須標註“轉基因”相關字樣。
用戶66444164139
豆漿、豆油、麻辣豆腐…豆製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幾乎隨處可見,我國每年都會種植上千萬噸大豆,可有人卻說我們現在吃的大豆可不是國產,而是進口。
既然已經有上萬噸的國產大豆,為什麼還非要去進口呢?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更可謂是大豆第一使用大國,每年我國都會使用9000萬噸左右的大豆,而國產大豆的產量僅能達到1000萬噸,所以之所以進口,最主要的原因是真心不夠用啊…
比如,豆油從30年前每個人每年消耗2.6公斤,到現在的22公斤,如果想要跟上這樣的速度,就需要再增加20%左右的土地去種植大豆,既影響其他農作物產量,也不划算。
再來,進口大豆的國家主要是美國、巴西等,這些國家由於環境合適,種出來的大豆不僅便宜,產量也更穩定,出油率也要高很多。
但是,因為是轉基因大豆,這些大豆也被限制,只能用來榨油或做飼料,有些商人為了利益,也會選擇這些大豆,還會把加工廠建在港口,方便加工進口轉基因大豆。
至於那些國產大豆,則會被用來做豆腐、豆花、豆漿等食用大豆產品。
也有不少人疑惑,既然轉基因大豆出油率高,還能防病蟲害,為什麼不直接拿來用呢?
這是因為轉基因技術還在發展當中,所以並沒有開放,甚至還有規定,轉基因生產的豆油,必須在配料表中標註轉基因大豆字樣。
中國農業科技越來越發達,相信總有一天,國產的大豆豆油,也會走進千家萬戶~
找靚機二手機
我國每年都需要從國外進口9000多萬噸的大豆,其中每年大約從美國進口的大豆大約有3000萬噸以上,佔美國大豆出口總量的六成以上,佔我國大豆進口總量的三成以上,同時我國也一直是美國大豆的主要進口國。那麼問題來了,我國每年生產的大豆產量也不少,很多農民都說大豆賣不出去,國家為什麼不直接全部採購國內農民種植的大豆,反而為什麼每年都要從美國進口這麼多的大豆呢?
其實,這個問題是經濟和政治兩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一、國內總產量不能滿足總消耗量,進口效益比擴大種植效益更可觀
據數據統計,我國大豆每年的產量將近1500萬噸,但每年的大豆消費總量卻達到過億噸的規模。大豆,是一種產量不高、佔地耕地面積較大的種植作物,單位面積產量較低,而且我國大豆的畝產均量一般才在200公斤左右,產量實在屬不高,如果這進口的這9000多萬大豆全部由國內種植解決,僅土地上就需要4.5億畝以上的耕地面積,不僅在人多地少的國內根本不實際,而且還會大量佔據其他諸如蔬菜、水果等單位種植面積產出大的土地使用面積,在農業種植結構整體效益上十分划不來。另外,我國的大豆主要用於食用豆製品生產,在榨油上還是美國轉基因大豆的產油量高,而且價格也比國內大豆價格相對低不少,因為美國大豆種植集約化,種植成本相對較低,不客氣的說國內都有八成以上都是使用的國外轉基因大豆。
而且,近年我國在農業結構上調整上,正在向高值農產品種植方向發展,這也是我國近年在大豆上越來越依賴於國外進口的主要經濟原因。因為從純粹的經濟角度來計算,用高產值的蔬菜、水果等新農業替代大豆、穀物等低產值的舊農業,用佔地少、產值高的新農業產品出口交換佔地多、產值低的舊農業產品,怎麼算都是相當划得來的。這是近年我國大豆產量增加不明顯,但大豆進口量快速增長的基本原因。
二、大豆大量進口不僅僅是經濟原因,而且更重要的政治因素
很多人可能會說,國家為什麼就任憑國外跨國資本憑藉轉基因大豆入侵傾銷,從而佔領了中國的市場?
在這一點上來說,在我國加入WTO(世界貿易體系)開始,我國只有放開大部分的市場,外國的市場大門才能相應的對我們放開。我國因為加入世貿組織,擴大國際市場貿易,只能迫不得已的接納了損己利人的世貿關稅和貿易條件,放寬對國外大豆等產品的進口條件,這是我國大量從美國進口大豆的政治原因。
農技小揹簍
實際上,國內的大豆產量遠遠滿不足需求。2016年,中國全年大豆進口達到8391萬噸,大約是國內大豆產量的6.8倍,其中美國大豆佔進口總量的40.44%,價值高達140億美元。在美對華出口產品中,總額第一的並非波音飛機、汽車等各類高科技產品,而是大豆。
1、中國對大豆有高需求
在過去的三十多年的快速城市化過程中,中國對以大豆為原料的食用油和飼料豆粕需求劇增。以食用豆油為例,在十幾億人食用油大量增加的背景下,人均使用量年消費從80年代初的2.6公斤增加到目前的22公斤。
農業企業還會把大豆加工成墨汁、地毯料和生物柴油等商品,不僅如此,由於大豆富含無與倫比的蛋白質含量。如果把大豆碾碎,近80%會變成豆粕,食用豆粕的雞、豬和魚會迅速增肥。
2、中國種大豆“不划算”
也許大家都會有疑問,為什麼不自己種大豆。主要是因為大豆的單位面積產量只有水稻小麥玉米的1/3~1/4,大豆是一種“土地密集型”產業,我國人多地少,在這方面沒有天然優勢,種植大豆這種低單產作物的機會成本高。
2016年,我國大豆播種面積達到710萬公頃,相當於1.07億畝,總產量達到1310萬噸。同年,進口大豆8391萬噸,如果把進口大豆都換成國產大豆,那麼需要把大豆的播種面積提高到7.9億畝。
根據2016年的農業普查,我國共有耕地20.24億畝,所有農作物的播種面積是25億畝(部分地區部分農作物一年多次播種)。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要用純國產大豆,那麼我們耕地的31.6%的播種面積都要拿來種大豆。
3、種單產高的糧食作物更合理
把全國1/3的耕地播種面積拿來種大豆,大豆是可以做到自給自足,但是糧食、蔬菜、水果就需要進口了。再者說,我國2016年水稻和小麥的總播種面積是8.1億畝,與生產9700萬噸大豆所需要的7.9億畝耕地相當,但是小麥和水稻產量的總產量是3.4億噸,是同面積大豆產量的3.5倍。
因此,拿中國的耕地來種大豆,未免太“奢侈浪費”,也不能保證糧食安全。合理的做法是種植單產高的穀物,保證我們的口糧和大部分飼料糧;利用勞動力較便宜的優勢,種植人力耗費較高的蔬菜水果。
4、美國大豆價格低廉更具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還有,由於農場化和機械化種植,美國大豆具有品質好和價格低廉的優勢。美國大豆主產區平均種植規模是國內大豆戶均種植規模的600倍,加之實施農業高補貼,使得國內大豆在價格上不具有競爭力。既不能隨著生產成本的上升而相應上升,也不能隨需求的拉動而相應提高。
5、中國減少對美國大豆的依賴
當然,為保障農產品安全,在過去數年,我國正在擴展各類進口農產品的供給來源,而非單純依賴任何一方。從2012年起,巴西已取代美國,成為中國最大的大豆供應國,其份額可佔到中國大豆進口總量的一半左右,直到去年,美國大豆更是創進口占比的新低。
隨著中美之間的貿易緊張態勢逐漸升溫,已經有中國的商品交易公司開始尋找替代方案,除了開始擴大購買巴西的大豆,在與美國供應商的購買協議中加入了退出條款,便於隨時按照需要取消大豆及豆粕訂單等,久而久之,說不定今後中國再也不需要依賴美國佬的大豆了。
2018年再度連任的普京能否挽救俄羅斯經濟?幾百萬印度女犯人為何與男子關在一起?關注“金十數據”,我們給您提供更專業的解讀!
金十數據
“為什麼中國大量進口美國大豆而不收購我們國內自己產的大豆?”這句問話其實不夠嚴謹——中國目前不得不進口,進口量最大的不僅僅是美國。
為什麼?原因如下:
一、國內產量不足。
2017年我國國產大豆產量在1400多萬噸。我國每年的大豆消費量在11200萬噸。國內產量遠遠不夠。
進口勢在必行,2017年我國共進口大豆9550萬噸,其中三分之一來自美國,5093萬噸來自巴西。
幾年前的進口量絕大部分來自美國,近年來拓展進口渠道,轉向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這兩年進口量最多的國家已經是巴西了。
二、進口黃豆出油率高、價格便宜。
美國也好,南美也罷,大豆都是轉基因品種,出油率高,價格低,經過海運的長途跋涉,到中國的成本價卻遠低於國產大豆。
目前,東北地區國產大豆收購價每噸3500-3600元,天津港、廣東港口進口大豆分銷價格3390元,進口大豆的優勢很明顯。
三、國產大豆的價值優勢並未得到體現。
我國是大豆之鄉,國產大豆是非轉基因,出油率低1-2個百分點。但食用品質好,曾經也當過出口大國。
我國居民對豆芽豆皮豆粉等豆製品的消費量比較多,這1000多萬噸的國產大豆,更多的主要用於食品加工。
食品加工必然面臨消耗慢、收購量小且收購常年化的特點,儘管我國大豆品質高,但成本也較高,收購價格相對比較低。事實上,國產大豆的價值並沒有得到有效的體現。
四、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產國之一。
為何從美國進口,因為美國是農業大國,土地平坦適合機械化耕種,因此大豆產量較高。美國中部盛產大豆,是全世界最大的大豆產國之一,產大於需,所以會進出口。
綜上所述,我很認同這樣一句話,“通商者,相仁之道也,兩利之道也:客固利,主尤利也。”譚嗣同在《仁學》說得好,中外通商貿易是兩利之道。
“要使車子走得快,就得給輪子勤上油。”我國現在的重點是快速的提高生產力,提高大豆的產量,不僅是優質的,還是優產的,優價的。
“在今天和明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趁你還有精神的時候,學習迅速地辦事。”關於大豆,國人需要“迅速的辦事”。
相信總有一天,吃大豆的時候,全世界的人都會翹起大拇指:“yes,中國造!”
有書課堂
我們自己的大豆由於經歷了上千年的栽培,且環境相對封閉,導致大豆遺傳基礎狹窄,品種退化加快。題主也知道我國的大豆根本不應該被稱為大豆,而應當被稱為“黃小豆”。而美國的大豆就要飽滿許多,他們的品種比我們的優異。而且相對而言我們的產量太低了,根本不足以滿足內需。
美國有專門種植大豆的農業區,大規模機械化生產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丟要超過我們,價格也比我們自己的低。如果我們完全自給自足,有三分之一的耕地都要種植大豆,這是不現實的。
為解決這一現狀,我們必須加大育種投入,拓寬種質基礎,引進優質外來品種。
看球人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由於人口眾多,糧食需求量巨大。尤其是近10多年來我們的生活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及飲食結構的改變,豆類需求量不斷增長,而我國大豆的生產量一直不夠,不能滿足人們需求。而美國、巴西、阿根廷等國家的大豆量大優質價格廉,這是造成我國大量進口大豆的根本原因。
2017年我國進口的大豆大約是9500萬噸,而我國本土生產的大豆大約是1200萬噸,產量相差近5倍,進口大豆的質量優勢價格優勢已經被公認。2017年我國大豆播種的面積大約是1.07億畝,我國現總共有耕地20.24億畝,如果我們要用純國產大豆又要滿足需求的話,那麼我們就需要把全國將近1/3的耕地用來種植大豆。但是耕地有限,大豆滿足了,那口糧怎麼辦?這會造成有限土地分配嚴重不合理,糧食問題的危及就會出現,缺糧就要進口,10多億人口的糧食安全就會被控制在外國人手裡,這不是國家的安全策略。所以進口大豆從國家糧食安全層面來說即能避免糧食危機,又能滿足大豆需求。
在我國,我們種植的大豆是非轉基因大豆,大豆產量低,種植成本較高。而美國,巴西,阿根廷等國家種植的大豆是轉基因大豆,它產量高,農場機械化作業,生產成本低。所以在價格上有很大的優勢。2018年進口的大豆價格大多是1.7元/斤,而國產大豆市場價大概是1.9元/每斤。作為以利潤為主的企業,沒有理由拋棄質優價廉的進口大豆而選擇國產的大豆。
生活中我們處處都會用到大豆。我們國家是油脂消費大國,進口的大豆絕大部分都被用來榨油了,加工成大豆油和副產品豆粕飼料。非轉基因大豆蛋白質含量較高,通俗點就是營養豐富,而轉基因大豆主要是出油率高,國產大豆出油率大約是在15%,而進口大豆出油率大約是19%,所以我國食用油行業加工的原料大都都是進口的轉基因大豆。
又有人會問,那為什麼我們自己不種轉基因大豆增加產量呢?在轉基因方面,我們國家現在還沒有成熟的品種,國家只是審批一了一些進口轉基因農作物的安全證書,國內的生產應用安全證書還沒有批過。但是未來發展國內大豆種植業的方向以後肯定是轉基因大豆。
轉基因食品的健康問題,現在還是一個需要研究的問題,但是就目前我國的情況來看進口大豆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避免的,還將長期依賴進口來滿足我們日益增長的對豆類的需求。